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吃紅棗治貧血。
闢謠:
貧血是我國主要的公共營養問題之一,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乏力、易倦、心慌、活動後氣短、頭暈、食慾缺乏,可伴面色蒼白、口唇黏膜和瞼結膜蒼白、心率加快;另外,還會存在免疫力低下、記憶力衰退、抑鬱等。
那麼貧血應該吃什麼?
要想補血,首先要積極進食,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保證各種造血原料的供給。
除大家所熟知的補血要補鐵以外,
能量、
蛋白質、
維生素B12、
葉酸、
維生素C
都是人體造血所必需的原料,必須充足供應。
補鐵——吃動物肝臟、血
動物肝臟和血不僅含鐵量高,而且吸收率好,是貧血期間首選的肉類食物。
下表中給大家羅列了常見動物性食物中鐵的含量:
溫馨提示:
對於已經確診的缺鐵性貧血患者,在對因治療的同時還應服用鐵劑。
當鐵蛋白恢復至正常水平時,如停用鐵劑,可適量增加富鐵食物的攝入量以鞏固鐵貯備。至體內鐵貯備量充足時,食物攝入量可恢復至健康成人推薦攝入量水平。(我國18歲以上健康男性鐵的推薦攝入量為12mg/d,健康女性鐵的推薦攝入量為20mg/d)。
吃水果和綠葉蔬菜補充維C和葉酸
新鮮水果和綠葉蔬菜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和葉酸,可促進鐵的吸收以及紅細胞的合成。因此,也應該注意增加這些植物性食物的攝入。
常見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果有酸棗、鮮棗、獼猴桃、甜椒等。
少喝濃茶和咖啡
需要注意的是濃茶、咖啡會干擾食物中鐵的吸收,因此,在飯前、飯後1小時內不宜飲用。
闢謠專家:段若男 中國好營養科普達人
覆核專家:秦文君 山西省中醫院營養科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