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未來企業是這樣的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科技成果轉化不順的重要原因是,從實驗室成果真正轉化成市場產品,只有懂市場的企業家才能實現

資本推動新的企業完全以新的模式迅速成長,企業從關注短期生存向關注長期核心能力轉變,從過去單純關注利潤向關注企業價值轉變

虛實混一打破了人類幾萬年間延續下來的感知的界限,無人駕駛、智能語音等領域因為這些延伸的感知而誕生並快速發展

廣義來講,創業是指一代人的精神和文化。創業者視變化為機遇,具有創新的精神、堅定的意志,願承擔風險、容忍失敗,追求自由與平等,以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社會進步來成就個人價值。

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創業文化和創業精神已經真正紮根於一代中國年輕人身上。今日頭條、曠視科技、寒武紀等快速成長的創新企業都是由80後的年輕人創建。社會創業活動也持續活躍,過去五年間我國日均新增企業數量已翻數倍。

狹義來講,創業是指創辦公司這個行為,有其特殊規律,有經濟社會發展、技術革新、國家戰略布局的大背景,也有科技、資本、市場、政策力量的系統影響。

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創業思維

創業有其特殊的思維和規律,可以歸結為簡約商業思維,即把握本質、遵循常識、聚焦關鍵。

把握本質是指,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的企業家要能把複雜事物簡單化,抓住本質。同時,尊重常識、規律非常重要,不違背不一定成功,但違背一定會失敗。聚焦關鍵是指每一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面對不同的問題都有自己的關鍵點,把握並解決關鍵問題,才能推動企業能力不斷提升。

遵循這三點並不容易。比如創業者一定要將自己的思維轉化為一個企業家的思維,因為企業是企業家的事業,只有具備企業家素質的人,才能夠把企業做好。現在常提到的科技成果轉化不順暢的重要原因就是,從實驗室成果真正轉化成市場產品,只有懂市場、懂商業的企業家才能實現。企業家做企業、科學家搞科研是兩種思維,用在不同場景會有本質差異。從這個角度說,想推動好科技成果轉化,或者需要科學家成功轉換為企業家、具備企業家素質,或者需要科學家和企業家合作,組建團隊。

雖然創業文化已經紮下根,但是成功的創業鳳毛麟角,多是因為沒有遵循創業基本規律。目前來看,創業者有五忌。一忌隨波逐流,創業要做自己擅長的事和有價值的事。創業就是創造價值,否則不可能成功。二忌空中樓閣,根深才能葉茂,創業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三忌半途而廢,創業是一條孤獨、艱難的道路,需要頑強的意志。就如挖井,挖到90米沒有水,可能再挖1米水就出來了,但大部分人選擇在90米時停下,只有堅持下去的人才能把水打出來。四忌得意忘形,很多創業企業沒有走下去就源於此,它們可能獲得階段性成功,就盲目擴張、自我膨脹,很好的趨勢一落千丈。五忌見利忘義,誠信永遠是一個創業者、企業家最核心的素質要求,但恰恰在利益面前,很多人出現不誠信的表現,這不可取。

把握好四種力量

在中國創業,受到四種力量的影響:科技的力量、資本的力量、市場的力量、政策的力量。創業者必須了解、運用好這四種力量。

第一個力量是科技的力量。在今天,如果創業者不懂科技,不知道科技將對企業發展、行業演變產生怎樣的作用,可能非常危險。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科技在以更快甚至爆炸的速度演變發展。它不只影響企業的變化,還影響人們的消費方式、市場運行方式。智能搜索影響了媒體發展,在線技術則讓隨時隨地學習成為現實,手機影像技術的完善對傳統相機帶來巨大挑戰,短視頻社群的出現則在重建一種商業邏輯。面對這樣的未來,一個企業如果對科技沒有足夠感知,就難以有更大的發展力量。

第二個力量是資本的力量。風險投資到今天誕生不到一百年,真正興起只有四五十年,但就是這幾十年間,資本對創業、企業、市場的介入不斷加強,孵化機構的功能不斷延展。資本推動新的企業完全以新的模式迅速成長。首先,企業從關注短期生存向關注長期核心能力轉變,之前的企業只有先掙錢活下去才能再尋求發展,而資本介入允許企業在市場定位清晰的前提下,先將尚未成熟的核心技術進行優化再尋求發展;其次,企業從過去單純關注利潤向關注企業價值轉變,過去認為,企業如果不盈利就不能活下去,而今天美團、京東、滴滴都極少或沒有盈利,但它們的價值還在不斷提升,這就是資本賦予它的能力。當然資本有兩面性,也存在製造泡沫的風險。今天的創業企業,如果不關注資本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將很難走下去,沒有資本的支持,市場競爭力會被削弱。

第三個力量是市場的力量。雖然受國際政治、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影響,短期內全球化受挫,但並未扭轉全球化市場格局,全球經濟一體化依然勢不可當,只是過程會更長。由於國際市場格局的演變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如今每一個創業企業面對的已不是以前的一縣、一省、一國內的競爭,而是全球競爭。因此創業者需要關注市場的力量,特別是關注全球市場格局的改變。

第四個力量是政策的力量,這一點在中國尤為重要。我們的國家意志非常強,國家政策的轉向會對創業企業產生巨大影響。例如我國將加快新基建的進度,無疑將推動一些新領域發展,給很多創業企業帶來新商機,如安全、軟體等領域相關企業。

工作人員在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演示一款智能可穿戴仿生手(2019年11月19日攝) 金良快攝/本刊

第四次工業革命三大特徵

科技變革對創業、企業、市場的重塑,是人們感觸最深的力量之一,這個影響還在深化。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它有三大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萬物互聯,所帶來的變化就是徹底打破傳統時空概念。例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地理距離對人類都是一個難題,而現在地球這一面和那一面可以瞬間互通,距離不再是阻礙。當萬物互聯之後,還將不止如此,整個時間軸、空間軸都會發生巨大變化。物聯網技術使人類以更加高效、精準、智慧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傳感器以及RFID(射頻識別)等技術、5G需求將快速發展,以此為基礎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物流都在改變和推動著已有領域的進步,區塊鏈技術也影響著司法、稅務、出版等領域的治理和發展。

第二個特徵是虛實混一,即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將混合為一。過去眼耳鼻舌身決定著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現在,視覺和聽覺已經被智能技術改變。能看到、聽到很遠的千裡眼、順風耳,曾經覺得是神話,如今都成為現實,打開手機就能看到、聽到地球另一邊實時發生的事情。而且,虛擬實境的嗅覺、觸覺和味覺技術也已有了萌芽,一些甚至已經實現。原來我們的感知完全依靠五覺,但在未來會發生變化,類腦智能、圖像傳感、仿生嗅覺、聲音傳感、觸覺傳感等技術在延伸和突破著人類原有的生物感知系統。虛實混一打破了人類幾萬年間延續下來的感知的界限,無人駕駛、智能語音、智能工業、可穿戴設備等領域因為這些延伸的感知而誕生並快速發展。

第三個特徵是跨界融合,徹底打破過去所認知的行業的界限。這件事已在發生,例如過去製造汽車的一定是傳統汽車巨頭,而今天汽車主要的新功能的產生,都沒有發生在傳統巨頭之中,反而是那些新興、跨界的企業。文化和科技的界限在哪裡,也已越來越模糊。騰訊影業、阿里影業成為電影業的重要力量,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龔宇在2010年創辦的愛奇藝則製作了一個個熱播電視劇。

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科技變革將對創業、企業、市場進行進一步重塑,產生更新、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顛覆性影響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描述並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企業、政府、國家、社會及個人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這些領域,最重大的影響之一可能來源於賦權,即政府如何與公民互動;企業如何與僱員、股東和客戶互動;超級大國如何與小國互動。因此,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顛覆現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模式,被賦權者必須認識到,他們屬於一個分散的權力系統,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加強協作,方能取得成功。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且還有新的技術會不斷產生,需要一個國家在整體上就怎樣對新科技革命導致的各方面改變進行監管。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國家該怎樣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許許多多新技術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管理和規範呢?其中又有很多重要的問題需要研究。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說它是一個時代,而不是單純的「風口」,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悄然拉開,人類歷史即將再一次被顛覆!   「革命」本義指變革天命,後詞義擴大,泛指重大革新,不限於政治,是一種徹底的顛覆,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凡是可以冠之「革命」二字的,皆是引起深刻社會關係變革的重大事件,推動著人類歷史進程的快速前進。
  • 你知道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那你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嘛
    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稱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四次工業革命的歷程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早在2008年歐巴馬首次公開提出「物聯網」概念的時候,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戰火就由美國率先挑起。因為這個技術打通了一些核心技術關節,使得不同的技術可以交叉聯通,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路線變得越來越清晰。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摘要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大國之間的博弈,這些重大事件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現代人類文明核心價值所在。推動人類文明融合、發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高等教育需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發揮智慧,為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 人性化,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原動力(上)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路上」,這一點已經達成共識,為了搶灘未來至高點,各國、各大中小企業、甚至到幾乎每個人都在積極備戰。經濟騰飛需要企業經營良好,企業良好的前提是要有訂單,訂單來自需求,需求最終來自消費者,那麼是不是抓住了消費者,我們就抓住了企業向好的希望?成為霸主對拿訂單有幫助嗎?當然是沒有。你是霸主跟我消費者又有什麼關係?我只要我需要的產品。並且,當結束了你爭我奪之後,真的會誕生一位霸主嗎?從前會,但未來很可能不會,未來哪個國家會稱王稱霸?哪個企業會一家獨大?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工業革命是技術和科學交叉推動,科學推動技術,技術轉化為應用,應用對技術提出要求,技術要解決問題,又想辦法從科學上來解決,以此循環。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從技術開始,然後到科學,再到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就不一樣了,完全是從科學開始,然後到技術再到科學。 20世紀,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化為特徵。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日本專家預言: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鋰離子電池、AI和IoT融合
    吉野彰先生表示:IT革命被廣泛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但是從現在開始,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發生——鋰離子電池技術與AI和IoT融合在一起,可以稱之為ET(能源與環境技術)革命。從吉野彰先生的說法來看,人工智慧、物聯網與鋰電池發展的三者結合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而且被預言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 曾鵬&肖瑞瑾&郭曉林&許興軍: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來源:新浪財經圓桌論壇:【科技投資】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從左至右依次為:曾鵬博時基金權益投資總部一體化投研總監、肖瑞瑾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TMT組組長、郭曉林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新能源組組長、許興軍廣發證券董事總經理。
  • ...五大方向,培養人才並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 中新人工智慧高峰論壇
    在張道昌看來,與三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除了是技術創新,也是一個讓我們能夠無縫轉型數字世界的大腦。 6月1日,以「深度視野,對話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新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召開。
  • 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這也標誌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醞釀。隨後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成為一場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白色為未被大英帝國侵略的國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讓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提速,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
  • 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駕馬車
    哪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動力呢?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研究和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工作成果,我甄選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新進展和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們很善於利用數位化和信息技術無所不在的力量。本章提及的所有創新成果,無一不是借數字之力得以實現和發展的。
  • 第四次工業革命產生了什麼影響?它模糊了所有領域之間的界限
    人類經歷了上一段無與倫比的技術進步時期之後,接下來的5年、10年、20年將迎來重大挑戰和機遇,這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模糊了所有領域之間的界限。這將使得企業成本增加,並將導致大量公司進行裁員或重新調整工作崗位。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到 2030年,自動化可能會導致多達8億人被機器人取代。。2.經濟——中小企業才是未來經濟的核心促進經濟增長的有四個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
  • 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上)-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
    關鍵詞:卡普拉,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東西對話,正在計劃與卡普拉的在線直播交流,歡迎關注。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因為它俗稱人造太陽,是未來世界板上釘釘的新能源,一旦全面普及,將會對現有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什麼是工業革命?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量子信息、虛擬實境、生物技術為概括方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其實就是綠色革命,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提高資源生產率 ,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全面掛鈎,綠色革命最核心的是什麼?就是能源。
  • 蒜泥科技轉載: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