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現代人是怎樣走出非洲來到東亞的?這條「北方路線」引發關注

2020-08-10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早期現代人是怎樣走出非洲來到東亞的?他們到底走了哪條路線?這個問題一直被學術界高度關注。

以往學術界更多地認為,早期現代人從非洲向東亞進發,走了一條「南方路線」,這條路線途徑阿拉伯半島、印度、東南亞等地。為探究這條早期現代人擴散的路線,研究人員費盡心血,發表了大量關於「南方擴散路線」的論文。

實際上,早期現代人「東遷」,還有一條「北方路線」,這條路線途徑中亞、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西北等地。然而,這條路線很長一段時間都少有學人關注,相關研究也顯得冷清。

近年來,隨著古DNA分析技術的發展、新的測年技術的應用、考古新材料的發現,時移世易,早期現代人「東遷」的「北方路線」開始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目光匯聚於此。2017年,有學者在《Science》上發表綜述文章,評述期現代人擴散的不同路線及時間節點,其中「北方路線」就被著重強調。

早期現代人擴散的路線和時間節點(Bae等, Science 2017)

近日,應《Science Bulletin》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團隊發表了關於早期現代人沿著「北方路線」擴散的評述。「化石人類學、古基因組學、考古學等多方面證據表明,距今約5萬-3萬年間前,早期現代人曾沿中亞、西伯利亞、蒙古、中國西北地區等向東擴散。」高星說。

相比早期現代人在距今約12萬-8萬年前便沿著「南方路線」向東擴散,「北方路線」要晚不少。高星說,這表明,早期現代人的擴散是一個複雜過程,在不同時段有著不同的擴散路線,並且擴散的機制和動因可能有所不同。

早期現代人在沿北方路線擴散過程中與古老類型人類(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有過頻繁的基因交流,揭示出古人類基因交流歷史的複雜性。「北方擴散路線」的新研究成果表明早期現代人的擴散是一個複雜的動態過程,且擴散過程中與不同人群的基因交流可能是常態,提醒學者在討論我們的直接祖先——現代人的起源和演化時應該更加重視區域複雜性和基因交流的頻發性。

與「北方擴散路線」相關的重要遺址及其年代和出土的石製品

石製品技術是論證早期現代人擴散路線的重要證據。因與早期現代人出現的時間重疊、出土具有行為現代性特徵的文化遺物(如裝飾品)等,研究者通常認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初段(Initial Upper Paleolithic,IUP)的文化遺存與早期現代人相關。

以往的研究立足東北亞不同區域石製品技術的籠統對比,提出了此類技術的擴散路線,但缺乏以人類行為決策為基礎的詳細技術對比。針對此情況,高星、李鋒團隊選擇寧夏水洞溝遺址第1地點的石製品開展了詳細的技術分析。寧夏水洞溝遺址群是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遺址群,在石葉技術的擴散、晚更新世晚期東北亞人群互動和生態適應等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第1地點因出土具有歐亞大陸西方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過渡特點的石製品遺存,被學術界所重視,為討論早期現代人的擴散提供了重要材料。

水洞溝遺址第1地點(圖B第一排中為1963年發掘負責人裴文中先生)

水洞溝遺址第1地點1963年出土石製品的技術研究將古人類的技術實踐看作行為決策過程,通過對石核准備、臺面修理和剝片面維護、剝片、石器加工等不同石製品生產階段行為決策的分解與提取,重建古人類的技術知識體系。

通過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外貝加爾地區、蒙古北部地區相關IUP遺址石製品技術的對比,發現不同地區存在一定的區域技術特點,但總體上水洞溝第1地點的石製品技術與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更為接近;相較而言,其與蒙古北部和外貝加爾地區差別較大。

目前已有的年代學研究結果顯示,此類遺存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出現的時間較早,在蒙古北部、外貝加爾地區和中國北方出現的時間大體同時,但晚於阿爾泰地區。綜合以上證據,高星團隊提出東北亞地區IUP石葉技術的擴散是多路線模式,而非之前學者提出的單線擴散模式。此項研究從考古學角度揭示出早期現代人的北方擴散路線並非單一的,而可能存在多條路線,表明早期現代人擴散的複雜性。該項成果已於2020年6月15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

高星表示,現代人北方擴散路線的相關研究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給研究者提出了諸多新的課題。目前中亞、中國西北地區等發現的相關考古遺址還較少,亟需系統的調查以填補北方擴散路線上的空白,使得該路線更為完整、更加充實;早期現代人化石的發現和古DNA的研究案例較少,基礎數據有待補充;北方擴散路線所在的區域地理環境多樣(林地、草原、沙漠等),早期現代人擴散過程中對不同生態環境的適應是今後相關研究的重點;早期現代人擴散中與古老類型人類基因交流頻發,他們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否存在、以何種方式存在、如何在考古學材料中辨識等也是今後研究的重要內容。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中國人祖先是非洲現代人和早期智人
    對於非洲起源說和多地起源說這兩種學說,三位專家都認為,已有很強的證據表明,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也源自非洲,是從非洲走出的現代人與兩種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親密接觸」產生的後代。 金力介紹,黑猩猩是與人類關係最近的物種,兩個物種在距今700萬—400萬年前分化。200萬年前,南方古猿出現,它們的化石只在非洲被發現。
  • 【北京日報】現代人類如何來到中國?
    現代人類起源有不同看法  「多地區進化」Vs「走出非洲」  不斷積累的化石證據已大致能勾畫出人類祖先的進化軌跡。目前學界一般認為,人屬的早期成員——直立人,大約在20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此後很快就走出非洲向歐亞大陸擴散(即「第一次走出非洲」)。
  • 最新研究:早期現代人擴散過程複雜 南北路線相差數萬年
    李鋒 供圖中新網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關乎「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的早期現代人起源、演化和擴散等科學議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科學家在這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顯示,早期現代人的擴散是一個複雜的動態過程,且擴散過程中與不同人群的基因交流可能是常態。擴散開始時間上,「北方路線」比「南方路線」晚約7萬-5萬年。
  • 高星質疑現代人「出自非洲說」 指謎團破解或在中國和東亞
    中新網成都10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針對分子生物學主流觀點認定東亞最早現代人來自西方,中國及東亞現代人類族群的祖先在約6萬-5萬年前從非洲遷徙而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22日予以強烈質疑稱,有關現代人「出自非洲說」及相關討論,主要證據來源與論述落腳點是非洲和歐洲、西亞,中國的材料很少被這個假說納入研究視野,尤其是東方的「早期智人」受到嚴重忽視
  • 中國人從哪裡來,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可能穿越新疆沙漠遷徙到東亞
    智人在更新世晚期(12.5萬至1.2萬年前)走出非洲,在關於人類進入東亞地區的遷徙路線中,考古界較多關注的是人類環繞印度洋的南部沿海路線,早期智人走出非洲後,沿著冰期下降的海岸線穿過阿拉伯半島,從中東經過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地區,最終一部分人南下到了澳大利亞,一部分人北上到了西伯利亞。而中亞和北亞的內陸地區密布荒涼的沙漠和巍峨的山脈,人們相信對早期人類來說,這絕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 「許昌人」否定了北方中國人起源於非洲?
    有關古人類起源的話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許昌人」真的足以推翻「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一全球學術界公認已久的結論嗎?200萬年前,由「南方古猿」演化來的直立人第一次走出非洲,流散世界各地,這在今天已經是沒有爭議的事實。在距今大約80萬年前,有了早期智人;到20萬年前出現的晚期智人,已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①——如果讓晚期智人穿越到21世紀,他們不會從外表上被分辨出來,且能學會所有現代技能。有關晚期智人的由來,學界存在很大分歧,主要有「多地區起源說」和「非洲起源說」兩種觀點。
  • 湖南發現現代人類化石 到底是東亞還是世界最早的現代人?
    10月15日凌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國南方已明確的最早現代人》的文章,揭示了中國科學家發現了東亞地區最古老的現代人化石,它們來自該地區最早出現的現代人類。對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早在8萬年前到12萬年前,中國南方地區就出現了跟現存人類很相像的現代人,這比歐洲地區早了3萬到7萬年。
  • 中國人的祖先何時走出非洲?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的老祖宗?
    從某種程度上說,帕博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測序,說明現代人身上帶有非洲以外古人類的基因。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版本的「人類走出非洲說」。人類學家對「人類走出非洲說」的認識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的變化?在中國,關於早期人類的最新考古發現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第一財經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
  • 中國科學家推翻歐美「人類源於非洲」觀點:現代人起源於東亞
    歐美學者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認為所有人類都是從非洲大草原走出來的,這一說法壓過了早前的亞洲起源說。對於這個觀點,業界也是有不同看法的,「非洲起源說」也是有很多論據被發現存在錯誤,並不能解釋全球各地地區不同人種的變化。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首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是在非洲,然後走進亞洲,還是開始就在亞洲?人類起源於非洲還是亞洲?李佔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現在,考古領域公認一個觀點:非洲是早期人類起源的地方。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在李佔楊看來,「首先是在非洲進化成現代人」,然後這些現代人開始往歐洲、中美洲、大洋洲等地擴散,「這叫『走出非洲』。
  • 中國人起源於非洲?中國科學家:人類起源於中國西南
    最終從考古學以及對人類基因的研究,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被廣泛的認可。古人類的遷徙路線,就是從非洲走向了世界各地。,該文題為《古DNA的新發現支持現代人東亞起源說》。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現代人的起源地不是非洲,而是東亞。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 首次奔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是在非洲,然後走進亞洲,還是開始就在亞洲?人類起源於非洲還是亞洲?李佔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現在,考古領域公認一個觀點:非洲是早期人類起源的地方。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
  • 人類「走出非洲說」的新答案
    在各地還陸續發現了一些過渡的人種,稱為早期智人,比如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中國的馬壩人、丁村人等,令整個進化鏈條更加完整。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末葉,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們驚訝地發現地球上所有活著的人的DNA都非常接近,變異很小,於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論「走出非洲說」粉墨登場:智人並非從多地獨立進化而來,而是大約20萬年前在非洲單線進化的。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
    這是直立人與其他人類祖先的不同之處,他們已經走出了非洲,這大概發生在200萬年左右。」「之後早期智人出現了。早期智人以海德堡人及尼安德特人為代表,他們在歐洲大陸和西亞分布非常廣泛,生存年代距今80到2.8萬年。而今天的人類屬於晚期智人,是解剖學上的現代人。年代比較早的晚期智人化石同樣在非洲被發現,大概是20萬年到5萬年左右。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
    與黑猩猩分離而來的南方古猿以至早期直立人的化石都是在非洲被發現,但晚期直立人的化石在歐亞大陸的廣闊區域內被發現。這是直立人與其他人類祖先的不同之處,他們已經走出了非洲,這大概發生在200萬年左右。」「之後早期智人出現了。早期智人以海德堡人及尼安德特人為代表,他們在歐洲大陸和西亞分布非常廣泛,生存年代距今80到2.8萬年。而今天的人類屬於晚期智人,是解剖學上的現代人。
  • 中國人起源於非洲?中國科學家:人類起源於中國西南
    自從人猿相揖別,現代人的起源是哪裡,曾引發考古界、古人類學等專家學者巨大的爭論。最終從考古學以及對人類基因的研究,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被廣泛的認可。古人類的遷徙路線,就是從非洲走向了世界各地。當然對於「非洲起源說」的爭議也從來沒有斷過。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們從泥土中找尋出人類起源的依據,無論是修正「非洲起源說」的路線,還是以「多地區起源說」建立全新人類起源模型,都意味著傳統人類起源學說的改變。與黑猩猩分離而來的南方古猿以至早期直立人的化石都是在非洲被發現,但晚期直立人的化石在歐亞大陸的廣闊區域內被發現。這是直立人與其他人類祖先的不同之處,他們已經走出了非洲,這大概發生在200萬年左右。」   「之後早期智人出現了。早期智人以海德堡人及尼安德特人為代表,他們在歐洲大陸和西亞分布非常廣泛,生存年代距今80到2.8萬年。
  • 五萬年來人類如何沿海遷徙,為何一千多年前東亞人又重返非洲?
    人走出去的一個點,就是在中東這一塊地方。根據現有一些考古學的遺址發現,比如說在這張圖上,我們每一個這樣的數字標籤,就是一個發掘出來人骨的考古遺址。,人類很快就面臨著一個走出非洲的過程。,印第安人的祖先,他們就沿著這條冰雪融化的走廊,由北美洲一路來到了南美洲。
  • 古脊椎所在東亞地區現代人及現代行為研究中獲得新成果
    現代人及現代行為的起源與擴散問題一直是舊石器考古學與古人類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儘管學術界對於如何定義現代行為及其是否為現代人所獨有等問題仍存在爭議,但卻基本認同象徵行為的出現和認知能力的進步是現代行為的重要特徵,而舊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帶有刻劃痕跡的遺物常常被認為是認知、象徵乃至語言出現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