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雜交得「混血」?:盤點七大違背道德實驗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對科學而言,有時倫理道德就像是牢牢拖住腳步的鐐銬。如果能甩開這層束縛,現代科學能完成怎樣的飛越?在一些科學家眼裡,這無疑是種極大的誘惑,背德卻甘美。

美國《連線》雜誌日前細數了7種跨越道德界限的實驗。它們立意或許不錯,實驗過程卻駭人聽聞。

隔離雙胞胎——在雙胞胎出生後就分開養育,嚴密監控各自的生活環境

天性與教育,哪個在人性中起更大的作用?後天如何影響先天?想要探索這一點,同卵雙胞胎是最好的實驗材料。同卵雙胞胎的基因幾乎完全相同,只要提前招募懷著雙胞胎的女性志願者,就能創造從嬰兒出生起就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環境。研究者需要為雙胞胎建起實驗家園,監視和控制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要素,從飲食到教育,甚至氣候。

看過黑色喜劇電影《楚門的世界》嗎?雖然剝奪一個人的自由、隱私和同胞手足是極其不道德的事,但想要深入探索有關遺傳、教育方面的某些問題,或許這是最穩妥的方法。

活體人腦採樣——從活生生的人腦中取得腦細胞,分析基因開閉情況

捐獻出一小片還活著的大腦組織,和捐出血液、毛髮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不止因為侵入式手術極為危險,更大的障礙是醫學倫理。雖然這項實驗確實有助於解決令科學家頭疼的難題:環境是否可以改變DNA?如何改變?

動物實驗已經告訴我們,這項研究是多麼有意義。2004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者在實驗中發現,母鼠的一些特定行為令幼鼠處理應激激素的能力下降了,幼鼠大腦海馬區的某些基因明顯被抑制。2009年,麥吉爾大學的某個研究團隊在人類中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幼年曾受到虐待的自殺者腦內,相似的基因也表現出了被抑制的跡象。這些人的腦子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基因何時被關閉了?其他行為也能改變我們的大腦嗎,比如打球、看電視?活的人腦採樣能比死去的告訴我們更多。

光遺傳學——用光束控制人腦細胞,定位大腦功能

人腦中的神經迴路是如何為神經細胞「傳話」,令各部分相互聯繫,這是個很難確定的事。我們目前得到的結論,大部分是通過研究腦損傷而總結得來。只要觀察腦部不同區域受損後人們有什麼表現,就能大致推測受損部位原本的功能。用化學方法引起特定基因變異或抑制基因,能得到準確度更高一點的結果。不過這些操作仍然不夠高效,不夠準確。

研究者曾做過這麼一種非常成功的小鼠實驗:在實驗鼠腦內注入良性病毒,令細胞膜上與興奮相關的離子通道能對光產生反應。這樣,只要用聚焦光束照射腦組織,就能人為地調節神經元的放電頻率,觀察、驗證各個腦區的功能,探索那1000億個神經細胞是如何相互協作,賦予我們種種高級技能。

人類胚胎成像——在胚胎中插入「匯報基因」,實時監視發育過程

一顆受精卵細胞經歷了怎樣一番奇遇,才能以完整的人體被生下來?想要解開人體發育之謎,需要一股追本溯源的精神,以及一位能為科學拋開倫理的孕婦。

用人工合成病毒在胚胎細胞內插入一種能成像的「匯報基因」(如綠色螢光蛋白基因),就能追蹤胚胎細胞內不同基因的活性。隨著胚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基因在胚胎各個發育階段是如何開閉,將被一清二楚地看到。

這不只是讓人們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人體是怎麼成形的,真正意義在於揭示如何引導幹細胞分化來修復細胞損傷和治療疾病,比較人和其他物種胚胎發育細節的不同,以及區分各種基因所起的作用。

胚胎成像意義重大,相對的,風險也不小——操作可能造成妊娠終止,搭載「匯報基因」的病毒載體也可能破壞胚胎DNA,給胎兒帶來缺陷。

互換胎兒——將兩個子宮中的受精卵對調

子宮是一個神秘的領域,藏著很多未解的遺傳學謎題,例如肥胖女性生下的孩子往往也超重的現象。飲食無法解釋它,或許基因可以:這是先天遺傳,還是獲得性變異?

如果使用常規體外受精技術,將肥胖孕婦的受精卵植入瘦小女性的子宮,或讓兩位體型差異極大的孕婦交換受精卵,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能在幾個月內浮現。同理,其他特徵的遺傳根源也能被驗證。這樣的實驗將如此行之有效,甚至不需要成規模地統計分析。它面臨的惟一難題就是道德。

人體試毒——放棄兔子、小鼠,在人身上進行化學品實驗

冷血一點來看,招募人類志願者而不是動物作為待上市的化學品實驗對象,更能挽救人類的生命。畢竟人和兔子、小鼠的體質截然不同,動物們在實驗中活下來,不代表人類也可以。

僅僅觀察製造或使用這些化學品的人類是完全不夠的。樣本太少,人的生活又十分複雜,每天接觸的毒物實在太多。最理想的情況是招募不同種族、不同年齡、健康狀態也不同的志願者,大量志願者,上百個人,並且要長期跟蹤觀察他們,將種種不良反應都記錄在案,如此一來,我們研究毒物就再也不會像猜謎了。

這樣的實驗該是多麼全面又準確啊,但它歇斯底裡。

人猿雜交——人和黑猩猩的「結合」

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因在博物學和進化理論上作出重大貢獻,被人們冠以「偉人」頭銜。在他眼裡,「能想到的最有趣,也是倫理上最逾越」的實驗,就是人和黑猩猩「近親結合」,得到「混血兒」。

古爾德這種古怪的興趣來源於蝸牛間的「混血」。他發現同源不同屬的蝸牛雜交後外殼有多種多樣的構造,這讓他對人和黑猩猩浮想聯翩。

體外受精技術已製造出恆河猴和狒狒的雜交後代,這兩者的基因差距與人和黑猩猩之間的差不多。人有23對染色體,黑猩猩多一對,所以「混血」是可能的,但「混血兒」體內不成對的染色體會讓其失去繁殖能力。黑猩猩的幼兒體型較小,因此從解剖學來看,「混血兒」最好是在人類子宮內孕育。

這項實驗令人不適,但不可否認它有助於解開一些意義深遠的謎題——基因極為相似的兩個物種為何成長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人的起源能否被追溯得更遠?

這世上有那麼多謎題,而人類的求知慾永不滿足。是在科學的道路上攀爬得更高,還是保持兩手清白,有時誠然是個艱難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人猿雜交實驗
    早在20世紀上半葉,已經有科學家提出進行人猿雜交的實驗。這個科學家也並不是無名之輩,而是在「人工授精」領域頗有名氣的蘇聯生物學家伊利亞·伊萬諾夫,而這個人猿雜交的實驗還獲得了美蘇科學界和政界的多方資助。
  • 蘇聯的瘋狂科學家,開展人猿雜交實驗,他成功了嗎?
    但是在生物實驗方面,國際上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不允許違背倫理道德。然而,前蘇聯的科學家卻瘋狂到了極致,他開展了人猿的雜交實驗。儘管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反對,但是蘇聯的高層對他卻十分支持。然而,伊萬諾夫並不滿足現狀,而是越來越瘋狂,他在同物種人工授精的基礎上,開展了不同物種的雜交實驗
  • 蘇聯的瘋狂科學家,開展人猿雜交實驗,他成功了嗎?
    但是在生物實驗方面,國際上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不允許違背倫理道德。然而,前蘇聯的科學家卻瘋狂到了極致,他開展了人猿的雜交實驗。儘管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反對,但是蘇聯的高層對他卻十分支持。蘇聯科學家名叫伊萬諾夫,他的父親是一名政府官員。家裡條件不錯,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伊萬諾夫十分聰明,他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
  • 蘇聯進行「人猿雜交」實驗,5個非洲女孩作實驗對象,有何結果?
    能夠有如今這麼先進的生活方式,離不開科學家們的探索和實驗。當然在這些實驗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付出,犧牲,而且在實驗時最容易出現道德或者是倫理方面的爭議,比如說之前切掉腦前葉用來治療精神病的手術,當時還得了諾貝爾獎呢!最後還不是被撤銷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項實驗更匪夷所思,人猿雜交。
  • 前蘇聯科學家進行「人猿雜交」實驗,他成功了嗎
    那就是「人猿雜交」。這個科學家也並不是無名之輩,而是在「人工授精」領域頗有名氣的蘇聯生物學家伊利亞·伊萬諾夫,而這個人猿雜交的實驗還獲得了美蘇科學界和政界的多方資助。伊萬諾夫本服務於沙俄貴族,然而沙俄倒臺後,他卻沒有受到清算,甚至得到了蘇聯科學院對人猿雜交實驗的支持。
  • 人猿雜交,真的有人做過
    雖然不無殘忍,但這也證明了,厭惡人猿雜交就像厭惡亂倫一樣,是任何一個人類社會大概都會有的倫理觀。然而,人猿雜交的實驗,在20世紀上半葉,受到了文明社會中科學界、政界的多方資助。甚至這個實驗的大力支援者,同時來自美蘇雙方。實驗的執行者也並非跳梁小丑,他名叫伊利亞·伊萬諾夫,這個人對人工授精的理論與實踐貢獻頗大。
  • 蘇聯的人猿雜交計劃,招募了五名女孩,最後實驗結局如何
    同時他也運用人工授精的技術進行了動物雜交的實驗,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使得他更想要在人猿雜交上邁出禁忌的一步。但面對這些,他毫不在意,瘋狂的科學家是不會關注他人是怎樣評價的,只會一味的進行自己的實驗,驗證自己的設想,伊萬諾夫正是如此。1924年,他在法國與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學家交談中,再次提出了人猿雜交的計劃,這次他得到了研究所人員的支持,並且得到了位於西非的法屬幾內亞的一個實驗基地,實驗準備就剩下資金問題還沒有解決了。
  • 蘇聯科學家進行人猿後代實驗,找5名非洲女性參與實驗,結果如何
    人類與大猩猩雖然有同樣的祖先,但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可伊萬諾夫卻要違背人倫,不惜遭受人們的謾罵,也進行一項人與黑猩猩雜交的實驗。1910年,奧匈帝國舉辦了一次世界動物學術會議,伊萬諾夫在大會上演講的時候就表示過可以通過人工幹預的辦法去研究一下人和猿猴等靈長類動物雜交的實驗。1920年,伊萬諾夫就開始著手這一實驗,他先是把人的精子注射到雌性大猩猩體內,想看看雌性大猩猩能不能懷孕,但最後失敗了。
  • 恐怖的「人猿雜交」實驗,在人類女性體內注入猩猩精子
    在上世紀90年代,前蘇聯著名的生物學家伊利亞•伊萬諾夫創造了猿類與人類混血的實驗始末。伊萬諾夫也因這一研究而成了人們心中的「科學怪人」,伊萬諾夫甚至還暗示,他奉命想為蘇聯培育出超級強壯的雜交勇士,稱之為「變種猿大軍」。
  • 前蘇聯「人猿雜交」實驗!在女性體內注入猩猩精,意圖培育出超級勇士!
    上世紀90年代,前蘇聯著名的生物學家伊利亞•伊萬諾夫(Ilia Ivanov)創造了猿類與人類混血的實驗始末。 伊萬諾夫也因這一研究而成了人們心中的「科學怪人」,伊萬諾夫甚至還暗示,他奉命想為蘇聯培育出超級強壯的雜交勇士,稱之為「變種猿大軍」。
  • 蘇聯時期殘酷實驗,人猿雜交培養成戰鬥英雄
    最近,在蘇聯關於人類和猿類的雜交實驗的大量出版物已經公開。 在其中一些的案例中,很多人認為蘇聯科學家的實驗成功了。 但是,現代科學始終認為,人不能與猴子雜交!但是,讓我們想像一下蘇聯科學家的奇蹟般地以成功完成這類實驗。 他們設法創造了人類和猴子的雜交體。在這種情況下,「人猿」的命運是什麼?蘇聯當局會把他們應用在什麼樣的領域?
  • 建立新型社會主義人類:1926年蘇聯的人猿雜交實驗
    1926年夏天,一場駭人聽聞的實驗登上了國際新聞的頭條:蘇聯科學家伊萬諾夫實驗了人類與猿的雜交。這一實驗與蘇聯創造新型社會主義人類的烏託邦理想是一致的,但對世界來說,它既迷人又恐怖,史達林到底在幹什麼?
  • 前蘇聯的"人猿雜交"實驗,參與的5名女志願者,後來如何了?
    前蘇聯的"人猿雜交"實驗,參與的5名女志願者,後來如何了?大家應該都看過或者聽過《猩猿崛起》這一部電影,電影中的黑猩猩被科學家們注入了實驗藥劑之後,居然可以獲得人類的智慧,和人類進行交流,但是黑猩猩的整體肌肉系統要比人類更加的發達,所以在獲得智慧後的黑猩猩是非常強大的,而這一部電影的靈感其實就來自於前蘇聯的一個"人猿雜交
  • 盤點人類史上最喪心病狂10大科學實驗:人猿雜交、回生術
    原標題:人類史上最喪心病狂10大科學實驗   3、回生術 他用狗來做實驗,他把死狗上下移動來使血液流通時還注射腎上腺素和抗凝血素的混合液。實驗很成功,因而希望拿人做實驗,但是遭到了反對。   1、人猿雜種   伊利亞·伊凡諾維奇·伊萬洛夫是蘇聯的生物學家,專攻人工授精領域,他雜交過無數的野生和馴養物種
  • 盤點最瘋狂的人類實驗中,動物雜交的產物
    但現實中,也有真實存在的奇葩變異動物,而且大部分都是出自各種人類科學實驗的結果。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幾種因為人類進行動物雜交實驗,而產生的瘋狂物種。獅虎獸,虎獅獸獅虎獸可以說是最出名的雜交動物了。聽名字就知道,它是獅子和老虎雜交繁衍出的後代。
  • 臭名昭著的人猿雜交實驗,倘若沒有隔離限制,生命脆弱不堪
    當時前蘇聯有一位科學家伊萬諾夫教授,這位教授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產生一批只知道幹活,大腦愚笨的後代,而這個實驗就是臭名昭著的人猿雜交實驗。伊萬諾夫認為,人類從猿人進化到致人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這個過渡期生物的身上具有人類的特徵,又有猿人的天性,因此他想要通過人猿雜交實驗,還原出中間過渡期的生物。
  • 人猿雜交試驗鬧劇內幕和神農架野人之謎(圖)
    第2頁:中國的野人之謎 一 俄羅斯人猿雜交試驗1927年,白俄報紙《俄國時代》刊登一則消息,說伊萬諾夫教授試圖在蘇聯蘇呼米猿猴繁殖基地進行人猿雜交實驗。雜交要求染色體組之間相當一致,也就是說它們細胞染色體條的數量和結構得一致。可以想像,有46個染色體條的人和有48個染色體條的類人猿雜交,就有可能生出有47個染色體條的雜種。不過,由於這種雜種的染色體條呈奇數,因此不能生育。就像騾,它是由具有64個染色體條的公馬和有62個染色體條的母驢雜交而得,只有63個染色體條,因此沒有生育能力。
  • 人猿混種曾成功受孕 揭秘前蘇聯可怕實驗
    有指實驗曾成功以人類男性精子讓雌性黑猩猩懷孕,並做到足月產子,引發倫理爭議,專門講解懸案的「小烏」介紹過這個實驗的詳情。 事件追溯至1920年代,生物學家伊曼諾芙早於1896年成功開發人工授精技術,大量繁殖單匹優良公馬後代,改革了農牧業以往只有自然交配的生態。其後伊萬諾夫獲前蘇聯領導人史太林青睞,命其嘗試培育人猿混血的超級士兵。
  • 人猿雜交:一段蘇聯科研往事
    伊萬諾夫五年後去世,他的人猿雜交配種實驗自此被徹底遺忘,直到蘇聯解體才從故紙堆中重見天日,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從『紅色弗蘭肯斯坦』到『蘇聯秘密培育超級士兵』的說法層出不窮。  截止『一戰』時期,伊萬諾夫總共為 6804 匹母馬和 1000 多隻綿羊做過人工授精,還在羚羊、牛、兔子、斑馬和驢等動物之間做了種種雜交實驗。
  • 蘇聯的人猿雜交計劃,招募了五名年輕女孩,最後試驗結局如何
    在電影《猩球崛起》中,因為被人類做藥品試驗,擁有高智慧的小猩猩凱撒,帶領他的猩猩部隊,向人類發起挑戰,它們體能驚人,智商超群,打得人類毫無還手之力。電影雖然是幻想,不過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新生不久的蘇聯就曾經批准過此類計劃,意圖通過人類和猩猩雜交,得到新的類人猿,組建一支人猿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