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王傳祥:用一腔熱血澆灌生命之花

2020-12-06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0月20日訊(記者 逯禹涵)19年,30多本獻血證,數十份榮譽證書和勳章,90餘次獻血經歷,50000毫升獻血總量,相當於20名成年人全身血液總量,至少可挽救125人的健康和生命……

2015年4月,他成為山東省第389例、濟寧市第1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2016年1月他被中央文明辦等評為「中國好人」稱號;2017年被山東省國資委黨委評為「省管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省管企業道德模範」、獲得「山東省第六屆道德模範提名獎」,「被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1月被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評為「勞動模範」;2019年9月被授予「山東省優秀退役軍人」稱號。

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濟寧分公司濟寧收費站一名普通的收費員——王傳祥。10月19日,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山東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大典型、事件推選活動」評選結果的出爐,記者在齊魯交通濟寧收費站與在此次評選中當選「道德標兵」的王傳祥對話,傾聽了這位生命火種傳播者在19年間的點滴奉獻。

身著綠色軍裝 奉獻鮮紅血液

「我是武警戰士出身,在部隊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開始堅持獻血。」當記者問及獻血初衷時,質樸、憨厚的王傳祥回憶起了19年前首次獻血的經歷。

那是2000年,王傳祥與戰友外出途中,偶然間看到一輛紅十字會採血車,車門前市民排成的長隊在街上成為一道風景。「我們是軍人,穿著軍裝,在路上十分顯眼。我們一看是獻血車,又有這麼多市民排隊獻血,想到自己身為軍人,更應該帶頭獻血。從那以後,我就形成了習慣,每年都要獻血。」

2003年從部隊轉業後,王傳祥同志相繼在濟寧曲阜新區、327國道濟寧收費站、齊魯高速發展集團濟寧分公司濟寧收費站工作。收費員的工作單調且辛苦,一個班就是十四五個小時,但12年的軍旅生涯造就了王傳祥堅韌不拔的品質,無論工作多忙,他總能擠出個人休息時間到血站獻血。由於獻血者在半年內只能獻一次,為了多捐獻一些,王傳祥除每半年的獻血外,還經常到血站捐獻血小板。「血小板每15天就能捐獻一次,只要有時間、到了可以捐獻的周期,我就去血站捐獻。」

「沒有什麼高尚的理由,就是一種習慣,想到自己這點血液能為別人幫上忙,我很榮幸。而且獻血也對我自己的健康也有好處。」王傳祥笑著說,由於血站對獻血者的體質有一定要求,為了獻血,自己常運動,也非常注重飲食、作息規律。「我平時都不喝酒的,哪怕是戰友要聚會,只要說喝酒我都躲著不去,這不是對我的身體有好處嘛!」在王傳祥看來,這樣的無私奉獻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把平凡當做幸福,是王傳祥對大愛最真實的闡釋。

立足平凡崗位 心懷天下大愛

「王傳祥這個人平時熱情、肯幹,多年來工作認真、負責,和同事們關係也都很好。大家只覺得這是個質樸的老實人,要不是因為那次山東省紅十字會打來電話,說王傳祥捐獻和造血幹細胞標本和患者配型成功了,我們還不知道他這麼多年一直在做好事!」濟寧收費站四中隊隊長王春雷說,王傳祥為人低調,做好事不留名不宣揚,「那個電話,在我們單位都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原來,2013年7月,王傳祥與幾位志願者朋友一起進行了全血採樣,並志願保存到中華骨髓庫。這也意味著接受白血病患者配型,隨時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做準備。雖然非親緣關係的白細胞抗原相匹配率只有幾十萬分之一,但有時緣分就是這麼的奇妙,王傳祥也沒有想到一年後自己真的有機會成為一個延續他人生命的人。

「當時省紅十字會給我打電話,說我的捐獻樣本和患者是最匹配的,我立刻就同意了捐獻。」王傳祥笑著說,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幫別人度過生命中的難關,這是救人性命的事情,一定義不容辭。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一個漫長的準備過程,在近半年的準備時間裡,王傳祥做足了功課。改善飲食結構、加大運動量、嚴格按照規律作息,王傳祥說,這樣堅持的理由只有一個,「怕感冒了身體不好,耽誤了捐獻治療」。

2015年4月22日,在單位同事的陪同下,王傳祥住進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進行身體檢查,為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做最後的準備。27日,造血幹細胞採集正式開始。4個小時後,還帶有體溫的241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被山東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送往天津,於當晚通過輸液的形式植入等待救助的患者體內。

「正式手術的時候心情既激動又輕鬆,想著終於捐獻成功了,能幫到別人了。」王傳祥說,後來,自己從省紅十字會得知,患者的手術非常成功。「患者還通過紅十字會給我寄來了感謝信,我都仔細保留著。能做這樣一件事,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有價值,這就是我們黨員、軍人應該做的事情。」

傳遞公益能量 打造國企品牌

「老王不但是個『移動血庫』,還是推拿專業的一把好手。」聽到老同事王春雷的評價,王傳祥笑著講起了自己習得推拿技藝的淵源。

「在部隊的時候,我從事的是醫療救護工作,就是那時我學會了推拿。後來專業做了收費員,我們常年在這三尺崗亭裡工作,大家的腰椎、頸肩都有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因為收費需要把手伸出窗外,手臂、手腕也很容易受風受涼,我就經常給大家推拿推拿,都說效果不錯,專業沒浪費,我挺自豪的。」

據王傳祥的多位同事反映,上班時,王傳祥經常利用不在崗亭時的休息時間,為同事提供按摩服務,提起王傳祥的推拿按摩,熟悉他的人都豎大拇指。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王傳祥的感召和帶動下,身邊的同事也熱心投身各種公益和志願活動。2016年,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濟寧分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傳祥愛心志願服務隊」,服務隊成立當天,短短的兩個小時內,38位志願者共計獻出了8000多毫升血液。

「從大方面來說,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小的方面來說,可以實現個人價值觀。」王傳祥表示要把志願服務精神發揚光大,「將來,我會將愛心服務活動繼續下去,包括無償獻血宣傳、文明出行、以及當前的創城服務。另外還將開展關愛弱勢群體活動。」王傳祥這樣說道。

「王傳祥同志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整個集團、收費站同仁們學習的榜樣。」濟寧收費站站長文召生介紹道,「傳祥愛心服務隊」積極開展義務勞動、無償獻血、社區志願服務等活動。志願隊成員目前共131人,大家在王傳祥帶領下積極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及宣傳、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及文明城市創建宣傳、關愛弱勢群體等活動。他們深入廣場、社區、大街小巷宣傳『生命紅』、宣傳關愛弱勢群體,在收費現場幫助司乘人員倒水、買藥、指路,解決車輛故障,爭做好人好事,2019年被集團團委評為「愛·暢行明星志願服務隊」。

文召生向記者表示,在集團公司「領行之道」企業文化的引領下,濟寧分公司遵循「創新、擔當、協同、高效」的價值理念,踐行「暢行齊魯、傳播文明、誠信服務、回報社會」企業核心文化,依託儒家文化的獨特優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企業治理和黨員幹部教育管理,打造「儒行大道·和暢萬裡」黨建經營融合品牌,連續12年鞏固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分公司職工隊伍思想穩定,精神面貌良好,湧現出「中國好人」、模範退役軍人代表王傳祥,省管企業道德模範、集團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狄進喜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員工。借勢駐地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全面啟動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制定三年創建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從思想上、組織上、具體措施上全面推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與經營管理相融共進良性發展,努力實現「在創建中發展、在發展中提升」的目標。

相關焦點

  •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2020-07-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愛澆灌生命之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決戰中,報導上一串串冰冷的數字,讓人有種侵入骨髓的寒意。那些天的昆明,大街上安靜得可怕。以往人頭攢動的昆明南站變得冷冷清清;昔日熱鬧的菜市場,也只有孤零零的幾個人;曾經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只剩紅綠燈孤獨地閃爍;小區裡,平常娛樂的地方也寂靜得令人心疼。
  • 踔厲風發青春行——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青臨分公司孫鑫
    孫鑫,女,漢族,1993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預備黨員,現任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青臨公司臨沂東收費站票據室主任。自2014年9月參加工作以來,她初心如磐,扛責在肩,踏實工作,竭誠為民,傳遞著好客山東的熱情問候,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絢麗的青春光彩。
  • 楊寨中學陳新霞: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
    師德好聲音 ·2019年淄川區優秀(最美)教育工作者展示他們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他們更是淄川教育發展的基石。日復一日,用耐心展現著教育的本色;年復一年,用愛心鑄就了生命的輝煌。三尺講臺是平凡的崗位,但正是在這裡,他們成就了最為非凡的業績,幫每個孩子謀個前程,讓每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 《生命之花》怒放昆明世博園
    這一晚,《祝福中華》《我和我的祖國》以及首次亮相的雲南世博旅遊集團主題歌《生命之花》,一首首撥動心弦的曲目,唱出了世博人和社會各界禮讚新時代、共築美麗家園的心聲,吹響了華僑城集團支持雲南全域旅遊,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前進號角。
  • 吳景全推新歌《生命之花》 鏗鏘有力傳遞正能量
    ­  搜狐娛樂訊 勵志歌曲《生命之花》是吳景全的全新單曲。這首歌旋律以輕快的節奏感表達年輕的力量,同時充滿正能量的歌詞讓生命之花盡情怒放,聽到歌曲便充滿了前進的動力。­  吳景全的聲音質感性偏強,發音鏗鏘有力,自帶動感,這恰恰能將歌曲在內容、情懷上自帶的勵志性、正能量傳遞出來,令人為之鼓舞。
  • 中國健康媒體記者沙龍走進齊魯製藥集團,共話醫藥健康發展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譚勇,齊魯製藥集團副總裁鮑海忠、張漢常,齊魯創新藥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屹東,齊魯製藥集團總裁辦公室副主任兼齊魯製藥銷售總公司副總經理孫英俠等領導參加座談會。會議由齊魯製藥銷售總公司副總經理吳剛主持。齊魯文化:專心專注為人民謀健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
  • 陝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王慧慧:用愛心澆灌生命之花
    原標題:用愛心澆灌生命之花——記陝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王慧慧9月14日,在榆林市第二醫院,36歲的急診醫學科兼感染性疾病科護士王慧慧正在電腦前整理有關信息。忙碌之餘,她還要去樓下的門診部開展護理工作。
  • 8分鐘見證齊魯交通養護人的12時辰: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什麼
    在齊魯交通的養護戰線上,他們秉持著一顆「醫者仁心」,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望聞問切」;他們精準求實、自我革新,在默默無聞的崗位上推動道路與時俱進;他們及時高效、無私奉獻,於危機四伏的車流中守護道路的安全與暢通。今天,我們用24小時的方式,記錄和展現我們身邊的最美麗勞動者。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幹細胞是珍貴的生命資源,患者急需幹細胞挽救生命,科學家需要幹細胞開展醫學研究。對於急需使用幹細胞的人來說,幹細胞已經十分稀缺,能與自身匹配的幹細胞少之又少。
  • 卓越的生命之花需要用美育澆灌
    將踐行仁愛之道作為己任,古代有先師孔子,現代有提出「愛滿天下」的教育家陶行知。愛與尊重的教育雖然無形,但對人的性情和品性的感染力真實可見,傅雷先生的教育可稱楷模,其子傅聰在回復父親的家書中有這樣一句:「沒有一分鐘我是虛度了的,沒有一分溫暖——無論是陽光帶來的,還是街上天真無邪的兒童的笑聲帶來的,不在我心裡引起迴響。」愛與尊重的教育的力量,可見一斑。
  • 李小波真情澆灌,「楓橋之花」開在舞陽河畔
    李小波真情澆灌,「楓橋之花」開在舞陽河畔龍冠宇1963年11月,毛澤東同志親筆批示「楓橋經驗」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隨後,中央又兩次對「楓橋經驗」作了批轉。由此,「楓橋經驗」成為全國政法戰線的一面旗幟。
  • 艾興院士:一腔熱血鑄「刀魂」
    作者 |周宜勤 張希華他憑藉一腔熱血投身科學,先後研製出6種陶瓷刀具,其中3種為國際首創。如晶須與顆粒協同增韌補強的JX-2陶瓷刀具加工電鑄純鎳件,可使刀具壽命提高几十倍,被譽為「神刀」。寶刀未老,他甘願將自己每一滴熱血都奉獻在學術和教育事業上,哪怕到了晚年也毫不吝惜自己的精力。艾興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學術要求嚴格,對自己的學生要求也非常嚴格,這導致做他的研究生非常難。有學生開玩笑地說:「跟著別的導師做博士是『苦』,跟著艾興院士做博士是『痛苦』。」當學生做的工作達不到艾興的要求時,艾興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真糟糕」。
  • 系列報導之十三 用熱血染紅生命——記省血液中心體採科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她們用生命和熱血,奏響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凱歌。她們就是青海省血液中心年輕的體採團隊。就在這時,機採組微信群再次接到通知,省交通醫院腦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急需A型血小板!在大年初三加班的第8個小時,剛脫下工作服被再次穿上,剛關閉的設備帶著餘溫被再次啟動,剛入庫的試劑又被再次輕輕取出,機採組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在機採大廳的每一個角落。為了患者能儘早用到救命的血液,機採組工作人員連續奮戰12小時,終於在晚上20點採集成功,為挽救生命再一次與時間賽跑!
  • 《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萬物復甦,生活重啟,但寒冬之時炎黃子孫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仍歷歷在目。風雨中走來,我們感動於「最美的逆行者」,敬畏於生命力的頑強。近日,我市文藝工作者將這份情愫寫入歌中並深情演繹出來,生命之花,常開不敗!
  • 用創新奮鬥展現新時代勞動之美——「齊魯最美職工」發布儀式側記
    9月22日,「齊魯最美職工」發布儀式上,10位「齊魯最美職工」亮相現場,他們用創新、奮鬥、堅守、奉獻展現了新時代的勞動之美。  16年前,25歲的刁統武來到中國重汽集團,成為一名維修鉗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講師陳蕾博士向快速檢測發起挑戰。一輪實驗至少要半個小時,一天可能得做上幾十輪,那段時間,陳蕾基本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功夫不負有心人,陳蕾和團隊經過12天爭分奪秒高強度攻關,整個檢測過程僅需不到20分鐘的新型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盒研發成功。「戰『疫』是一場人類和病毒的較量,更是一場科研和時間的賽跑,是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堅持了下來。」陳蕾說。
  • 我國切削加工開拓者艾興:一腔熱血鑄「刀魂」
    他憑藉一腔熱血投身科學,先後研製出6種陶瓷刀具,其中3種為國際首創。如晶須與顆粒協同增韌補強的JX-2陶瓷刀具加工電鑄純鎳件,可使刀具壽命提高几十倍,被譽為「神刀」。但他對機械領域所作出的貢獻,遠遠不止這些,他在教育事業中的投入,對於我國機械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 請珍惜生命,用心灌溉生命之花,描繪生命藍圖
    生命,是神奇而又珍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不論是對於自己還是親人朋友而言,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遭受一些困難挫折時,可能會想不開而去輕生,死並不可怕,但是以死來結束,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給我們的家人帶來痛苦,也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表現。人活一世,都不容易。
  • 匯聚大愛傳遞溫暖 用熱血澆灌生命之花 - 新晚報數字報
    丁峰表示:「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當成功挽救一位患者的生命時,我們的內心都會感到莫大的欣慰,這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曾參加哈市傳染病院支援工作的急診科護士長李豔坤,援鄂醫療隊員、重症醫學科ICU護士麻志明等醫護人員也參加了本次獻血活動。他們表示:「馳援的經歷,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更清楚血液對於生命意味著什麼,獻血義不容辭。
  • 用生命詮釋使命擔當
    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派駐華池縣掛職副縣長邱軍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年僅39歲。他一腔熱血到老區,滿懷深情為脫貧,忠實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深刻體現了一名時代青年的人生價值。在他身後,留下老區群眾的不盡思念,贏得社會各界的由衷稱讚。  有什麼樣的人生志向,才能有什麼樣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