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病毒起源陰謀論受政治目的驅使

2020-05-09 中國青年網

央視網消息: 日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文森特·雷卡涅羅接受央視駐華盛頓記者專訪,從科學角度解釋了新冠病毒與人造病毒的根本差別,並稱病毒起源陰謀論的背後可能受到政治目的的驅使。

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病毒起源陰謀論受政治目的驅使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 文森特·雷卡涅羅: 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觀點是一個毫無根據的指責。有大量科學數據向我們證明,這個病毒來自自然,就像之前的非典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一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 文森特·雷卡涅羅: 我們已知的每一種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能回溯到一種動物來源上,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自從一月份測得後,可以很清楚看到與新冠病毒最類似的一種病毒是2013年被分離出的一種蝙蝠冠狀病毒,這種病毒和新冠病毒很相似,但同時缺失了一些特點。另外還有兩種被分離出的冠狀病毒也有著和新冠病毒很相似的特點,這意味著什麼呢,在自然界動物身上有類似非典病毒的病毒在傳播,病毒重新組合成了現在的新冠病毒,並產生了新的變化來感染人類。所有的數據都在那裡,仔細看就會發現,這種病毒源於自然的標誌是十分清楚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 文森特·雷卡涅羅: 如果是人造的,它看上去會和我們已有的部分實驗室病毒類似。但新冠病毒和那些完全不像。因為想製造病毒的話,必須要以那些實驗室病毒為基礎,所以這是關鍵的一點。我們沒有和這種病毒類似的病毒,當新冠病毒出現的時候是全新的,這很顯然是來自自然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 文森特·雷卡涅羅: 如果你想製造一種病毒,你不可能從零開始,你不知道如何製造一種嶄新的病毒,你只能從已有的開始著手。

央視記者 殷嶽: 你覺得人們為什麼總是炮製陰謀論,即便科學家們頻繁地駁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 文森特·雷卡涅羅: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一方面是科學本身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懂,人們不懂科學,但理解陰謀論卻很容易;另一方面是人們想借發生的事情指責別人。這是個自然災害,就像病毒一樣,是來自自然的,但很多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這一點。他們一定要指責別人,所以他們指責實驗室;當然第三個驅使因素是政治性的,美國一些個人出於政治目的,指責其他國家或者實驗室,這一點驅使著他們。在我看來是不理性的,你應該看看科學,正是這些政治因素在驅動著這些理論,而且他們沒完沒了。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當前,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撇開科學研究與人類認識的規律性,惡意炒作病毒來源問題,拋出所謂的「人為論」、「隱瞞論」以及「道歉論」、「賠償論」,給病毒溯源問題打上了鮮明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烙印,甚至進行種族主義攻擊,嚴重扭曲和毒化了病毒溯源本身的科學價值和意義。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紛紛站出來澄清事實、講述道理、駁斥謬論。病毒溯源「對傳染病防治意義重大」。
  • @三亞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當前,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撇開科學研究與人類認識的規律性,惡意炒作病毒來源問題,拋出所謂的「人為論」、「隱瞞論」以及「道歉論」、「賠償論」,給病毒溯源問題打上了鮮明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烙印,甚至進行種族主義攻擊,嚴重扭曲和毒化了病毒溯源本身的科學價值和意義。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紛紛站出來澄清事實、講述道理、駁斥謬論。  病毒溯源「對傳染病防治意義重大」。
  • 全球病毒獵手「拆解」新冠病毒,反駁陰謀論:RNA不會撒謊
    Andersen副教授(一作及通訊作者)、英國愛丁堡大學進化生物學研究所Andrew Rambaut、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W. Ian Lipkin、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教授Edward C. Holmes、美國杜蘭大學醫學院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Robert F. Garry。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現有科研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圖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期刊《自然·醫學》發表文章說,科研證據顯示導致新冠肺炎疾病的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而不是實驗室合成的。
  • 在新冠病毒起源上搞汙名化別有用心
    亂貼標籤 畫/範建平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同時也是一個複雜的科學難題。然而,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撇開科學研究與人類認識的規律性,惡意炒作病毒來源問題,拋出所謂的「人為論」、「隱瞞論」以及「道歉論」、「賠償論」,給病毒溯源問題打上了鮮明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烙印,甚至進行種族主義攻擊,嚴重扭曲和毒化了病毒溯源本身的科學價值和意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專家默林·喬科萬認為,在美國歷史上,仇外心理長期與公共衛生話語交織,傳染病常常被籠統地與「外來者」群體相聯繫。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然而,眾多科學研究者相繼指出了這一判斷的不實和漏洞,並通過最新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該病毒起源於自然。
  • 新冠病毒起源又現「陰謀論」:一派胡言遭唾棄 背後金主竟是此人
    而美媒深挖之下發現,炮製這份陰謀論報告的組織背後還有金主,竟是目前正面臨欺詐重罪起訴的美國總統川普前顧問斯蒂夫·班農。多位專家:全無根據的自說自話對這份報告的結論,多國病毒學家表示不敢苟同,稱報告甚至扭曲一系列基本事實,發表虛假言論。
  • 新冠病毒起源又現「陰謀論」:一派胡言遭唾棄 背後金主竟是此人
    而美媒深挖之下發現,炮製這份陰謀論報告的組織背後還有金主,竟是目前正面臨欺詐重罪起訴的美國總統川普前顧問斯蒂夫·班農。多位專家:全無根據的自說自話對這份報告的結論,多國病毒學家表示不敢苟同,稱報告甚至扭曲一系列基本事實,發表虛假言論。
  • 人類陰謀論簡史
    疫情爆發初期,美國共和黨的一參議院就公開聲稱「病毒來自武漢的一個實驗室」,不久後,關於病毒是人工製造的陰謀論就開始大肆傳播,甚至還有美國人相信比爾-蓋茨支持了病毒的研發。,但從數據來看,類似的陰謀論在人群中無論是傳播性還是接受度都非常之高。
  • 多國科學家聯名駁斥「病毒陰謀論」
    這些聯名科學家中,也不乏美國科學家,其中包括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病理學學系教授Dennis Carroll;芝加哥大學微生物、分子基因生物學系和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終身教授Bernard Roizman;波士頓大學傳染病實驗室微生物學系系主任、國家新興傳染病實驗室主任Ronald Corley教授;野生動物信託基金會主席Peter Daszak;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和微生物系系主任
  • 新冠病毒並非人造,而是在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中偶然產生的
    新華社柏林5月12日電(記者任珂 田穎)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病毒學教授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12日再次駁斥了「新冠病毒人造論」,認為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強化了帶有政治目的的危險陰謀論。德羅斯滕當天接受北德意志廣播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中國和歐洲科學家均在蝙蝠攜帶的病毒中發現與新冠病毒略有不同,但是「非常非常相似」的某種特徵。因此,新冠病毒並非人造,而是在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中偶然產生的。
  • 德州市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郭吉顯 李夢嬌 德州報導  近日,德州市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順利召開。
  •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以更多了解病毒如何在人與動物間連接,以及是如何打破人與動物間的傳播障礙,目的是為了採取必要的公共衛生預防措施,確保此類情況不再發生。該研究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免疫學及微觀生物學助理教授克裡斯蒂安·安德森及其團隊完成,最終結果刊登於美國《自然科學》雜誌。安德森教授表示:「在對比了可用的冠狀病毒菌株的公共基因序列數據後,我們很肯定地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是來自自然界的。」
  • 新冠待解|我們「看到」了病毒,但不知道來自哪裡、如何而來
    美國愛荷華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Stanley Perlman解釋說,「幾乎總是有一個中間宿主參與其中,如果不知道中間宿主是什麼,以及這種病毒會發生什麼變化,就很難做出任何預測。」 但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病毒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學主任David Robertson也表示,現在就排除蝙蝠與人類直接傳播的可能性還為時過早。
  • 學術頭條:武漢病毒所所長反駁新冠起源陰謀論,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
    他們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鳥嘌呤突變成尿嘧啶的比例在病毒傳播給人類後幾乎增加了10倍。  武漢病毒所所長反駁病毒起源陰謀論  在上周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記者獲準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訪談中,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表示:「到目前為止,武漢病毒所沒有發生過任何的病原洩漏或人員感染事故,其實關於洩漏的謠言,最早前我本人以及我們研究所的多位科學家反覆地做過澄清,這種說法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
  •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 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延伸閱讀: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只可能來源於自然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 新冠病毒起源「陰謀」滿天飛,讓我們來扒一扒這個事
    愛滋病病毒(HIV)的起源之謎 >1999年9月,英國記者愛德華特·胡珀所著的《河源:追溯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的起源》一書出版,書中認為愛滋病病毒HIV-1是50年代從中非傳播的受汙染的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OPV)進入人體的。
  • 回顧一個世紀的免疫學發展史——從天花到新冠
    29個相關拉斯克獎的列表2020年10月15日,拉斯克委員會委託哥倫比亞大學Alain Townsend後來發現,T細胞並不會識別完整的NP,而是會識別病毒的肽段,MHCⅠ分子用於提呈肽段。1990年代Emil Unanue開始探索免疫細胞如何識別細胞內感染的微生物。類似於Alain Townsend的發現,Emil Unanue證明了一旦微生物被細胞吞噬,將被降解為蛋白肽段。這些來自微生物的肽段被MHC II分子提呈給T細胞。
  • 美免疫學教授:或有新一輪暴發 寄望於疫苗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全球戰疫·洞勢|美免疫學教授:或有新一輪暴發,寄望於疫苗陷入爭議漩渦中的「群體免疫」背後,到底是將生命看作數字計算的冷酷理性,還是一種付出代價相對較小的抗疫思路?新冠病毒是否將在未來某一時間點捲土重來?我們距離特效疫苗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