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熱」的物聯網平臺,2021還能再愛嗎?

2021-01-21 數位化企業網

"明明說好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大!"

《無間道》裡這句名臺詞,抒發的是潛入黑幫的臥底警察陳永仁遲遲等不到警方的收網計劃,對現狀的一股埋怨。

物聯網事業在某種程度與之相似,以2009年為中國物聯網產業元年計算,到2020年時已經走過十年光陰。其間,不少曾渴望迅速獲利的創業公司意識到物聯網是一項長期生意,在碎片化、分散化的產業痛點面前,無論多少的創業熱情都可能被迅速冷卻,因此只能把眼光放長遠,相信在未來能迎來美好前程。

尤其對於物聯網平臺來說,2020年其作為物聯網關鍵基礎設施的理念得到加強。雖然預期的行業洗牌確有發生,定位不準確、缺乏競爭力的平臺逐漸消失;但在另一方面,仍有新玩家在2020年入局,他們切入具有優勢的細分場景自建或與第三方共建物聯網平臺,使傳統的商業模式發生創新與改變。

本文將回顧去年物聯網平臺的諸多事件,以5大提升與5大挑戰的角度冷靜看待平臺產業的過去與未來。

第一大提升是平臺連接設備數量再創新高。

根據IDC、Gartner、IoT Analytics等多個行研機構的預測數據,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將持續增長至數百億級別,帶來萬億規模的市場空間,市場總體將由連接、應用、平臺與服務等共同組成。

連接是起點,連接的意義是重要的。

在消費級市場,包括小米和阿里天貓精靈,2020年都在持續公開設備連接數以展現業務線發展速度:

根據小米財報數據,在2020Q1、Q2、Q3三個季度中,小米AIoT平臺接入的設備數量(不包括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依次為2.52億,2.71億,2.89億,另外米家App月活用戶、小愛同學月活用戶同比增長率都在30%以上。再看天貓精靈,2020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將投入100億元,圍繞天貓精靈全面布局AIoT及內容生態領域。7月,官方數據表示天貓精靈的連接設備數量超2.72億臺,連接品牌超1100個,170萬小程序應用可進入到天貓的帶屏設備。

擁有上億的激活設備,千萬級的月活,小米和天貓精靈如此有決心擴大平臺上的設備連接規模,主要意圖是把IoT設備連接作為線下流量的入口,探索將硬體、軟體和網際網路相結合的多元化變現渠道。從2020的變化看,最典型的智能音箱產品也在積極破圈,逐步擴展到教育、辦公、酒店、廣電等領域,期望滲透到智慧生活全場景。

另外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可知,截至6月底全國範圍內具有較強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超過70個,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工業APP突破25萬個,平臺服務工業企業數近40萬家。

2020年樹根互聯公布旗下的根雲平臺已經接入各類工業設備超72萬臺,累計服務81個細分行業;對照2019年富士康公布的旗下Fii Cloud雲平臺連接16類、68萬多臺工業設備等數據,可以充分感受到行業頭部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願意公開設備連接數量,以展現大規模設備管理、設備監控等能力。

當然,與技術水平、產品能力、服務客戶案例相比,設備連接數不至於是衡量平臺能力的關鍵指標。但不可否認,在某種程度上它能體現平臺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與數據積累量等等。尤其現在還是產業初級階段,連接仍然很重要。

第二大提升是研發投入再創規模。

2020年,科技圈內關於基礎研究,自主創新的東西說的更多了。

宏觀層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335.6億元,在全年R&D經費支出中佔比6.03%,較2018年首次突破千億元時增長了22.5%。儘管相比與美國、日本等國家高達10%以上的基礎研究投入仍有差距,但由此可以預計,2020年的基礎研究投入只會有增無減。

企業層面,阿里雲宣布3年投入2000億,投入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騰訊宣布5年投入5000億,用於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伺服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作業系統、5G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量子計算等重點領域;華為亦於今年表示已投入上億元用於鴻蒙作業系統研發,未來還需要再搞大一點,需要再投入的花費很可能是前面投入的多倍以上……

物聯網不至於像晶片產業那般燒錢,但從物聯網作業系統、開發平臺這樣的角度理解,物聯網平臺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當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與創新:

尤其在賦能開發者層面,國內大多數中部或中腰部以下的企業並沒有足夠的資金或精力投入到長期的產品研發迭代中,優質的物聯網開發平臺使IoT設備快速連接、降低設備聯網的操作門檻、降低應用開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是推動IoT產業更快觸達萬億規模的必要工具。

如同阿里雲IoT負責人庫偉表示的:通過工具賦能,過去三年,智能家電的研發門檻已經從1000萬元降低到50萬元左右,預計到2025年,中國70%的電器產品都將升級為智能產品。

因此,物聯網平臺不是跟風或概念炒作就行的,是需要真正把基礎技術能力做到位的。

第三大提升是平臺內外兼修,向內拉通集團資源,向外融合構建生態。

2020年,產業界發現物聯網正面臨另外一大困境:

很多設備只做到了"連網",並沒有真正創造設備聯網後的服務,甚至整個服務都沒有形成閉環,錯失了合理合規挖掘商業利潤的機會。

換句話說,在平臺上追求更大的設備連接規模固然重要,但盤活設備,向終端用戶提供設備聯網後的優質體驗應當是物聯網平臺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

以騰訊雲IoT今年的發布為例,著重提到了"場景化"是騰訊雲IoT工作的關鍵。尤其在消費級物聯網市場,騰訊雲IoT跨部門打通了QQ音樂、微保、微信支付、騰訊地圖、騰訊健康、微眾銀行等眾多主體,使其與騰訊雲IoT高效融合,在騰訊雲IoT的工作流中,以統一平臺化的方式呈現在開發者面前。

關於這一點,可以想像對於一些大型的物聯網平臺來說,確實存在集團內部流程和資源難以疏通整合的情況。倘若流程跳轉、利益分配等問題能夠得到更好解決,屬實稱得上是一大突破。

包括頭部企業所提的"生態共建"也是如此,物聯網很難一家獨大,頭部物聯網平臺都在提倡構建物聯網市場或物聯網商城,邀請產業界夥伴入駐。但如何商討制定合作夥伴都滿意的利益分成制度,並不容易。

也就在今年5月,華為雲IoT在一次發布中著重提出"重新定義商業模式",建立ISV、IHV、SI、華為多方利益分享機制(嚴選市場分成+運營商合營分成)和激勵機制,倡導與行業夥伴利益共享,長期共贏。

這些都不是孤例,2020年物聯網平臺的確在變得更加開放與包容。

第四大提升是標準共建趨勢初顯。

無論多麼有能力的企業,都無法通過自建平臺、標準與生態吃下整個市場。以往雖然各玩家都提生態共建,但那還是屬於"企業級的生態",是圍繞某個企業建立起來的。而恰逢在12月,兩件事的發生讓大家看到"產業級生態"終於開始在更強大力量的滋養下萌芽成長。

12月1日,國內24位兩院院士聯合阿里、百度、京東、小米、華為、信通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物聯網產業少有的重磅級生態聯盟——開放智聯聯盟(OLA聯盟)。

據悉,OLA聯盟以"打造物聯網統一連接標準"為使命,將優先以智能家居產業為突破點,打破業界各自獨立的"企業級"生態圈,使物聯網生態邁向"產業級"水平。

12月10日,由工業網際網路聯盟智能物聯特設組牽頭,信通院、騰訊、華為主導的"標準物模型平臺"被對外發布,目的是集合產業鏈各方優勢與資源,以模型標準拉通端、管、邊、雲產業鏈,促進設備快速互聯以及成果的共創共享。

據悉,通過該平臺生產的標準物模型庫已在騰訊雲物聯網平臺、華為雲物聯網平臺等多個平臺實現數據互通,標準物模型庫、語法規則、行業優秀實踐以及解決方案場景等內容也實現了面向全社會的公開。

第五大提升是物聯網平臺加快從產品走向場景。

很大程度上說,平臺是一個載體,它不是功能受限的一款簡單產品,而是有能力產生更多貼近用戶的、具有溫度的改變和創新的基礎設施。

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舉措為例。2020年11月,上海成功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智慧城市首次成為上海的新名片,被社會大眾廣泛關注與討論,有關智慧城市建設最重要的 "一網通管"平臺所取得的成效,開始露出水面。

聯繫起12月份,一則《上海: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的新聞被社會大眾點讚傳播:上海市某社區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12小時內水錶讀數低於0.01立方米,街道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接到報警,並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相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查看老人情況。

據悉,上海"一網統管"平臺已經接入了全市22家單位的33個專題應用。全市1400多個排水泵站、27000多公裡地下排水管網、100多個防汛隊伍和車輛信息都被連接在線。包括地圖服務、氣象服務、交通保障、應急處理等社會公共管理模塊,都將藉助平臺達到精細化、高效管理的效果。

可以認為,從0到1建設起一個城市級物聯網平臺並不算難,也沒什麼神秘感;但要真正做到從1到N的效果,就需要將場景中各種設備和系統間的信息打通,然後加一些為用戶服務的"創新靈感",使物聯網平臺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進入2021年,物聯網平臺的發展道路還稱不上是坦途,擺在眼前的挑戰無法視若無睹。

第一大挑戰是設備接入依然複雜且困難。

因為連接協議和控制系統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很多細分行業依然存在設備接入難的問題。尤其不少物聯網項目並不是理想的直接連物的方式,而是已經存在了很多做好的第三方系統,平臺廠商需要去做系統的兼容與對接,甚至原有系統向平臺的開放程度將直接影響平臺的安全性、響應速度等指標。

而如果讓客戶推翻舊有,採納去子系統的思路建設新的平臺,不僅客戶需要很大的決心、付出足夠多的成本,擁有完善系統整合能力的平臺企業其實也還不多。

第二大挑戰是需求多樣導致產品標準化推動困難。

與網際網路產業提供給用戶一套標準的軟體不同,物聯網客戶的需求大多是不一樣的,一套軟體並不能適配所有需求,所以平臺廠商勢必要面對很多不同程度的定製化修改,這對於一些標準化不強的平臺企業便形成了很大的壓力,會導致成本變高、周期變長,甚至影響客戶滿意程度。

第三大挑戰是平臺價值依然不夠清晰。

關於物聯網平臺為客戶帶來的價值,比如說降本增效、節能減排,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衡量標準都不一樣,現階段是缺乏明確標準以給客戶明確認知的。並且由於連接數還未達到理想規模,多數平臺產品停留在設備連接、設備管理的功能上,離數據運營、SaaS服務等高價值內容尚有爬升距離。

第四大挑戰是如何抗住競爭並加快進入盈利。

物聯網平臺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涉及到物聯網市場碎片化、用戶需求分散化的典型痛點,物聯網平臺廠商目前所能獲得的營收規模雖然能達到千萬級別,但仍沒有實現其真正的市場價值。面向未來,可以預見到基於規模效應,玩家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沒有獨特優勢的平臺企業更難存活。

第五大挑戰是降低用戶對數據安全的擔憂,防止涉入平臺壟斷。

2020年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一次事件。聯繫起物聯網最大的價值是數據,誰擁有這些數據呢?儘管平臺廠商反覆提及不碰數據、不碰應用,但要消除外界的諸多質疑與擔憂,終究是一件難事。

如今一些頭部的物聯網平臺,已經擁有數十萬甚至上億的設備連接數量,更是要時刻注意數據使用的紅線,採取公平合理的手段參與市場競爭。

結語

做物聯網平臺事業,要意識到這是一場持久戰。前面走過了很長的積累期,投入了無數的資金與精力,儘管如此也很難說2021年這個產業就將會騰飛。

但看看現在,還有大量的設備沒有聯網,大量的設備聯網了卻依然停留在簡單的連接,這背後蘊藏了巨大的、尚未挖掘的產業金礦。將來,當萬物互聯真正轉變為萬物智聯,物聯網場景應用方案悉數鋪開,物聯網平臺就是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

2021年,IOTE2021國際物聯網展將分別在上海與深圳兩座物聯網核心城市舉辦,是一場關於物聯網產業鏈最完整的展示,涵蓋了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傳輸層,運算與平臺層,以及應用層,是整個物聯網行業的年度盛會。

IOTE 2021上海站:

時間:2021年4月21-23日

地點:上海世博展覽館3號館

規模:700+展商(IOTE+NEPCON CHINA),50000+觀眾

IOTE 2021深圳站:

時間:2021年8月18-20日

地點:深圳福田會展中心1、2、4號館

規模:800+參展商,12萬+觀眾

物聯網平臺IOTE2021最重要的展示領域之一,目前該領域已經參加IOTE2021(上海站)的企業有:伊泰特倫射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高達計算機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深圳市華騰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巴圖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蘇州深信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蔚來智造(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畢恩吉商務信息系統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齊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雲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廣聯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天網景科技有限公司、 綜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博世、深圳市優友互聯有限公司、浙江企朋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聚英翱翔電子有限公司等平臺相關領域的優秀企業參展。

本文為授權轉載文章,任何人未經原授權方同意,不得複製、轉載、摘編等任何方式進行使用,e-works不承擔由此而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 如有異議請及時告之,以便進行及時處理。聯繫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關焦點

  • 慢熱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Days r,ID:yr24317296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對於慢熱的人來說,他們害怕突如其來的關心,也害怕別人因為受不了莫名其妙而轉身離開。慢熱的人能慢熱到什麼程度,就拿我自己說吧。
  • 千萬不要去追一個慢熱的女孩
    如果你繼續追問,她多半會給你這麼一個理由:對不起,我是一個慢熱的女孩。很多人於是陷於一種無法理解的困惑,為什麼明明聊天聊得那麼好,卻沒有感覺呢?她說自己是一個慢熱的女孩,是讓我繼續努力下去嗎?是不是我做的還不夠?
  • 慢熱的女生其實最好追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其實慢熱的女生最好追!!而且一旦她答應成為你的女朋友,她會很認真的來對待這段這段感情!但我必須要告訴你,追慢熱的女生風險很大,如果你用傳統的方法去追一個慢熱的女生,你大概率會變成一條舔G!
  • 慢熱卻深情的星座,不放棄不拋棄,愛一人終其一生
    但是仍然有一些人並不喜歡快餐式愛情,他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愛上一個人,並且一旦開始,就不會輕言放棄,這些星座慢熱且長情。(性格參照上升和月亮星座)金牛座:愛情裡的小火箭金牛座是出了名的慢熱,他們喜歡安逸,對於生活裡的變動他們雖然說並不是那麼抗拒,但是也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
  • 所謂的成熟穩重,也是因為經歷了太多,千璽自身慢熱而已
    所謂的成熟穩重,也是因為經歷了太多,千璽自身慢熱而已一直覺得私下他和熟人應該挺能玩的,但是一個人本來就是有很多面,在不同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情緒,我平常像個二百五,活躍氣氛、自黑搞笑都是我幹的,你問朋友誰最瘋肯定說我。但我覺得我是一個巨感性的人,我很喜歡一個人聽聽歌這樣的。
  • 物聯網PaaS平臺大盤點
    該平臺提供完整的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機制,授權用戶可以通過一個易於使用的自助服務門戶來訪問關鍵信息。 該平臺賦予客戶資產可視化能力,客戶可以在沃達豐全球網絡上控制其所有的物聯網設備。它可以追蹤安裝了沃達豐全球SIM卡的資產的位置,在設備狀態異常的時候能夠發出提醒,還能提供性能和數據使用的相關報告。
  • ACM會議信息:2021年第三屆區塊鏈和物聯網會議(BIOTC 2021)
    會議官網:www.biotc.net會議日期: 2021年7月8-10號會議地點:越南胡志明市旨在為來自行業,學術界和政府的研究人員,從業人員和專業人士提供一個論壇,以探討區塊鏈和物聯網的研發,專業實踐。
  • 物聯網實驗室資源服務平臺——巨心物聯將亮相IOTE2019深圳物聯網展
    、樣品測試、學生學習等資源服務平臺,提供硬體一站式服務,與行業人員共同發展。關於巨心巨心物聯網實驗室(深圳)有限公司,物聯網實驗室資源服務平臺,建立了一支圍繞RFID主要提供:(1)電子標籤設計、打樣、測試、實驗設備(2)電子標籤應用展示、示範演示中心規劃、建設(3)RFID物聯網教學實訓平臺建設(4)RFID電子標籤情景實驗平臺建設作為全球首個專業的物聯網展會,IOTE2019展出了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涵蓋物聯網感知層(MEMS、RFID、智慧卡、傳感器、條碼、
  • 物聯網與5G技術如何讓人工智慧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段時間以來,該領域的創新一直受到領先的web服務和平臺提供商、提供跨IP網絡通信和流媒體服務的全球OTT播放器以及更具創新性的硬體和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的推動。從廣義上說,電信公司還沒有將網絡上的數據服務貨幣化到他們所希望的程度。在平臺和物聯網設備之間扮演連結的角色,如果它們能夠快速而智能地執行,就有可能改變這一切。對很多人來說,這意味著要擺脫傳統的官僚作風,表現得更像OTT選手自己。
  • 物聯網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2021這9大領域值得關注
    現在是2021年,消費者對物聯網產品的採用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我們將看到下一代智能設備和新物聯網趨勢的興起,而這些趨勢又建立在人工智慧(AI)、5G網絡、機器學習(ML)和其他尖端技術的進步之上。在迎接新一年之際,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物聯網技術趨勢,這些趨勢很可能會在未來改變世界。
  • 2017稚嫩的物聯網行業:生態要掌權 平臺要變現
    渡過了跌跌撞撞的2016年,物聯網繼續在蹣跚中奮力成長。那麼2017年的物聯網將會呈現何種趨勢,以及我們應如何從中挖掘利益呢?這裡給出一些小小的建議。1.生態系統開始決定成敗以前總覺得生態一詞遙遙無期,轉眼就成了決定物聯網從業者生死去留的重要指標。在一些B2B和企業軟體行業,通過構建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來凸顯產品價值的成功案例已經數不勝數。而物聯網領域,生態的價值將被進一步放大。
  • 物聯網真正的機會在哪裡
    智能設備聯網就是物聯網? 專家觀點:目前市場上有那麼多的系統整合商,就算有很多種異質性設備,藉助他們去完成智能整合,這樣難道不是物聯網概念嗎? 論辯: 說實在話,你要說是也可以。但要問的是,這些東西,都是現在就可以做的東西,那麼現在就已經是物聯網時代了嗎?如果不是,那你現在做的這些是什麼?
  • 能跑贏地震波還能「扮靚」大明湖燈光秀 濟南這家物聯網企業,「有...
    近日,《2020年度濟南市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資助項目名單》公布,山東有人物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有人云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名列其中。新時報記者近日採訪獲悉,這個聽起來比較陌生的企業和雲平臺,憑藉國內領先的技術,其實早已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應用,比如,去年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時跑贏地震波的地震預警系統,就是由這家企業提供物聯網技術支持。
  • 純電平臺是亮點,愛馳U5三電技術解析
    在技術上,U5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純電動平臺,這也奠定了U5相較市面其它油改電車型,從整車質感,到駕控品質,再到座艙空間等,各方面表現都不俗。  1、純電平臺  愛馳U5基於MAS純電平臺打造而來,早在2018年,愛馳便對外公布了這一先進平臺技術,其特點是「輕量化、靈活、可調整、模塊化」,可以說與目前市面純電平臺相仿。  比如在輕量化方面,MAS平臺車身採用「上鋼下鋁」形式,由此減重50公斤,比傳統全鋼材質汽車減輕20%。
  • Android開放式架構平臺在物聯網嵌入式中的解決方案
    Android開放式架構平臺在物聯網嵌入式中的解決方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25 09:19:00 Android 開放式架構平臺獲得了巨大成功,已贏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最大份額
  • 你知道音樂物聯網是什麼嗎
    你知道音樂物聯網是什麼嗎 千家網 發表於 2020-04-28 10:15:37 什麼是音樂物聯網(IoMusT)?
  • 「慢熱的人」在職場
    觀察團討論了一個詞:【慢熱的人】慢熱型人格,是指那些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現比較自在,但在外人面前卻容易表現比較拘謹,需要時間來推動適應關係的人。這類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一般比較強,內心活動大於外在表現。職場中,【慢熱的人】存在感太低,容易被忽視,如何「被看見」呢?業務能力已經第二,但是沒人選詹秋怡?何炅總結:史律師的建議——多講話,多溝通,打開自己。職場機會有限,員工要學會主動溝通。
  • 研華共創平臺生態,30套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即將推出
    今年內將推出30套SRP正式上市,並於11月1-2日在蘇州舉辦6,000人規模的物聯網高峰會及AIoT.SRP(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發布會。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表示,工業物聯網落實到各行業的應用即將落地普及,但其成功關鍵在於平臺技術供貨商如研華,與行業專家公司之間的充分合作、整合,形成可以標準化複製的軟、硬體系統組合產品 SRP。
  • 【海外白皮書(上)】2021,全球5G與物聯網的數字世界
    一場蔓延全球的COVID-19疫情,不僅延緩了5G網絡與物聯網的快速發展進程,也對全球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根據Informa Tech和Omdia的一項新調查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從另外的角度對未來5G和物聯網的數字世界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 麥帥盼火箭不再慢熱 魔獸:不願戰家鄉球隊老鷹
    北京時間1月10日,據《休斯頓紀事報》報導,火箭現在深受開局慢熱的困擾,球隊上下也都對此表示不滿,主帥麥克海爾表示球隊需要儘早掏出武器,霍華德也認為球隊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下場比賽火箭要客場對陣老鷹隊,霍華德在接受採訪時稱很熱愛自己的家鄉但是不喜歡跟老鷹隊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