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海洋能源可滿足超兩倍全球電力現有需求

2021-01-13 人民資訊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的數據,所有海洋能源技術的發電潛力總和為45000—130000太瓦時,這意味著海洋能源可以滿足目前全球電力需求的兩倍以上。

截至目前,海洋能還在研發初期,全球海洋能發電裝機容量僅有530兆瓦。目前正在建設的潮汐流和波浪項目可能在未來5年內再增加3吉瓦的裝機容量,其中大部分在歐洲(55%)、亞太地區(28%)以及中東和非洲(13%)。如果在適當的激勵措施和監管框架到位的情況下,預計到2030年全球海洋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10吉瓦。

*凡本網註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屬於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國際能源署: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將超煤炭
    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未來五年,太陽能和風能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
  •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潮汐能發電潛力綜合為45,000-130,000...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數據,所有海洋能源技術的發電潛力總和為45,000-130,000太瓦時(TWh),這意味著海洋能源可以滿足目前全球電力需求的兩倍以上。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針對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最新發展動向,國際能源署於本月發布《可再生能源2020》,報告圍繞新冠疫情在電力、供熱和運輸行業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做出詳細的預測和分析。2020年5月,國際能源署就可再生能源市場近況提供了一份分析報告,詳細分析了新冠肺炎在2020年和2021年對可再生能源配置的影響。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投資不足
    (自美聯社) 國際能源署近日表示,儘管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6萬億美元投資於低碳??可再生能源,較2000年增加了一倍,但若想將全球溫度增幅控制在2℃以內,投資金額應提高到2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25元人民幣) 國際能源署稱,能源效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現在約有1300億美元的投資致力於提高能源效率,而到2035年該投資需超過 5500億美元。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海洋發電可能將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0多家公司開發出了各種技術來利用海洋潮汐或海浪能發電,然而大多數從未超越試點階段邁入全面商業化。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18年僅僅利用了1.2TWh的全球海洋能源,僅佔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約170000TWh)的很小一部分。開發利用潮汐或波浪等海洋能面臨著巨大挑戰,第一是過高的建設成本。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潮汐發電項目資金投入較高。
  • 海洋可能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美國,中國,大多數歐盟國家和印度在內的由24名成員組成的OES認為,海洋能源由於其巨大的潛力,有潛力成為可再生能源的聖杯。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是一個促進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採用和可持續利用的組織,它認為海洋能比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的潛力更大。 根據IRENA的數據,世界上800,000公裡的海岸線中,有2%的波浪功率密度超過了每千瓦30千瓦(kW / m),根據估算,全球技術潛力約為500吉瓦電能(GWe)。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導,「可再生能源來源於自然,並具有持續不斷的屬性,它有很多種形式,比如直接來自太陽或地球內部產生的熱能。根據剛才的定義,可再生能源還包括來自太陽、風、海洋、水力資源、生物、地熱產生的電力和熱能,還有來自可再生資源的生物燃料和氫氣。」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徐曼)在11月13日至15日召開的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19)上,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供求關係總體緩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
  • 智領能源革命 探索共贏之路——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20)在...
    12月1-2日,由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等單位協辦的第三屆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正式召開。中國和英國在能源領域始終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面對挑戰,兩國可以持續加強合作,創造出更加清潔更加綠色的星球。在北京鑑衡認證中心主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的院士專家高峰論壇上,4位院士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楊雷,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兼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婷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創新與技術中心主任道爾夫?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核電發展」國際能源署: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10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20能源技術展望》(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20)稱,要實現國際能源和氣候目標,尤其是交通、建築和工業等非電力行業的碳減排目標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來滿足我們當前和未來的能源需求,我們可以幫助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減少空氣汙染物還將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一系列好處。2.我們可以依靠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在滿足我們當前的能源需求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不可再生能源是一種有限的資源。表示他們有一天會用完。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將永遠不會用完。
  • 物聯網應用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好處是什麼
    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應用將有助於有效滿足智慧城市的能源需求。 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應用涉及連接到發電、輸電和配電設備上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幫助公司實時遠程監控設備的工作。這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並降低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傳統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帶來了許多好處,而物聯網的實施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利用這些清潔能源。
  • IEA: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下降7%為15年之最 碳排放量升溫增加3%
    《世界能源投資報告》,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下降7%,為15年來最大降幅。雖然部分下降是由於成本下降使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便宜,但投資下降仍然是一個警告。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續能源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必須迅速增長才能滿足全球氣候變化、潔淨空氣和能源獲取目標。正如國際能源署可持續發展方案所預測的那樣,新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迅速增長,全球可再生電力投資需要翻一番(到2030年達到每年近5500億美元)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觀點丨可再生能源調峰需求給天然氣帶來機遇
    可再生能源調峰需求給天然氣帶來機遇  ──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守海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安棟平陳守海表示,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需求給天然氣發展帶來了機遇。  我國儲氣設施發展相對不足  中國電力報:天然氣產業的發展,要看基礎設施能否滿足需求。有資料顯示,美國天然氣管道長度是170萬千米,歐洲接近400萬千米,而中國只有12萬千米。您對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有什麼建議?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於2020年11月10日發布《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Global Landscape of Renewable Energy Finance 2020)。報告總結2013至2018年間可再生能源投資的總體趨勢,分析各種融資工具的不同作用,並就擴大可再生能源投資提出了具體建議。
  • 可再生能源分析和預測(2019~2024)
    解決這幾方面的挑戰是我們做出加速發展情景預測的基礎,該預測認為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增幅將超過60%,達到4000GW,規模達到目前全球煤電裝機容量的兩倍。年部署量將增長至280GW,比目前高出60%,並與長期可持續能源目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