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銅鏡上的十二生肖圖案

2021-01-13 瀟湘晨報

圖①

圖② 隋唐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同時亦是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的鼎盛時期。因為隋代時間短,科學發掘出土的銅鏡數量不多,又因其形制、材質、鏽跡同唐代早期的銅鏡相類似,所以學者們大都將隋鏡和唐鏡統稱為「隋唐」鏡。

隋鏡存世量雖然較少,但在銅鏡發展史上卻有著上承漢下啟唐的重要地位。隋鏡紋飾圖案豐富多彩,自由活潑,造型上玲瓏別致,而且厚重、典雅,從根本上改變了南北朝以來,銅鏡粗簡、薄小的風格。將十二生肖動物作為銅鏡的主紋飾裝飾,也是從隋代開始的。本文介紹兩面隋代的十二生肖紋飾銅鏡,與愛好者共同品味、欣賞。

四神十二生肖鏡(圖①):直徑16.9釐米,重780克。圓形,圓鈕。弦紋帶將鏡背分為內外區。內區設四神(又稱為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環鈕排列。外區由雙弦紋圈帶向外均勻放射出的雙槓線分為十二格,毎個格內置有一個十二生肖動物,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形態逼真,有細小雲紋補綴其間,依序左旋排列。最外區是三角鋸齒紋,素緣。

此鏡十二種動物刻畫細膩傳神,神態各異,靈動自然。工匠們嫻熟精湛的技藝不僅表現出動物肥碩飽滿的體型,更突出它們矯健、活潑和機警的姿態,其連環的構圖使整個畫面看上去充滿了力量和速度。這種銅鏡有專家認為是南北朝時代之物,但更多學者認為證據尚顯不足,根據出土實物資料,定為隋代更為合適。

纏枝花十二生肖鏡(圖②):直徑13、緣厚0.6釐米,重430克。圓形,圓鈕,鈕周一圈弦紋內飾18個細小圓點構成聯珠紋鈕座。鈕座外在二周弦紋間形成內區,飾滿曲折盤繞的變形纏枝忍冬紋。外區由斜立雙線分為十二格,每格內各置寫實生肖動物一個,按序左旋排列。它們不但被刻畫得精緻靈動,而且每一生肖都配飾有動態的雲氣紋作為鋪墊,顯得飛揚而有仙氣。外圍飾三角鋸齒紋一周。素緣。此鏡版模極佳,整體水銀包漿,光氣十足,高古如新。陝西西安隋煬帝大業四年(608)李靜訓墓出土的十二生肖銅鏡與此鏡基本相同。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與十二地支相配的、以人的出生年份分別對應的十二種動物。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可見,最遲在東漢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北史·宇文護傳》記述後周宇文護的母親在齊寄書信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這是以生肖聯繫出生年見於正史的最早記載。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每一個生肖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並以此逐漸融合形成了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了人生、年運、婚姻等具體生活事物上。這種古老的觀念闡釋系統和想像性的信仰體系,已成為了中國民俗文化中的一種特殊哲學現象。

如今,時代的變遷並未使生肖文化衰亡,生肖作為春節節慶的主角反而比古代有所強化,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新年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大量的生肖新生用語已成了人們極為時尚的拜年語。

此兩面十二生肖銅鏡,淺浮雕紋飾精工細琢,整體造型生動自然,當為此類鏡中之精品。生肖作為悠久的中國民俗文化符號,在這兩面隋代銅鏡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為我們留下了文化和藝術上的永恆與不朽。

據《收藏快報》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西發現一銅鏡,上面有兩個奇特圖案,網友:孫權或比現代人還潮
    然而隨著一面銅鏡的出土,我們驚訝地發現,至少在三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知道了十二星座。1978年,在廣西省貴港市工農師範廣場中,學者們在一座古墓中發現了一面做工精美的銅鏡。此銅鏡的紋飾與佛像夔鳳鏡一致,為東漢晚期至魏晉特別是孫吳時期的典型鏡類。一般而言,這類銅鏡上會鑄有佛像,但是令專家驚訝的是,在這面銅鏡上鑄造了十六種星象。
  • 國博「鏡裡千秋 - 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掠影
    重輪星芒紋銅鏡,齊家文化,傳甘肅臨夏出土弘紋銅鏡,商,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昭明」蟠螭紋銅鏡,西漢「田氏作竟」七乳四神羽人瑞獸紋銅鏡,東漢,河南南陽百裡奚村漢墓出土「新有善銅」四神博局紋銅鏡,新朝「始建國二年」瑞獸簡化博局紋銅鏡,新朝始建國二年(10年)乳釘間銘文釋文:宜子孫鏡緣銘文釋文:唯始建國二年新家尊
  • 看見文物|新石器時代人們使用的「銅鏡」
    李曉霞/攝鑑的外形特點是腹部橫截面與口部為圓形,上腹壁較直,下腹壁圓曲內收成底。此銅鑑頸部收斂、弧腹、圈足。外壁飾三周蟠螭紋帶,紋帶間和圈足上各有一道繩紋,近口處附一對獸首形環耳。鑑有陶質、青銅質,據推測,古人將水注入鑑內後,可以利用平靜的水面自視。蟠螭紋銅鑑,戰國,1957年河南陝縣後川出土。 李曉霞/攝在玻璃鏡未發明前,古人都用銅鏡照臉。
  • 唐朝對生肖文化「情有獨鍾」,十二生肖俑:獸面人身,顏值爆棚
    從這一點上看,唐朝離婚雖然說男性佔主導地位,但是女性也享有部分的自主權利。 第二類是野生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和人類社會也有著密切的關係,第三類是中國傳統的象徵吉祥物龍,龍是人們想像的靈物,代表著富貴吉祥,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十二生肖的動物在選擇上都是有著一定內涵的,並帶有一定的意義。
  • 穿透時空的鑑容器:七角星紋銅鏡趣談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夕陽把一個路過溪流的少女身影斜射得很長很長,無意間,她突然發現在近處平靜的水面上,有一個影像隨著自己的走動而動、停留而留、近前而大遠去而小,靠近清晰遠離模糊的怪象而茫然,忽而一陣微風掠過,水中的影像便模糊不清了……後來先祖們在打制石器時發現一種叫黑曜石的材料,經過拋光可以照出影像,並產生製作照面用具的萌動,最早的石鏡由此誕生。
  • 「夜讀」一面銅鏡,折射出遠祖們怎樣的生活意趣?
    夕陽把一個路過溪流的少女身影斜射得很長很長,無意間,她突然發現在近處平靜的水面上,有一個影像隨著自己的走動而動、停留而留、近前而大遠去而小,靠近清晰遠離模糊的怪象而茫然,忽而一陣微風掠過,水中的影像便模糊不清了……後來先祖們在打制石器時發現一種叫黑曜石的材料,經過拋光可以照出影像,並產生製作照面用具的萌動,最早的石鏡由此誕生。
  • 漢代銅鏡有「英文」 千百年來引猜想
    圖2:新莽時期鑲嵌綠松石   新莽時期的四神規矩鏡,紋飾圖案內圓外方正因如此,在歷史上一閃而過的新莽時期,卻留下了一批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如人們所熟知的「金錯刀」、「契刀五百」等。銅鏡方面,該時期的四神規矩鏡,在中國銅鏡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四神規矩鏡,又稱四神博局鏡,因鏡背上有神秘的「TLV」紋而得名。這類鏡子,始見於西漢,新莽時期最流行。紋飾有繁有簡,有的有銘文,有的無銘文,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紋和「TLV」紋是其典型特徵。
  • 淺談秦代銅鏡的辨別方法!
    ,紀年墓出土的數量更少,原因是秦代時間比較短暫,從出土位置上看,秦代銅鏡出土位置比較明確,主要以墓葬出土為主,遺址出土數量很少,通常在墓葬內出土的位置多在棺槨之內,可以看到銅鏡顯然是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不可或缺的用具,所以被放置在棺內。
  • 十二生肖排序隱藏的秘密
    隋 十二生肖銅鏡 野猴申時方上樹,家雞酉時定入籠。戌時看門方用狗,亥時笨豬睡正濃。」不過,這種說法雖然有趣,但經不起推敲。如公雞最明顯的習性是早上打鳴,應與卯時相對應,而不應配屬酉時。 說法二:十二地支甲骨文與生肖動物形象相對應 十二地支分陰陽,子、寅、辰、午、申、戌屬陽,醜、卯、巳、未、酉、亥屬陰,即排在奇數位的屬陽,在偶數位的屬陰。
  • 辨真偽、評價值的明清銅鏡鑑定方法!
    在造型上特徵非常明確,除了圓形以外,其他的造型也比較豐富,這一點很明確,另外還有柄形鏡、菱花鏡等都十分常見。另外,明清銅鏡在大小上也是不一。明清銅鏡素麵的情況很常見,總的來看,明清素麵銅鏡在數量上有一定的量。
  • 敦煌石窟中各朝代佛像背光圖案密碼
    佛背光圖案是畫在佛龕內佛塑像身後壁上的裝飾。背光包括頭光和身光,頭光亦稱圓光、項光。壁畫上的佛像也繪有背光,與像背光相同。依佛經說,佛是聖人,身有「三十二好相」,或稱「八十種好相」,其中有「身金色相」、「常光相」,身體經常放射著金色光芒。
  • 漢代神秘銅鏡:"英文字母"蘊含宇宙模式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古銅鏡日漸受到收藏家和鑑賞家的重視,本報協辦、正在舉行的山東省文物精品大展上就有不少精美的古銅鏡藏品,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莫過於漢代四神規矩鏡。  銅鏡起源 傳說源於黃帝  中國在什麼時代開始鑄造和使用銅鏡,古史中記載了許多傳說。《軒轅黃帝傳》說:「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
  • 整飾容顏,修爾法服,正爾衣冠,銅鏡的前世今身!
    距今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出土的這面銅鏡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銅鏡,被譽為中華第一鏡戰國四葉紋銅鏡,台州博物館藏西漢四神十二辰博局鏡山東博物院藏西漢銘文鏡「見日之光,長毋相忘」山東博物館藏西漢銘文鏡「清治銅華以為鏡,昭察衣服觀容貌,清光宜佳人
  • 30斤大葫蘆由整塊東非黑黃檀雕成 葫蘆藤上「結出」一串「十二生肖」
    揚子晚報記者張可文/攝  匠心獨運  30斤黑黃檀整塊雕出十二生肖  在江蘇南通,近年來紅木的製作、加工,已從一項傳統的民間技藝發展為較為成熟的產業。  此次博覽會上,高級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徐宗華展現了他最新創作的紅木擺件。
  • 十二生肖中,為什麼只有龍是虛構動物,十二生肖從何而來?
    十二生肖從何而來?十二生肖是對應的十二地支的動物代表。而十二地支的發明人因為年代太久遠,即便有些記錄,也沒有考古資料來驗證。其實世界上所有的神奇幻獸在現實中都能找到對應。就好像我們認為是奇書的《山海經》,放在今天科學的眼光下來看,很可能只是一個上古的徐霞客用粗略的語言寫下的遊記。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地推測,這些神獸的原型必然是曾經存在過的。由此得出題主的第一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 提前服務快訊:蛇年的民族風格AK,AK47-十二生肖-先蛇
    先遣隊服也迎來了一個比較大的更新,增加了很多武器和道具,其中一個AK必須是顏值更新的峰值,他是AK47-十二生肖-snake。十二生肖系列一直是民族風格中最漂亮的武器,十二生肖蛇的AK是顏值的峰值,以紅色為背景色,槍身有蛇圖騰,彈夾為滄浪圖案。
  • 銅鏡形制創新:菱邊葵邊素鏡與心形、柄形及掛式素鏡
    製作素鏡要比製作有紋飾的銅鏡要求更高,技藝更強。素鏡因無紋飾可供欣賞,必須製作得規範、大方、悠雅、樸實,才能在社會上得到承認。素鏡只能在素字上下工夫,這是一種基本功、硬本領。一、心形、柄形及掛式素鏡心形銅鏡首先出現於宋代,其中有鑄制商銘者,有背飾陽燧者。
  • 上海博物館有一面古代銅鏡,精美至極,可是如何鑄造卻至今成謎
    因此,為了方便讀者們了解,所以小編就給您說一件上海博物館的銅鏡,是目前所發現的銅鏡中最精美的一件,但它是如何鑄造的,卻始終成謎,至今無解。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銅鏡也就是青銅鏡,在商周時期是一種祭祀的禮器,後來到了春秋戰國,銅鏡才完全取代了「水盆」,成為人們鑑形的工具,銅鏡的製造工藝,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一時間,各種不同類型銅鏡,在能工巧匠的手中不斷的湧現,以滿足權貴們的需求。直到漢朝時期,銅鏡才逐漸走向普羅大眾,成為尋常百姓家中必備的生活器具,並一直延續到後世。
  • 十二生肖排序 十二生肖的故事
    雖然有些迷信,但是十二生肖在我國的有著源遠流長的故事,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序,說法各一。今天就來看看十二生肖排序的真相。  十二生肖排序  真實的十二生肖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  十二生肖的故事  相傳玉皇大帝想選12種動物作為生肖代表,他派神仙下凡跟動物們說了這件事,
  •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改造初露真容,東西南北各有1個神秘圖案呈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許俊文 攝影改造中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個神秘圖案呈現……這些圖案到底是什麼?背後有何寓意?請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專業解讀!本報訊近日,有鄭州市民發現正在改造中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從腳手架圍擋中露出了嶄新的冠部,並且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個神秘圖案。這個圖案到底是什麼呢?有何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