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0月20日訊(記者 逯禹涵)19年,30多本獻血證,數十份榮譽證書和勳章,90餘次獻血經歷,50000毫升獻血總量,相當於20名成年人全身血液總量,至少可挽救125人的健康和生命……
2015年4月,他成為山東省第389例、濟寧市第1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2016年1月他被中央文明辦等評為「中國好人」稱號;2017年被山東省國資委黨委評為「省管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省管企業道德模範」、獲得「山東省第六屆道德模範提名獎」,「被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1月被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評為「勞動模範」;2019年9月被授予「山東省優秀退役軍人」稱號。
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濟寧分公司濟寧收費站一名普通的收費員——王傳祥。10月19日,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山東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大典型、事件推選活動」評選結果的出爐,記者在齊魯交通濟寧收費站與在此次評選中當選「道德標兵」的王傳祥對話,傾聽了這位生命火種傳播者在19年間的點滴奉獻。
身著綠色軍裝 奉獻鮮紅血液
「我是武警戰士出身,在部隊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開始堅持獻血。」當記者問及獻血初衷時,質樸、憨厚的王傳祥回憶起了19年前首次獻血的經歷。
那是2000年,王傳祥與戰友外出途中,偶然間看到一輛紅十字會採血車,車門前市民排成的長隊在街上成為一道風景。「我們是軍人,穿著軍裝,在路上十分顯眼。我們一看是獻血車,又有這麼多市民排隊獻血,想到自己身為軍人,更應該帶頭獻血。從那以後,我就形成了習慣,每年都要獻血。」
2003年從部隊轉業後,王傳祥同志相繼在濟寧曲阜新區、327國道濟寧收費站、齊魯高速發展集團濟寧分公司濟寧收費站工作。收費員的工作單調且辛苦,一個班就是十四五個小時,但12年的軍旅生涯造就了王傳祥堅韌不拔的品質,無論工作多忙,他總能擠出個人休息時間到血站獻血。由於獻血者在半年內只能獻一次,為了多捐獻一些,王傳祥除每半年的獻血外,還經常到血站捐獻血小板。「血小板每15天就能捐獻一次,只要有時間、到了可以捐獻的周期,我就去血站捐獻。」
「沒有什麼高尚的理由,就是一種習慣,想到自己這點血液能為別人幫上忙,我很榮幸。而且獻血也對我自己的健康也有好處。」王傳祥笑著說,由於血站對獻血者的體質有一定要求,為了獻血,自己常運動,也非常注重飲食、作息規律。「我平時都不喝酒的,哪怕是戰友要聚會,只要說喝酒我都躲著不去,這不是對我的身體有好處嘛!」在王傳祥看來,這樣的無私奉獻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把平凡當做幸福,是王傳祥對大愛最真實的闡釋。
立足平凡崗位 心懷天下大愛
「王傳祥這個人平時熱情、肯幹,多年來工作認真、負責,和同事們關係也都很好。大家只覺得這是個質樸的老實人,要不是因為那次山東省紅十字會打來電話,說王傳祥捐獻和造血幹細胞標本和患者配型成功了,我們還不知道他這麼多年一直在做好事!」濟寧收費站四中隊隊長王春雷說,王傳祥為人低調,做好事不留名不宣揚,「那個電話,在我們單位都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原來,2013年7月,王傳祥與幾位志願者朋友一起進行了全血採樣,並志願保存到中華骨髓庫。這也意味著接受白血病患者配型,隨時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做準備。雖然非親緣關係的白細胞抗原相匹配率只有幾十萬分之一,但有時緣分就是這麼的奇妙,王傳祥也沒有想到一年後自己真的有機會成為一個延續他人生命的人。
「當時省紅十字會給我打電話,說我的捐獻樣本和患者是最匹配的,我立刻就同意了捐獻。」王傳祥笑著說,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幫別人度過生命中的難關,這是救人性命的事情,一定義不容辭。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一個漫長的準備過程,在近半年的準備時間裡,王傳祥做足了功課。改善飲食結構、加大運動量、嚴格按照規律作息,王傳祥說,這樣堅持的理由只有一個,「怕感冒了身體不好,耽誤了捐獻治療」。
2015年4月22日,在單位同事的陪同下,王傳祥住進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進行身體檢查,為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做最後的準備。27日,造血幹細胞採集正式開始。4個小時後,還帶有體溫的241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被山東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送往天津,於當晚通過輸液的形式植入等待救助的患者體內。
「正式手術的時候心情既激動又輕鬆,想著終於捐獻成功了,能幫到別人了。」王傳祥說,後來,自己從省紅十字會得知,患者的手術非常成功。「患者還通過紅十字會給我寄來了感謝信,我都仔細保留著。能做這樣一件事,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有價值,這就是我們黨員、軍人應該做的事情。」
傳遞公益能量 打造國企品牌
「老王不但是個『移動血庫』,還是推拿專業的一把好手。」聽到老同事王春雷的評價,王傳祥笑著講起了自己習得推拿技藝的淵源。
「在部隊的時候,我從事的是醫療救護工作,就是那時我學會了推拿。後來專業做了收費員,我們常年在這三尺崗亭裡工作,大家的腰椎、頸肩都有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因為收費需要把手伸出窗外,手臂、手腕也很容易受風受涼,我就經常給大家推拿推拿,都說效果不錯,專業沒浪費,我挺自豪的。」
據王傳祥的多位同事反映,上班時,王傳祥經常利用不在崗亭時的休息時間,為同事提供按摩服務,提起王傳祥的推拿按摩,熟悉他的人都豎大拇指。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王傳祥的感召和帶動下,身邊的同事也熱心投身各種公益和志願活動。2016年,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濟寧分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傳祥愛心志願服務隊」,服務隊成立當天,短短的兩個小時內,38位志願者共計獻出了8000多毫升血液。
「從大方面來說,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小的方面來說,可以實現個人價值觀。」王傳祥表示要把志願服務精神發揚光大,「將來,我會將愛心服務活動繼續下去,包括無償獻血宣傳、文明出行、以及當前的創城服務。另外還將開展關愛弱勢群體活動。」王傳祥這樣說道。
「王傳祥同志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整個集團、收費站同仁們學習的榜樣。」濟寧收費站站長文召生介紹道,「傳祥愛心服務隊」積極開展義務勞動、無償獻血、社區志願服務等活動。志願隊成員目前共131人,大家在王傳祥帶領下積極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及宣傳、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及文明城市創建宣傳、關愛弱勢群體等活動。他們深入廣場、社區、大街小巷宣傳『生命紅』、宣傳關愛弱勢群體,在收費現場幫助司乘人員倒水、買藥、指路,解決車輛故障,爭做好人好事,2019年被集團團委評為「愛·暢行明星志願服務隊」。
文召生向記者表示,在集團公司「領行之道」企業文化的引領下,濟寧分公司遵循「創新、擔當、協同、高效」的價值理念,踐行「暢行齊魯、傳播文明、誠信服務、回報社會」企業核心文化,依託儒家文化的獨特優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企業治理和黨員幹部教育管理,打造「儒行大道·和暢萬裡」黨建經營融合品牌,連續12年鞏固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分公司職工隊伍思想穩定,精神面貌良好,湧現出「中國好人」、模範退役軍人代表王傳祥,省管企業道德模範、集團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狄進喜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員工。借勢駐地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全面啟動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制定三年創建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從思想上、組織上、具體措施上全面推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與經營管理相融共進良性發展,努力實現「在創建中發展、在發展中提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