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食安委辦公室公布10起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2020-11-30 騰訊網

一年來,全市食品安全各職能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動」等專項整治為抓手,聚焦食品安全問題,大力開展監管執法,共立案查辦食品案件511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483份,查獲不合格食品201品規,貨值84.6萬元。並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刑案件3件、案件線索1起。

其中關注度高、代表性強的10起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如下:

一、張家界某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案

2017年3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張家界某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場所監督檢查時,發現其銷售的同樂瑪卡腦質量可疑,遂對上述產品進行抽樣送檢。經檢驗,產品中含有「他達拉非」,該批瑪卡腦貨值13600元。

2017年5月3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該案件線索移送至市公安局。截止目前,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9人,搗毀生產、銷售窩點19個,查獲添加有他達拉非成分的食品「同樂瑪卡腦」3萬餘包,包裝盒2000餘個,加工設備、會計帳目若干,他達拉非原料藥130千克,其他原料藥中間體300千克,繳獲各類產品200餘萬份,涉案價值上億元人民幣,涉及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上海、山東、新疆等11個省市。檢察機關對抓獲的製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提起了公訴,人民法院已一審判決30人。

2019年8月,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作出如下行政處罰:處以貨值金額15倍的罰款,計20.4萬元。

二、李某生產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案

2018年1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公安機關對李某生產食品等產品的場所進行現場檢查,在一辦公室木桶中發現存放有1袋白色粉末物質,當事人稱該白色粉末為他達拉非,現場稱重為5.13千克,執法人員當場實施扣押並抽樣。經檢驗,產品中含有他達拉非。

2018年2月24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此案移送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當日予以立案。經查,李某生產了添加有藥品「他達拉非」的食品「複合瑪咖精片」18盒,貨值金額6624元。

2019年5月,市市場監管局對李某生產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作出10萬元的行政處罰。

三、張某銷售未經檢驗檢疫的豬肉案

2019年7月,慈利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查明當事人張某在慈利縣某鄉鎮街道從事豬肉銷售活動,其銷售的豬肉均沒有進行檢驗檢疫,也無法提供檢驗檢疫票證明,構成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的豬肉行為。

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其未經檢疫豬肉16.5千克;2、處罰款10萬元。

四、桑植縣某米店經營過期大米案

2020年4月,桑植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桑植縣某米店經營的「御品香米」(外包裝標示生產日期:2019年7月21日,保質期:6個月)4袋,已超過保質期。經查證,當事人購進上述大米30袋,銷售價格為45.00元/袋,已銷售26袋,獲違法所得1170.00元。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項之規定,該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過期大米4袋;2、沒收違法所得1170元;3、罰款9.9萬元。

五、慈利縣某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銷售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產品案

2020年2月,慈利縣農業農村局對某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牛奶味草莓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樣,樣品經慈利縣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站檢測,發現該批草莓中的農藥殘留(敵敵畏)超標,確定為不合格。

當事人銷售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產品草莓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的有關規定。經調查,當事人於2020年2月10日在草莓(牛奶味)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敵敵畏等殺蟲劑,10天後開始採摘,採摘量為90千克,全部在該合作社草莓園路邊就地銷售。銷售平均價為50元/千克,銷售收入4500元。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責令停止銷售該批農產品;2.沒收違法所得4500元;3.罰款5000元。

六、蔣某經營無標籤的食品添加劑案

2020年4月,慈利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當事人蔣某在慈利縣零陽鎮北街從事餐飲服務經營活動中,製作油條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泡打粉)外包裝袋上無標籤。經查實,2020年4月8日,當事人通過微信從「吳師傅」(微信名)處訂購食品添加劑(泡打粉)200包,購進單價10元/包,購進金額2000元。截止2020年4月28日,當事人在製作油條時添加使用上述泡打粉4包,因當事人沒有建立臺帳,故營業額及利潤無法計算。執法人員對上述未使用完的泡打粉依法實施扣押。

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已扣押的食品添加劑;2、罰款1萬元。

七、慈利縣某酒坊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案

2020年2月,慈利縣市場監管局委託廣電計量檢測(湖南)有限公司在慈利縣某酒坊進行監督抽檢。經檢驗,所抽樣米酒「甜蜜素」項目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經調查,當事人共生產了50千克該批檢驗不合格的米酒,抽樣2千克,銷售給消費者48千克,獲利共計500元。

該局依據《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甜蜜素0.35千克、沒收違法所得500元;2、處罰款9500元。

八、陳某經營含有國家禁止添加的化學物質的食用農產品案

2019年6月,永定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當事人經營的綠豆芽進行抽樣檢驗,檢出國家禁止使用的「4-氯苯氧乙酸鈉」成分。當事人為了使豆芽生長快、賣相好,憑個人經驗添加「護芽使者」、「護芽水」和「消毒粉」等。至檢查之日止,銷售上述豆芽3065千克,銷售價格2.4元/千克,獲取違法所得7356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已查扣的上述「護芽使者」52袋、「護芽水」114支、「消毒粉」4袋;2、沒收違法所得7356元;3、處罰款2萬元。

九、永定區某商店未取得《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和未經備案從事食鹽批發案

2019年5月,永定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某農貿市場內的某商店進行監督檢查,現場發現該店未取得《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和未獲備案而開展食鹽批發活動。該局根據《食鹽專營辦法》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所得571元;2、處罰款9429元。

十、羅某經營包裝標籤含有虛假內容的食品案

2019年6月,武陵源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當事人羅某經營的預包裝食品「藍莓李果」包裝標註:藍莓、張家界特色小吃,其實際是廣東眾億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種藍莓味的李果食品,並不是藍莓和張家界特色小吃。

當事人於2019年6月從生產廠家購進上述「藍莓李果」300盒(200克/盒),至檢查之日止已經銷售143盒,餘157盒,獲違法所得715元。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已扣押的「藍莓李果」157盒;2、沒收違法所得715元;3、處罰款2萬元。

來源:張家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焦點

  • 山東公布第10批例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山東公布第10批例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2020-11-2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第九批)
    堅決落實「四個最嚴」 全力守護食藥安全——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第九批)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於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定不移落實
  • 永州市公布10起2020年食品違法典型案例
    摘要: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10起2020年食品違法典型案例,涉及商標侵權、銷售過期食品、獸藥殘留超標、包裝標籤不合規定等方面。
  • 泰州警方通報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來源:泰州網警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3起案件被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破獲全國首例生產、銷售假「太歲」保健品案和全國首例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山東公布三起食品安全違法案例
    本報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堅決打擊各類食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對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近日向社會公布新一批典型案例。 威海市馬長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銷售侵犯牛欄山註冊商標白酒案。
  • 嚴懲食品安全違法 株洲公布12個典型案例
    紅網時刻株洲11月8日訊(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劉再武 肖利花)自啟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以來,株洲整治情況如何?今日,記者從株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聯合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查辦各類食品違法案件310餘起,罰款金額339.5萬元,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遼寧省公布醫藥等領域10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市場監管-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瀋陽訊(記者王文鬱)11月26日,遼寧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房地產、教育培訓、新冠疫情防護等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網際網路及重點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依法依規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
  • 山東省高院公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齊魯網3月16日訊(記者 李俊峰 王晴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今天通報2016年度山東法院依法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有關情況,並公布四起典型案例
  • 「崑崙2020」10起典型案例公布
    摘要:自5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以來,共破獲刑事案件2.4萬餘起,取得階段性成效。近日,公安部公布了此次行動中10起典型案例。
  • 臨沂曝光5起校園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摘要:近日,山東省臨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5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典型案件,該典型案件均為8月份所辦結。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守護廣大學生身體健康,近日,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官方網站對外公布了《2020年8月份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典型案件 》,對8月份辦結的5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違法案件予以曝光,希望廣大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引以為戒,守法經營。
  • 浙江公布10起廣告違法典型案例 杭州核力欣健實業公司上黑榜
    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強化廣告監測檢查,依法打擊廣告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監測傳統媒體廣告15.86萬條次,網際網路廣告39.23萬條次,發現與疫情相關的涉嫌違法網際網路廣告線索152條,公布10起廣告違法典型案例,其中包含4起藥品、保健食品案。
  • 民生無小事,上鐵法院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
    2020年10月30日,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審判情況通報》以及《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其中典型案例包括十件各類型的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
  • 眉山多起食品安全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遭曝光!
    為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眉山市稽查執法工作緊緊圍繞「查案件、保安全、促規範」總目標,通過「春雷行動」「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大檢查」「散裝白酒專項整治」「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長江十年禁捕」等行動,查辦一批大案要案,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嚴懲一批違法違規主體,務求早發現、早處置,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 甲醛加工食品、違規用農藥…青島中院通報危害食藥品安全典型案例
    今天,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了14起危害食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安某某等人均系打工人員,他們明知馬某某生產、銷售利用工業用火鹼、工業用甲醛等化工原料加工過的小銀魚,仍然參與生產、送貨等行為,與馬某某構成共同犯罪。啟示人們,維護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切不可助紂為虐。
  • 石家莊市食藥監局發布2016年食品藥品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河北省石家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該局於2017年1月19日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市2016年查辦的10起食品、藥品典型案件。;8、無極縣食藥監局查處無極縣醫院使用未依法註冊的醫療器械案;9、石家莊康寧商貿有限公司銷售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案;10、石家莊惠仕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保健食品案。
  •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例
    日前,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將2019年6月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查辦的部分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例向社會進行了公布。經查,當事人違法經營的米醋貨值金額為76114.23元;違法所得為23425.55元。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沒收當事人違法所得23425.55元和違法經營的食品小米醋以及用於違法經營的工具、設備,罰款106.5599萬元。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網絡圖保健食品添加處方藥、甜蜜素饅頭、境外疫區凍品……8月10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關工作情況及十大典型案例自2019年1月至今年6月,溫州兩級法院共受理危害食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171件,審結177件,生效判決被告人306人。溫州地區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以下特點———涉案食品種類繁多,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有的是在蔬菜種植、動物養殖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有的是在饅頭、豆腐、熟食等食品中超範圍、超量添加甜蜜素、防腐劑、著色劑等。
  • 河北曝光今年三季度食品藥品八大典型案例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10月17日,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記者張欣媛攝河北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張欣媛 實習生董源)今天下午,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同時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食品藥品八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方面5起、藥品方面3起。
  • 浙江金華查處商標侵權十大典型案例,食品商標侵權影響食安
    然而,現在「山寨」現象層出不窮,小豬佩奇、GUCCII、保時捷……2019年,金華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1276件,案值1952.03萬元,罰沒款3018.84萬元,維護了權益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利。
  • 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依法打擊制假售假犯罪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深化打擊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保持對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公安部4月22日對外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