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探索宇宙的奧秘

2020-12-04 新華社新媒體

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來自美國的詹姆斯·皮布爾斯因宇宙學相關研究獲獎,來自瑞士的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獲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王斌表示,得益於觀測技術的發展,馬約爾和奎洛茲藉助「恆星視向運動速度法」在太陽系外的銀河系裡找到了一顆行星,這顆行星圍繞一顆名為飛馬座51的類太陽恆星運行,這項發現對系外行星結構的誕生提供了樣本,同時也為人類探索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帶來希望。皮布爾斯預測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奠定了大爆炸宇宙學的科學地位。另外他對宇宙結構形成、宇宙加速膨脹的理解等課題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建立了物理宇宙學的理論框架,使宇宙學研究真正成為一門科學。

主講人

沈志強: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研究員

王斌: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

王燾: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如果它的意思是指,我們要徵服宇宙,探索未知,我們要遠航大海,走向深藍,這無疑會為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仰望那遙遠的星空——博大、深邃、美麗、璀璨,像是懸浮在茫茫蒼穹中的星海,又似散布在湛藍天幕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讓人痴迷!那遙遠的星空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不斷激發人類發現和探索宇宙的神奇欲望。
  • 探索星空奧秘,帶孩子們走進奇美的天文學殿堂
    宇宙很遙遠,漫無邊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去探究,我們為宇宙的廣袤、黑洞的神秘所震撼,但該如何給孩子講那些深奧的天文學理論呢?劉興詩爺爺,一位九十高齡、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用一套《劉興詩爺爺講星空》為孩子揭秘。讓孩子看懂神秘的星空和宇宙,培養對天文學的基礎概念和興趣,是這套書出版的緣起,也是本套書最大的「野心」。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探索星空的奧秘】活動致辭稿
    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嘉賓來我校參與《探索星空的奧秘》活動!浩瀚的宇宙中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研究,希望能掌握宇宙的密碼,促進科學的進步、文明的發展。為了研究宇宙的奧秘,我們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發明了宇宙飛船,翱翔太空;發明了空間站,進行太空探索實驗。探尋宇宙奧秘的過程,也是人類科技不斷進步的過程。
  • 一起去探秘宇宙吧 寶安科技館「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覽開展啦!
    頭頂那片宇宙究竟藏著多少奧秘?我們為何探索月球甚至火星?在寶安科技館舉辦的新展覽「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你可以找到答案。在這裡,青少年可通過參觀體驗進一步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和日地月的關係,培養他們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 仰望星空探索宇宙 雲南天文臺本周六免費對市民開放
    21日,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科普中心開展暑期天文科普公眾開放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可去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全天可接待市民可以在問天樓(含天文望遠鏡觀測圓頂、天文知識展廳、多功能放映廳),用望遠鏡觀測星空天體,了解相關天文知識和天文研究的意義;天象館,在球幕大廳中觀看四季星空星座及星系的天文知識;日晷廣場,認識古代天文儀器的應用及功能;隕石展館,學習了解流星、流星體的相關知識;太陽曆廣場,了解古代曆法及二十四節氣的認識和測量;四十米射電天文望遠鏡,公眾可以了解中國探月工程項目的實施和取得的科學成果。
  • 今年春節,帶著孩子來鄭州科技館「仰望星空」吧!
    1月31號下午,「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鄭州科技館一樓展廳布展完畢,一件件集聲光電於一身的新奇的展品、儀器吸引著小觀眾們搶先體驗,引領著孩子們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設計「仰望星空」展覽,是希望觀眾可以通過參與體驗「走過四季」「萬有引力」「克卜勒三定律」等展項,從而進一步感知宇宙,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了解地球,培養人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 格裡菲斯天文臺:感受天文魅力,探索星空奧秘
    這裡還有一座加州最大的12寸巨型天文望遠鏡,所有遊客都可以排隊過來體驗,仰望星空,探索星空的奧秘。
  • 《宇宙的探索》
    》 李良 編著內容簡介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的天性,自古以來,正是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人類不斷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斷地取得新的成就。深入探究宇宙的結構,研究各種天體是如何起源、如何演化的,以及我們的宇宙未來向何處演化;這些問題看似與日常生活無用,實則關係著地球人的命運。探索宇宙時常面臨著各種觀測技術的挑戰,在攻克這些困難的過程中,必將顯著地提升人類的能力,並為實現在宇宙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基礎。「宇宙演化」這一基礎科學問題,已經正式寫入我國的「十三五」規劃。
  • 華僑城中學建成天文臺,讓更多的孩子可以仰望星空
    天文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對老師要求很高,馬曉嬌老師認為,天文對一個人的思維、眼界、認識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除了科普天文知識,校園天文臺更大的作用是在讓大家在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時,對科學、天文學產生興趣,同時利用天文望遠鏡做一些課題研究
  • 仲夏夜之夢,詩與時光邀你摘星攬月探索宇宙奧秘!
    古往今來,藝術家們仰望浩渺星空,星光閃爍、靈思異動,於是世上就有了數之不盡、繁如星辰的藝術作品。 這個夢幻仲夏之夜,詩與時光推出探索星空系列美飾,邀你摘星攬月,一同探索宇宙奧秘!
  • 新遊評測丨《坎巴拉太空計劃》——探索宇宙奧秘,學習航空知識
    火箭發射、載人飛船、探索太空……許多人都曾在童年做過一個航天夢深邃的星空、無垠的宇宙它們的是如此的神秘而充滿吸引力今天,小編將藉助功能遊戲的力量實現這個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指尖輕點,飛向太空!一進入遊戲,造型獨特、怪中帶萌的坎巴拉人便出現在加載畫面中。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星系、創生之柱、太空禮花的絕美和震驚仰望星空
  • 仟葉教育:送給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孩子
    這個夏天,「天問一號」踏上去往火星的旅程,「北鬥三號」全球正式開通而人類的好奇,也被徹底釋放到無垠的宇宙。那麼此刻,正在驅動我們邁向星空、探索宇宙的原動力,就是好奇。對地球以外的世界,人們充滿了好奇與想像。雖然科技已經發達到可以讓人類探索的步伐無限延展,可廣袤無垠的宇宙仍充滿著太多神奇和神秘的未解之謎。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起初人們不知道的星彩紛呈,電閃雷鳴的原因,於是人們豎起了諸般神明;後來人們似乎找到了宇宙的奧秘,大地不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也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於是,人們開始追問一切的緣由,最終卻找到了上帝。人們開始知道地球有個起源,人類從細菌進化而來,宇宙開始於一次大爆炸,太陽也將燃燒殆盡。這些都是我們仰望星空時,看到的,想到的,也最終做到的。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新華社記者朱煒攝近期,人類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探索有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美國航天局7月23日宣布,天文學家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相近的宜居帶行星。一名俄羅斯投資家20日宣布,將提供1億美元資金給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等科學家主持的項目。該項目計劃利用大型天文望遠鏡等設備探索外星智慧生命。新項目和新發現層出不窮,不斷帶給人們新的驚喜和鼓舞。
  • 舉頭仰望星空,自豪與激動都融在笑容裡。致敬中國航天人!
    「東方紅,太陽升......」唱響了中國探索宇宙奧秘的序曲。衛星發射成功後,舉國上下一片沸騰,在晴朗的夜晚,抬頭仰望星空,在天空中划過的亮點:看哪,那就是我們的星星,是我們的"東方紅"!
  • 劉慧根:星空下的仰望者
    劉慧根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詹姆斯·皮布爾斯、米歇爾·麥耶以及迪迪埃·奎洛茲,以表彰他們在人類理解宇宙演化史和地球在宇宙中所處位置而做的貢獻多年來,劉慧根一直致力於系外行星領域的研究,探索著璀璨星空的奧妙,樂此不疲。正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言,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民族才有希望。「80後」劉慧根就是那群仰望星空、不斷探索未知的天文學家之一。投身科研以來,他始終秉持著探索、創新的科研精神,希望可以藉助南大這個優質平臺,通過一次次的天體觀測,逐漸揭開系外行星的神秘面紗,為中國天文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 「仰望星空」是種超能力,霍金《喬治的宇宙》,開啟宇宙世界觀
    「仰望星空」是種超能力>康德說:讓心靈深深震撼的東西只有道德和頭上燦爛的星空。而善於「仰望星空」的孩子,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提升一個層次。枕邊育兒寄語:就像本書寄語中所說:獻給所有好奇的仰望星空的人這不只是一套給孩子的科幻小說,更適合全家人一起閱讀,從小將這份對於星空的遙想植入孩子的心靈,不管生活怎樣,都不會失去遙望星空的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童書上頭條#相關連結一:相關連結二:相關連結三:
  • 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2020-03-11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