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駕馬車

2020-12-04 中國網財經

  哪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動力呢?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研究和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工作成果,我甄選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新進展和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們很善於利用數位化和信息技術無所不在的力量。本章提及的所有創新成果,無一不是借數字之力得以實現和發展的。例如,倘若沒有計算能力和數據分析的進步,基因測序就不可能成為現實。同理,要是沒有人工智慧,高級機器人就無從談起,而人工智慧本身也高度依賴計算能力。

  為明確這些大趨勢,全面反映第四次工業革命背後的技術驅動力,我將這些技術歸為三類:物理類、數字類和生物類。這三個門類相輔相成,各項技術均可從彼此的發明和進步中受益。

  無人駕駛交通工具、3D列印、高級機器人和新材料

  物理方面的技術大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4 個方面。

  無人駕駛交通工具

  無人駕駛汽車一直是媒體報導的熱點話題,但現在人們還開發出很多其他類型的無人駕駛交通工具,包括卡車、無人機、飛行器和船隻。隨著傳感器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所有這些無人駕駛設備的性能將迅速提高,能夠感知、對環境做出響應(變更飛行路線以避免發生碰撞),它們將能勝任電纜檢查和戰地醫療、物資運輸等任務。再比如,在農業領域,用戶通過使用無人機,再結合數據分析,便能更加精準、高效地進行施肥和灌溉。

  3D列印

  3D列印又名增材製造,根據數字3D 圖像或模型,一層一層地列印出實物。這一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生產各類產品,大到風電機,小到醫學植入材料。未來3D 列印的應用範圍將變得更加廣闊,比如用於製作電路板等集成電子元件,甚至是人體細胞和器官。事實上,研究人員已開始研究4D (四維)列印,這一工藝將創造出可自我調整的新一代產品,能夠適應溫度和溼度等環境因素的改變。這一技術可用於生產服裝、鞋以及醫療衛生相關產品,比如可適應人體個體差異的植入材料。

  高級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的快速進步,將使人機協作很快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此外,隨著其他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它們在結構和功能設計方面從複雜的生物結構中獲取靈感(仿生學工藝的擴展,即對自然世界中的模式和手段進行模仿)。

  新材料

  不少新材料很快都將投放市場,這些新材料具有幾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的屬性。總的來說,新材料質量更輕、硬度更大,其可回收性以及適應性也更強。例如,現已投入使用的一些智能材料可以自我修復、自我清潔;一些金屬具備記憶,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有些陶瓷和水晶可以將壓力轉化為能源。

  有些新材料有望在緩解人類所面臨的全球性危機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對於一些過去普遍認為無法回收卻又廣泛用於生產手機、電路板乃至航空部件的材料而言,熱固性樹脂的創新有望實現這些材料的回收利用。

  物聯網

  物聯網是藉助互聯技術和各類平臺,在物(包括產品、服務與地點等)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關係,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聯結物理應用與數字應用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傳感器以及其他可將物理世界中的物品與虛擬網絡接連起來的各種方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開來。我們的住房、服飾、城市、交通、能源網絡以及生產製造過程都可以安裝上體積更小、成本更低、更為智能的傳感器。這一過程會給各行各業帶來革命性影響,不管是製造業、基礎設施行業還是醫療衛生,所有行業概莫能外。

  以在物聯網中廣泛應用的遠程監控為例。如今,所有包裹、貨盤、貨櫃都可以安裝傳感器——信號發射器或射頻識別標籤,有了它們,企業便可以對物品在供應鏈中的移動情況進行追蹤,包括追蹤其實際性能和使用情況等信息。

  數字革命正在徹底改變個人與機構之間的互動與協作方式。比如,常被稱作「已分配分類帳」的區塊鏈就是一種十分安全的交易協議。在區塊鏈中,任何交易在獲得記錄與批准之前,都必須先由一組電腦進行集體核查。區塊鏈採用的技術無須尋找保管人或中央分類帳等中立部門作為中介,通過促成互不認識(沒有信任基礎)的人進行協作,從而建立信用。從本質而言,區塊鏈是一種可共享、可編程、安全、可信的分類帳,任何單一用戶都無法控制它,但是所有人都能監督它。區塊鏈技術最為知名的應用當屬比特幣,但這一技術很快將衍生出無數其他應用。區塊鏈技術現在可記錄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財務交易,未來將能為各類事物提供登記服務,包括出生證明、死亡證明、所有權證明、結婚證、學歷證明、保險權益證明、醫療程序和投票等。

  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憑藉技術支持,各類平臺使得如今所說的共享經濟(也稱按需經濟)成為可能。在智慧型手機上就可以輕鬆使用這些平臺,將人員、資產和數據匯集到一起,創造出全新的商品和服務消費方式。它們降低了企業和個人創造財富的門檻,也改變了個人環境和職業環境。

  優步公司的模式反映了此類技術平臺擁有強大的顛覆力。這些平臺類企業正在快速成倍地增長,提供洗衣、購物、家務、停車、民宿、長途拼車等各種服務。它們有一個共同點:用十分便捷(低成本)的方式對供需進行匹配,向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允許雙方互動並給出回饋,這些平臺通過這些方式建立信任。

  共享經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根本性問題:究竟什麼是值得擁有的,是平臺還是平臺背後的資產?全球最大的計程車公司優步沒有一輛車,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 (臉譜網)不製作任何內容,最有價值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沒有任何存貨,最大的住宿提供商airbnb 名下沒有任何房產。在個人或組織共用資產或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數字平臺極大地減少了交易成本和摩擦成本。

  生物基因工程

  生物領域尤其是基因方面的創新同樣令人嘆為觀止。

  過去,「人類基因組項目」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才完成,耗資高達27億美元。今天,一個基因組的排序僅需數小時便可完成,花費不超過1000美元。隨著計算能力的提高,科學家們再也不需要反覆試錯,他們可以直接測試特定的基因變異會引起哪些症狀和疾病。

  下一步是合成生物學的發展。通過編寫DNA(脫氧核糖核酸),合成生物學將賦予我們定製有機體的能力。這些技術進步不論是對醫藥、農業還是生物燃料的生產,都將產生深遠而直接的影響。

  包括心臟病和癌症在內的許多醫學難題都有基因的因素,因此,如果我們能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確定一個人的基因構成(將測序設備用到常規診斷之中),就會徹底變革個性化醫療和治療效果。

  事實上,基因編輯技術可應用於一切類型的細胞,可幫助人們創造出轉基因動植物,改良成年有機體(包括人類)的細胞。這門科學發展非常快,限制其應用的並非是技術,而是法律、監管和倫理方面的阻力。該技術可以用於改良動物基因,以降低飼養成本或更好地適應當地條件,還可以培育出能耐受極端溫度或乾旱的糧食作物。

  不同技術之間會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未來,3D製造將會與基因編輯相結合,用於製造活體組織,以實現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我們將這一工藝稱為生物列印,該技術已經用於製作皮膚、骨骼、心臟和心血管組織。最終,列印出來的肝細胞層將用於製作移植器官。

  我們正在開發將設備植入人體的新方法,以監測我們的活動水平和血液化學值,了解這些因素與我們的身體健康、精神健康以及工作效率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此外,我們對人腦功能的認知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神經技術領域取得了鼓舞人心的進展。

  如今,在可存活胚胎內精準操縱人類基因組比過去要容易很多。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很可能誕生一些人為設計出來的嬰兒,他們擁有某些特質或者對某些疾病有免疫力。不用說,人們正就這些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討論。值得一提的是,2015 年12 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共同召開了一場「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面對即將成為現實的基因技術,我們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思考,但究竟該如何應對最新基因技術所帶來的現實和後果,我們仍未做好準備。這些技術給社會、醫學、倫理和心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需要我們著手應對,至少應予以充分討論。

  創新的活力

  創新是一個複雜的社會過程,我們不能認為創新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儘管這部分著重介紹了一系列有望改變世界的技術進步,我們仍要注意確保此類進步能夠繼續推進,並引導其朝著最佳結果發展。

  人們往往認為,學術機構是探索前沿理念的主要陣地。然而,新的證據表明,受職業激勵機制和資金條件所限,如今的大學更偏重漸進式的保守研究,而不是大膽的創新項目。

  要破除學術研究上的保守主義,鼓勵更多的商業性研究不失為一劑良方。然而,這麼做也會帶來挑戰。2015 年,優步技術公司僱用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40 名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抽走了學校實驗室相當大比重的人力,這不僅衝擊了學校的研究能力,也給學校履行與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機構籤訂的合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如果想在學界和商界鼓勵開拓性的基礎研究和創新型的技術改革,政府就應該投入更多資金資助一些目標遠大的研究項目。同樣,公私部門在合作開展研究時,也應更關注培養能夠造福整體人類的知識與研究力量。

  技術引爆點

  籠統討論這些大趨勢會讓人感覺很抽象,但是這些趨勢已經催生出非常實用的應用和發展成果。

  2015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21個技術引爆點(即某些特定的技術變革衝擊主流社會的時間節點)將塑造未來高度互聯的數位化世界。這些引爆點預計在未來10年內出現,因而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引發的深刻變革的鮮明反映。

  預計將在2025年前出現的21個引爆點是:10%的人穿戴接入網際網路的服飾,90%的人享受免費的(廣告商贊助的)無限存儲空間,1萬億傳感器將接入網際網路,美國出現首個機器人藥劑師,10%的閱讀眼鏡接入網際網路,80%的人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了數字身份,首輛3D列印汽車投產,政府首次用大數據源取代人口普查,首款植入式手機將商業化,5%的消費品都是3D列印而成,90%的人使用智慧型手機,90%的人可經常接入網際網路,無人駕駛汽車佔到美國道路行駛車輛的10%,首例3D列印肝臟實現移植,30%的企業審計由人工智慧執行,政府首次採用區塊鏈技術收稅,家用電器和設備佔到一半以上的網際網路流量,全球拼車出行、出遊的數量超過私家車,出現首座人口超過5萬但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全球10%的GDP以區塊鏈技術進行存儲,第一個人工智慧機器將加入公司董事會。

  這些引爆點為我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背景,提醒我們未來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以及我們又該如何進行準備和應對。因為這些變化都是系統性的,所以其影響會進一步放大。我在下一章中將會談到,如果我們想順利轉型,首先要充分認識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變革,以及它們對全球各個層面的影響。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制霸家用機器人行業的背後:驅動科沃斯增長的「三駕馬車」
    結合其三季度財報與這次雙十一「戰役」的優異表現,可以看出,科沃斯經過歷次轉型構建起得家用服務機器人、高端智能家電、商用機器人三大業務組成部分正在成為穩定拉動業績增長的「三駕馬車三次轉型,科沃斯「三駕馬車」初露崢嶸自創立至今的二十餘年中,科沃斯歷經了由傳統機器人製造到掃地機器人,再到家用機器人完整產品線的轉型。到如今,其戰略發展正向機器人化、網際網路化、國際化轉變,且頗具成效。在這二十餘年的轉型之路上,科沃斯逐漸明確了其從機器人到管家,再到伴侶的發展路徑。
  •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專訪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這次巡迴看變化看了這麼多園區,有這麼多好產業、好項目和好企業,令我們非常振奮。」黃家傑說,市商務局將堅決落實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十九次全會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三個城市」定位,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接續加力,奮力跑出九江發展加速度,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你知道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那你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嘛
    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稱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四次工業革命的歷程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說它是一個時代,而不是單純的「風口」,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悄然拉開,人類歷史即將再一次被顛覆!   「革命」本義指變革天命,後詞義擴大,泛指重大革新,不限於政治,是一種徹底的顛覆,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凡是可以冠之「革命」二字的,皆是引起深刻社會關係變革的重大事件,推動著人類歷史進程的快速前進。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工業革命是技術和科學交叉推動,科學推動技術,技術轉化為應用,應用對技術提出要求,技術要解決問題,又想辦法從科學上來解決,以此循環。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從技術開始,然後到科學,再到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就不一樣了,完全是從科學開始,然後到技術再到科學。 20世紀,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化為特徵。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類已經經歷過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為誰能在工業革命中拔得頭籌領導全球,誰就能主導整個世界。
  • 蒜泥科技轉載: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顛覆性影響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描述並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企業、政府、國家、社會及個人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這些領域,最重大的影響之一可能來源於賦權,即政府如何與公民互動;企業如何與僱員、股東和客戶互動;超級大國如何與小國互動。因此,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顛覆現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模式,被賦權者必須認識到,他們屬於一個分散的權力系統,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加強協作,方能取得成功。
  •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白色為未被大英帝國侵略的國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讓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提速,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英國政府認為:若是監管機構未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跟上顛覆性變革的步伐,92%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認為這會產生負面影響。3、先進理念的引領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要有先進的理念。第四次工業革命創新速度常常超過監管系統可以適應的速度。達沃斯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說: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前幾次工業革命相比發展速度更快。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一項新技術擴散到全球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現在幾年就會達到。這對國家的監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此外,創新越來越模糊各部門之間的界限,也跨越傳統的監管界限。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這也標誌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醞釀。隨後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成為一場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 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原標題: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網際網路+、大健康+、+商業模式創新,是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的三駕馬車」。10月29日,參加2015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的國內著名商業模式創新專家、上海大唐國際品牌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趙猛博士,在創新大會新產品發布會上發表演講。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關鍵詞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機遇、迎來新挑戰,這對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 曾鵬&肖瑞瑾&郭曉林&許興軍: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來源:新浪財經圓桌論壇:【科技投資】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從左至右依次為:曾鵬博時基金權益投資總部一體化投研總監、肖瑞瑾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TMT組組長、郭曉林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新能源組組長、許興軍廣發證券董事總經理。
  • 螞蟻金融科技產品體系再升級,「三駕馬車」全新能力發布
    來源:時刻頭條今天,2020雲棲大會首次以「雲上」的形式開展,以「3+300」的內容場次設置,為全球科技人帶來三場主論壇和展廳、100場分論壇和專場、100個城市站點線上線下聯動和100大新品發布,涵蓋雲計算、人工智慧、AIoT、新金融、數字政府等領域。
  • 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上)-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
    關鍵詞:卡普拉,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東西對話,正在計劃與卡普拉的在線直播交流,歡迎關注。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量子信息、虛擬實境、生物技術為概括方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其實就是綠色革命,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提高資源生產率 ,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全面掛鈎,綠色革命最核心的是什麼?就是能源。
  • 重要天氣公報:氣旋低渦切變線三駕馬車起跑,我市明日傍晚開始風雨...
    重要天氣公報:氣旋低渦切變線三駕馬車起跑,我市明日傍晚開始風雨如磐 2020-05-06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