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很多港人對中國歷史和知識大不如前

2020-12-06 觀察者網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國際著名數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丘成桐近日撰文指出,很多香港人對中國的歷史的認識大不如前。

丘成桐這篇文章刊登於香港《明報月刊》2013年2月號,題為《我們豈能自甘人後》。

2012年以來,香港政治風潮呈現越來越亂的局面,有些政治力量的運作目標已經超越了民粹的範疇。有些人甚至提出「港獨」主張,在街頭遊行中,也有少數港人舉起了英國米字旗和殖民地時期的港英旗,這引起了丘先生的高度關切。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資料圖)

去年7月1日,有香港團體上街遊行,隊伍中出現了一小群揮動港英殖民旗幟的人。9月15日,香港居民及一些網民不滿眾多內地水貨客對區內民生造成滋擾,在水貨客集結點抗議並衝擊水貨客。有抗議者突然高舉港英旗幟,大喊「中國人滾回中國」。10月1日,數十名香港人走到中聯辦門外,一邊揮動港英旗幟,一邊高叫內地不要幹預香港事務的口號,發出「中國人滾出中國去」、「香港要獨立」、「南京條約萬歲」等口號。11月,甚至有一名「港獨」青年手持港英旗去日本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

這些現象讓丘成桐先生非常不解。丘成桐於香港成長及接受教育,他以親身經歷訴說了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感受,其中一件事是殖民政府強迫香港中文大學從四年制改為三年制,「整個過程中,學生和教授始終是反對的。我當時只能嘆息英國人的蠻橫,卻無可奈何。」

到「九七」香港回歸,丘成桐說,「兩百年來國家民族的恥辱終於去除了,這是我曾祖父、祖父以至父親都期望著的一天。我想中國人終於在自己的土地上當家作主,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了,殖民主義者再不能假借自由為名來欺負香港老百姓了。」

丘成桐還引用美國總統甘迺迪的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對香港也有一些學生這樣做表達敬意。

他在最後寫道,「對國家、對全世界勞苦的大眾,香港人都挺起胸膛,一往無前,盡我們的責任,香港的未來是美好的,中華民族都希望香港與其他中國大城市昂首並進,我們豈能自甘人後?」

丘成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他是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得主、克拉福德獎得主,曾獲得有數學家終身成就獎之稱的沃爾夫數學獎。

以下為丘成桐在《明報月刊》2013年2月號上的原文:

對國家、對全世界勞苦的大眾,我們香港人都挺起胸膛,一往無前,盡我們的責任,香港的未來是美好的,中華民族都希望香港與其他中國大城市昂首並進,我們豈能自甘人後?

新的一年要來了,《明報月刊》邀請我寫一篇文章,本來不想動筆,工作實在太忙了。但是在飛往香港的旅途中,有一點時間,就寫了下面這篇隨想。

從無知到強大

二0一二年,中共剛好完成「十八大」會議,選出了一批新的領袖。新政府執政的第一步就提出反腐反貪,真是振奮人心。百多年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逼使中國割讓香港,可說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恥辱。隨之而來的喪權辱國,民不聊生,使人不堪回首。林則徐、曾國藩和之後的滿清大臣,以至國民政府都想改革維新,然而始終不能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官商勾結,官員腐敗貪婪。

我常常想,中國當時不乏有識之士,都是社會的領袖分子,為何沒有辦法將局面扭轉過來?我想除了官員腐化問題之外,還有大部分老百姓和官員的知識水平不夠,只看到眼前的利害關係,沒有長遠的看法。一方面害怕外國的船堅炮利,一方面無知,例如迷信風水、拆毀對國家經濟有重要貢獻的新建鐵路、發起義和拳以為赤手空拳可以對付洋槍洋炮等。這些老百姓不乏真心希望復仇的,也不乏渾水摸魚的。當時很多學者還是拒絕西洋文化,只願意接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無視基本科學的重要性。不過,在長期的內憂外患的環境中,雖然在科技方面仍然依靠外國的幫助,經濟上卻與先進國家漸漸靠攏,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最為欣喜的事情。

強迫中大行三年制的歲月

我在香港長大,看著香港的親戚朋友們的打拼奮鬥精神,使我極為佩服,香港居民來自五湖四海,有農夫,有工人,有商人,也有名重四方的學者,我們在五十至七十年代二十多年間培養出來的學者不遜於任何地方。香港經濟的崛起,也成為東方的奇蹟。我們香港人以此為傲,我們一方面倚靠祖國的供應,一方面也是祖國的最主要的出口港。

直到九七年前,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居民處處仰賴著殖民地官員的面色行事。我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成長,當然希望中大和西方名校並駕齊驅,中大也盡力去做。但香港回歸前幾年,香港殖民政府一面喊著民主的口號,一面強迫中文大學從四年制改為三年制。一九八○年,我親眼看著港督麥理浩嚴辭拒絕中大校長代表大學學生和教授的反對聲音,到一九八八年,在港督衛奕信手上,英國政府終於完成大學四改三,整個過程中,學生和教授始終是反對的。我當時只能嘆息英國人的蠻橫,卻無可奈何。其實更早以前,在六十年代,父親剛去世,我們家極為貧苦,母親帶著我到政府機關要求幫忙,殖民地官員的傲慢態度實在使人難受。當時最使我想念的是梁啓超翻譯拜倫的一首詩:「難道我今生今世為奴為隸便了?不信我今生今世為奴為隸便了。」

回歸後的失望

九七年回歸時看著英國國旗降下,中國國旗升上時,真是感動不已。兩百年來國家民族的恥辱終於去除了,這是我曾祖父、祖父以至父親都期望著的一天。我想中國人終於在自己的土地上當家作主,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了,殖民主義者再不能假借自由為名來欺負香港老百姓了。

香港回歸時,電臺訪問我,問我期望什麼,我說香港有一個獨特的位置,有一流的大學,有很好的人才,可以成為一個引領中國進入現代化的大城市。但是曾幾何時,我在媒體上看見的大都是抱怨和灰色的事情,實在令人失望。有人問,今日城中,是誰家天下?有人說是地產商,有人說是金融界大亨。在商界則北望神州,希求中央幫忙,在民間,老百姓示威遊行,抱怨中央幹涉太多。我發覺我在港的很多朋友並不贊成遊行的口號,我也覺得奇怪,難道中央參與香港的事務比當年殖民政府還要多嗎?竟然有一小撮人要升起港英旗,忘記我們祖宗曾受英國凌辱,也忘記了先烈們為國家流的血。事實上,我們經濟文化處處祈求中央大力支持,無復當年殖民地時的打拼精神。不求實業,但求地產,而大部分居民則蝸居在三四百英尺的房間中居住,全港市民向地產商奉獻。學界同仁也是北望神州,汲汲以做中國院士為榮,科研目標變得次要,高科技產業更無從談起。

我最為驚訝的是香港年輕學生對政府的失望,究竟是媒體造成的,還是政府的無能?但有一點,我知道很多香港人對中國的歷史和認識大不如前,基本文化竟不如當年殖民政府統治下的教育,誰之過也?實在值得反思。

我們的孩子

無論做事、行軍、做研究,我們都講究士氣,可是在今日媒體的宣傳下,我們可以說是在消磨士氣。長此以往,不單是我們憧憬的偉大城市不能實現,甚至會淪為第二流城市。

畢竟香港還是一個有活力的城市,香港人都希望揚眉吐氣,我希望香港人能夠群策群力去創業,即使政府的所作所為不如理想,我們還是應該給它一個機會,我也希望年輕學子踏踏實實地學習,在世界學術上佔一席地位,沒有文化學術的城市,絕對不配稱為偉大。現在香港的條件比我們從前好得多,不應該灰心,記得六年前我介紹霍金到香港訪問,由鄭紹遠兄在香港科技大學主持,香港人反應熱烈,可謂盛況一時。這十年來,陳啟宗先生和我發起恒隆數學獎,鼓勵中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而又需要思考的創新活動,我們的孩子們也真的不負所望,他們的成果並不遜於全世界最好的中學生。他們好奇、肯學習、敢創新。有這些能幹而有熱情的年輕人做基礎,我希望香港能夠迅速重振當年的雄風。

十五年前,我參觀英國倫敦大橋博物館,它陳列了從中國虎門掠奪得來的十六英尺大炮,這大炮有著我們廣東人守衛國土將士的血跡,關天培將軍為了這門大炮英勇犧牲了!新界元朗曾孕育過鄧世昌,他為了守衛中國海疆,在威海與艦俱沉。「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難道我們香港人忘記了我們祖先為國家犧牲的英勇事跡嗎?在美國極盛的時期,甘迺迪總統說:「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美國有很多年輕大學生參加救援全世界弱小民眾。不少香港的大學生也很多從事類似的活動,我對他們致以無上的敬意。對國家、對全世界勞苦的大眾,我們香港人都挺起胸膛,一往無前,盡我們的責任,香港的未來是美好的,中華民族都希望香港與其他中國大城市昂首並進,我們豈能自甘人後?

相關焦點

  • 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做客中國人民大學「科學大講堂」
    12月10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科學大講堂」在匯賢大廈舉行,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作題為「科學與歷史——中國基礎科學發展」的講座。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近三十年中國本土數學家的成長,在他看來,大不如陳省身、華羅庚、周煒良等老一輩大師。留學海外的傑出學者,少有願意全面回國的,國內拔尖的人才也都選擇出國,人才的培養和成長不佳,造成數學發展的困境。丘成桐注意到,連原先落後的一些亞洲國家,在大量投入後,數學研究也有了起色,比如2010年,執教於芝加哥大學的越南籍38歲數學家吳寶珠就拿到了菲爾茲獎。
  • 國際賽事大揭秘——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篇
    美國有很多名校都對數學好的學生情有獨鍾,例如著名的麻省理工MIT和加州理工CalTech的入學申請書中,特意有一欄讓你填寫全美數學邀請賽AIME (American Invitational Mathematics Examination)的分數。如果你能做對十五道AIME題中的六道以上,那進入MIT的機率會大增。
  • 丘成桐教授,不必動怒
    △圖源:pku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也有著輝煌而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創建於1927年的清華大學數學系和前工程力學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以及1979年恢復建立的應用數學系。1927年清華數學建立以來,積極與國際接軌,羅致和吸引了諸如華羅庚、陳省身等許多著名數學家,逐步發展壯大。
  • 創造力是中國學生的"短板" 專訪著名數學家丘成桐
    袁徵攝   據《東方教育時報》報導8月17日,天下著大雨,但上海圖書館的西門外人頭攢動,他們正等待著享譽全球的華裔數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數學界最高獎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作為2011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活動的一部分,丘成桐將與大家分享「我的數學人生」。在講座開始前,丘成桐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 丘成桐支持,楊振寧反對,中國「大型強子對撞機」到底何去何從?
    丘成桐是國際知名數學家,曾發布的一篇文章《丘成桐:關於中國建設高能對撞機的幾點意見並回答媒體的問題》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進行了反駁。作為著名高能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表態無疑是很有分量的,他反對當下修建大型強子對撞機,原因主要是: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花費很多後最終放棄了這個無底洞;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很多問題,當下科研經費有限;強子對撞機修建的價值並不明顯,其驗證的「超對稱粒子」可能僅僅是個「猜想加猜想」;鑑於中國在高能物理學的綜合現狀,即便有成果也可能與中國沒有關係
  • 「數學皇帝」丘成桐怒批:中國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這是中國現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丘成桐教授對中國現代教育的嚴厲批評。丘成桐教授的成就在現代數學界可以說是無人能及,22歲獲得博士學位,26歲成為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27歲突破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就連數學大師辛格都表示,丘成桐一個人就是哈佛的一個數學系。
  • 丘成桐談中國數學研究現狀:很多大學和地方政府在做表面工夫
    丘成桐談中國數學研究現狀:很多大學和地方政府在做表面工夫 科技導報/微信公眾號「數理人文」 2019-08-15 19:29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然而,通過和國內學校的直接接觸,丘成桐卻拋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這些年,中國大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最基礎學科,其作用不言而喻!當然其難度也讓很多孩子望而卻步,所以在選擇高考科目時,很多學生想避開數學,還有物理。這是非常讓人擔憂的!所以此時推出這個培養計劃,不拘一格的培養喜歡數學、願意投身於數學的高端人才非常好!
  • 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14歲時,丘成桐的父親猝然去世。家道中落,原本貪玩的少年突然經歷了世態炎涼,過去讀不太懂的《紅樓夢》讀懂了,「做學問的興趣忽然變得極為濃厚,再無反顧」。但他沒有走上文史研究的道路,而是鑽研起數學來。如此選擇,頗有對現實境遇的考量。只是丘成桐仍喜歡讀《史記》、《漢書》,說歷史的事實教導他如何在重要時刻做決斷。澎湃新聞:對您影響比較大的歷史著作有哪些?
  • 頂級數學家,從娃娃抓起: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中國數學的總體是大而不強,而為了改變現狀、培養頂級數學家,國內高校做了各種嘗試。近日,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作為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的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非常地重視基礎學科的建設,長期關注國內數學的發展。此次計劃的發布,意在為中國培養頂尖的數學家。
  • 楊瀾對話丘成桐:任正非應建「中國貝爾實驗室」
    丘成桐在節目中回憶了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往事,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談及30多年來不領分文幫助中國發展數學事業的原因,他深情的說,「我和數學的交融,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數學為什麼重要?人們生活中所有高科技一點的東西,都和數學有關。
  • 龐加萊猜想破解遭質疑 數學家丘成桐坦言中國人弱點
    會後,丘成桐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亞洲數學期刊》是一流雜誌,很多中國人由於自卑感看不起自己北京科技報:有人認為刊登朱熹平和曹懷東證明龐加萊猜想論文的雜誌《亞洲數學期刊》比較年輕,1996年才創刊,只有10年的歷史,不如其他國際數學雜誌歷史悠久,因此不夠權威。您是如何認為的?丘成桐:什麼叫做權威的雜誌?
  • 丘成桐簡介與主要事跡 數學家丘成桐主要成就有哪些
    在丘成桐看來,不少家長急功近利的思想,扼殺了孩子對於數學的天性和興趣。丘成桐認為,中國家長大多數隻希望孩子一生平安有錢,卻不鼓勵他們承擔更多的責任。一些孩子明明在數學方面有天分有興趣,家長卻鼓勵他們去念金融,因為金融能夠賺錢,這是很大的問題。在急功近利思想的主導下,原本應該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提高孩子思維能力和學習素養的奧數培訓,全然變了樣。
  • 丘成桐有多厲害?花了十年功夫,把清華大學數學系排名提升71位
    丘成桐時任哈佛大學的數學系系主任。有美國學者這樣評價道:「丘成桐他一個人,抵得過哈佛大學半個數學系。」與此同時,他還兼任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這在哈佛大學的歷史上都是少有的情況。像他這樣物理數學均屬頂級的學者,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也是極其難得。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奧數不應作為升學條件
    在國內,「奧數」(奧林匹克數學)一度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追捧,甚至成為學生的升學條件。對此,首屆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發起者,著名數學家、數學最高獎 「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12月22日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奧數」過於注重考試,而非關注學生知識的增加,對中國教育造成負面影響,不應成為升學條件。
  • 專訪數學家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如何看待中國孩子的教育和未來?在深冬夜裡的清華園,這位頗有點脾氣、但毫無架子的數學大家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娓娓道來。丘成桐棄文從理:熱愛歷史,但選擇了更客觀的數學1949年,丘成桐出生於廣東,後全家移居香港。
  • 大師講堂活動回顧|跟隨大師丘成桐漫步數學史
    3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為「大師講堂」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帶來精彩一課。丘教授學識淵博,在講座中旁徵博引,不僅講述了中國數學歷史,穿插了希臘數學發展史,還妙用古代先賢的言論,將一場關於數學的主題演講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 丘成桐現身合肥分享發現數學之美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世界華人數學家聯合會(ICCM)於2020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在中國科技大學舉行第四屆ICCM年會。本屆年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和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聯合主辦。27日,第四屆ICCM 2020最佳論文獎在合肥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