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應用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好處是什麼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物聯網應用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好處是什麼

Naveen Joshi 發表於 2020-01-04 10:43:54

智能、可靠和高效的電力供應有助於智慧城市的平穩運行。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應用將有助於有效滿足智慧城市的能源需求。

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應用涉及連接到發電、輸電和配電設備上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幫助公司實時遠程監控設備的工作。這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並降低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傳統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帶來了許多好處,而物聯網的實施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利用這些清潔能源。

▲自動化

事實證明,效率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障礙,這對於依賴風能和太陽能等可變資源的方式尤其如此。物聯網解決方案能夠實現自動化控制,以提高這些電力生產方式的效率。藉助這些控制,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資源。此外,物聯網傳感器可以幫助檢測最有利的能源生產條件,以產生最大能源輸出。物聯網傳感器的主要好處是它們能夠實時生成數據,這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如果有的話)。

在可再生能源中使用物聯網傳感器進行自動化的一個很好例子是:用於監測風力渦輪機的有效運行。通過分析物聯網傳感器生成的數據,可以改變風力渦輪機的方位,以獲得最大效率。在太陽能利用中也可以看到類似應用,其中太陽能電池板的方向可以跟隨太陽光自動轉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力生產。通過自動化控制,發電廠可以更有效地工作。這顯著提高了電力輸出,降低了運營成本,並提高了安全標準。

▲成本效益

物聯網為監測電力消耗提供了出色的工具。公用事業公司和電力供應商可以通過物聯網解決方案獲得前所未有的資源控制,這反過來又為公司制定數據驅動的業務決策提供寶貴見解。配電公司可以使用物聯網生成的數據來確定和分析用戶的用電模式,並根據用戶的需求平衡供應。這最終導致配電公司減少電力浪費,並節省大量資金,而企業和個人用戶也可以大大減少每月的電費開支。(來自iothome)美國帝國大廈的Skanska美國辦事處是其建築物中最早採用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因此,它已將電力支出減少了57%,並在15年的辦公室租賃期內節省了68萬美元。

▲網格管理

物聯網技術的集成不僅可以將更多的系統納入到網格中,而且還可以改善整體網格管理。通過在變電站和配電線路上安裝傳感器,公司可以收集實時用電量數據。能源公司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做出關於電壓控制、負載切換和網絡配置的有效決策。位於電網上的傳感器也有助於實時提醒操作員停電。實時數據的可用性允許操作員快速切斷受損線路的電源,這可以防止可能的觸電、森林大火或其他危險。

物聯網甚至允許其中一些決策自動化。事實證明,自動化系統比依賴人類的系統更有效。萬一發生故障,智能交換機可以自動隔離問題區域,同時,物聯網設備可以重新路由備用電力線路,以便快速恢復供電。這樣做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和人力。此外,用電量數據也可以作為負荷預測的基礎,它們有助於確保所有發電廠都滿足與頻率和電壓控制有關的要求。這些用電數據還可以幫助公司決定在哪裡構建新的基礎設施或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

英國是智能電網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之一。通過其低碳網絡基金和電力網絡創新競賽項目,政府採用了智能電網和智能電錶解決方案。該系統提供了一個可觀測、自動化和可控的電力網絡。

▲分布式系統

由於商業和住宅使用量的增加,智能電網正在擴展。這種日益分散的電力系統代表著能源公司的一個重大轉變,除了管理其主要發電機之外,他們現在還必須管理遍布電網的越來越多的小型發電機。(來源物聯之家網)安裝在多個點的傳感器有助於監控生產和傳輸階段的大量點。使用傳統方法無法訪問多個點。隨著傳感器數量和數據訪問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管理網格系統。在能源需求變化的情況下,物聯網傳感器會自動響應變化,它們可以為電力公司提供準確信息,以精確管理需求。

▲住宅解決方案

可再生能源的實施不僅限於公用事業公司,而且還被家庭採用。藉助物聯網設備,市民可以在後院產生「綠色能源」, 以滿足家庭需求。物聯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有助於利用可再生能源並使其高效。通過物聯網,用戶可以在一個系統中連接太陽能電池板、雨水收集器、智能屋頂和窗戶。用戶還可以在家裡或辦公室安裝智能設備,以測量個人電器和設備的功耗。他們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識別浪費,尤其是耗電設備,以節省能源費用。

其他物聯網設備(例如恆溫器)可以根據周圍環境自動優化其操作,以減少能耗。事實證明,住宅用戶將最受益於這些技術,因為住宅佔能源使用量的37%。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中的應用為企業和普通消費者提供了大量機會。

在可再生能源中實施物聯網面臨的挑戰

儘管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使用物聯網可帶來多種好處,但也存在著挑戰和障礙。在可再生能源中實施物聯網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初始投資成本。儘管近年來它們的價格大幅下降,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設備仍然被證明是昂貴的。使用多個物聯網傳感器以及數據存儲和監測設備升級電網,將增加投資成本。按照目前的趨勢,如果未來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物聯網能源生產設備將會被大規模採用。

利用物聯網設備的另一個挑戰是它們容易遭到黑客攻擊。由於設備連接到網絡,如果網絡沒有得到適當保護,就有可能發生網絡攻擊。這可能會給公用事業公司和居民帶來危險和不利的條件。必須採用安全系統來阻止對電網的任何潛在攻擊。

可再生能源是電力生產的未來。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再增長43%。許多私營企業和政府已經在全球投資智慧城市,而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將為這些智慧城市提供動力。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和智慧能源等技術為城市資產的高效運行和管理提供了保障。向這些智慧城市提供清潔能源被證明是一個重要因素。(來自物聯之家網)美國、中國和印度是實施可再生能源發電實踐的主要市場,而這些市場為從事物聯網事業的公司提供了巨大商機。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實施物聯網,將在改善清潔能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淺析好處多的可再生能源——地熱能
    與風能、太陽能等不同的是,地熱能的利用過程幾乎不會出現廢棄,是非常具有潛力的一種可再生能源。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熱能的直接利用發展十分迅速,已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加工、民用採暖和空調、洗浴、醫療、農業溫室、農田灌溉、土壤加溫、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各個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節約了能源。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但是什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如此受歡迎的選擇?在本文中,我們將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整體利弊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優點讓我們從可再生能源的許多不同優勢開始。1.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更有利與使用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環境發電要好得多。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它們會將有害的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金屬生產巨頭轉向可再生能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福斯特金屬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Andrew Forrest周一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公司計劃在2022年或2023年開始生產風能、太陽能、氫氣和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終目標是達到236吉瓦(GW)的清潔能源產能。
  • 照亮了未來的可再生能源
    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化合物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化合物,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指明了道路該化合物在各種條件下也很穩定,如空氣、水和溫度的變化,使它很容易在各種環境中工作。由於這種化合物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它可以用於製造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通常由矽製成,需要最低限度的光線來收集和儲存能量。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染料敏化裝置的替代方案,而不是使用矽。在這種裝置中,有色分子可以收集光線,並在弱光條件下發揮作用。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50億元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020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將進一步發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
  • 區塊鏈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是區塊鏈+物聯網的產業現狀和應用場景,第三部分是區塊鏈+物聯網的挑戰和可新標準的需求。根據諮詢公司Indigo的報告,還是以電力行業的區塊鏈+物聯網應用舉例,從終端支付(加密數字貨幣)、能源交易市場、技術支撐+行業組織、智能家居點對點交易、打造智慧城市等方面已形成良好生態格局。對於我們國家而言,萬向要在浙江打造基於區塊鏈的、聚合能源、電動車、物聯網、金融科技的聚能城,量子鏈也即將推出物聯網的區塊鏈項目等。產業現狀四是,區塊鏈+物聯網的國際標準先行探索。
  • 北京市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步伐將提速 全力推動能源生產和...
    北京市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步伐將提速 全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來源:中國證券網 • 2018-09-07 17:46:44
  • 在可再生能源應用的逆變器設計中使用SPWM發生器
    可再生能源仍然是世界範圍內的大趨勢。隨著捕獲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方法不斷發展,可再生能源系統的成本和效率對公司和消費者都越來越有吸引力。實際上,2016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資本投資跌到了多年來最低水平,但是卻創下了一年內可再生能源設備安裝數量最多的記錄。
  • 彭立新: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能源
    說如果這樣一個技術被應用起來,對整個人類多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好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會站在這裡跟大家溝通一下我們倆的想法,從可再生能源到綠氫這樣一個技術,怎麼改變我們這個世界,希望大家能有興趣。  國家能源問題大家都知道的,我們有70%的能源是進口,有安全問題,我們有差不多60%的能源是用煤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為什麼可再生能源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國家在整個全球來說佔到差不多30%能源在中國發生,應該說可再生能源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業,我上個月有機會去甘肅青海那邊去旅遊,除了看到非常漂亮的丹霞地貌以外,還看到非常非常令人驚喜的風電廠、光電廠,這張圖像看到太陽一樣光能發電的設備
  •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迎來「綠色拐點」 可再生能源轉型加速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隨著中國宣布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騰訊也要加快推進碳中和規劃,同時大步推進科技在產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21世紀全人類最嚴峻的挑戰之一。當前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海洋可能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美國,中國,大多數歐盟國家和印度在內的由24名成員組成的OES認為,海洋能源由於其巨大的潛力,有潛力成為可再生能源的聖杯。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是一個促進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採用和可持續利用的組織,它認為海洋能比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的潛力更大。 根據IRENA的數據,世界上800,000公裡的海岸線中,有2%的波浪功率密度超過了每千瓦30千瓦(kW / m),根據估算,全球技術潛力約為500吉瓦電能(GWe)。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具體實施中存在相關規劃不夠銜接、執行不夠到位等問題。一是各級可再生能源規劃不夠銜接。檢查中發現,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和規劃缺乏約束性,一些地方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總量目標未嚴格依照全國總量目標確定,地方規劃發展目標超過上級總體目標,建設規模、布局和速度也與上級規劃不一致。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來源:新華社 2006-06-02 13:01         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和前景廣闊,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和林業生物質商品能源的生產
  •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是嗎
    我們都知道到能源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那麼,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
  • 可再生能源分析和預測(2019~2024)
    水電增速緩慢,但仍然佔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增幅的十分之一。與去年的報告相比,由於成本下降以及政策更加有效,對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部署的預測顯著上調。到2024年,公用事業級應用和分布式應用的光伏發電成本將進一步下降15%至35%。最近的競價結果顯示,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公用事業級光伏電站的平準化發電成本將先於預期達到或低於新建化石燃料電廠的水平。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從戰略高度看,開發環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並使其在保障能源供應中扮演重要角色,已經成為了我國可持續的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工業革命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把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恢復經濟的重要手段,美歐等國紛紛出臺的政府投資計劃,普遍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投入,相當數量的政府資金被用於支持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超前研究和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這又再一次掀起了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熱潮。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2月8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啟動國家能源政策審查,以保障油氣穩定供應為前提,加速推進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同時評估天然氣制氫和氨的前景,為氫能經濟戰略規劃鋪路。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