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出土的這面銅鏡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銅鏡,被譽為中華第一鏡
戰國四葉紋銅鏡,台州博物館藏
西漢四神十二辰博局鏡
山東博物院藏西漢銘文鏡「見日之光,長毋相忘」
山東博物館藏西漢銘文鏡「清治銅華以為鏡,昭察衣服觀容貌,清光宜佳人」
山東省淄博博物館藏齊王墓青銅方鏡,是我國出土的最大的銅鏡,鏡長115.1釐米,寬57.5釐米,重56.5公斤
西漢四乳釘星雲紋鏡
「位至三公」鏡,新鄉市博物館藏,銘文順時針旋讀。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唐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金銀平脫鏡是唐代貴族的特種高級定製奢侈品,並非一般老百姓可以享有。金銀平脫工藝是指把加工成極薄的金銀飾片用生漆貼在鏡背作紋飾,空白處及貼金銀處髹漆數重,再細加研磨使花紋與漆面平齊,從漆面中脫露出來,因此稱作「金銀平脫」。唐代金銀製作工藝高度發展,衍生了在銅鏡背面金銀平脫而成的炫目華美紋飾。
西安博物院藏金背瑞獸葡萄鏡,是一種唐代特有的高級定製奢侈品,金背鏡是指將金皮貼上錘鍱出浮雕式的紋樣,放在預製的模子內,壓印突起的花紋,再經鏨刻而成背殼嵌入銅鏡背面。紋飾中的瑞獸與葡萄都是舶來品,見證了輝煌絲路上的繁榮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