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原動力(上)

2021-01-21 信步小駐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路上」,這一點已經達成共識,為了搶灘未來至高點,各國、各大中小企業、甚至到幾乎每個人都在積極備戰。

為了繼續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國不惜挑起貿易戰,原本一片共同繁榮的大好前景,仿佛降到了冰點,2019年夾帶著陣陣寒意走上歷史舞臺,唱衰之聲不絕,我們的心在一遍遍地下沉。

歷史的車輪始終是滾滾向前的,所有的不快和汙垢終將會被甩到身後。我們不禁也要問,成為霸主又怎樣?經濟會騰飛嗎?經濟騰飛需要企業經營良好,企業良好的前提是要有訂單,訂單來自需求,需求最終來自消費者,那麼是不是抓住了消費者,我們就抓住了企業向好的希望?成為霸主對拿訂單有幫助嗎?當然是沒有。你是霸主跟我消費者又有什麼關係?我只要我需要的產品。

並且,當結束了你爭我奪之後,真的會誕生一位霸主嗎?從前會,但未來很可能不會,未來哪個國家會稱王稱霸?哪個企業會一家獨大?高效的互聯互通將會使所有人並行,未來世界的主體將會是普通民眾,「提供服務、以人為本」將是主流。來自消費者的需求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那你們去打打殺殺好了,我們要靜下心來,看看未來的5到10年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該去做什麼?

6年後進入2025年,第一批70後將是55歲,開始步入老年;第一批80後將是45歲,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第一批90後將是35歲,可能事業正在上升期;第一批00後25歲,大學剛畢業正在開始自己的人生。

以第一批為中心、向前向後各推5年可能更有聚集度。如第一批70後,我們以1965至1975年出生的人為一個年齡段,他們在2025年將是60歲到50歲。

60歲到50歲,即將步入老年,應該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準備了。他們的子女多為90後或00後,更有想法、更有個性,因此他們可能更多地選擇與子女分開居住,給彼此留出更大的空間。那麼,空巢率會更多,在心理上、精神上他們將會有更多的支出,如何讓他們在娛樂生活、親情關懷上能夠得到需要的幫助,研發滿足他們所需要的智能產品將會是一個方向。

這個年齡段,他們的父母應該是80歲左右的老人,已經需要有人時時陪護在身邊,照顧他們的起居,來自家人、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支持下的智慧養老會有助於解決他們所面臨的父母的養老問題。

80年左右,1975年到1985年出生的一代,他們將是50歲到40歲,他們會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這個年齡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70歲左右,孩子正在求學,許多是4+2+1家庭,即一對夫妻,負擔4位老人,一個孩子。許多80後還背負著房貸。他們不敢生病,不敢任性,不敢懈怠,家人、單位都平平穩穩,也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如何能提高他們的安全感?一方面自己需要不斷地學習,加強知識儲備,能夠經受住來自職場的各種挑戰;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足夠的保障,保障他們在生病、失業等不利情況發生時,依然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4位老人的養老問題對他們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一位老人生病,他們就將很難應付。因此,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促進智慧養老項目的落地,是剛需。

孩子的教育也是他們不得不操心的,目前的教育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從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人才選拔,都需要改進。目前正規的教育方式並不適應未來的人才需求,觀察網絡課堂的精品課程你會發現,不是孩子不愛學習,是教的方式不對。有心人可以去看看網絡課堂上不斷被重播的課程,以及Bilibili網站上視頻課程的彈幕,可以窺見一斑。孩子們需要更有效、更輕鬆、更愉快的教育方式。

照顧好家庭,打理好日常所需,職場上,1980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代人,應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承上啟下的一代,1970年的大部分人對數位化、網絡化還是菜鳥,對新模式、新技術還有一些隔膜,而80後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從最開始就是體驗者,一直到許多人是新技術的引領者,他們有能力面對新技術的衝擊,保持在新舊更替中不會落伍。他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期,經歷著變革的陣痛,也在參與甚至主導著這個變革的過程。獲取更多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挑戰,將是他們所需要的。

90後、00後將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力軍。篇幅有限,關於90後,00後我們下一篇文章再來說說。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且還有新的技術會不斷產生,需要一個國家在整體上就怎樣對新科技革命導致的各方面改變進行監管。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國家該怎樣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許許多多新技術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管理和規範呢?其中又有很多重要的問題需要研究。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國以前不但在科技硬實力上領先全球,在如何運用科技為武器主導全球霸權方面也是爐火純青。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早在2008年歐巴馬首次公開提出「物聯網」概念的時候,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戰火就由美國率先挑起。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顛覆性影響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描述並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企業、政府、國家、社會及個人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這些領域,最重大的影響之一可能來源於賦權,即政府如何與公民互動;企業如何與僱員、股東和客戶互動;超級大國如何與小國互動。因此,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顛覆現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模式,被賦權者必須認識到,他們屬於一個分散的權力系統,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加強協作,方能取得成功。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說它是一個時代,而不是單純的「風口」,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悄然拉開,人類歷史即將再一次被顛覆!   「革命」本義指變革天命,後詞義擴大,泛指重大革新,不限於政治,是一種徹底的顛覆,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凡是可以冠之「革命」二字的,皆是引起深刻社會關係變革的重大事件,推動著人類歷史進程的快速前進。
  • 你知道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那你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嘛
    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稱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四次工業革命的歷程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白色為未被大英帝國侵略的國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讓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提速,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
  • 邂逅量子力學家卡普拉(上)-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
    關鍵詞:卡普拉,生命的系統觀,第四次工業革命東西對話,正在計劃與卡普拉的在線直播交流,歡迎關注。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關鍵詞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機遇、迎來新挑戰,這對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文章導讀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這也標誌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醞釀。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工業革命是以科學技術作為原始驅動力,用製造的機器來代替人力,用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的革命。機器的發明和運用是其標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我們概念中所理解的工業革命。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
  • 蒜泥科技轉載: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預熱達沃斯年會 聚焦第四次工業革命
    【財新網】(記者 王力為)1月20日——24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年會即將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今年主題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有300場官方會議、100餘場網絡直播場次以及25場電視辯論會。  中國政府代表將於瑞士當地時間21日下午做特別發言。
  • 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駕馬車
    哪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動力呢?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研究和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工作成果,我甄選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新進展和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們很善於利用數位化和信息技術無所不在的力量。本章提及的所有創新成果,無一不是借數字之力得以實現和發展的。
  • 日本專家預言: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鋰離子電池、AI和IoT融合
    10月18日,吉野彰受邀在東京千代田區發表了演講,此次演講參加者包括許多政府成員和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許多官員在內的大約70人參加了會議。在這次演講上,吉野彰談到了使用「聚乙炔」開發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這種技術是由20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白川英樹所研發,吉野彰希望將學術界與產業界相結合,將技術應用到產品中,順應市場經濟。
  •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未來企業是這樣的
    第四個力量是政策的力量,這一點在中國尤為重要。我們的國家意志非常強,國家政策的轉向會對創業企業產生巨大影響。例如我國將加快新基建的進度,無疑將推動一些新領域發展,給很多創業企業帶來新商機,如安全、軟體等領域相關企業。
  •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9月21日,在5G+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郭桂蓉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出了三大建議。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推進,塑造了產業新優勢,我國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設施已經有4000多萬臺,覆蓋了能源、交通、醫療等,提質增效顯著,「特別是今年的新冠戰疫,工業網際網路為物質、供需的對接提供了保證。」郭桂蓉說。
  • 第四次工業革命產生了什麼影響?它模糊了所有領域之間的界限
    人類經歷了上一段無與倫比的技術進步時期之後,接下來的5年、10年、20年將迎來重大挑戰和機遇,這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模糊了所有領域之間的界限。2.經濟——中小企業才是未來經濟的核心促進經濟增長的有四個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在未來,大型成熟企業要比小型企業具有顯著優勢,因為它們能夠適應技術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