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真的沒前途嗎?有人種100畝地一年盈利10萬,但有一個前提

2021-01-15 鄉土風情談

現在農村土地荒化變得十分嚴重,在一些農村甚至出現了成片的荒地,農民之所以不願意種地主要原因是種地不賺錢,稍微有體力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農村的人耕作能力有限。在農村流行著「種地一年不如出去打工一個月的」的說法,聽起來覺得誇張但是現實的確如此,於是農村充斥著種地沒前途的言論,可是有些人在家裡種地收入並不比打工的人低,這又是怎樣的操作呢?

農村嚴重的耕地荒廢現象

有人種100畝地一年可以輕鬆盈利10萬元。老張是江蘇和山東交界處的農民,今年50多歲,因為年輕人外出村裡的農田也出現了荒廢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當地鼓勵農民土地流轉,就在這個時候老張承包了100畝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種100畝地是一件很累的事,但是老張卻說自己和老婆還能忙的過來,因為他們只種兩季,一季小麥和一季玉米,100畝地一年可以盈利10多萬元,老張樂呵地說一點不比打工差。

農村小麥豐收

老張種地有方法,他說自己主要求穩。老張說在包地前自己就想過,既然是100畝地種的東西一定要簡單,需要的人工不能多。種地利潤薄請人工就不賺錢了,於是老張冬季選擇種小麥,小麥不僅價格穩定而且種植和管理都很簡單,收小麥時一臺收割機就搞定了。夏季之所以種植玉米主要是因為玉米的價格波動小,平均可以賣到9毛錢一斤,一畝地可以賣到1000元左右。老張說自己心態還是比較好的,很多人勸他種大蒜、草莓、大棚蔬菜都被他回絕了,他說自己經不起折騰「心不大」。

農村收割小麥

老張認為包地想要賺錢還需要一個前提。老張說自己生活的農村地廣人稀能進城的都走了,所以農田的租金比較便宜,老張租的100畝地租金才20000元,平均200元一畝。老張表示包地想要賺錢租金很重要,租金貴了「白忙乎」。現在自己種的小麥賺的錢夠交租金和耕作成本的,賺的錢是秋季玉米收穫的錢,也就是說種兩季只能賺一季的錢。老張建議如果租金超過500元一畝最好還是想清楚再租,這個價格如果種小麥和玉米肯定不合適了。

農村用機器收穫玉米

經過老張的一番講解可以看出老張種地果然有一套,可見種地賺不賺錢還要看不同人的具體操作,同樣的地不同人種就有不同的結果。在和老張的閒聊中得知耕地的租金和自己的收入有著很重要的關係,如果流轉的土地租金高了自己可能就沒有利潤,有人認為一畝地只給200元的租金太低了,這點錢根本不夠流轉土地的農村老人基本生活的,老張應該在盈利之餘多給點租金。對此你怎麼看?土地流轉200元的租金低嗎?給多少才合適?

相關焦點

  • 日企在萊陽租地5年一直虧本 聲稱要種地先養地
    走進紅瓦平房的吳家疃村,除了零落的狗叫聲外,偶爾聽見婦女、老人聊天的聲音,很多人隨身帶著一個小馬扎,三三兩兩找地方坐著。看到天空放晴了,六七個婦女將一張桌子搬出門外,圍坐在一起打牌。    吳家疃村黨支部書記姜詩平說,村裡共150多戶460多人,有300多畝土地租給了朝日綠源公司,一些村民將地租出去後,就近在這家企業上班。
  • 大學生放棄華為年薪500000工作,回家種10畝地,一年賺了100萬
    大學生放棄華為年薪500000工作,回家種10畝地,一年賺了100萬 2020-11
  • 人類種族真的有高低之分嗎?亞洲人又是屬於什麼人種,你們知道嗎
    人類種族真的有高低之分嗎?亞洲人又是屬於什麼人種,你們知道嗎前些天偶然看到過一篇文章,基於一個論點「文明的差異是不是和人種有著直接關係」,對於該論點,看了許多評論,也有過研究,而我們都知道所謂的文明說白了就是指智商的高低,換句話來說,不同的人種是不是存在著智商高低的差距?
  • 離土離鄉後,誰來種地、地怎麼種?
    原標題:離土離鄉後,誰來種地、地怎麼種?  當億萬農民離土離鄉進城務工後,誰來種地?傳統小農戶獨木難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應運而生,他們被稱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不僅事關農業的命脈,也關係城裡人的飯碗。昨日,省人大常委會就此對省政府12廳局進行專題詢問。
  • 我在農村種地多年,卻不是一個合格的莊稼人
    文:李東平圖:來自網絡記得那年,孩子還小,家裡各方面用錢,實在沒辦法,老公加入了出門打工的大軍,把家裡一攤子全部扔給我,萬般無奈之下,我也只好硬撐著。說實在的,種地我真是外行,地裡莊稼總不如左鄰右舍的好,最主要的是草總是瘋長,打什麼樣除草劑也滅不乾淨,買農藥的老闆說我打的不均勻,我很生氣,七八十斤的噴霧器壓肩膀上不跑快行嗎?
  • 不知道自己家的地有多少畝, 你可以試試手機上的這些軟體
    打開手機軟體的應用市場,打出測畝兩個字就會出來很多可以測量畝數的APP,比如土流網測畝儀,天利測畝儀等等,大家可以找一個下載量多,沒有廣告的能測畝數的APP下載就行。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測量畝數的APP,都是利用GPS定位來完成測量畝數的一個工作,這些軟體都很好操作,打開APP後把定位打開,圍繞土地走上一圈就能獲得該塊地的長度、寬度、面積,甚至是當地的海拔也能測量出來。
  • 世界上最「稀有」的人種!百年後會滅絕,這是真的嗎?
    世界上最「稀有」的人種!百年後會滅絕,這是真的嗎?近期許多媒體報導:世界上最細「稀有」的人種!百年後會滅絕,這是真的嗎?,該報導中說,世界上除了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以外,還有一個種族人群就是紅色人,紅髮人在全球僅剩3000人,預計百年後就會滅絕。對於這種說法,小編也是大跌眼鏡,其實紅髮人的基因可以存在於任何一個種族的基因裡,世界人口中,擁有紅髮人基因的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尤其是在歐洲,紅髮人十分常見。
  • 做電工有前途嗎?出路在哪裡?
    做電工有前途嗎?出路在哪裡?電工的準入門檻低,幾乎人人都能入門。外行聽說電工需求量大,就業非常容易,而且能月入上萬,像老鼠見到大米一樣,一窩蜂地湧入電工行業。入行才發現電工作業不僅十分辛苦,錢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不僅感到茫然:做電工有前途嗎?電工出路在哪裡?現代生活中處處都要用電,作為一個必備的技術工種,任何公司、工廠不可或缺的崗位,電工的需求量確實很大,而且就業也容易。去年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電工赫然在榜。
  • 永久退出耕地,二十多畝地換了200平米商品房,值嗎?
    拿地來換錢,拿地來換房!現在國家也是比較鼓勵有償退出耕地的,農村耕地撂荒、無人耕種的現象比較突出,因此盤活農村耕地資源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今社會發展的很快,尤其是城市!隨著城市發展的不斷規劃,加上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出現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問題,我們發現城裡的小區房永遠建不完,一直在建設中!沒那麼多地用於城市建設怎麼辦?這不還有農村廣闊的土地嗎?
  • 非洲人為何大多不會種地?當地人:老天爺賞飯吃,無需種地
    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的時候,都會經過各個階段,其中,農耕階段肯定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畢竟大家需要先吃飽才能有力氣發展,我國傳承了五千年的時間,知道今天為止,農耕都沒有停下來,農民每天的工作就是種地,就是要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照顧好!
  • 你對自己真的了解嗎?有良好地自我認知真的很重要!
    ----尼採我們對自己真的了解嗎?在一堂心理學自我認知課上,老師出一個小題目,說在10秒鐘之內,你可以鼓掌多少次?學員們的回答大多在20多次到30次之間。隨後,老師計時,學員們在10秒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去鼓掌,結果呢,大多數學員都鼓掌次數超過了50次,甚至有100次的,基本上都在自己預期的2倍以上。這雖然只是一個小遊戲,但也反映出自己的認知與實際的差異。
  • 神農架野人是真的嗎?如果存在,是不是一個「新人種」?
    每天都有分享,精彩內容不間斷,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閱讀。「神農架野人是遠古智人進化到現代人之間缺失的一環」,是一種失敗的進化者?雖然前一句是著名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的一種說法,但是至今也沒有任何的證據去證實,也就是還沒有證據足以支持野人存在。如果真的如他所說,相當於是人類進化歷史上的一個「分支」,也就是說,除了如今的智人之外,還有一類「新人種」可能是存在的。
  • 2021年承包多少畝土地算「種植大戶」?國家會補貼多少錢?
    我們知道在農業補貼這一塊,國家是對種植大戶有所傾斜的,那麼,2021年農村承包多少畝土地才算得上是「種植大戶」?國家會補貼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一一為大家整理。 承包多少畝土地才有補貼 目前承包農村土地沒有補助,但可以享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
  • 採收期長達半年,既是藥又是水果,被國際上看好,為何沒人種?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採收期長達半年,既是藥又是水果,被國際上看好,為何沒人種?一直以來,水果和藥材是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既是藥材又是水果的物種真的很少見,印象中山楂算一個,其他的要麼是水果,要麼是藥材。其實一些山野水果當中,的確有兩樣都沾的。
  • 到農村去,我大學畢業回家種地養蚯蚓,一年賣出600噸銷售700萬元
    我叫趙坤,出生於安徽北部沱河岸邊的我,大學畢業成家後,妻子考入廣州一所學校當老師,我回到了安徽農村老家,選擇種地、養蚯蚓、養豬、餵雞,現在,一年的銷售額超過700萬元,養殖的蚯蚓能賣到10元錢每斤,一年能銷售600噸以上。轉眼之間,我已經大學畢業12年了,也有了一雙兒女,這一路走來,有苦有樂,不過我沒有後悔過。
  • 最大的小小農場,一個關於自然,生命與愛的故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田園夢 逃離城市,遠離快節奏 不用996更不用007 去找一個小農場,種種地,養養豬 過一個自由自在、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 人類起源地真的是在非洲嗎?有何依據?
    現如今,關於人類的起源地的研究,主要有兩大觀點,它們是鮮明的對立面。一種是「多地起源論」,一種是「非洲起源論」,兩者的爭論從1940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息,就看誰掌握的證據更多了。多地起源論多地起源論很好理解,也就是人類的起源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多個地方,有說是三個地區的,也有說是四個地區的,這個學說可以解釋如今的各個大洲的人種差異,比如白種人是由居住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演化而來,亞洲人是由北京猿人演化而來。
  • 超1500畝!獅山羅村聯星舊村改造有新進展!萬科續約一年!
    獅山羅村聯星舊村改造有新進展!萬科續約一年!   10月中旬,位於獅山羅村的聯星村發布關於籤訂《聯星社區舊村居改造項目合作意向書》的公示,擬繼續委託萬科作為前期諮詢服務機構,延期一年,到2020年底。10月22日,聯星社區經濟聯合社以100%同意率通過表決。
  • 月壤不能種菜,那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基因可咋整啊?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網友「恨鐵不成鋼」地調侃:這麼大個球連菜都種不了,千年的奔月執念,終究是錯付了。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