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意外創造全新LED設計,發光功率提升1000倍

2020-08-29 DeepTech深科技

發光二極體(LED)是現代住宅、工業和汽車照明等領域廣泛應用的理想照明光源,但是 LED 卻有種技術限制被稱為 「光效下降」 效應。

這種限制通俗來講,就是 LED 只在低電流 (僅幾十毫安) 下可以最有效地工作,而隨著輸入電流的增大,發光效率反而會逐漸降低。這意味著要維持照明效率,LED 必須在較低的電流下工作,且由於 LED「光效下降」效應,我們必須增大 LED 器件的面積,或在一個燈泡中增加更多的 LED,從而在不犧牲效率的同時增加亮度,這不僅限制了所有商用 LED 的性能提升,也將亞微米級 LED 和雷射器的輸出功率限制為納瓦。

不過,新的研究發現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日前,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牽頭的科研小組開發了一種新型 LED 設計:「鰭式」LED(Fin LED),這種設計可以產生微瓦級的輸出功率,比現有的納米級 LED 和雷射器高出約 1000 倍,可能是克服 LED 光源效率限制的關鍵一步。

該研究小組還包括來自馬裡蘭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和 IBM 託馬斯 ·J· 沃森研究中心的多位科學家,論文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LED 亮度的大幅提高以及產生雷射的能力等特性,都有望使該技術產生更多衍生價值。

圖|「鰭式」LED 像素設計包括發光的氧化鋅「鰭」(紫色)、隔離介電材料(綠色)和金屬觸點(黃色)(來源:NIST)

NIST 負責構思 LED 新設計的專家巴巴克 · 尼古巴赫(Babak Nikoobakht)說:「這是製造 LED 的全新架構,我們使用的材料與傳統 LED 相同,區別在於它們的形狀不同。」

LED 早在 1962 年就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究員尼克 · 何倫亞克(Nick Holonyak)發明,當初只有紅色。2014 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發明了藍光 LED 技術,開創了照明新時代。

雖然有幾十年的技術發展史,但即使是現代的 LED 產品,其局限性也使它們的設計師們感到沮喪。在某種程度上,給一個 LED 輸入更多的電能會使它發光更明亮,但是達到一個臨界點後,就會只剩工作溫度劇增,而亮度卻會大幅衰減,這使得 LED 的光效輸出一直難有突破,如果可以消除 LED 光效下降問題,我們就可以簡單地通過增加驅動電流來使 LED 變得更亮。

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員開發的新設計,最初並不是為了著手解決 「光效下降」 這個問題,他們原打算製造一種微型 LED,用於非常小的應用,例如 NIST 正在研究的晶片實驗室技術。

研究小組對 LED 發光部分進行了全新的構建:與常規 LED 所採用的平面設計不同,他們使用長而細的氧化鋅線束(稱為鰭片)構建了光源,每個鰭的長度僅約 5 微米,大約是人類頭髮平均寬度的十分之一,它們組成的鰭陣列看起來像一個微小的梳子,可以延伸到 1 釐米或更大的區域。

圖|鰭式 LED 像素和陣列光學圖像(來源:Science Advances)

尼古巴赫說:「我們看到了鰭片的機會,因為我認為鰭片的細長形狀和較大的側面可以接收更多的電流。一開始我們只是想測試一下新設計的『極限』,我們開始加大電流,想辦法把它開到燒壞為止,但它總是越來越亮。」

典型的面積小於平方微米的 LED 發光功率約為 22 納瓦,但這種新型 LED 最多可產生 20 微瓦,將發光功率最高提升近 1000 倍。這表明該設計克服了 LED 的光效下降障礙,從而使光源更明亮。

「這是我見過的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南卡羅來納大學電氣工程教授格裡戈裡 · 西敏(Grigory Simin)評價說,學界和產業界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提高 LED 的效率,而其他方法在應用於亞微米級的 LED 時通常會遇到技術問題,這種方法卻做得很好。」

圖|在高電流密度下,鰭式 LED 過渡到鰭式雷射器(來源:Science Advances)

當在實驗中不斷加大電流時,研究小組又有了一個驚人發現。雖然 LED 起初在一定波長範圍內發光,但其最終會縮小為深紫色的兩個波長,他們的微型 LED 竟然變成了一個微小的雷射器,實驗記錄到的電流密度為 1000 kA/cm 2,LED 轉換為雷射,亮度超過 20 微瓦。

「將 LED 轉換成雷射需要很大的努力。通常,需要將 LED 耦合到諧振腔,諧振腔才能使光線反彈以產生雷射。」 尼古巴赫說。「但鰭式設計可以獨立完成全部工作。」微型雷射器的應用也非常多,不僅在化學傳感方面,而且在下一代手持式通信產品、高清顯示器和消毒方面也是如此。

尼古巴赫認為:「這種全新 LED 設計作為重要的構建基塊具有很大的潛力。」 「雖然這不是人們製造的最小的雷射器,但它是一個非常明亮的雷射器,且不存在效率下降的問題,將會大有用處。」

研究結論中指出,這項發現令人鼓舞,代表了 LED 設計體系結構的重要一步,可以克服 LED 中的 「電流密度下降」 和「溫度下降」效應,以最大化其每個像素可實現的輸出功率。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納米級LED:亮度比傳統LED增加1000倍,還能變身為微型雷射器
    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型發光二極體(LED)可能是克服長期以來光源效率限制的關鍵。該團隊還包括來自馬裡蘭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和IBM託馬斯·J·沃森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發表在同行評議期刊《科學進展》上,論文中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工作。他們的設備顯示亮度比傳統的亞微米大小的LED設計增加了100到1000倍。「這是製造LED的新架構。」NIST的Babak Nikoobakht說,他構思了這個新設計。「我們使用與傳統LED相同的材料。
  • 淄博周村室內小間距LED顯示屏幕山東濰坊led電子大屏幕廠家
    淄博周村室內小間距LED顯示屏幕山東濰坊led電子大屏幕廠家陳學仕教授研究團隊決定在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也就是氯化鈉溶液,成功將量子點包覆住,形成結晶,「就像把量子點抓回來,聚縮成均勻分布的一顆小點。」而經過「包膜」的量子點也更穩定,就像泡了鹽水的蘋果,不易受到水、氧的侵蝕。
  • 大功率led與小功率led的區別
    led即發光二極體,是二極體的一種,特性是電流正嚮導通的時候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來。大功率led又是led的一種,相對於小功率led來說,大功率led單顆功率更高,亮度更亮,價格更高。
  • 明亮而微小的光:科學家們製造出更好的納米級LED
    新設計克服了長期存在的LED效率問題可以轉換為雷射來啟動。發光二極體的新設計可實現亮度的顯著提高以及產生雷射的能力,這些特性使其在一系列應用中有價值。與傳統的亞微米尺寸LED設計相比,該器件的亮度提高了100到1000倍。
  • LED發光二極體介紹
    led照明最近幾年悄然興起,但是你是否了解led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led吧LED構成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主要由支架、銀膠、晶片、金線、TOP-LED、Side-LED、SMD-LED、High-Power-LED、Flip Chip-LED等lamp-led
  • 12w的led燈有多亮 LED燈優點有哪些
    不少家庭中現在使用的燈具都是LED燈,led作為新型的燈具,優點增加了不少,最為明顯的點就是在亮度方面,亮度增加的同時還節約了許多能源,而有些人家中安裝的燈具其實也不用太亮,畢竟太亮了對於人的眼睛來說也會有很多的損傷,那麼12w的led燈有多亮?LED燈優點有哪些?
  • 汽車大燈的滷素燈、氙氣燈、LED燈,到底用哪個好?哪個最實用?
    通電後,電能把鎢絲加熱到白熾狀態進行發光,電能轉化為熱能,再轉化為光能。在相同功率下,滷素燈的亮度能夠達到白熾燈的1.5倍,壽命也是它的2~3倍。氙氣燈一般的55W滷素燈只能產生1000流明的光,但35W氙氣燈能產生3200流明的強光,亮度提升300%,擁有超長及超廣角的寬廣視野,為你帶來前所未有的駕車舒適感;使駕駛員的視野更清晰,大大減少行車事故發生機率。
  • 教你認識LED日光燈的十大優點
    最近以來,led日光燈成為最早進入室內的LED燈具之一,因為它相對於螢光燈來說具有很多優點。發光效率高:螢光燈的發光效率大約是55-80 lm/W(Philips公司T8螢光燈的發光效率為72lm/W),而LED的發光效率在100 lm/W以上,最近Cree公司的XLampXP-G的發光效率已經到130流明/W,而且以後還會不斷提升。燈具效率高:燈具的效率主要是指有效光效,因為螢光燈是360度發光的,而在反方向發出的光就沒有什麼用處。
  • 臺灣大學研發零缺陷半導體材料 提升LED發光效能100倍
    臺灣大學跨國團隊研發出獨步全球的零缺陷半導體材料,透過「修復缺陷」簡單方法,讓單層二維半導體材料能達到零缺陷等級,可提升LED發光效能100倍。上月研究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臺大跨國研究團隊透過將二維材料浸潤於一種稱為亞胺(bistriflimide)的有機超強酸中,可大幅提高二維材料的量子效率,從不到1%增加到接近 100%,單層薄膜能達到完美的「零缺陷」,大幅提高發光效率。技術可望用於開發透明LED顯示器、超高效太陽能電池、高靈敏度光偵測器、低功耗的奈米級 電晶體等。
  • led燈屬於什麼垃圾分類 led燈的特點
    現在很多大城市都已經開始了垃圾分類,也就是說我們在扔垃圾的時候必須要做好分類,一般的話它會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了三種,所以,必須要清楚每種垃圾究竟是哪一種類型的,在這裡大家要知道led燈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其次,還要知道led燈的特點是什麼。
  • 改led車燈對車有影響嗎?改led大概多少錢?改led車燈能過年審嗎
    更換led車燈還需要看一下led功耗如果更換的汽車led燈消耗大量的功率和電流,則電池上的壓力將很大,整個電路將變熱,保險甚至可能燒毀。因此,汽車大燈用於照亮前方道路,您絕不能盲目追求大功率。亮度合適就好。
  • 霓虹燈發光字(LED軟管發光字)介紹
    產品特點:1.LED軟管發光字整個是由軟性霓虹燈彎曲完成,內裝led燈。2.由於霓虹燈發光字是彎曲出來的,可隨意定製造型,並且更加能夠呈現出設計圖的效果。3.LED軟管發光字的軟性霓虹燈成圓弧形,沒有尖角突出問題,看起來比較舒服。
  • 克服了「效率降低」難題的納米級LED,還有一個意外之喜
    納米LED裝置由發光氧化鋅翅片、絕緣介質材料和金屬觸點構成。《科學進展》雜誌8月14日報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馬裡蘭大學和倫斯勒理工學院等開發了一種新型發光二極體(LED),有望突破長期存在的光源效率限制。研究人員經演示實驗後發現,新型LED的亮度是傳統亞微米級LED的100~1000倍,並且具備產生雷射的能力。這些特性在規模化和小型化應用中具備潛在應用價值。
  • 提升1000倍!未來計算「加速度」
    當天,該研究院集成光電、神經擬態計算、量子計算、保密計算和機器編程等前沿領域的負責人悉數到場,揭秘了他們計劃開啟未來計算、致力於1000倍性能提升的諸多顛覆性研究。 拐點已至 2004年,英特爾提出了一個宏大的目標,讓光作為連接技術的基礎。
  • 白光LED發光原理及技術指標
    白光是一種組合光,白光LED可以分為單晶片、雙晶片和三晶片等,以下將按這一分類來介紹,還將介紹照明用白光led的一些技術指標。  白光LED發光原理   單晶片  InGaN(藍)/YAG螢光粉  這是一種目前較為成熟的產品,其中 1W的和5W的Lumileds已有批量產品。這些產品採用晶片倒裝結構,提高發光效率和散熱效果。螢光粉塗覆工藝的改進,可將色均勻性提高10倍。實驗證明,電流和溫度的增加使LED光譜有些藍移和紅移,但對螢光光譜影響並不大。
  • 韓城led燈發光衣服未來科技
    「紡織LED發光電光舞服業的存貨增長與需求環境持續低迷有關。」對於LED發光舞臺服裝行業而言,"十一五"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加大、加快LED發光舞臺服裝自主品牌建設,吸納國際化設計人才,提高產品設計能力;加強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積極尋找國際市場突破口,利用國際化營銷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爭到2010年形成若干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積極推廣使用先進LED發光舞臺服裝設備,到"十一五"末行業國際先進水平設備比重要達到50%,勞動生產率提高到70000元
  • 提升白光LED發光效率的四大關鍵
    LED大數倍,消費電力特性希望超越螢光燈的話,就必需先克服下列的四大課題,包括,抑制溫升、確保使用壽命、改善發光效率,以及發光特性均等化。  1 解決封裝的散熱問題才是根本方法  由於增加電力反而會造成封裝的熱阻抗急遽降至10K/W以下,因此國外業者曾經開發耐高溫白光LED試圖藉此改善上述問題,然而實際上大功率LED的發熱量卻比小功率LED高數十倍以上,而且溫升還會使發光效率大幅下跌,即使封裝技術允許高熱量,不過
  • 那些漂亮的通體LED發光大字是怎麼製作的?
    區別於老式的普通發光大字,LED發光大字最大的亮點就是LED發光光源的技術革新為大字視覺效果帶來了質的提升,加上質優價廉的亞克力材料普及化,led發光大字的生產製作商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各行各業的競爭程度在不斷的加劇,隨著商家對發光大字的個性化需求和品質需求的提升,傳統的平面發光大字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通體發光大字應運而生。顧名思義,通體led發光大字就是從視覺角度看是整體發光的,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有別於普通發光字是面向用戶的一個面才能發光,而通體發光大字側面也可以發光。
  • led燈片型號大全,led燈珠型號及使用參數,led燈珠規格大全都在這裡!
    很多時候,LED行業的設計公司或照明公司,比如採用了美國歐司朗燈珠應用出了一款新方案,推向市場,火了之後。那麼,國內很多的封裝廠家,或者方案公司,就會參考歐司朗燈片的參數,結構,做重新的設計,或改善晶片方案,或優化支架散熱,來提高LED燈片的性能。
  • led燈接線分零火線嗎 led燈的光源
    led燈接線分零火線嗎led燈是不區分火線和零線的。LED燈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晶片,用銀膠或白膠固化到支架上,然後用銀線或金線連接晶片和電路板,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最後安裝外殼,所以LED燈的抗震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