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職場生存法則密碼—洞察人性
大家好,我是華夏盛德 禮商書院的金牌禮儀講師黃月潔,今天為大家分享大學生禮儀素養提升的內容,這次為大家分享的是——《破解職場生存法則密碼-洞察#人性#》。
職場百態,變化萬千,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和技術,到了關鍵時刻吊鏈子?遇到事情用不上?眼看就快達成目標,可偏偏就停滯不前?諸如此類職場中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這些問題不是工作能力不夠,而是沒有找到解密的關鍵,洞察人性的智慧,行走各行各業長存的真正法寶。
可是很多禮友會說,連自己和家人都沒法洞察,更別說職場這麼複雜的人際。再說世界上也沒有關於洞察人的說明書。
是的,從小有人教你「做人」;長大社會教你「為人」,但是,人生中,卻沒有人教你「洞察人」。
無論您遇到怎樣的問題或困惑,抓住人性,從洞察人性出發,利用人性的智慧突破問題,才能豁然開朗,我們先從生存力冰山模型入手,去開啟洞察人性的密碼。
這張圖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提出的冰山模型有些相似,卻理論不同,並有異曲同工之妙。生存力模型就是將職業人員不同表現劃分為「冰山上的部分」——個人行為;以及深藏的「冰山下的部分」——總稱「正」的三觀,即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人活一世草木一寸,步入職場,不想出局, 我們通過不同個人行為的表現去洞察人的三觀,再從不同人的行為、三觀來去反觀背後的人性,以及給出不同的人性相處之道來一層層和大家破解職場生存法則。
我們來看冰山上的部分,在職場中的職業人員的個人行為表現。冰山下的部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裡為什麼說正確,它分有正負兩級的看法。比如世界觀就是你怎麼看待世界,也就是你和世界的關係。比如有的朋友認為世界就是充滿陽光,我就是花兒,活在溫暖的陽光裡,他對周圍的人看待的也都是向善的,和陌生人打交道,拿百分制來說,實行扣分制原則,先打滿分,再根據職場中日常相處慢慢減分,然後再將接近滿分制與扣分多的人群進行區分,調整應對措施,也就是先信任後區分。
那還有朋友說世界就是個戰場,我要做一名戰士,我是有敵人和戰友的。他看待周圍的人持保留意見,和陌生人打交道,實行半分制原則,如一百分,初次打交道先打一半分五十分,通過職場中日常相處慢慢加分或減分,然後將接近滿分制與扣分多的人群進行敵友劃分,先保留後區分。
那還有朋友負面性強,覺得世界好可怕,我好難,很黑暗,自己就活在黑暗之中。他看待周圍的人是向惡的,和陌生人打交道,持零分制原則,實行扣分制原則,無論職場中怎麼相處,都實行扣分制,全是敵人,得全方位無死角時刻做好防護措施,也就是不信任不區分。
世界觀前兩個例子看出都是非常正面積極,採取的做法不同,但都是正向的。
那再比如人生觀,就是你打算你的一生怎麼活?
有的朋友覺得,人生在世,及時行樂,今朝有活今朝做,不爭取,不參與,不積極,不主動,給我一職混一職,工作做多做少都一樣,工作當成任務去做,任務完成就可以了。
舉個例子:
領導打電話問小王:「小王,明後天有空嗎,來加個班?」
小王說:「吳總,抱歉,明天輪到我休息,我得帶家人去郊區逛逛,您問問其它同事?」
小王在平日工作中,雖然每天每周每月每季都定量完成工作,但遇到年度評選等活動,從不參加;各項會議從不發表個人意見等表現,雖然事情樣樣做,可就是差點意思。自然,領導有升薪升職等優待,也不會考慮小王。
還有的朋友覺得,我一定要克制,我要戒這個戒那個,我一定要把自己打理的非常理性,事情是12345的程序,必須按這條程序走,21345等,都是錯的,非常的認真,嚴格來說較真,必須活在一條軌道上。
我們拿同樣加班例子來看:
領導打電話問小李:「小李,明後天有空嗎,來加個班?
小李說:「吳總,我今天正好輪到我休息,加多久的班,半天還是一天,還是兩天,現在不是雙休日,這個加班工資怎麼算啊?」
可想而知領導聽了之後還是另請高明。
那小徐的人生活法就不一樣了。
領導打電話問小徐:「小徐,明後天有空嗎,來加個班?
小徐說:「好的,吳總,明天我有時間。」
小徐平日中工作積極進取,勤懇負責,表現出色,業務知識紮實。主動積極做好每件事情,領導常會有好事想到小徐。
由此可見,人生觀中,有些像個人IP,你怎麼打造的人設,在職場中怎麼活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們再來看價值觀。價值觀就是你對一件具體事務的判斷上,認知的差別。同樣的還是加班這個事。
那還有朋友會計算,算下利益得失,我加了算是我工作積極表現,老闆得記上我一功。
領導打電話問小楊:「小楊,明後天有空嗎,能來加班嗎?」
小楊說:「吳總,我明後天得去參加一個講座,但是我可以把那邊事給推了,爭取把咱們這應急的活做出好成績。」
大家覺得這麼說,小楊的個人行為映射出來的三觀,在職場中行得通嗎?
首先小楊表明了自己的難處,再表明願意犧牲時間,最後立態度願意去加班,沒錯,回答的很漂亮,但在吳總的眼中,是小聰明浮現的表現。
而有的朋友說之前不會去計算得失,有空直接去加班就是了,實在有事情就拒絕。
我們再看小周表現:
領導打電話問小周:「小周,明後天有空嗎,來加個班?」
小周: 「好的,領導,我有時間。」
還有一種情況小周真有事,勇敢說:「不」,簡單明了,清晰大方,有禮有節拒絕。可以說:「不好意思,領導,我今天安排其它的事情。」
價值觀中我們通過計算與不計算出來的得失案例看出,
職場中,說一百句抵不過行動兩字。任何時候你在職場踏踏實實的做事,真誠待人、謙虛待事、不負使命、責任在心才是行走職場的生存之道。
在剛才舉得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個人行為表現,反應出正負兩大面的三觀。
由於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等不同,每個人對於看待人、事、物有著各自的看法,在正負兩大類型中會出現不同的三觀。那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怎樣能夠更容易去辨別通過了解不同三觀來去洞悉背後的人性呢?並且懂得去和他們友好相處?
個人行為表現露於冰山之上,容易覺察到。而我們看冰山下三層三觀,這已經被固化的部分不容易被個人行為所去影響。但它們又起到對於人性洞察層層遞進的作用。
我們先看第一層世界觀,你對於職場是怎麼看的?職場會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搶奪型,互相競爭,名譽,地位你爭我搶,不僅是個人,還會出現小團體甚至大團體的競爭,是誰的人,與誰為伍。
另一種是共處型,認為大家都在一個鍋裡吃飯,自己人,資源無窮,無需爭搶,平和心態。
有了想法就會布局怎麼行動,冰山下第二層人生觀,也就是你打算在職場怎麼活?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與我無關型,工作中表現為不積極,無主動性,甚至不配合工作;
第二類是保守型,積極與不積極中間者,完成工作就行,其它的事少參合;
第三類是亢奮型。積極主動,表現出極大熱情。
知道怎麼布局怎麼行動就會付出行動。進入了冰山下第三層,價值觀。也就是對職場中對事的看法,冰山下三層的表現,會從個人行為上表現出來。特別是冰山下第三層的看法,直接影響到了整體的行為。分為兩大類型,第一種是冒險型,遇到困難,解決不了,一定要想辦法獲取最大利益,處理的很多工作要跟個人最大利益掛鈎。
第二種是穩健型。遇到困難,解決不了,確保損失降到最低,穩妥。
第三種是淡泊型,看淡任何欲望,不作為金錢的奴隸。做出很多貢獻也輕描淡寫過去,繼續奮戰一站又一站的工作中。
那我們了解了冰山上與冰山下的相互之間影響,更進一步看到背後的人性,怎麼去更好的應對呢?在這裡我給到大家職場中不同的人與之相處的黃金法則。
1.待人以城
即不是做爛好人,也不是要有所戒備,帶上面具。需把握好尺度。
2.做事要避拙,做人要露怯。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是沒有任何缺點,也不會從不犯錯誤,也不能保證每次工作都完成的完美無缺,天衣無縫。職場生存,不是看你做的多好,而是看你活得多久。做人暴露缺點,讓人不防備,做事處處小心,把事完成好。
3.心寬格局大
以職場工作為重,不為蠅頭小利,去做無謂的八卦和口舌。
4.不隨便承諾,承諾了一定要做到。
做不到、完不成,要提前溝通,謹防個人信用破產。
5.學會主動展示自己
先要讓自己被看見,然後才能被認可,不能坐等機會,而是主動出擊爭取機會。
6.多參加集體活動
提高每個職員間的融入感
7.職場的尊嚴就是,至少把自己手裡的活做的漂亮,不給團隊拖後腿,不給同事添麻煩。
8.請勿總說不會、不懂、不行。能力再強的人都是從實踐中學,從學中去實踐,不斷成長進步的。一開始不會沒關係,但總說不會就沒人再給你機會了,別老把自己當新人看。
9.團隊共事過程中,避免負面表達。
懷疑、質疑、暗諷、指責、抱怨、牢騷等態度都是無限減分的負面表達。提反對意見時,給出有效意見,提問題同時也備有解決方案。
10.職場上只有功勞,沒有苦勞。
苦勞就是無效勞動,一切沒有產出的努力,都是浪費資源。再能吃苦創造不了價值,職場中所有付出都是零。
關於職場中的相處之道還有很多,在這裡給到禮友們最有效的黃金法則,在學習中去實踐,在實踐中去學習。
好,我們復盤下今天分享的主要內容,我們通過生存力冰山模型,分析冰山上個人行為表現會反應出不同的三觀,以及冰山上和冰山下個人行為與三觀遞進式影響,去加強洞察力。以及給出的相應生存法則,去獲取職場中的生存之道。很多時候不是做的不夠好,而是方法用錯了。找到針對性的方法很關鍵,比如登山要有山性,遊泳要懂水性,做人的工作要懂人性,關於洞察人性,怎樣方式去處理人和事,相信各位禮友通過今天洞察人性的分享心中已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