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真正的機會在哪裡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物聯網真正的機會在哪裡

HalHuang 發表於 2020-04-24 16:14:47

物聯網是個巨大商機,但打著物聯網口號的企業, 很少有賺到錢的, 這證明啟動物聯網商機的觸媒還沒被找到。這個狀態就好比2007年以前, 大家都知道智慧型手機會是巨大商機, 可是多數人渾然不知啟動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真正關鍵, 直到APPLE應用「電容觸控技術」, 取代了按鍵與觸控筆的使用接口, 推進接口控制的靈活度與靈敏度, 後續方證明這個」電容觸控技術」的運用, 是翻轉智能型手機市場的最終關鍵, 回到現在的物聯網思維, 啟動物聯網商機的真正關鍵又是什麼?

物聯網商機眾說紛紜事事而非,人人都在說物聯網,但沒人真正搞懂物聯網, 就連專家的說法也與時修正, 各產業的廠商為了分得一杯羹, 各有各的布局方向, 究竟它是行業裡硬造出來的偽趨勢, 還是正在改變生活面貌的新趨勢? 要探討物聯網商機的真正的發展機會, 唯一的方式就是經由論辯推理的方式, 理清渾沌與矛盾之處,找出真正的要點, 才有可能走在未來的浪頭之上, 投資創造自己真正的機會。以下筆者各以物聯網不同面向觀點論辯, 最後做出合理發展推理提供大家參考 :

什麼是物聯網真正的市場?

IDC觀點: 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終端(包含:汽車、智能冰箱、智能電燈、智能鎖等物聯網內的一切上網設備)數量,將從2014年的1,030萬個成長至2950萬個以上。

論辯: 如果全球物聯網終端市場, 到2020年只是成長至2950萬個以上的規模, 顯然這種新型態的智能設備終端市場, 遠遠不如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商機, 但火熱得話題程度比起智慧型手機有過之無不及, 這樣的物聯網市場, 實在不值得各行各業大張旗鼓的討論與布局。

IEK產業情報網: 物聯網將帶來少量、多樣的長尾市場,應用市場眾多且成長大,然殺手級應用仍有不確定性。

論辯: 如果物聯網是個破碎的市場概念, 是少量多樣的產品特性, 當然也沒有所謂的殺手級應用, 這樣的市場除非經營廣大的應用與服務, 否則要由幾種應用或服務, 能夠獲取產值將十分有限。另外, 所謂長尾市場也是相當高風險的,因為各產品的市場都很小,儘管總量很大也不一定能創造利潤,成功產生的流行也會很快退去。物聯網市場如果是這樣的定義的話, 未來市場其實也並不值得期待。

Gartner: 2013年全球物聯網的聯網硬體首次突破30億關卡,預計於2014年將達到37.5億,而2015年更達到48.8億,2016年累積硬體數目將可達63.92億, 2020年更可達250億。

論辯: 如果物聯網包含放眼所見連網設備與硬體, 物聯網與網際網路的意義雷同, 只是舊瓶新酒炒作題材。

筆者綜合各家言論, 認可物聯網商機觀點為, 其核心在於「聯網」的服務,而不是被聯的「物」,發展一個創新的「聯網」服務平臺, 可以創造服務的最大效益, 使得被聯的「物」得以充分的利用, 這也就是未來分享經濟的發展觀點。以上的觀點所謂的「聯網』」的服務, 是基於網際網路架構下的基礎,結合在我們生活周遭所發展的創新服務, 所以它的市場不是遠在天邊,而是近在每人眼前, 接下來, 筆者要為物聯網市場做合理的批註, 如下:

物聯網真正的市場定義, 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以服務導向概念, 利用更創新便利的服務方式, 發揮對象或設備最大價值, 解決眾人食衣住行育樂的問題的市場範疇。

智能設備聯網就是物聯網?

專家觀點:目前市場上有那麼多的系統整合商,就算有很多種異質性設備,藉助他們去完成智能整合,這樣難道不是物聯網概念嗎?

論辯: 說實在話,你要說是也可以。但要問的是,這些東西,都是現在就可以做的東西,那麼現在就已經是物聯網時代了嗎?如果不是,那你現在做的這些是什麼?設備聯網與提升智能性的整合發展, 僅符合過去網際網路的發展作為, 物聯網將以服務導向概念, 著重於創造便利的服務機制, 與其設備智能不如服務智能的需求。

專家觀點:真正的物聯網並不是談單點連結網絡,而是多個設備如何串成一條線,千百萬條線又如何串成一個「面」。這中間的串接技術就是「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懂得不同設備間的溝通語言。不過目前這塊投入者不甚多,但卻是最能影響未來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服務。…所以設備管理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將來自不同硬體製造商的硬體整合在一起。

論辯: 「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的功用是溝通多設備的樞紐, 是否在物聯網產業將成為發展關鍵?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在不同通訊協議間傳達信息, 在機器與機器之間, 早已在網際網路架構下, 實現「面」的溝通與連結, 近年發展的物聯網新型應用,例如, 上網的冰箱、洗衣機,衣服、鞋子等, 這些溝通需探討的是, 到底具備什麼價值與意義? 否則這些設備對象接口上,只要有適合人使用的人機接口就好, 何須強要機器間做溝通?「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的發展觀點, 在於提升IT的自動化與設備管理的概念, 擴增到一個產業面的思維, 但未必直接幫助於服務層面的提升, 必須要提醒企業跳脫思維的是,不要把IT當成IoT,也不要把IoT當成IT。

智能設備加上服務就是物聯網?

科技新觀點: 「現在不要再講物聯網了,要講智聯網」,不只是設備連網,而是設備連網之後可以提供什麼服務。

論辯: 就算設備可以提供智能服務, 仍然是不夠的, 尤其服務只在單一智能產品面上思考,也是沒有擺脫硬體發展的傳統思維, 物聯網真正的精髓在提供創新的服務平臺。中國要扭轉產業的最後一次機會當把握物聯網潮流,但不是只著眼把握硬體所提供的服務,這不是意味著要放棄硬體,而是要同時思考掌握可以發展的服務平臺。我們若繼續以硬體思維做布局,可以肯定的是, 未來最大贏家絕對不是你。

企業的普遍做法: 加速推動整個家電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發展智能家居(smart home)相關商品與服務,以連網配上一個可以在手機上操作的APP,創造智能的物聯網生活。

論辯: 這樣的做法只是把手機變成遙控器,用戶需要安裝企業多種不同的APP方案, 需投入不少學習與適應的時間, 沒有帶來科技的便利, 卻造成用戶使用高科技的負擔, 大多數的人寧可選擇使用舊有的設備, 配合習慣去掌控生活。由筆者以上陳述的例子得知, 如果設備各自強調自身智能發展, 沒有在智能領域提供創新便利的服務構想, 科技不會因此創造更便利的服務方式。

業界著眼物聯網IOT的盲點何在?

IEK產業情報網: 物聯網關鍵應用不在「物」,而在「服務」,需經由通訊網絡在不同實體中分為三種互動形式:人對機器(P2M)、人對人(P2P),或機器對機器(M2M)。

論辯: 因為機器對機器不論被賦予了多少的「思想」和「智慧」, 即使達到完全智能控制, 最終功能還是對人做服務, 所產生的服務接口, 仍然是人對機器的操作設定的接口。物聯網是以人為中心所提供的服務價值, 只需聚焦探討人對機器、人對人的智能服務接口與服務方式即可。

專家觀點:物聯網的應用在不同行業,使用的硬體/設備各不相同,甚至不同的工廠之間,需要的智能工廠方案也必須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此訂製化程度相對高非常多。作為承上啟下的平臺(甚至可以說是IoT enabler),必須讓系統整合或應用方案開發商輕易地上手,並且迅速為不同的行業客戶設計開發出各類型的應用軟體。

論辯: 以上陳述為各行業提供有效率的系統整合或應用方案, 應屬於網際網路提供智能控制的範疇, 與我們所探討的智能服務平臺沒有直接相關。筆者認為IT整合的結果, 與物聯網服務的關聯, 應該著重在兩個層面觀點思考, 一是什麼是人對機器的智能服務接口, 第二是如何將服務提供到任何需要的人身上。

專家觀點:市場上因為種種原因存在著數量極多的通訊協議。除非整個應用方案的規劃初期,限定採用支持同一種通訊協議的設備,否則有的設備可能在設計之初採用MQTT這種通訊協議,同一個物聯網應用方案中採用的其他設備可能支持XMPP或LWM2M,這時就必須同時支持兩種以上的通訊協議。

論辯: 通訊協議的制定有利於處理設備間或設備間的溝通機制, 可以擴展不同服務商硬設備的兼容性, 對設備而言, 可以達成更完善的智能控制組合, 並且在更加開放的市場流通。但在物聯網的需求層面上, 智能設備未必與智能服務劃上等號,現階段解決服務商硬設備的兼容性問題, SI服務商與通訊協會也同時提供解決方案, 但這重點仍在於解決IT層面的問題,並非解決物聯網發展的真正瓶頸。

結論: 實現物聯網平臺之要點

基於物聯網商機觀點在於「聯網」的服務,需要發展一個創新的聯網服務平臺, 方可創造服務的最大效益, 而這樣的服務平臺具有什麼特性?筆者匯整各方合理的論述觀點, 整理如下:

人的位置為基礎:

物聯網以人為中心提供服務 (人是移動的), 當以人的位置為基礎, 提供服務到任何需要的人身上。

平臺將啟動物聯網時代:

商務物聯網本質是「軟體與服務」, 軟體平臺若能適時適地適人, 傳遞服務給任何需要服務的人身上, 方能創建完整價值所形成的信息流、服務流以及金流, 也可以另一個觀點說, 符合物聯網雲端服務平臺的出現,才能真正創造出物聯網商務的最大價值。

平臺為大數據匯集點:

各家APP所提供的服務, 都在創造一個孤立的應用與經驗, 它無法創造有價值的大數據, 物聯網雲端服務平臺才是大數據真正的匯集點, 物聯網的概念主軸是數據為王,如同大家都免費使用 Google Search, ,而 Google 靠使用者人潮跟廣告商收費,廣告商則從用戶身上獲得使用信息再加值利用,這種用戶購買產品不用付錢,相關成本將由第三方廠商吸收的商業模式變革,甚至是透過 Open API 與生態體系建構,就是所謂「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的顛覆型商業模式,通過開放式生態經濟體系,加速創新應用服務的整合,讓商業模式更為彈性與創新,而此將是將支撐未來物聯網市場的重要關鍵。

平臺勝者通吃市場:

物聯網雲端服務平臺是商務的決勝點 (APP平臺即為物聯網應用平臺之一例), 彼此間進行著物聯網IOT服務的效能競爭淘汰賽,提供對的服務模式有利於先佔優勢, 未來服務平臺將是勝者通吃市場, 這個市場趨勢就像網際網路造就Google Search平臺, 物聯網將有機會造就另一個巨量型態的平臺, 看準未來IOT真正發展關鍵者, 現階段是成功的轉類點。

平臺可以智能化提供服務:

智能家居控制是大環境物聯網智能控制的縮影, 其中的差異為, 智能家居控制為已知的私有服務方案, 但是大環境物聯網智能控制是共享的服務經濟, 但都可經由平臺更有智能與效率的獲取服務, 並以更簡單的方式讓用戶使用服務。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物聯網真正的財富在哪裡
    打開APP 物聯網真正的財富在哪裡 Naveen Joshi 發表於 2020-03-24 14:36:56 企業可以把物聯網分析作為對現有大數據計劃的升級。 物聯網分析是對大數據分析的升級 儘管大數據和物聯網分析側重於數據收集和分析,但它們在數據收集的數量和質量上有所不同。
  • 物聯網的發展方向是朝向哪裡的
    打開APP 物聯網的發展方向是朝向哪裡的 朗銳智科 發表於 2020-01-07 14:12:52 物聯網並不是什麼新概念,但萬物互聯才是其真正意義上的爆發,必須是是伴隨著移動互聯和5G時代的到來才開始的。
  • 物聯網還有哪些創業機會?來聽聽行業專家們怎麼說-虎嗅網
    本篇,行業專家和創業者們將一起聊聊物聯網創業機會。1.陳孝良聲智科技 CEO,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聲智科技從事語音交互晶片、模組和設備研發、設計、製造,並提供整體聲學技術和語音識別解決方案。搞清楚數據從哪裡來,如何處理,到哪裡去。大多數企業只要解決其中一個環節就可以成功,三個環節都解決了就有機會成為巨頭。新的數據流必須依靠硬體創新來產生。所以,我認為科技行業的下一個突破點在硬體創新上。過去的產業發展是軟、硬體創新交替帶動的。
  • 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hayek 發表於 2020-03-05 09:37:46 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
  • 物聯網核心是傳感器,靈魂是數據
    傳感器部署在城市各個角落,對城市運行持續動態採集、測量、分析和優化成為可能,帶來基於數據驅動新型智慧城市綜合應用,使得城市運轉真正「聰明」起來。  在無人駕駛商業進程中,傳感器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通過部署一些列傳感器組合,感知周圍的環境,讓無人駕駛成為現實。
  • 如何打開物聯網的大門
    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全世界將有261個物體連接在網際網路上,產生超過10萬億的市場機會。 如果查一查現如今世界頂級的企業家正在關注和投資什麼行業,其中一定有物聯網。 20年前,如果你沒有抓住網際網路的風口,今天就不能再錯過物聯網了。
  • 北緯科技:物聯網應用主要是公司針對企業客戶提供的物聯網連接及...
    北緯科技:物聯網應用主要是公司針對企業客戶提供的物聯網連接及管理服務 2020-12-11 16:32:57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 物聯網卡套餐用完後如何充值、查詢
    導讀 隨著物聯網卡設備連接數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產品設備生產的環節中內置物聯網卡以實現設備數據傳輸功能,因此用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設備就已經帶有了物聯網卡,物聯網卡的套餐流量都是有使用期限的
  • 物聯網應用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好處是什麼
    物聯網解決方案能夠實現自動化控制,以提高這些電力生產方式的效率。藉助這些控制,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資源。此外,物聯網傳感器可以幫助檢測最有利的能源生產條件,以產生最大能源輸出。物聯網傳感器的主要好處是它們能夠實時生成數據,這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如果有的話)。 在可再生能源中使用物聯網傳感器進行自動化的一個很好例子是:用於監測風力渦輪機的有效運行。
  • 為什麼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物聯網?
    網際網路一詞,現在對於大家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它了,它是連接全球的信息化網絡,可以將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傳輸,那麼它有個重要的延伸產物——物聯網。而物聯網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和網際網路結合起來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它是網際網路的升級,也是信息化時代的核心。
  • 物聯網專業相對於其他計算機專業有哪些特點
    首先,當前隨著5G通信的落地應用和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未來物聯網領域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行業領域也會釋放出大量的物聯網專業人才需求,所以選擇物聯網專業,未來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當前的技術體系可以分為六大層次,涉及到設備、網絡、物聯網平臺、數據分析、應用和安全,因此當前物聯網幾乎承載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一眾技術,物聯網也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產品落地應用的重要場景。從這個角度來看,物聯網專業的知識結構還是非常豐富的,學習物聯網也能夠接觸到很多新的技術。第二:實踐機會多。
  • 「我們的目標是取代物聯網中的安卓」 |人物誌
    當前國外作業系統幾乎壟斷了中國巨大的市場,中美貿易戰的硝煙也在加劇國內對中國自主可控作業系統的渴求,從 PC 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如今的物聯網時代,國產作業系統有機會彎道超車,只不過這個機會「不在桌面上,也不在智慧型手機上」,同時,新的作業系統想要在競爭中勝出,就必須先他人一步為新的計算機應用領域做好準備,MiniGUI/HybridOS
  • 英特爾物聯網副總裁Jonathan Ballon:未來20年AI將有一半在邊緣上
    他指出,在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轉型中,邊緣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環,是真正採取行動的地方,而計算機視覺是AI落地的重要機會。也就是說,邊緣上的AI,最大的機會來自於計算機視覺,比如說機器視覺、視頻監控、醫療影像、預測性維護、質量保障、製造場所等。雷鋒網曾報導,前段時間,在英特爾中國物聯網峰會上,英特爾重新定義了英特爾物聯網的戰略,重點關注在三個層面,物聯網晶片、邊緣計算和計算機視覺。
  • 利用物聯網防治害蟲
    一種新方法:物聯網  儘管我們盡最大努力來阻止害蟲,但它們仍然是一個不斷挑戰農民的問題。一個答案是利用物聯網。物聯網可用於連接現場的傳感器和設備,分析、可視化和自動化數據,以便快速採取行動。  以下幾個趨勢使得物聯網農業解決方案越來越現實.  ▲硬體:低功耗、高性能傳感器和其他硬體越來越便宜.
  • 雲計算與物聯網的關係_雲計算和物聯網的優勢
    雲計算和物聯網的關係   1.物聯網與雲計算——應用與平臺——主機與CPU   雲計算與物聯網這兩個名詞總是同時出現,大家在直覺上會認為這兩者在技術上是有關係的。其實不然,物聯網和雲計算之間是應用與平臺的關係。
  • 什麼是物聯網?微軟簡筆畫視頻給你答案
    它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 物聯網和AI新格局的塑造,從半導體上遊開始
    Mentor更鼓勵真正意義的創新,西門子強大的系統支持,不斷擴充的工具,能夠配合晶片客戶的創新設計。 現在,Mentor EDA即將正式更名為西門子EDA,未來將融入到西門子智能製造和工業軟體的體系中發揮更大的能量。 今年6月,西門子宣布收購英國IP公司UltraSoC。
  • 「慢熱」的物聯網平臺,2021還能再愛嗎?
    因此,物聯網平臺不是跟風或概念炒作就行的,是需要真正把基礎技術能力做到位的。 第三大提升是平臺內外兼修,向內拉通集團資源,向外融合構建生態。 2020年,產業界發現物聯網正面臨另外一大困境: 很多設備只做到了"連網",並沒有真正創造設備聯網後的服務,甚至整個服務都沒有形成閉環,錯失了合理合規挖掘商業利潤的機會。 換句話說,在平臺上追求更大的設備連接規模固然重要,但盤活設備,向終端用戶提供設備聯網後的優質體驗應當是物聯網平臺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
  • 物聯網實驗室資源服務平臺——巨心物聯將亮相IOTE2019深圳物聯網展
    ,為提高公司品牌形象,產品實物場景展示,項目落地前測試,政府產業推廣等功能,基於二維碼、電子標籤、傳感器等硬體,同時實現在同一場景,實現功能的對比,進一步提升物聯網在各個行業中的價值。腕帶式設計,同時可選配自拍杆配件輕鬆就變成帯杆讀寫器,便於工業應用,改變原來超高頻電子標籤必須採用專用的讀寫設備,實現超高頻讀寫器的微型化、低成本化、民用化,推動RFID應用系統工程真正的普及化。
  • 物聯網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2005年11月,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物聯網》,引用了「物聯網」的概念。物聯網的定義和覆蓋範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於RFID技術的物聯網。   2009年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描繪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前景,提出歐盟政府要加強對物聯網的管理,促進物聯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