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知識堅果》(KnowledgeNuts)網站近日報導,歷史上並沒有一個叫約翰·克拉珀(John P. Crapper)的人發明抽水馬桶。
不過確實有一個叫託馬斯·克拉珀(Thomas Crapper)的人,在抽水馬桶發明兩個多世紀以後,對抽水馬桶做了許多改進。
他因改進抽水馬桶和馬桶零部件,促進現代室內衛生管道的改良而聞名,此外,馬桶發明家的名字似乎總和如廁的英文表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using the john」和「crap」這兩種表達。
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抽水馬桶?由此我們還發現了如廁的英文表達來源。最初的抽水馬桶實際上是由英國人約翰·哈靈頓爵士(Sir John Harington)於1596年發明的,人們認為「I need to use the John」這個慣用說法源自此處。他發明了第一個抽水馬桶,並在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宮殿安裝了原型。
但是,下水道發出的難聞氣味是約翰爵士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亞歷山大·卡明(Alexander Cumming)後來在1775年設計了「S型疏水閥」,並申請了專利,該技術是在排汙管道中形成一個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在管道中保留了一些水,以阻止惡臭氣體進入房間內。後來,1778年,一個名叫約瑟夫·布拉瑪(Joseph Bramah)的人發明了第一個實用型抽水馬桶。
那「I need to use the John」和「Crap」這兩種關於如廁的表達究竟來自何處?許多人錯誤地認為馬桶的發明者是一個名叫約翰·克拉珀(John P. Crapper)的人,也讓人誤以為他的名字是上述英文表達的起源。他中間名的首字母「 P」開頭,被理解成「Produce」,在此處是產生的意思。
大家以為,約翰·克拉珀是一個虛構的名字,但並不完全上是。這個名字的靈感大概來自託馬斯·克拉珀這個名字。實際上,「crap」一詞起源於中古英語,用來指代垃圾或穀殼,但指代人體排洩物的含義則來自兩個較早的詞,包括荷蘭語「 krappen」(意為割斷),和古法語「crappe」(殘廢),表示浪費或被拒絕的物質。
託馬斯·克拉珀(Thomas Crapper,1836-1910)對抽水馬桶進行的改進包括「浮球旋塞」和「 U形彎頭」,這些改進都應用到了他公司出售的馬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美國士兵駐紮在英格蘭,他們稱馬桶為「The Crapper」 ,因為該公司的商標就貼在公司生產的馬桶上。戰爭結束後,士兵回到美國,也把這一叫法帶回了美國。如今,刻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井蓋上的公司名稱,成了一個比較小眾的旅遊景點。
但是這些如廁的英文表達方式還是比較粗魯的不建議大家使用,比如「I have to go to the bathroom」在任何場所都可以使用,或者朋友間可以說「I need to take a leak」。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