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肝真正令我們恐懼的其實是恐懼本身
衛生部今日通報,我國已於近期制定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B肝五項檢查有關政策,明確禁止將攜帶B肝病毒作為限制入學就業的條件。政策在出臺之前將會通過有關部門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12月29日《揚子晚報》) 「B肝歧視」被稱作「中國第一歧視」。
-
B肝歧視短期內難消 根本原因是恐懼
B肝歧視的根本原因是恐懼 近半參與調查者認為消除B肝歧視需要時間 去年12月29日衛生部通報:我國已於近期制定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B肝五項檢查有關政策,明確禁止將攜帶B肝病毒作為限制入學就業的條件,並表示在政策出臺之前將會通過有關部門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
肝膽衛士李亞磊科普:減少B肝歧視
一、B肝歧視的原因 對於B肝的歧視,主要原因是還是認知不夠。公眾普遍知道它是一種慢性傳染病,難以治癒。還有一部分人只是一種從眾心理,一聽肝炎就會有偏見、歧視心理。生活中我們可以接受一個患感冒的同事,卻很難接受一個患B肝的同事。不敢觸摸B肝患者的東西,這裡根本原因大家忽視了B肝的傳播途徑。
-
B肝定會變成肝癌?對B肝的這4個誤解,早點知道比較好
關於B肝的4大常見誤區1、不能和B肝患者進行接觸,接觸就會被傳染B肝的傳染性是比較強的,且目前B肝也沒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很多人對於B肝都感到很是恐懼。如果身邊出現了B肝患者,免不了會有歧視的可能。其實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以及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前面三個傳播方式很多人都沒有異議,而針對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就有些歧義了,其實日常的一起吃飯、握手、擁抱或者普通的日常接觸,是沒有被傳染B肝的風險的。就拿吃飯來說,即使不小心使用了B肝患者使用的餐具,如果嘴裡沒有傷口,傳染的可能性也很小,更別說大家已經注射了B肝疫苗。
-
「B肝歧視第一案」:原告方看淡一審結果(圖)
」引發全國首例訴訟案 昨天,備受媒體和法律界關注的「B肝歧視第一案」在安徽省蕪湖市新蕪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值得注意的是,張先著並非B肝大、小三陽,而只是B肝五項檢測指標中第一、五項為陽性,並且肝功能正常,屬於基本沒有傳染性的普通感染者,而像他這樣的情況在全國1.2億B肝人群中不在少數。今年10月底,多方交涉無效的他憤而以「惡意歧視、侵犯B肝感染者正當的工作權利」將蕪湖市人事局告上法庭。 走上法庭前,張先著對記者說:「很多病友都為我高興,而我卻在為周一超難過。
-
B肝知識小科普——B肝在日常生活的接觸到底會不會傳染?
人們對B型肝炎最常見的一個誤區,其實也是對B型肝炎的一種歧視,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B肝患者或者B肝病毒攜帶者會傳染B肝。 一些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存在拒收B肝病人的情況導致B肝病毒攜帶者求職受阻。
-
專家:未來5年B肝或可治癒 需進行規範抗病毒治療
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介紹,我國曾是肝炎大國,特別是B肝大國。為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我國實施了預防接種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控策略,取得顯著成效。我國兒童目前B肝的病毒感染率逐年顯著下降,2014年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4歲的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是0.32%,和2006年相比下降66.67%。目前全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已降至於7%以下。
-
取消「B肝五項」檢查 破冰之後如何融冰?
然而,對我國人數超過1億的B肝病毒攜帶者來說,在對相關政策的期待中也夾雜著憂慮——在實際執行和操作過程中,會不會出現種種規避手段和「隱性歧視」?比疾病更可怕的歧視之冰,能否在陽光下消融? 多數網民認為,取消「B肝五項」檢查具有積極意義。如人民網調查顯示,截至1月25日14時,共有16000多名網民參加調查,超過80%的網民贊同取消入學就業B肝檢查。 網民「王傳濤」說,「B肝歧視」被稱作「中國第一歧視」。這不僅表現在對B肝患者及病毒攜帶者的病理歧視,更關乎人的尊嚴權利平等問題。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的「B肝五項」檢查,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
「不要和B肝患者談戀愛」上熱搜,揭開1.2億B肝病毒攜帶者最後的...
「你有B肝」就意味著你「活該被歧視」,就意味著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 B肝歧視,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 01.B肝患者不配 2004年4月2日上午,安徽蕪湖。 一位叫張先著的B肝病毒攜帶者被大眾所熟知。
-
B肝患者自述:因身邊同事得了肝癌而覺得恐懼
一位B肝患者的自述:我今年26歲,工作順利,生活豐富。然而,我卻是一名B肝患者,醫生說,可能是從母親那兒傳染的,母親也確實是B肝陽性。時間越長,「B肝」這個陰影在我心裡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最近我的同事張哥,突然因為肝癌住進醫院。
-
B肝患者孤立自己的背後:普通接觸其實不會導致傳染
發病隱匿只是B肝病毒攜帶者延誤就醫的原因之一,自我歧視則是另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擔心病情暴露,無法正確面對感染者的身份,B肝病毒感染者在心理上常伴有自責、偏見、絕望等負面情緒,進而在社會關係上相對「孤立」。
-
沒有B肝的未來指日可待
珠江瞭望 沒有B肝的未來,多久才會到來?據報導,日前,2018年國際消除病毒性肝炎暨B肝母嬰零傳播工程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會議發布了《為了沒有B肝的未來——廣州宣言》(下稱《廣州宣言》)。一方面,B肝對生命健康構成了直接威脅。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莊輝介紹,「估計目前我國大約有8600萬B肝病毒攜帶者,約佔全球感染人數的1/3。如對慢性B肝患者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從2015年到2030年預計約有1000萬人將死於B肝相關的肝硬化和肝癌。」 另一方面,由B肝引起的「B肝歧視」時有發生,撕裂社會群體關係。
-
劉德華致中國B肝患者的一封信,B肝有望徹底治癒2020?
心痛難過為什麼文明社會會有人歧視病患,安慰的是當B肝防治宣傳運動開始後,更多的人會來幫助B肝患者,鼓勵和支持他們進行長抗病毒治療,從而慰藉到他們的心靈。除了B肝病患的來信外,我也收到一些關心我,著緊我為什麼要擔任B肝防治宣傳大使的朋友來信,他們為了我公開是B肝病毒攜帶者而感到困惑。謝謝大家對劉德華的愛護,我由接受擔任B肝防治宣傳大使的一天,就已經下定決心陪著所有病者一同踏上抗病之路。
-
禁止入學就業查B肝?不少人擔心由其他途徑查B肝
南方日報訊(記者/向雨航實習生/鄔綿)「其實之前就已經有法律禁止在入學和就業時進行B肝檢查,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政策是空的,B肝病毒攜帶者還是經常被企業拒絕。」2008年7月剛走出大學校門就被一家公司以B肝「大三陽」為由拒之門外的陳玲(化名)說。
-
深評|期待一個沒有B肝的2025
原標題:燕都評論|期待一個沒有B肝的2025 沒有B肝的未來,多久才會到來?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莊輝介紹,「估計目前我國大約有8600萬B肝病毒攜帶者,約佔全球感染人數的1/3。」另一方面,由B肝所引起的「B肝歧視」,仍時有發生。 去年8月份,長沙的李小姐因為體檢報告顯示「B肝病毒攜帶者」而被招聘公司拒之門外,李小姐一怒之下將一紙訴狀遞到法院,最終獲得精神補償5000元。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乃至於在某種程度上談「乙」色變。
-
B肝核心抗體陽性怎麼辦 需要這樣做
很多人都對B肝核心抗體陽性這個詞比較陌生,其實它是B肝的一種,B肝病毒感染後,很多人的血清中都會檢查出這個抗體。陽性就是它的一種症狀。那麼,B肝核心抗體陽性怎麼辦?B肝核心抗體陽性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
南方周末:B肝治療騙局
相關專題:「B肝歧視」引發全國首例訴訟案 相關新聞: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不存在B肝「特效藥」 中國人數高達1.2億的B肝病毒攜帶者群體,成了庸醫和「假郎中」們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的「富礦」一位患B肝17年的中國病人說,「它侵蝕你的肌體、折磨你的精神,並把你逼到一個羞於見人的陰暗角落。」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表明:全球今天共有3.5億人生活在B肝病毒的陰影下;中國的B肝病毒攜帶者——HBVER——約有1.2億人,其中3000多萬人已成為B肝患者。 「B肝,包括其他肝炎每年會為中國帶來300億—500億元的經濟損失。」
-
B肝病毒定量怎麼看?其實很簡單!
最近很多B肝患友來諮詢病毒量的化驗單怎麼看,慢性B型肝炎和乙型病毒攜帶者的傳染性高低主要取決於血液中的B肝病毒DNA的水平,水平高時傳染性也高。B肝病毒屬於嗜肝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家族中的一個成員。B肝病毒基因DNA存在於B肝病毒的核心部位,並隨著病毒基因的複製,不斷釋放入血。
-
家裡的頂梁柱塌了,B肝患者如何能不為肝癌「恐懼」
後夫妻倆心情平穩後,我了解到,劉先生本來就有B肝,一直吃著保肝降酶藥,也沒有重視過定期檢查,想起來就去檢查一下,也沒在意,現在真是後悔死了....我國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HCC)患者中,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為 60%和80%,可見B肝病毒的確是我國大多數晚期肝病的罪魁禍首。 慢性B肝患者如何躲開肝癌這一噩夢呢?
-
B肝如何做父/母嬰阻斷,tafB肝新藥治癒率多高?
在中國,一場疾病足以摧毀一個家庭,B肝疾病本身雖不致命,但是B肝治療上的問題以及B肝歧視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是不計其數的。B肝具有傳染性,常見途徑主要包括血液、母嬰、體液傳播等,相信B肝患者都不想把疾病帶給孩子,尤其是作為母親的患者,為了母嬰阻斷想盡了辦法,今天結束一下怎麼做嬰B肝阻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了解一下哪些情況需要做母嬰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