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方向,培養人才並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 中新人工智慧高峰論壇

2020-11-23 鎂客網

在張道昌看來,與三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除了是技術創新,也是一個讓我們能夠無縫轉型數字世界的大腦。

6月1日,以「深度視野,對話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新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召開。

本次論壇,大咖雲集,匯聚了李德毅、周志華、凌曉峰等多位中、新方院士,以及科大訊飛、小i機器人、雲知聲等企業代表。其中,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校長張道昌發表了《關於機器學習的一點思考》的主題演講。

圖 | 張道昌

其中,張道昌校長分享了他們SUTD在創新高等教育上的幾個方向:

第一要打破孤島,要有跨學科的學習;

第二是培養技能能力,有超過書本以外的知識;

第三提供靈活、有選擇的多樣化教育,因材施教;

第四是教育方式的創新,比如數位化的技藝平臺;

第五是整合和行業的關係。

以下,是張道昌的演講實錄:

目前工業4.0革命有一個挑戰,就是教育。我們如何能夠讓大學更好地去準備人才,並且向社會輸送適合工業4.0的人才?從教育方面來講,我們可以說一說如何變革高等教育,從而讓人才做好迎接變革時代的準備。

我主要談一下人工智慧,簡要地向大家介紹一下新加坡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我們大學在新加坡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情況。

如今的數位化轉型已經把整個世界引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跟前面三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也是一個很大的大腦,讓我們能夠向數字世界無縫轉型,創造出我們人的網際網路、產品的網際網路、服務的網際網路、數據的網際網路,所以我們現在從原先的機械化進化到了自主式/無人式的各類應用。

另外,新的工業革命是更全面的,其中包含了千千萬萬,甚至我們之前沒見過的事物。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多個層面的,涉及到經濟等不同的行業,包括整個社會都會受到深遠的影響。

先看一下人工智慧對工作崗位的影響,更多的崗位將會被先進的機器人和機器的智能所取代,這個速度會非常快。從整個經濟角度來講,除了經濟本身,同時還包括創新——我們有新的貨幣「信息和數據」,有新的資本「創意人才」,以及跨學科,其所教授的技能就是人工智慧,包括數據分析以及3D列印。

因為這樣一個影響,大部分崗位將會經歷非常根本式的變革,整個工業也會發起挑戰——一些先進的機器人和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慧將有可能取代人類。在一些中低端的崗位,人工智慧會把人類擠掉,繼而創造新的工種。不過,那些需要有創意、需要跨學科、需要有一個複雜知識體系的崗位,將不能簡單的由更聰明的機器所取代,而這個時候對於僱主來講,要能夠不斷地給員工再培訓,讓他們獲得一些新的技能。

與此同時,對於一些員工來講,他們需要去擁抱新的技術,並且學習新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跨學科的學習,並且也要去培養一個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思維方式。只有在教育體系中做到這一點,才能夠幫助我們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挑戰。

這就涉及到我主要的一個話題——從大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如何去培養人才,並讓這樣的人才去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呢?

非常清晰地講,我們不能夠用20世紀的課程去培養21世紀的人才,需要去大膽創新,提出一些較為根本性的問題。比方說智能的體徵是什麼?組織架構應該是怎樣的?課程、學位、教學方法、研究方法又該怎樣?什麼叫做終身學習?該如何去使用信息化技術?……這些問題,我們都要能夠問出來。

所以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是如何對這些問題提出答案的。我們是與MIT和浙江大學一起合作辦學。我們有五大關鍵部分:

第一個,打破我們的孤島行為,並且把跨學科學習和全球接觸結合在一起。對於傳統教育,我們總會想到一些行業,比方說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或者是其他一些非常具體的領域。

現在,我們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產品、資源和系統。我們要有一個水平性的連接,讓學生有很好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在學校裡面幫助他們打好基礎,需要設立一個跨學科、多學科的教學,讓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有很好的動力來學習了。

第二個,開發他們的技能,但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知識,包括創意等等。

第三個,打造靈活的、有選擇的和多樣化的教育,讓學生自己選擇,做到因材施教。

現在我們要更傾向於平衡教育,比如說創意性的思維、同理心和終身學習等等。另外,學生也要有很好的態度,要熱情並且能夠合作協作,形成一個成長型的思維;除了在課堂裡面學習之外,也要有全球性的學習通道,帶來更多的選擇、更多多元化的路徑。

同時,我們有一個靈活的課程,讓學生能夠自己選擇那些最適宜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的課程菜單,這個叫做以未來為主導的學習。

第四個,開發一個充滿活力的互動型數字學習,它是可擴展化的,能夠面對非常大且多元化的一個學生組。我們有這樣一個數字型的在線學習平臺,被稱作翻轉課堂(混合性的學習),帶有工業性的色彩。

現在很多學生在本科時期就已經融入社會、融入行業,而不是單純的等待。比如說全日制的研究生,我們可以在線教授他們研究生課程,不一定非要全日制。這樣一來,他們可以在線學習一些最基本的知識,我們把這個叫做「可對戰式的模塊式學習」。基於這個學習模式,如果他們決定回到全日制學習,因為過去已經打好基礎,整體學習時間也可以縮短。另外,除了數字平臺和大學,他們也可以選擇MOCO學習,打造一個模塊式的學習,讓學生有多個路徑可選擇。

第五個,整合其他產學資源,在人工智慧等領域進行一些技能的培養。比如說像醫療,還有人工智慧,我們希望有一個緊密的一體化方法,叫做「聯合創造」。工業界會給我們一些意見,從而幫助我們來塑造課程。我們要想培養的學生能夠支持行業,就得和行業一起合作,重新培訓人才。另外,這些學生必須要進行反覆的、持續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

我們還會輔導和開發那些具備技術背景知識的畢業生,讓他們能夠迎接整個行業的新需求。

在新加坡,你可以看到產業學的研究,包括有六個大學,以及研究機構、行業企業等等。

我們大學現在主要關注人工智慧的一些技術,已經有四到五年了,我們和業界也結成了很好的合作夥伴關係,諸如科大訊飛,我們也和他們籤署了諒解備忘錄。

這裡要說的很重要,像人工智慧研究,我們到底該如何很好的進行組織,主要是四個全面、綜合的領域,比如我們,有理論和AI系統最基本的研究,還有AI的發現、人機互動以及未來人工智慧基礎架構。

我們需要很好的整合,包括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或者與行業公司的合作。此外,我們還設置了培訓和獎學金項目。這些都是一體化方法所涵蓋的部分,能夠對行業、學校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相關焦點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為背景,分析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判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變革路徑,闡述西安交通大學在這一過程中的發展理念與探索實踐,以期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借鑑。  關鍵詞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機遇、迎來新挑戰,這對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類已經經歷過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為誰能在工業革命中拔得頭籌領導全球,誰就能主導整個世界。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導讀]轟轟烈烈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幕已經拉開,人工智慧正在引領人類社會進入新紀元。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量子信息、虛擬實境、生物技術為概括方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其實就是綠色革命,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提高資源生產率 ,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全面掛鈎,綠色革命最核心的是什麼?就是能源。
  • 建設新文科 引領新財經 加快培養新時代財經領域卓越人才
    眾多嘉賓蒞臨活動現場,一起探索教育新生態,把脈未來教育發展新態勢。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永強出席本次盛典並發表題為《建設新文科 引領新財經 加快培養新時代財經領域卓越人才》的主題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天保部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 強生支持「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於第三屆進博會期間...
    醫療創新與數位化變革引領健康未來近日,由強生支持舉辦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成功舉行。該論壇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網絡與中國新聞社國是論壇共同主辦,與會來自政府、學界、業界、醫療健康界的相關代表,圍繞「醫療創新與數位化變革引領健康未來」這一論壇主題,就智慧醫療和數位化公共衛生發展熱點議題分享了各自專業建言。
  • 「AI:創新與產業大爆炸」論壇探索AI產業應用新方向
    來源:經濟日報11月18日,2019GEW(全球創業周)中國站「AI:創新與產業大爆炸」高峰論壇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舉辦。大會聚焦人工智慧(AI)技術發展及產業應用,旨在為創業者打開AI創業思路,共同發現AI產業應用新方向。
  •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9月21日,在5G+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郭桂蓉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出了三大建議。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推進,塑造了產業新優勢,我國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設施已經有4000多萬臺,覆蓋了能源、交通、醫療等,提質增效顯著,「特別是今年的新冠戰疫,工業網際網路為物質、供需的對接提供了保證。」郭桂蓉說。
  • 人性化,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原動力(上)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路上」,這一點已經達成共識,為了搶灘未來至高點,各國、各大中小企業、甚至到幾乎每個人都在積極備戰。那麼,空巢率會更多,在心理上、精神上他們將會有更多的支出,如何讓他們在娛樂生活、親情關懷上能夠得到需要的幫助,研發滿足他們所需要的智能產品將會是一個方向。這個年齡段,他們的父母應該是80歲左右的老人,已經需要有人時時陪護在身邊,照顧他們的起居,來自家人、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支持下的智慧養老會有助於解決他們所面臨的父母的養老問題。
  • 2020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暨AI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是本次高峰論壇的主論壇,由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王國胤教授主持。、人工智慧領域謀劃布局,加快推進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努力為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網絡配圖以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推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不斷走向深入,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發生深刻的變化。英國政府就這方面在今年年中出臺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監管政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進行了很好的嘗試,有不少先進的思想、理念和做法。2、新技術帶來社會變革第四次工業革命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許多挑戰,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這不是一句口號式的話,而是非常迫切的實際需要。
  • 高奇琦:人工智慧、四次工業革命與國際政治經濟格局
    同時,近年來中美在貿易等領域的摩擦也可從第四次工業革命主導權競爭的角度進行分析。整體來看,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領性技術。中國已經在數據、市場和政府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優勢,但同時在智能硬體、算法框架、原始創新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儘管美國對中國採取了技術封堵的策略,但中國應以更加柔性的競爭性合作的方式加以回應。
  • 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洞見未來
    記者 法鑫 李忠 攝  昨日,一場以此為名的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盛大舉行。當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的發展浪潮席捲全球,整個世界都翹首以待,未來將如何到來。本次高峰論壇的舉行顯得恰逢其時。這是一場大咖雲集的思想盛宴,這也是一次仰望星空的產業求索。  「未來已來」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全天共包括5場活動,上午是主論壇,下午包括人工智慧人才發展論壇、人工智慧投資論壇、人工智慧應用相關行業論壇、中德人工智慧醫療健康論壇4個分論壇活動。活動吸引了海內外人工智慧專家學者、投資機構、創新企業領袖及創業者共計2500餘人參加。
  • 2019第四屆博士(後)中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行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9日、20日,2019年第四屆博士(後)中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此次論壇以「人才驅動 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3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博士、博士後們,圍繞「新時代、新經濟、新管理、新徵程」「創新賦能 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探討,展開「頭腦風暴」。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顛覆性影響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描述並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企業、政府、國家、社會及個人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這些領域,最重大的影響之一可能來源於賦權,即政府如何與公民互動;企業如何與僱員、股東和客戶互動;超級大國如何與小國互動。因此,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顛覆現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模式,被賦權者必須認識到,他們屬於一個分散的權力系統,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加強協作,方能取得成功。
  • 你知道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那你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嘛
    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稱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對於第四次科技革命,我們生活中也有所接觸,它是我們未來的導向,它展示出我們未來生活的藍圖。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第四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海南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人民網海口11月28日電(枉源) 11月28日,第四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海南高峰論壇暨2020年海南省大數據產業聯盟年會(以下稱「峰會」)在海口舉行。據了解,此次峰會以「智慧海南·數字賦能」為主題,來自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逾300名嘉賓出席,聆聽現場網際網路大咖分享行業前沿技術趨勢。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董學耕出席論壇並致辭。他表示,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開局之年,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於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巨大推進作用。
  • 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駕馬車
    哪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動力呢?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研究和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工作成果,我甄選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新進展和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們很善於利用數位化和信息技術無所不在的力量。本章提及的所有創新成果,無一不是借數字之力得以實現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