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從腦科學認識自己

2020-12-05 腦機智能

我是誰?

我可能是唐僧,目標明確,勤奮有志!

為什麼唐僧堅定堅強,因為他左前腦發達,屬於邏輯分析型。這樣的人有頭腦,學習能力強,有競爭心。科學家、理論工作者大多屬於這一類。唐僧型的孩子認理不認親,說話邏輯清晰、有理有據、非常需要父母幫助樹立其遠大的理想。

我可能是孫悟空,果敢敏銳,跨界創新!

孫悟空的強項在於右前腦區,屬於想像創造型,是你身邊那個滿腦子建議、想法天馬行空的傢伙。 孫悟空有個性、有創新想法、執行力很強,也很敬業、重感情,懂得知恩圖報,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孫悟空是一個好員工,工作狂,他不戀錢財、不懼勞苦,在降妖伏魔中找到了無限的樂趣。如果你的孩子是孫悟空,你要寬鬆待他。因為想像創造需要不斷地試錯,需要自由的空間。

我可能是豬八戒,團結合作,情感豐富!

豬八戒右後腦區優勢明顯,屬於感覺表現型。他們情感豐富,是最好的朋友,遇事會無條件挺你。豬八戒型的人還是團隊的開心果,是關係緊張時刻的緩衝劑。豬八戒式的孩子,父母要對他寬容,別生硬地逼他,因為他重感情,感覺不到你的愛他會非常受傷,壓力太大扛不住了,甚至會用謊言解決。

我可能是沙僧,穩健務實,契約守信!

沙僧規矩聽話,這是左後腦區優勢特徵,屬於紀律執行型,這樣的人做事嚴謹務實,重細節,有執行力,時間觀念極強,愛動手,愛玩攝影。沙僧式的孩子,父母必須給他信仰,以身作則成為他的榜樣。

快來參加伊夫斯塔腦優勢測評吧!

讓測評告訴你,你究竟是誰?

相關焦點

  • 全腦開發教育的意義——「科學和藝術,是硬幣的兩面,誰也離不了誰」
    全腦教育己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家長們您有這方面認知,趕快讓孩子加入進來!總之:您來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就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 我們的左腦有理解語言的語言中樞,主要完成語言的、邏輯抽象的、分析的、數字的思考、認識和行為,主管人的說話、閱讀、書寫、計算、排列、分類,它的思維是抽象思維。所以說左腦是一個理性的腦,是工具,又叫學術腦。 右腦是沒有語言中樞的啞腦,但是直覺思維的中樞。
  • 腦科學,21世紀的新趨勢
    然後我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夢的原理,還有夢跟記憶、右腦之間的關係。當時很崇拜的一位老師,他跟我一樣排斥中國的灌輸式教育,常說教學的真諦應當是激發學生 「無限的創造力」。為什麼是無限呢?誰會貢獻自己健康的活體大腦呢,又如何創造更多技術手段去測量呢,這些難題無疑成了當前腦科學研究的重大阻力。21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人工智慧已成為腦科學研究的新趨勢。
  • 【腦科學與教育】看「腦科學」引發的課堂與學習模式改變
    腦科學的研究最為關鍵的領域還在於塑造人腦本身,而教育的實質其實就是在發展和建構我們的大腦。今天,現代化的教育已經無法脫離對腦科學的研究。任何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品質的提升;任何一項知識的獲取、合作的建立、行為的變化、情緒的調節;以及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反應力和自控力的養成都與腦科學密不可分,其背後都是對大腦的深層認識與科學塑造。
  • 我對科學的幾個認識
    文明就是知識,文化,本領,叫什麼都沒關係,就是一個符號,代表人類認識自然,認識自己,戰勝自然,保護自己的能力,不管你是有意無意,我們這種能力的發展都是為了人類自身。人類知識體系由中華知識體系和西方知識體系組成。中國的主要是研究人類自身,西方的主要是研究人類以外的自然。兩種體系其實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對世界的認識,就像盲人摸象,針對的都是同一個宇宙。
  • 《科學大家》|當哲學問題遇上意識科學:聊聊"我是誰"
    意識科學會告訴你這裡根本沒有其他觀眾,是「屏幕」自己在觀看投射的內容,「屏幕」或許就是真正的「你」自己。但不同的意識理論對「我是誰」的理解並不一致。  如果有一天,可實現轉移意識到機器腦上,那麼機器腦上的「我」真的還是我嗎?同樣,不同的意識理論對如何轉移意識,對機器腦上的「我」的理解也不一樣。在本文,新興的意識科學將為您闡釋「我是誰」這個古老的哲學命題。
  • 99%的人,沒用上自己的「優勢腦」
    我們隨意感受下: 在分不清誰是敵誰是友的情況下,憑著對眾人的觀察,快速推斷出每個人的搶奪目標; 尋找鑰匙的任務中,根據節目組提供的地圖以及線索,黃磊一人就拿下三把鑰匙,遠超每人一把的標配; 在其他明星還對自己將挑戰的職業領域一頭霧水時,黃磊僅憑節目組提供給自己的陌生人照片和零錢,推斷出自己要挑戰的職務是
  • 《攻殼機動隊》,怎樣證明自己不是「缸中之腦」
    埃斯貝克等主演的真人版電影更強調炫目的動作和激烈打鬥的場景,我依然按照觀看動畫版的習慣來思索什麼是存在、實然、體驗以及追問「我是誰」?《攻殼機動隊》劇照   雖然賽博朋克的呈現和對ACG的改編在21世紀都有了新的方式,我想,還是回到(人類和電影)認識論的最初去探討這個問題。
  • 認識你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
    「認識你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希臘古城德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著的一句名言。兩千多年來,人類在探索外在物質世界上,已經有了不少收穫,甚至有點兒忘乎所以了,以致於忽略了對內在的探索。人類要認識自己,要從「身、心、腦」三個方面進行。當然,表層的認識,已經有不少了,大腦有些什麼功能、內心狀態怎樣調整、身體健康怎樣獲得,我們對這些都有了很多的了解。
  • 教育對腦科學的期待 腦科學對教育的影響
    本次大會首次設立了「教育腦科學專題研討會」,主題研討教育對腦科學的期待,腦科學對教育的影響,以此來推動我國「科教興國」戰略計劃的實施。出席本次研討會的演講專家有:中國腦科學計劃的籌建者和推動者楊雄裡院士,南昌大學李葆明教授、大千教育吳恆莉董事長、華東師範大學周永迪教授、蔡清教授、浙江大學陳飛燕教授等。
  • 科學大咖講述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李釗攝 6月10日下午,科學院南路6號的中科院計算所一層會議室裡人潮湧動,幾百名年輕學子云集一堂,只為聆聽「理解未來」系列講座第28期: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認知神經科學專家尼古拉斯·圖克·布朗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張益肇分享他們關於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最新成果和思想。
  • 腦科學揭秘:動機的本質
    王珏老師不僅深入研究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教學PPT、知識可視化等教育技術領域的新興方向,還精研學習科學和腦科學,用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成果來闡釋「教」和「學」的本質,並提出一整套簡明、易懂、易實施的教學方法,被一線教師譽為教學的「九陽真經」!
  • 腦科學:我是誰?雅典娜的一切理論(全文高能,刷新認知)
    貫穿人類歷史,這導致許多人轉而尋求靈性或宗教的指導,挑戰科學,因為科學尚無法回答關於「存在」的問題。比如:「我是誰?我為何而來?」4.我是誰左腦主要負責建立一個合乎邏輯有條理的信念系統,以維持對時間的延續感。新的經驗不斷被整合到左腦的信念系統。不符合標準的被過濾掉。右腦恰好相反。當左腦盡力保護自己的模式時,右腦不斷挑戰左腦。
  • 顧凡及:腦科學的範式革命
    文 / 顧凡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概400年前,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問:「告訴我愛情生長在何方?是在腦海裡,還是在心房?」400年來,人們在認識腦的道路上已經走了多遠啊!希波克拉底和亞里斯多德都只是根據自己看到的一些現象(其中不乏片面的現象甚或假象)或按照自己的信念做出的判斷。這些判斷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證實或證偽。
  • 意義非凡的腦科學
    蒲慕明《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7日第08 版)腦科學是一門極富魅力的生命科學,它充滿神秘,又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意識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各有志?為什麼有些人更聰明、記憶力好?為什麼有些兒童有自閉傾向?
  • 北師大:助力中學生探秘腦科學
    學生首先參觀了北京師範大學腦調控與認知增強研究中心——腦科學與學習展廳。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5年3月創建,實驗室的成立,既反映了國際上關注以腦為基礎的學習機制的研究動向,又反映了我國在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中強調對「腦發育、可塑性與人類智力的關係」的研究。
  • 半月談|腦科學專業:我的未來不是夢
    半月談記者 朱涵 張璇腦科學是科學探知自然界現象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被譽為「科學皇冠上的明珠」。2019年底,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並籌備在國內率先創設腦科學專業、開展本科生教育。為什麼要專門設立腦科學學院和本科專業?這個專業要培養什麼樣的人?腦科學的發展又將給未來的科學研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世界各國腦科學計劃
    腦科學技術研究是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理解腦的工作機制,進而揭示人類智能的形成和運作原理,對人腦認知功能開發、模擬和保護,決定未來人口素質,搶佔國際競爭的技術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科技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早已充分認識到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既有的腦科學研究支持外相繼啟動了各自有所側重的腦科學計劃。
  • 我國設立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一文了解什麼是「腦科學」?
    國內高校將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近日,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擬設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方向,這填補了本科神經科學專業的空白。腦科學,是目前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學科之一。「腦科學研究的規模和需求已經大大超過了眾多的一級學科。但我國普通高校提供的400多種本科生專業中,沒有神經科學專業。」
  • 顧凡及丨腦科學的範式革命
    從這些角度來梳理腦科學的發展歷程,雖然在時間上可能會有交叉之處,但大體上還是一致的。本文將以科學方法論上的改變作為主線,以此組織腦科學史上由問題驅動的重大事件,並適當提及關鍵的技術準備。
  • 蒲慕明:意義非凡的腦科學
    腦科學是一門極富魅力的生命科學,它充滿神秘,又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意識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各有志?為什麼有些人更聰明、記憶力好?為什麼有些兒童有自閉傾向?為什麼有些人患抑鬱症?機器人怎樣才能擁有人類的智慧和能力?人類社會未來如何與智慧機器人共存?這些問題可以說與腦科學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