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據悉,本屆中食展展覽面積高達100,000平方米,將設置12大展區,通過創新升級的內容與形式,聚焦新形勢下食品行業新的需求和趨勢,推動食品行業的國際化、品質化發展。目前,中食展共吸引了2,200家參展商,預計將有60,000名專業觀眾參與。
作為展會重要的主題活動之一,中食展今年的「鮮生活」板塊仍舊備受期待。「鮮生活」將繼續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挪威海產局、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共同聯合打造,在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SIAL China)現場呈現。
據悉,鮮生活今年將展出鮑魚、燈塔水母牡蠣、鹽田蝦等ASC認證海鮮產品,鱈魚、青花魚等挪威海產局產品。和往年一樣,現場將有星級大廚為美食達人烹飪高端海鮮產品,用精湛的廚藝和高品質的食材呈現鮮生活的主題理念,重現餐飲消費場景。
場景體驗一體化,鮮生活多維度展現優質海鮮產品
後疫情時代,國內外海鮮市場的變革發展呈現加速化趨勢。在市場埠,消費者普遍更關注海鮮產品的品質安全,選擇更放心信任的產品,這對海鮮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中食展「鮮生活」主題活動,通過有代表性、權威性的產品甄選,將有資質認證,品質保證的海鮮產品展示陳列,為優質產品及企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展示平臺。
據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鮮生活主題烹飪展會,將設置三個專場,共有十三個海鮮品類參與。在9月28日至30日三天的展出時間內,會有金牌廚師對現場進行展出的海鮮產品進行烹飪表演,讓專業觀眾一邊觀摩烹飪,一邊品嘗,從原料、菜品、餐酒搭配的各式食用場景以及真實的消費體驗等多個維度出發,展示優質的海鮮產品。
本次展會線上直播和線下展會將會同步進行,從多形式、廣角度、寬領域來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既為專業賣家強化品牌記憶,增強展會延展力;也將通過創新模式來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在向市場傳達可持續海鮮產品新動向的同時,將高品質產品推廣到千家萬戶。
ASC認證專場現首個國內牡蠣品牌,燈塔水母獲行業關注
ASC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可持續發展貿易組織(IDH)於2010年共同發起的項目,致力於降低全球水產養殖業的環境及社會負面影響,推動水產養殖業向環境可持續和社會負責任模式進行轉型。經ASC認證的產品可保證來自於安全有保障的養殖環境,運輸過程全程可追溯。
在此次中食展「鮮生活」披露的活動進程表中,ASC認證企業專場是整個活動中持續時間最長,展出海鮮產品最多的部分,包括蝦夷扇貝、鹽田蝦、燈塔水母牡蠣在內的六種海鮮產品將於9月29日下午一點到四點進行展示及烹飪。
其中,首個參展的經ASC認證的國內牡蠣品牌燈塔水母,在正式展出之前就備受行業及消費者的期待和關注。
據了解,在此前的中食展鮮生活活動中,大多以進口海鮮展示為主。近年來,陸續有符合國際品牌標準的國產海鮮產品,例如鮑魚、蝦夷扇貝等,跨過嚴格的檢驗門檻進入展會,成為少有的國產海鮮代表。今年,燈塔水母牡蠣成功入展,進一步拓寬了中食展內國產海鮮的品類,標誌著我國海鮮產品的發展逐步與國際接軌,具有較高的品牌認可度以及產品品質力。
高品質牡蠣品牌燈塔水母,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專注打造世標準的綠色海洋產品」為使命。為實現養殖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燈塔水母聯合中科院及廣東海洋大學建立乳山牡蠣示範化海洋牧場項目,嚴格按照ASC體系管控養殖全過程,建立標準養殖體系。此前燈塔水母成功獲得牡蠣類ASC認證,標誌著燈塔水母產品品質得到國際級認可。
燈塔水母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參展,除了拓寬產品展示平臺,也希望告知大眾,在新形勢,新發展的背景下,國內同樣不缺高品質的海鮮產品。燈塔水母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牡蠣行業的升級發展,也期待未來展會結束後,國產優質海鮮品牌能共同聯手,為整個國內海鮮行業的未來發展賦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