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2020-11-23 澎湃新聞

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2020-03-11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古今多少詩詞名句中隱藏著月相的秘密。在延期開學背景下,生態園小學開展了有滋有味的「觀察月相」活動。孩子們即使留在家中仍然可以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科學帶來的神奇現象。

FIRST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在廣闊無邊的宇宙中,它是離我們人類最近的天體。孩子們對月球並不陌生,他們知道月亮有時像圓盤,有時像小船,只是從「小船」到「圓盤」逐漸變化的規律是怎樣的並不完全清楚。

帶著疑問,孩子們利用居家學習時間,連續觀察了一個月。跟隨他們一起走進觀月旅程吧!

SECOND

「月亮哪邊亮,亮了多少?」「月亮在什麼方向?」「現在是什麼時間?」

觀察月相任務發布後,班級群裡立刻掀起了觀月的熱潮。孩子們每天堅持觀察,並用照片或畫圖的方式把觀察結果記錄了下來。

雖然第二周天氣不給力,讓孩子們有了「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遺憾,但當一輪滿月掛在天空時,更讓他們理解了為什麼大人們常說「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這句話。

居家學習,孩子們通過網絡載體,積極和老師、同學們分享交流,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為什麼我們每天看到的月相是不同的?在觀察月相的基礎上,孩子們跟隨微課指導利用家中現有的材料和工具,進行了模擬實驗,通過模擬實驗加深孩子們對月相變化的成因及其規律的理解。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奧利奧餅乾一直都是零食界的網紅,它和月相的相遇是如此的美妙。

孩子們用奧利奧餅乾擺出月相變化的規律,既鞏固了知識,也讓學習變得「甜蜜」起來!

Sweet Memories

為期一個月觀察月相的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居家科學學習生活。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了孩子們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對其未來的科學研究和科學素養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END

♫♫

《觀察月相》

原標題:《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寶珀經典系列卡羅素月相腕錶品鑑
    其間各式工藝有起有落,月相與卡羅素可謂是典型的例子,在沒落了許久之後方才得以東山再起,而如今兩種工藝竟然一起出現在了同一款腕錶之上——寶珀Villeret經典系列卡羅素月相腕錶,而且,該款腕錶於2014年首次露臉之後,就贏得了當年的「Haute Time 年度最佳腕錶」榮譽,這不得不令人感到驚奇。
  • 滬小學"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重要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時至9時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 小學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時至9時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爭議:科學啟蒙和月相...
    科學作業本身或許存在科學常識漏洞,這難免讓人遺憾;不過,也有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對幼小銜接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萌發孩子熱衷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的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如此一來,也能讓孩子定時定點仰望星空,做好記錄和觀測,而不是憑空想像。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一起去探秘宇宙吧 寶安科技館「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覽開展啦!
    在寶安科技館舉辦的新展覽「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你可以找到答案。記者從寶安科技館了解到,為推廣和普及天文科普知識,「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近日在寶安科技館球幕天象館三樓展廳開展啦!在這裡,青少年可通過參觀體驗進一步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和日地月的關係,培養他們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資料)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察月亮 專家: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23:六下 月相變化 唐巧
    新課標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圍繞學生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因此,本課的設計理念定位在「基於學生視角下的科學概念的建立及理解」,即以學生的想法和理解來設計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突破科學概念建立過程中的學習難點。
  • 開福區:俯身耕耘課堂 抬頭仰望星空
    本網訊(通訊員何沛)2020年11月19日,在開福區少年宮組織下,開福區美術學科名師攜區內部分專業教師,一起走進金沙小學開展了「傳統文化進校園書法送福」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北雅中學何野老師執教《從福中來》,何野老師在課堂上從康熙與福字的故事中進入課堂,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隸書圓融厚重的特點、筆畫中的一波三折逐一引導;語言生動有趣,帶入課堂中的不僅是書法技法,更有書法中厚重的文化內涵。示範環節,讓學生十分清楚地看到教師書寫時的提、按、頓、挫。
  • 仰望星空不肯入睡,永遠是男孩
    男孩子小的時候大多喜歡仰望星空,少年馬化騰在迷上計算機之前,最大的興趣也是抬頭仰望,他當時唯一的課外班是深圳中學天文興趣小組。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裡寫到,1986年,初三年級的馬化騰用一架準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從中學時代到今天執掌萬億騰訊帝國,他一直訂閱《天文愛好者》這本雜誌。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在星空導師劉普順的帶領下,學生們在沉浸式教室學習天文科普知識。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 「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即將開啟!
    8月25日,在北京天文館舉辦「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當天晚上,特邀的科技工作者、外國專家、科普講解員、醫務工作者、大中小學生、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媒體代表等將一起奉獻一場別開生面的「仰望星空」科學故事會。科學故事會結束後,參與現場活動的代表一起傾聽天文學家的專題科普報告——館長星夜秀,並在天文科普工作者的指導下觀測「七夕」夜的美麗星空。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仰望那遙遠的星空——博大、深邃、美麗、璀璨,像是懸浮在茫茫蒼穹中的星海,又似散布在湛藍天幕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讓人痴迷!那遙遠的星空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不斷激發人類發現和探索宇宙的神奇欲望。哲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探索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哲理;科學家仰望這片星空,發現宇宙無盡的奧秘;文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書寫來自天外的故事;地理學家仰望星空,從日月星辰的運轉中探索地質變化的真諦;佔卜者也仰望星空,或許是他們試圖從星座中窺探人生的秘密。其實,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複雜得多,許多宇宙現象也許是我們連做夢都無法想像的。
  • 「仰望星空」感受創新魅力
    8月25日晚7點還未到,參加在北京天文館舉辦的「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的公眾就早早來到入口等待入場。原來這是在北京天文館舉辦的「仰望星空」科學之夜的科學故事會上,來自英國的北京化工大學戴維教授,給觀眾們演示的「神奇」的化學反應。旁邊4歲的小姑娘婷婷感慨地說,一粒小黑球放進水裡就能產生這麼大的反應,等我長大了也要學化學。
  • 仰望星空,追逐一個細分市場
    【品橙旅遊】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在大地之上的這片神秘之所在,一直被嚮往、研究,與讚嘆。而當下,觀星已不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旅遊體驗,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總有這樣一群人,不斷地追逐著星空,記錄著星軌,探尋著星河。
  • 樂活時尚 ▏清朗秋夜,開啟「仰望星空」浪漫之旅
    星空旅遊,不應僅是「小眾」愛好「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千百年來,璀璨星空一直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美,而對星星的好奇,也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童年時代誰不曾抬頭仰望星空?可惜隨著現代都市光汙染越來越普遍,如今即使在鄉間,滿天繁星也難得一見。
  • 今年春節,帶著孩子來鄭州科技館「仰望星空」吧!
    1月31號下午,「仰望星空設計「仰望星空」展覽,是希望觀眾可以通過參與體驗「走過四季」「萬有引力」「克卜勒三定律」等展項,從而進一步感知宇宙,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了解地球,培養人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 賞月的時候,還可以玩一個觀察月相的小遊戲
    遊戲目的 適合年齡:3歲+ 月相是一個天文學術語。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東向西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今天這個小遊戲的目的就是觀察月相。 所需材料 彩色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