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大人
01
最近,康輝出版了一本自傳《平均分》,書名看起來很低調,他自稱自己是平庸之人。
然而看似平庸的背後,卻道出一個很樸實的道理——成年人的每次突然閃亮,都是磨礪後的正常發揮。
說到央視主持人,曾經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都是西裝革履,正襟危坐的嚴肅模樣。
而近年來,隨著《新聞聯播》的調整,節目變得更加親民,語言也更接地氣,顛覆了以往「高大上」的臉譜化造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在這一波顛覆中,康輝的人設刷新最高頻,隔三差五上熱搜。
他從高大上的國臉播神,瞬間秒變段子手和「懟言大師」,從懟美國到提醒國泰航空「no zuo nodie」。
甚至連同事撒貝寧也沒放過,懟他的「盛世美顏」,頂多是「手機美顏」。
康輝妙語連珠的主持風格,讓《新聞聯播》成了大家的「下飯神劇」。
更有網友表示:「早知道新聞聯播這麼好看,誰還追劇啊!」
7月29日上午,央視新聞官微發布,主播康輝回應《新聞聯播》上熱搜的視頻,隨即引發網友熱議。
「中國一向是講道理的,中國媒體也是講道理的,對事不對人。可如果一小撮人總是興風作浪的話,那對不起,對事也對人,懟得你灰頭土臉,懟得你啞口無言。而且懟的時候,我們始終氣定神閒。」
而網友的評論也是精彩極了,必須上熱搜,熱搜123,就該給新聞聯播!硬核!
有網友提出,播的時候是不是很痛快?
康輝表示當時沒想這個,就是想怎麼體現出堂堂正正中國的立場。
在針對網友關注的「新聞聯播變了」的討論,康輝這樣回答:
「《新聞聯播》還是那個《新聞聯播》,該高大上絕不低姿態,該接地氣也絕不端架子。」
而在4天之前的25日,新聞聯播發表國際銳評《究竟誰在全球到處欺侮恫嚇他人?》
就美國鷹派污衊中國推行「擴張主義」作出回應,康輝言辭激烈,脫口而出「令人噴飯」一詞,刷爆朋友圈。
02
不少人都想知道,「懟言大師」康輝小時候是什麼樣的,是否也喜歡懟人?
這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上學時期的他是一個正經靠譜的孩子,也是無數家長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中考全市前五,高中名列前茅,高考成績能上北大,名副其實的學霸。
而他的高考成績也高出重本線很多,上清華北大不在話下,不過他為了個人愛好,選擇去讀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
可一旦進入學校,要把愛好變成職業後,康輝就覺得索然無味。
每天從最基礎的普通話發音開始訓練,久而久之,他也失去了新鮮感,大有換專業的念頭。
好在康輝的耐力不錯,他告誡自己,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在一次考試中,他獲得了全班唯一的滿分,這給了他一絲信心,覺得之前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1993年畢業後,康輝順利進入央視工作,由於他的專業過硬,形象氣質佳,工作方面得心應手。
剛進入職場的他,也跟平凡的你我一樣,具有一種眼高手低的壞毛病,康輝並沒把心思花在播報新聞上面。
後來一位細心的朋友指出:「看到你播出的節目後,但我覺得你不是很認真,這會讓觀眾覺得主持人態度不認真,下次他就有可能換別的臺。」
短短幾句話,讓康輝醍醐灌頂,開始反思之前的工作態度,從此像變了一個樣,把手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而他的職務也越來越高。
在央視工作的26年來,他主持了《東方時空》、《新聞聯播》、《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多檔節目,並從2015年起連續五年主持春晚。
平時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去電視臺圖書館閱讀,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常態。
作為一名專業主持人,康輝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因為在新聞播報中,斷句錯誤都屬於播出事故,念錯字也是要罰款的。
但同時,他身上又帶著一種反差萌,比如這看起來腫腫的「松鼠肌」和「金魚嘴」:
「您上輩子真的不是一條金魚嗎?」
網友們甚至還興致勃勃地做起了對比圖,感受一下,是不是萌哭了,這也是觀眾喜歡他的一個「亮點」。
毫無疑問,如今康輝已是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哥」了。
03
我們常以為,《新聞聯播》的主持稿件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但由於新聞的時效性,主持人只有在開播前半小時才能看到當天的完整稿件,也就是說康輝只有半小時的準備時間。
一般在晚上6:20分,他會瀏覽即將直播的新聞,通讀一遍熟悉稿件。
6:30和搭檔準時進入直播間,稍作練習和排練。
開播5分鐘前,進行最後的內容確認,避免一絲疏漏,真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對於康輝來說,無論再緊急的稿件,到了他這裡,都能夠氣定神閒地播報完畢。
但有沒有出岔子的時候呢?
答案自然是有的。
在他的自傳其中一篇《我不是播神》中,康輝提到自己職業播報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失誤。
那是在2008年5月13日凌晨的直播中,此時離汶川大地震剛剛過去10個半小時,直播室人員在急切等待災區前方傳來的新消息。
康輝的主持時間是從凌晨1點到4點,當播到一組外國領導人向我國發來慰問電時,不知怎麼回事,他竟將「慰問電」說成了「賀電」!
當這「兩個字」脫口而出的一瞬間,他的大腦頓時清醒,凌晨的睏倦一掃而光,同時驚起一身冷汗。
雖然強作鎮定把後面的內容播完,但腦子裡的陰影總揮之不去,直播結束同事們也沒提這個失誤,大家似乎心照不宣地不想給他增加壓力。
康輝沮喪地回到辦公室後,暗罵自己:「這樣低級的失誤在這個時候出現,簡直是對災區人民犯罪啊!」
他開始預想最壞的結果和可能承擔的責任,不過網友對他的這個失誤卻表示理解。
「誰沒有口誤的時候啊,主持人凌晨堅持直播,太疲倦了,能理解!」「電視臺工作很辛苦,千萬別因此受處分啊!」……
看著大家暖心的評論,康輝很是感動,卻愈發覺得慚愧,對網上為數不多的批評甚至斥責,更誠心誠意地接受。
他表示:「這個舞臺給我特別好的,可以說提示,也可以說警醒,也可以說磨鍊,所以我覺得真的收穫非常多,我非常感恩。」
04
工作上的康輝一絲不苟,生活中的他又是什麼樣的?
據妻子劉雅潔表示,他有著耿直蠢萌的一面,雖不是很浪漫,但卻很貼心。
他們的愛情,並非是那種轟轟烈烈的山盟海誓,而是平凡生活裡的靜水流深。
故事的開頭有點老套,太太劉雅潔是康輝的學妹,但並不是那種浪漫的愛情校園故事,而是通過相親認識的。
原來在上學期間,康輝整天忙於學業,無暇他顧,兩人雖在一個學校,卻從未見過面,更別談交集。
直到畢業後,劉雅潔去他所在的央視實習,有一天下班回家,經過一個樓道時,兩人再一次擦肩而過。
後來劉雅潔坦言:「他不是走著過來的,而是飄著過來的。」
康輝步伐飛快,呼啦就過去了,根本沒注意到女神。
相親那天,吃過飯後,在烈日酷暑下,她陪著康輝逛了很久,只為幫他朋友挑選一件生日禮物。
但他卻沒有送一件禮物討她開心,秉著實用主義的原則,只請女神吃了一個冰棍。
等到第一天約會結束,劉雅潔以為康輝會向她道別,但沒等她揮手說再見,對方一溜煙就沒了…
兩人戀愛第四年後,康輝給自己的朋友寫了一封信,透露他的感情生活:
「這幾天突然有了一種想成家的想法,而原來我一直堅定地認為直到30歲也不晚,遇見她之後想要有個家,想穩定下來了,希望每天下班後,可以有她的溫暖陪伴…」
當年錢鍾書曾給楊絳寫過一段很美的文字:「遇見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結婚這件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對於女友劉雅潔是這樣描述:
「她怎麼說呢,很漂亮(至少我這麼認為),很純也很倔(怎麼有點像小龍女呢),也許不太像時下的女孩子。一想到要離開她,我真的有點受不了,我不怕你笑話,真的,也許戀愛的人都有點昏頭吧。」
結果,在寫完信的第二年,康輝把劉雅潔娶回家。
兩人結婚22年來,當然也有吵架的時候,不過有意思的是,這邊在大聲嚷嚷,那邊康輝把它當做催眠曲,不知啥時進入夢鄉了。
事後他解釋說:「不是故意去睡,而是很認真聽她說,但還是睡著了。」
每個人的婚姻經營方式不同,或許這也不失為一種避免矛盾升級的好方式。
聽起來,他們的感情真的不夠驚天動地,但無論再深的愛,也要落實在一日三餐,和柴米油鹽裡。
就像他們共同的老師形容的那樣:文文靜靜,乾乾淨淨,安安靜靜。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
三毛曾說過:「愛情這件事,如果不落實到吃飯、穿衣、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耳聽愛情,聽的是心跳,眼看深情,看的才是長久。
願我們都能遇到那個共度餘生的良人,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朝夕相伴,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