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衛士李亞磊科普:減少B肝歧視

2021-01-15 騰訊網

小陸是一個B肝患者,由於不想讓單位同事知道,從來不參加單位體檢,直到有一天感覺上腹劇痛,在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肝癌,並且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這個消息對於他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這個悲劇的發生,一是因小陸怕被同事知道,而得到同事異樣的眼光,另一方面是小陸本身不重視自身病情而導致病情的惡化。因此,要轉變公眾的觀念就需加快普及B肝的知識刻不容緩。

一、B肝歧視的原因

對於B肝的歧視,主要原因是還是認知不夠。公眾普遍知道它是一種慢性傳染病,難以治癒。然而它是如何傳染的,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常常採取敬而遠之的方法。還有一部分人只是一種從眾心理,一聽肝炎就會有偏見、歧視心理。生活中我們可以接受一個患感冒的同事,卻很難接受一個患B肝的同事。不敢觸摸B肝患者的東西,這裡根本原因大家忽視了B肝的傳播途徑。

二、B肝的基本知識

B肝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就是喜歡在肝細胞裡生活的病毒,它在肝細胞裡自我複製成新的病毒顆粒,再感染新的肝細胞。它是一種DNA病毒。在複製過程中B肝病毒DNA會進入到肝細胞核裡,這也是B肝不易根治的原因。B肝病毒主要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傳播途徑。生活中的文身、共用剃鬚刀、不安全注射等血液暴露行為都屬於血液傳播。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包括握手、擁抱,共用辦公室、餐廳並不會傳播B肝。B肝最有效的自我防護就是接種B肝疫苗,而不是躲避。

三、B肝的危害

在尊重、關愛患者的同時,對於B肝潛在的風險也是不能迴避的。感染超過6個月仍未恢復的B肝,就是慢性B肝。當前多數慢B肝還難以根治,部分患者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癌,也有些患者會有重型化的情況出現。了解這些情況主要目的是讓患者學會主動地、自覺地去自我管理,堅持複查和治療。一些問題早期發現幹預,治療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四、B肝患者的自我管理

B肝患者應該樹立自信,減少自卑,在堅持合理的治療同時,要養成定期複查的習慣,戒菸戒酒、注意營養、合理飲食、生活規律對肝病也是很有好處的。B肝並不可怕,通過有效的治療和自我管理,多數患者可以得到臨床康復。

肝膽衛士李亞磊提醒:B肝患者一定要保持規範治療,不要私自停藥,遵從醫囑,定期到院進行複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阻斷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相關焦點

  • 北京國康醫院李亞磊:B肝病毒量高代表什麼?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B肝病毒是肝炎中的一種,B肝病毒在體內的數量及病毒複製的情況可以檢測而看到,而B肝病毒的多少與肝細胞的損害以及傳染性相關嗎? 肝病毒越多並不代表肝臟損傷越嚴重,它們並非成為正比的。
  • 北京國康醫院李亞磊科普:肝硬化患者如何正確護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得了肝硬化後如果沒有儘早治療好,對患者的肝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肝硬化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症狀對患者的生活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患上了肝硬化後,務必要積極的治療和護理。
  • B肝到肝癌有幾步?不想B肝惡化這幾個方面要注意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我國是肝炎大國,在我國患有B肝的病人已經超過1億,B肝三部曲在很多B肝患者身上都真實發生著。不少新近檢查出B肝的患者或者是病情尚未發展的患者因此也常常憂心,是不是得了B肝以後就要變成肝癌了?得了B肝就一定光輝按照三步曲發展嗎?
  • B肝患者一定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嗎?
    我國是B肝大國,根據統計顯示,我國B肝病毒感染率為7.18%,也就是說100個人裡面就有7個人體內患有B肝病毒。但並不是這7個患者都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最終結果。 那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B肝會發展我肝硬化甚至肝癌,這的確是B肝病人及其家屬所關心的問題。
  • B肝歧視短期內難消 根本原因是恐懼
    一切皆因「B肝歧視」而起。在探究「B肝歧視」為什麼會存在的問題上,有社會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很多人不清楚B肝的傳播途徑,認為和B肝病毒攜帶者生活、工作在一起隨時可能被傳染。這「歧視」,其實是人們對疾病的恐懼。這種恐懼在現實中被無情誇大,而強制B肝檢測在其中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衛生部通報上述政策意在破除這種制度安排,以消除B肝歧視。
  • B肝知識小科普——B肝在日常生活的接觸到底會不會傳染?
    人們對B型肝炎最常見的一個誤區,其實也是對B型肝炎的一種歧視,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B肝患者或者B肝病毒攜帶者會傳染B肝。 一些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存在拒收B肝病人的情況導致B肝病毒攜帶者求職受阻。
  • 沒有B肝的未來指日可待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呼籲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包括新發感染減少90%,死亡率降低65%。而在中國,這個目標有望在2025年實現。  B肝是人類社會之禍。一方面,B肝對生命健康構成了直接威脅。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莊輝介紹,「估計目前我國大約有8600萬B肝病毒攜帶者,約佔全球感染人數的1/3。
  • 深評|期待一個沒有B肝的2025
    日前,2018年國際消除病毒性肝炎暨B肝母嬰零傳播工程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會議發布了《為了沒有B肝的未來——廣州宣言》。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呼籲2030年消除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病毒性肝炎,包括新發感染減少90%,死亡率降低65%。而在中國,這個目標有望在2025年就能實現。  肝炎的存在,已成人類社會之禍。
  • 李亞磊院長教你輕鬆看懂 「肝功能」化驗單
    下面李亞磊院長一一為您介紹: 1、轉氨酶 轉氨酶在人體來源較多,除了肝臟可以產生外,其他如心臟、大腦、肺、肌肉、腎臟都會有轉氨酶產生,所以轉氨酶升高,一定要明確是不是肝臟病引起的,如果患者以往有B肝病毒、C肝病毒感染或脂肪肝、酒精肝,或有明顯的肝炎症狀體徵(如納差、腹脹、厭油、肝掌、蜘蛛痣等),或結合膽紅素、白蛋白、肝臟B超結果等也有明顯異常,則考慮為肝臟炎症所致轉氨酶升高。
  • 「B肝歧視第一案」:原告方看淡一審結果(圖)
    」引發全國首例訴訟案        昨天,備受媒體和法律界關注的「B肝歧視第一案」在安徽省蕪湖市新蕪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  日前本報記者趕赴蕪湖,採訪「B肝歧視第一案」庭審情況。  現場回放  許多B肝感染者從外地趕來旁聽 不少人站著聽完三個多小時庭審  張先著,安徽皖西學院應屆畢業生,在今年公務員考試中考了第一名,同樣因為查出感染了B肝病毒被拒之門外。
  • 專家:未來5年B肝或可治癒 需進行規範抗病毒治療
    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介紹,我國曾是肝炎大國,特別是B肝大國。為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我國實施了預防接種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控策略,取得顯著成效。我國兒童目前B肝的病毒感染率逐年顯著下降,2014年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4歲的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是0.32%,和2006年相比下降66.67%。目前全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已降至於7%以下。
  • 「B肝歧視」其實是B肝恐懼
    父親並不是不知道共用注射器可能導致B肝等傳染病傳播,可是在打一次屁股針只收1.5元的時候,你還能要求什麼?(具體是B肝病毒攜帶者還是B肝患者,我不太清楚)被迫休學回家了,農家孩子考大學跳農門的短暫歡喜變成一家人的愁顏。
  • 國家「禁查B肝」政令發布已兩月 恐成一紙空文
    然而,3名B肝「鬥士」近來明查暗訪武漢133家醫院,卻發現僅有10家按章辦事。對此,社會各方均希望國家關於「禁查B肝」的細則早日出臺(據《武漢晚報》)。  國家「禁查B肝」的政令發布已兩個多月,然而武漢133家醫院居然僅有10家按章辦事,這一方面說明,從紙上權利轉變到現實權利需要一個過程,社會上根深蒂固的B肝歧視觀念,非一朝能除。另一方面也說明,「禁查B肝」政策還存在漏洞。
  • B肝真正令我們恐懼的其實是恐懼本身
    衛生部今日通報,我國已於近期制定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B肝五項檢查有關政策,明確禁止將攜帶B肝病毒作為限制入學就業的條件。政策在出臺之前將會通過有關部門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12月29日《揚子晚報》)  「B肝歧視」被稱作「中國第一歧視」。
  • 取消「B肝五項」檢查 破冰之後如何融冰?
    新華網杭州1月27日專電(記者餘靖靜)27日是由三部委起草的《進一步維護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最後一天。取消「B肝五項」檢查,是眾多B肝病毒攜帶者期待已久的破冰之舉,為關上「歧視大門」邁出堅實一步。
  • 「不要和B肝患者談戀愛」上熱搜,揭開1.2億B肝病毒攜帶者最後的...
    「你有B肝」就意味著你「活該被歧視」,就意味著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 B肝歧視,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 01.B肝患者不配 2004年4月2日上午,安徽蕪湖。 一位叫張先著的B肝病毒攜帶者被大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