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生產巨頭轉向可再生能源

2020-11-30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福斯特金屬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Andrew Forrest周一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公司計劃在2022年或2023年開始生產風能、太陽能、氫氣和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終目標是達到236吉瓦(GW)的清潔能源產能。

福斯特金屬集團成立於2003年,目前每年出口1.75-1.8億噸鐵礦石,據彭博社報導,該公司是全球第四大鐵礦石出口商。

福斯特向彭博社表示,公司計劃在2023年前投資7.33億美元(10億澳元)用於脫碳生產以及氫項目,但沒有給出236吉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的計劃表,這一目標相當於美國總發電量的五分之一。

最初,福斯特將專注於為其在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業務提供可再生能源。

福斯特的目標是到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就像許多石油公司一樣,儘管歐洲石油巨頭將2050年作為淨零排放的最後期限。

福斯特執行長伊莉莎白·蓋恩斯今年8月表示:「商業行業在帶頭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方面處於有利地位。礦業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產業之一,我們正以緊迫感利用這一優勢努力實現碳中和。」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能源巨頭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消耗量首次超越煤炭
    能源行業正在迅速轉型。成本效益越來越高的可再生技術的出現,正在徹底改變這個行業。根據此前巴黎協議的目標,希望全球能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此能源巨頭們紛紛表示自己正在向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軍。但在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仍然遠遠落後於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如果沒有頁巖氣繁榮帶來的廉價天然氣,美國的煤炭消費可能仍將大大高於可再生能源消費。(來源:EIA)在過去幾年中,殼牌(Shell)和英國石油(BP)等能源巨頭在可再生能源部門都相當活躍,投資者的積極性也被點燃,他們希望能源業務能更有可持續性。
  • 疫情促使能源企業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氫能
    據ICIS-MRC網站莫斯科MRC報導,據路透社援引行業高管的話報導稱,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創傷促使能源公司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氫和其他低碳替代品的投資,但化石燃料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其主導業務。  從疫情開始,全球石油消費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0%以上,價格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使得公司重新思考他們應該以多快的速度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 物聯網應用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好處是什麼
    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應用將有助於有效滿足智慧城市的能源需求。 物聯網在可再生能源生產中的應用涉及連接到發電、輸電和配電設備上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幫助公司實時遠程監控設備的工作。這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並降低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傳統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帶來了許多好處,而物聯網的實施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利用這些清潔能源。
  • 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結構:化石能源高達80%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各佔10%
    這家西班牙公司是一年前第一家設定淨零排放目標的石油巨頭,隨著其重新將重點放在更少國家的高價值石油生產上,該公司將把項目推向「收穫模式」。雖...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的第一步。發電、脫碳和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這是該公司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超級巨頭」新計劃的一部分。
  • 熱點評論 | 開採可再生能源或將威脅生物多樣性
    研究者周二警告稱,可再生能源正在推動新一代的採礦,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威脅全球生物多樣性。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昆士蘭大學的蘿拉·松特(Laura Sonter)告訴美聯社,減緩氣候變化對人類和生物多樣性有重要意義,而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要實現這一步需要開採更多的礦產,如果這些礦場位於稀有物種和瀕危物種棲息的生物多樣性地區,開採活動便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50億元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020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將進一步發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
  • 南非有望重啟可再生能源招標
    近年來,南非本土電荒持續加劇,不僅嚴重影響民生,甚至開始制約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在更可靠、更清潔的電力供應新需求下,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呼聲越來越高。南非光伏產業協會指出,可再生能源項目可以最快地給電網提供電力,是解決南非能源困境的有效方案。為此,南非政府也不斷釋放出將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信號,並多次公開表示將進行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招標。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1709年,一位名叫亞伯拉罕·達爾比的英國金屬工匠,發明了利用煤炭煉鐵的技術。最終,人類在上世紀初從薪柴時代進入到了煤炭時代。  煤炭工業助力英國成為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領頭羊。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西部發現了石油。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更迭,世界能源格局在1960年代從煤炭時代轉向為石油時代。
  • 德國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有望過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有望過半——德國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德國能源巨頭意昂集團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今年前10個月,德國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共發電195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  「綠電」需求難以滿足  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矽谷科技公司正在轉向再生能源 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氣候暖化
    矽谷科技公司正在轉向再生能源 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氣候暖化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09-04 11:58:01
  • 發展可再生能源需保護生物多樣性
    研究指出,應科學規劃相關採礦行為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及能源研究指出,隨著更多礦區開始為生產可再生能源提供材料,需警惕未來生物多樣性受到的威脅或將進一步增加。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但是什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如此受歡迎的選擇?在本文中,我們將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整體利弊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優點讓我們從可再生能源的許多不同優勢開始。1.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更有利與使用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環境發電要好得多。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它們會將有害的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能源可持續發展引爭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六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以核能為主,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已引發科學界重大爭議的問題。這位知名應用核物理與強雷射技術專家認為,基於核聚變反應堆的聚變電站是解決人類未來能源問題的一個希望,雖然樂觀的估計要五十年以後甚至更長時間,受控聚變核能才能開始對清潔能源做出實際貢獻,但這對能源的長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 誰在領跑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哪種可再生能源將在2009的能源賽場上領先?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方興未艾,面對日益激烈的辯論,面對日益挑剔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哪種能源最具有經濟效益?哪種能源又最具發展的潛力?在打造低碳經濟的呼聲下,我們比較這些能源的成本和效益,將對我們的能源投資和消費有一定啟示意義。
  • 國際最新研究:可再生能源採礦或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
    國際最新研究:可再生能源採礦或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項環境研究論文指出,隨著更多礦區開始為可再生能源生產提供材料,未來生物多樣性受到的威脅或將進一步增加。該論文稱,生產可再生能源對於緩解氣候變化來說必不可少。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
    ,佔比四成2015-2019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達到7.94億千瓦,接近八億千瓦,約佔全部電力裝機的40%,同比上升約2個百分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規模增幅明顯,2019年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同比上升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