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上)-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

2021-02-28 EastWestDialogues

關鍵詞:卡普拉,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

東西對話,正在計劃與卡普拉的在線直播交流,歡迎關注。

Hello, 大家好,歡迎收聽東西對話,

the East-West Dialogues.

我是今天的主播小V,

我要和大家今天分享的文章是


《邂逅卡普拉(上)|

MEETING A GURU – SYSTEMS THINKER FRITJOF CAPRA》


卡普拉,在80年代寫了一本非常著名的書

《物理學之道-The Dao of Phycis》 



這是西方人第一次把近代物理學和東方神秘主義進行深入對比,尤其是東方道家的陰陽哲學思想。讓很多人西方人慕名學道,所以這本書才叫《物理學之道》。

而這篇文章《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上)》是以採訪的方式進行的,

採訪者是英國新興未來智庫(Emerging Future Institute)的創始人,

未來學家Benjamin Bulter (班傑明·巴特爾).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量子力學家和未來學家的對話吧。

So let's meet the gurus.


費傑夫·卡普拉(量子力學家)


班傑明·巴特爾 (未來學家)


生命的系統觀

the Systems View of Life




 


詞彙表一:

futurist: 未來學家

in the midst :在中間

at the edge 邊緣的

massive change:巨大的改變

revolutionary :革命性的


Benjamin Bulter (the Futurist ): 

In your own field of expertise, does it feel like we are in the midst or at the edge of massive change that is perhaps revolutionary? And why?

班傑明·巴特爾(未來學家):

在你的專業領域,是否感受到我們現在正處於巨大變化之中,此變化將是革命性的?為什麼?

 


詞彙表二:

quantum phyicist:量子力學家

expertise:專業知識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 : 系統論和複雜性科學

systems view of life:生命的系統觀

biological:生物的

cognitive : 認知的

social :社會的

ecological : 生態的

dimension: 維度

Fritjof Capra (the Quantum Phyiscist ):

My original field of expertise was theoretical physics, but since the mid-1980s I have been working in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 synthesizing a new conception of life, which I call 「the systems view of life.」 My synthesis offers a coherent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four dimensions of life: the biological, the cognitive, thesocial, and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費傑夫·卡普拉(量子力學家):

我原來的專業領域是理論物理,自從1980年代以後,我就一直研究「系統論與複雜性科學(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整合一種新的人生觀,我稱之為「生命的系統觀(the systems view of life)」。我的整合提供了一個全局的概念框架,集成了生命的四個維度:

生理的(the biological)、

感知的(the cognitive)、

社會的(the social)、

和生態維度(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詞彙表三

revotionary advance:革命性的進步

at its core :在其核心

methaphors: 比喻

network: 網絡

mechanistic worldview: 機械的世界觀

paradigm: 範式的

Fritjof Capra (the Quantum Phyiscist ):

The systems view of life is a revolutionary advance. At its core lies a profound change of metaphors, from seeing the world as a machine to understanding it as a network. At present, the mechanistic worldview still dominates many fields (e.g. medicine,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most of politics), but we are well into the change of paradigms (farther than 「at the edge」 but not yet 「in the midst」), especially in the minds of young people and of high-tech professionals who are used to dealing with networks in their everyday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ves.

費傑夫·卡普拉(量子力學家):

生命的系統觀(the systems view of life)是一個革命性的進步。它的核心是一個深刻隱喻般的變化,從把世界看成一臺機器,到認知它為一個網絡。目前,機械論的世界觀仍在許多領域佔主導地位,(如醫學、管理、經濟、和大多數政治),但我們也正在深入範式的變化中(比「邊緣」更深,但還沒完全深入到「核心」),尤其是在年輕人和高科技專業人士的思維裡,他們已經習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處理各種網絡。

第四次工業革命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詞彙表四

advocate:提倡

industrial revolution: 工業革命

keep track : 追蹤

Benjamin Bulter (the Futurist ): 

How will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ffect you and affect the planet?


班傑明·巴特爾(未來學家):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如果影響你?如何影響地球?


Fritjof Capra(the Quantum Phyiscis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books advocating or announcing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giving it a number. So, let me start by keeping track of thes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s. One of the first to use this language was Jeremy Rifkin about 10 years ago.

費傑夫·卡普拉(量子力學家):

近年來,有好幾本著名的書,提倡或宣布一個新的工業革命,也對此給出了具體的數字。因此,首先讓我追蹤這些新的工業革命。10年前,傑裡米·裡夫金(Jeremy Rifkin)是第一個使用這種語言的。


詞彙表五

convergence:聚合

steam power: 蒸汽動力

the First Insdustrial Revolution: 第一次工業革命

the Second Insdustrial Revolution: 第二次工業革命

the Third Insdustrial Revolution: 第二次工業革命

petroleum: 石油

democratization :民主化

usher in:引進

hierachies: 層級化

centralized: 集中式

distributed: 分布式

collaborative : 合作的


Rifkin argues that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great economic revolutions occurred when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nverged with new energy system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convergence of steam power and print technology created the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etroleum as the main energy source converged with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o create the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 Rifkin’s vision for the 「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the convergence of renewable energies with Internet communication to usher in a democratization of energy and a fundamental reordering of human relationships in a transition from hierarchies to networks, from centralized to distributed and collaborative power.

裡夫金認為,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經濟革命發生在,當新的通信技術融合了新能源系統。在十九世紀,蒸汽動力印刷技術的融合創造了「第一次工業革命(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在二十世紀,石油作為主要的能源來源,與電子通信的融合創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裡夫金對「第三次工業革命(ThirdIndustrial Revolution)」的願景是,可再生能源與網際網路通信的融合,開闢了能源的民主化,從根本上,人類關係的重新排序,從層級化(hierarchies)到網絡化(networks),從集中式(centralized)向分布式(distributed),以及協作的力 (collaborative power)。


詞彙表五

count... differently: 對...不同觀點

electricity : 電力

electronics: 電子

digital revolution : 數字革命

the Fou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 第四次工業革命

sustainability: 可持續發展

aggravate:加重

unsustainable practice: 不可持續的做法

sustainable future : 可持續的未來

Charles Schwab count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slightly differently, separating thespread of electricity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electronics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he calls the digital revolution the 「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contrast to Rifkin, Schwab does not seem to be concerned with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but merely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my view, such a revolution would lead to disaster, as it would aggravate the unsustainable practices we see today. If combined with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agriculture, architecture, andbusiness practices, on the other hand (as Rifkin, Amory Lovins, Lester Brown,and others suggest), the digital revolution can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查爾斯·施瓦布(嘉信理財創始人)對工業革命的計算稍有不同,把電的傳播(第二次工業革命-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和電子的傳播(第三次工業革命-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分開,於是他把數位化革命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與裡夫金的論點相反,施瓦布似乎並不關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只是看重數位技術。在我看來,這樣的一場革命將導致災難,因為它只會加劇更多不可持續發展的做法,就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但如果與之結合的是可持續能源生產,農業、建築業和商業實踐,另一方面如裡夫金(Jeremy Rifkin),艾莫裡·洛文斯(洛基山研究所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Amory Lovins),萊斯特·布朗(世界觀察研究所創始人Lester Brown),或其他人建議的,數字革命也可以建設為一個可持續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Fritjof Capra, then please go to his site. 

(如果您希望了解卡普拉的更多著作,請登錄他的個人網站)

www.fritjofcapra.net 

Also consider signing up for his online course, the Capra Course. 

(以及參加他的在線課程「卡普拉課程」

http://www.capracourse.net/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Benjamin Bulter and futurism of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trend, then please go to the Emerging Future Institute website.

(如果您希望了解班傑明和他對金融市場的未來趨勢預測,請登錄"新興未來智庫"網站

http://emergingfuture.com/about/ 

Through inheritance,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Chinese traditions

以文化傳統,培養中西匯通人才

From holism, discerning global trends and changes

以系統視角,洞察全球趨勢變化

Via dialogues, bridging the East and West

以對話形式,促進東西文化交流


歡迎掃碼訂閱      獲取深度資訊

相關焦點

  • 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下)-全球經濟危機環境危機
    我是今天的主播小V,繼續為大家分享 《邂逅卡普拉(下)|MEETING A GURU – SYSTEMS THINKER FRITJOF CAPRA》 在《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上)》中,我們聽到了卡普拉對生命的系統觀(the Systems View of Life)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看法。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摩根史坦利:量子計算將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
    【IT168 資訊】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表示,在未來10年,量子計算將在多個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量子計算機使用原子粒子和物理定律來進行計算。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稱,它們比目前的計算機更快,並將支持更高的計算能力。
  • 你知道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那你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嘛
    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稱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四次工業革命的歷程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白色為未被大英帝國侵略的國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讓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提速,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文章導讀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十九世紀中期,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為主要標誌。發電機的誕生使得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的相繼問世為人類社會打開了全新的大門。
  • 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這也標誌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醞釀。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工業革命是以科學技術作為原始驅動力,用製造的機器來代替人力,用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的革命。機器的發明和運用是其標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我們概念中所理解的工業革命。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且還有新的技術會不斷產生,需要一個國家在整體上就怎樣對新科技革命導致的各方面改變進行監管。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國家該怎樣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許許多多新技術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管理和規範呢?其中又有很多重要的問題需要研究。
  • 第六次工業革命暨量子時代
    上海,2018年4月3日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SIR論壇理事會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基於區塊鏈和量子計算技術的第六次工業革命。SIR是第六次工業革命的英語the Six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字首縮寫。與會者有來自區塊鏈和量子計算技術領域的技術專家、企業家和投資家。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顛覆性影響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描述並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企業、政府、國家、社會及個人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這些領域,最重大的影響之一可能來源於賦權,即政府如何與公民互動;企業如何與僱員、股東和客戶互動;超級大國如何與小國互動。因此,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顛覆現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模式,被賦權者必須認識到,他們屬於一個分散的權力系統,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加強協作,方能取得成功。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國以前不但在科技硬實力上領先全球,在如何運用科技為武器主導全球霸權方面也是爐火純青。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早在2008年歐巴馬首次公開提出「物聯網」概念的時候,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戰火就由美國率先挑起。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蒜泥科技轉載: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人性化,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原動力(上)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路上」,這一點已經達成共識,為了搶灘未來至高點,各國、各大中小企業、甚至到幾乎每個人都在積極備戰。那麼,空巢率會更多,在心理上、精神上他們將會有更多的支出,如何讓他們在娛樂生活、親情關懷上能夠得到需要的幫助,研發滿足他們所需要的智能產品將會是一個方向。這個年齡段,他們的父母應該是80歲左右的老人,已經需要有人時時陪護在身邊,照顧他們的起居,來自家人、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支持下的智慧養老會有助於解決他們所面臨的父母的養老問題。
  • 美科學家:當初不該放任中國自研對撞機,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科學家:當初不該放任中國自研對撞機,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粒子對撞機,這是量子粒子物理的最前沿的技術,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一直都是世界領先的,這點就連美國也落後我們二三十年。也正是因為我國的量子科技實力強大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關鍵詞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機遇、迎來新挑戰,這對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 第四次工業革命產生了什麼影響?它模糊了所有領域之間的界限
    人類經歷了上一段無與倫比的技術進步時期之後,接下來的5年、10年、20年將迎來重大挑戰和機遇,這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模糊了所有領域之間的界限。由此帶來的人工智慧、納米技術、量子計算、合成生物學和機器人技術等方面的技術進步,將徹底取代過去60年來取得的任何數位化進展,並創造以往無法想像的服務和體驗,這種深刻的變化將打亂和改變每個行業的商業模式。
  •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未來企業是這樣的
    狹義來講,創業是指創辦公司這個行為,有其特殊規律,有經濟社會發展、技術革新、國家戰略布局的大背景,也有科技、資本、市場、政策力量的系統影響。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創業思維創業有其特殊的思維和規律,可以歸結為簡約商業思維,即把握本質、遵循常識、聚焦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