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可能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2020-12-05 思辰儀器

包括美國,中國,大多數歐盟國家和印度在內的由24名成員組成的OES認為,海洋能源由於其巨大的潛力,有潛力成為可再生能源的聖杯。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是一個促進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採用和可持續利用的組織,它認為海洋能比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的潛力更大。

根據IRENA的數據,世界上800,000公裡的海岸線中,有2%的波浪功率密度超過了每千瓦30千瓦(kW / m),根據估算,全球技術潛力約為500吉瓦電能(GWe)。轉換效率為40%。換句話說,僅利用我們2%的海岸線,我們每年就能產生4,383TWh的海洋能,足以滿足世界上16.4%的電力需求。英國和美國表示,海洋能可分別提供20%和15%的電力消耗。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如果您無法支付電費,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2018年所有可再生能源合計約佔美國能源消耗的11%。

儘管潛力巨大,但只有蘇格蘭目前能產生任何有意義的海洋能。

蘇格蘭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島群島,這些島嶼群島擁有巨大的潮流,很容易挖掘,因此潛力巨大。這個國家位於英國的北部地區,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潮汐水下渦輪機。蘇格蘭的潮汐渦輪機甚至超出了預期,MeyGen公司現在計劃大幅增加安裝數量。

其他開發海洋能技術的領先國家是加拿大和英國,這兩個國家都擁有世界上任何最高潮。加拿大在其大西洋沿岸(主要是在新斯科舍省)有許多潮汐能計劃,數十家競爭公司正在其中測試各種原型。英國有20多個此類項目正在籌備中,其中一些仍處於研發階段,但現在有許多項目正在擴大規模以進行部署。

同時,中國通過提供慷慨的上網電價(價格是化石燃料價格的3倍)來鼓勵潮流能源的使用。這與試圖發射太陽能和風能的國家所採用的費率相似。激勵足夠高,以至於一家中國公司已經在以盈利的方式將海洋電力饋入主電網。

海洋能源的好處

海洋力量具有一些明顯的優勢。

首先,它清潔緊湊,具有比太陽能和風能項目更高的能量密度。例如,韓國的始華湖潮汐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為254MW,很容易添加到了12.5公裡長的防波堤中,該防波堤於1994年建成,以保護海岸免受洪水侵襲。相比之下,德克薩斯州的781.5兆瓦羅斯科風電場佔地400平方公裡,印第安納州的150兆瓦-福勒裡奇風力發電項目佔地202.3平方公裡。

甚至太陽能發電場通常也更大,例如印度拉賈斯坦邦的Bhadla工業太陽能公園,分布在4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或中國騰格爾沙漠太陽能公園,覆蓋43平方公裡的土地,這意味著即使是更長海岸線的較小國家也可以利用潮汐能與土地更大的國家(例如美國,中國和印度)競爭,這些國家有能力將大片土地專門用於太陽能和風能項目。

第二,潮汐能比太陽能或風能更加可預測,後者可能是極其間歇的。

最後,用於海電部署的設備(如潮汐攔河壩)是長壽命的混凝土結構,其使用壽命比典型的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場長4倍。例如,法國的拉蘭斯(La Rance)自1966年就開始運營,其240兆瓦的發電能力一直保持良好的運轉狀態。那麼,是什麼阻止了世界其他地區加入「藍色能源」潮流?

相關焦點

  • 海洋發電可能將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緩解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變得尤為重要。以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等為代表的海洋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據統計,可再生能源中的海洋能約佔世界能源總量的70%以上。但是,我們開發利用的海洋能卻微乎其微。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報導,「2015年前7個月世界大陸和海洋的氣溫是有歷史記錄以來最高的,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0.85℃。」這個數據說明危機正在來臨。 很多政府部門正制訂使用可再生新能源的方案以緩解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解決未來可能面臨的化石燃料枯竭問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能源工程師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用海洋能源點亮生活
    原標題:用海洋能源點亮你我生活   談到可再生能源,人們更多地會想到太陽能、風能,事實上,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在內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以下簡稱「海洋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提高海洋能開發利用能力,推進海洋能技術產業化,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國家海洋局日前印發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個海洋能發展專項規劃。
  • 海洋局印發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實施管理細則
    國家海洋局關於印發《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實施管理細則(暫行)》的通知國海規範〔2016〕9號各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海洋廳(局),各有關單位:為推動我國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強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管理,提高國家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海洋能源可滿足超兩倍全球電力現有需求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的數據,所有海洋能源技術的發電潛力總和為45000—130000太瓦時,這意味著海洋能源可以滿足目前全球電力需求的兩倍以上。截至目前,海洋能還在研發初期,全球海洋能發電裝機容量僅有530兆瓦。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地熱發電廠發電,而地源熱泵可用於加熱生活熱水。水力發電–傳統上用來轉動工廠和工廠的水輪,我們主要使用這種可再生能源發電。它涉及使用流動的水來旋轉渦輪。水可以從河流/溪流,被困的水域和海洋中獲取(以潮汐和波浪能的形式)。生物質–我們可以利用它來發電和產生生物燃料。可以通過燃燒生物質和/或對動物糞便進行厭氧消化來發電。
  • 《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新聞—科學網
    《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基本摸清了海洋能資源總量和分布狀況,完成了重點開發區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資源評估及選劃。4.1兆瓦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已穩定運行三十多年,3.4兆瓦模塊化大型潮流能發電系統的首套1兆瓦機組實現下海併網發電,1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和60千瓦半直驅式水平軸潮流能發電裝置累計發電量均超過3萬度,在建海洋能項目總裝機規模超過10000千瓦。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國家海洋局印發《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驗收細則》(試行)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驗收細則》(試行)(以下簡稱《驗收細則》)。《驗收細則》貫穿了責任邊界清晰、底線思維、有獎有罰的指導思想,以推動海洋能資金項目快出亮點,實現海洋能技術工程化應用,打通技術向產業化轉變的「最後一公裡」。
  • 海洋垃圾汙染問題的嚴重性,海洋NIKE紗線提供可再生能源減少汙染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我們可能會面臨賴以生存的環境中微塑料的數量大幅增加。儘管現在不知道它的影響,然而即使是惰性和無毒的物質,當在環境中的含量超過一定水平,就會產生不可預見的影響。運送到海洋的環境中。OceanBoundPlastic發現它起源於陸地,不包括海洋活動引起的自願或非自願亂拋垃圾。
  • 海洋局關於印發《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2013-2016年)》的通知...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部署,推動海洋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業化發展,指導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實施,現將《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2013-201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 可再生能源信息2019:概述
    隨著其他類型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可再生能源中水電的份額從1990年的89.4%降至2018年的50.0%(圖16)。1990年,大部分非水可再生能源是由固體生物燃料(67.4%)和地熱能(20.4%)產生的,而太陽能光伏和風能在1990年佔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3.8%。然而,從1990~2018年,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能源,佔37.1%。
  •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是嗎
    我們都知道到能源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那麼,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
  • ...石油和其他類型能源價格上漲。可能看到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的...
    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總裁謝欽:開發可再生能源可能代價高昂,可能導致石油和其他類型能源價格上漲。可能看到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的共存。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的復甦可能最早在2021年開始,但這需要協同努力。不應該對全球能源市場實行限制,這對消費者和供應商都是不利的。
  • 下列選項中不屬於可再生能源的是( )
    下列選項中不屬於可再生能源的是( ) 2014-08-21 11:43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儘管官方政策想重啟更多反應堆,但可能要面臨著四個難題:電站安全升級、反應堆退役老化、核廢料儲存,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未來幾年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影響核電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以及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2、安全升級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主要匯報三方面的情況:一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資源分布廣、利用潛力大、環境汙染小、可永續利用等特點,是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