日前,中國北鬥走出重要戰略一步,即將迎來史無前例的時刻。媒體消息稱,3月9日晚19時55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北鬥三號GEO-2衛星直衝雲霄,衛星隨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悉,北鬥三號GEO-2衛星是北鬥系統的第54顆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的第29顆衛星,屬於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在北鬥三號衛星系統中功能最多、信號最多、體型最大、壽命最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射任務成功後,距離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僅差最後1顆GEO衛星。5月份,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GEO,屆時,北鬥將成為覆蓋全球、性能先進的衛星導航系統,實現北鬥的「全球夢」。簡而言之,就是今後無論到世界哪個角落,人們都可以靠中國的衛星導航尋找到方向。
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
目前,全球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NSS)和歐盟研製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SNS)。在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導航系統,紛紛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國北鬥卻獨樹一幟,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不僅能導航,還能把導航和通信融合在一起,實現雙向通信。
事實上在北鬥建立之初,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明顯落後於歐美。歐洲為了不過度依賴美國的GPS,便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共同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為表示誠意,先匯了2.7億美元,作為參加歐洲主導伽利略導航系統的資金。但當時歐盟各國明爭暗鬥,項目不斷推遲。中國雖然是投資方,卻慘遭排擠,歐盟很多核心技術的研究都把中國排除在外。2007年,歐洲正式將中國踢出了伽利略項目。由於實質參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受挫,中國決定「單幹」。
如今13年過去了,事實證明,中國一定行!2020年,中國北鬥將開啟「全球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