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之十三 用熱血染紅生命——記省血液中心體採科

2021-01-15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她們用生命和熱血,奏響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凱歌。她們就是青海省血液中心年輕的體採團隊。

疫情就是命令,劈波斬浪,積極面對工作挑戰

氣溫低下的春節前夕,為更好地保證春節期間醫療急救用血的需求,一年一度的過節備血工作拉開序幕。春節前10天,1499人,53萬毫升血液。這些數字是體採科34名員工,每日長達10小時的工作時長一針一袋採集回來的。大年初三一早,機採組微信群收到加班信息,待班人員立即回應到崗。在疫情的籠罩下獻血者的招募更加艱難,但是想想在醫院等待血液的病患和家屬,在共產黨員樊密娟的帶領下進行電話一對一的招募,雖然電話那頭有許多埋怨、責備、不理解,但是工作人員不氣餒,耐心解釋、打消疑慮,所有工作還是迅速展開。忙碌一天的工作接近尾聲,工作人員陸續下班,準備回家過節。就在這時,機採組微信群再次接到通知,省交通醫院腦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急需A型血小板!在大年初三加班的第8個小時,剛脫下工作服被再次穿上,剛關閉的設備帶著餘溫被再次啟動,剛入庫的試劑又被再次輕輕取出,機採組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在機採大廳的每一個角落。為了患者能儘早用到救命的血液,機採組工作人員連續奮戰12小時,終於在晚上20點採集成功,為挽救生命再一次與時間賽跑!12個小時的持續工作,每人平均步行1.5萬步,機採組各崗工作人員又一次贏來了清晨第一道美麗的陽光、贏來了患者生的希望。

獻血屋(車)是戰場,凝聚愛心,涓涓熱血為生命接力

春節加上疫情,考慮到街頭人流量的大幅度減少及春節假期的延長,血液庫存嚴重不足,為更平穩地渡過疫情期,全力保障全市臨床血液供應,省血液中心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與春之語志願服務社的志願者們進行聯繫。大年初四一早,採血護士們奔赴海東市樂都區廣場開展採血工作。非常時期,非常要求,非常認真的工作態度,她們嚴格對獻血車的環境清潔消毒,加強獻血點人員疏導,迎接近50餘名志願者在安全溫馨的獻血環境完成了查詢登錄、監測體溫、健康徵詢、體檢、化驗、合格者採集等流程。晚7點30分工作結束,雖然午飯沒吃,擔心上廁所耽誤工作不敢喝水,口罩上的溼氣弄花了早起畫好的妝容,頻繁手消後粗糙的雙手,但是她們卻開心的笑了。

黨員團員就是旗幟,衝鋒在前,牢記使命衝在一線。

大年初七一早,街上處處瀰漫著緊張的氛圍,體採科的工作人員們的身影一如既往地奔赴併集結在西寧街頭的獻血屋(車)內,「雖然我們不能像青海135名醫務人員一樣奔赴一線馳援武漢,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熱血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同志們加油,為青海的疫情防控作貢獻」。這是體採科所有黨員團員請戰的豪言。年輕的她們,總是充當著血液中心的活血庫,在血液告急時期、在採血困難時期,總能看見他們挽袖獻血的場景,在此次疫情期間也不例外,「我是A型血,我獻400ml」機採室工作人員毛文杰毫無怨言伸出胳膊。「我是B型血,我獻400ml」採血護士馬燕也不退縮,獻出愛心。「我是O型」「我是AB型」就這樣一袋袋伴著體溫的熱血流進了採血袋。大家調侃說面對疫情我們不止流淚、流汗還要流血。

既然不能前行,我們選擇堅守。34人的團隊、平均年齡27歲,清一色的女孩子,正是這些風華正茂、默默奮戰在獻血屋(車)中的白衣天使,在這個不一樣的春節,燃燒著城市清冷的街頭,溫暖著寒冷冬日每個人的心,留下了一抹最亮眼的身影。她們是守護初心的血液人,也是最美的逆行者。

相關焦點

  • 我國無償獻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安全水平和臨床用血水平顯著提升
    6月14日是第15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主題是「為他人著想 捐獻熱血 分享生命」。記者12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目前,我國無償獻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管理制度體系和血站採供血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血液供應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臨床用血水平顯著提高。
  • 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號為「獻血,讓世界更健康」。對安全血液的需求十分普遍。安全血液對疾病治療和緊急幹預都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那些患有可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也利於開展複雜的醫學操作和外科手術。
  •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動脈和靜脈之中的一種紅色的液體——血液組成血液的各種成分構成了人體高度發達的防禦和運輸系統賦予並保衛著我們的生命>血液是生命物質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可由其血液的狀況反映出來因為血液可以揭示>無償獻血者用愛心為生命加油用熱血傳遞城市的溫度在此我們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 一袋血液的生命歷程
    可你是否知道,他們的血液獻出來後要經過怎樣的歷程才能輸到患者的體內?患者輸的血是否能保證安全?無償獻出的血液為何用往臨床時變成了「有償」?日前,筆者探訪永州市中心血站,揭開血液「旅程」的神秘面紗。 8分鐘「住」進血袋 9月1日上午,停放在藍山縣的獻血車來了個80後女孩小胡,這是她第一次獻血。
  • 安全血液 拯救生命!世界獻血日 第九二五醫院在行動
    輸血是現代醫學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血液安全及可持續供血備受關注。今年的6月14日,是第十七個世界獻血日。仲夏六月,第九二五醫院組織開展了「安全血液 拯救生命」系列活動,倡導全民獻血,呼籲更多人自願定期獻血,拯救生命。戎馬丹心獻熱血。
  • 感謝你的堅持,讓生命閃閃發光
    原創 青島市中心血站 青島市中心血站種下一棵樹,收穫一片綠蔭;獻出一份愛心,託起一份希望。
  •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2020-07-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手採的蘑菇差點成了催命符!專家:野蘑菇是否有毒外表...
    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831起相關報告,發病2818人,死亡53人。今年截至6月7日,全省已上報25起相關事件,共發病76人,死亡1人。然而,罪魁禍首隻是幾朵小小的蘑菇。親手採摘的野蘑菇,為何差點成了催命符?那些流傳的毒蘑菇識別方法不能避免嗎?近日,省兒童醫院收治了多名兒童,他們皆因食用野蘑菇中毒。
  • ...熱血之城再創高度!鄭州2161人獻出全血超過63萬毫升,成分血637U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韶卿 阮海峰 陳偉然 燕子丹 /文 段晉哲/圖)2020年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宣傳口號是「獻血,讓世界更健康」。
  • 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
    為幫助市民正確認識無償性獻血知識,我們推出「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分享單採血小板的相關知識。>很多人擔心獻出的血液又回輸到體內不安全,害怕採血的器械不乾淨會傳染疾病。 其實,在捐獻單採血小板的過程中,獻血者的血液始終都是在經過嚴格滅菌的密封管道套材中循環和分離,血液不與機器直接接觸。並且每位獻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耗材,不會因為獻血而相互感染疾病,安全可靠。
  • 「無名英雄」|朱榮華:讓患者生命之花開放得更加燦爛
    編者按:8月12日,由雲南省輸血協會主辦,雲南昆明血液中心、昆明報業傳媒 集團承辦的無名英雄——第二屆雲南採供血機構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共有全省15家血站和17家醫院共48人參與評選。在本次「無名英雄——第二屆採供血機構十大新聞人物評選」專題中將對參與本次評選的48位候選人事跡進行集中展示。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保山市中心血站的「無名英雄」朱榮華,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掌上春城訊 2013年8月,他從隆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入保山市中心血站工作以來,在檢驗科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樸實的年華。
  • 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
    3月30日,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右三)與科室同事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評估病情好轉情況。新華社發(臧洪新 攝)  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題: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  劉新、李樂、王岸  目送10餘名患者康復出院,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感覺多日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步子都輕快了不少。  在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石蕊的敬業精神、精湛醫術有口皆碑。
  • 推薦讀書 祝由十三科
    祝由十三科 祝由術——驅邪符(二) 祝由術包括中草藥在內的,借符咒禁禳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符咒治療流行性感冒 符籙信仰者在罹患流感或受寒感冒時,除了會依循一般民眾的求診習慣,找中西醫診療外,如想要尋求用符籙治療或配合中西醫一起治療時,通常會先參考符書中有關感冒所顯現於外的症狀描述用辭來找尋適當的用符,如咽喉腫痛、感冒、止嗽化痰、發燒等醫療性的用辭,有關這些與流感相關的用符分見於《道法護身經》止嗽化痰符、咽喉腫痛符、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人體開始造血時,血液容量大概為60毫升,長大成人後約3500-4000毫升,近日,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一起去深入了解血液容量飆升史。18周歲成人血液容量大概佔體重的7-8%左右,一個體重50kg的成人血液容量大概為大瓶裝可樂2桶。(血液容量大概為3500ml-4000ml左右)以忽略不計到2聽可樂,血液容量的飈升史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生命的奇蹟,感嘆生命力量的同時要感謝給予生命的媽媽。是媽媽,給了我們熱血湧動,是媽媽,讓我們感受生命的意義。
  • 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遇信任危機 多家醫院現血荒
    受郭美美事件、網傳千袋過期血流入醫院等事件影響,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經歷了空前的信任危機,加之氣候影響,預計「年採血量同比下降嚴重」,京城多家大醫院的用血手術亦因此延期。「血荒」這個關乎性命安危的字眼牽動著所有人的心,記者探究其因發現,除公眾信任度外,對無償獻血存誤解、返血報銷政策複雜、全民獻血未普及等亦是其積弊之處。
  • 十三局醫院成為「國際會診中心」及省「腦與神經系統疾病專科...
    日前,十三局醫院神經科業務骨幹鄭燕代表醫院參加了由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主辦,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康復養老專業委員會、山東省立醫院西院、濟南房幹康復醫院承辦的2020 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第一屆康復養老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十三局醫院加入了山東省立醫院籌建的「國際會診中心「和「腦與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臨床研究基地」聯盟單位。從此,拉開了十三局醫院神經科學科建設的新篇章。
  • 江蘇省「十三五」採供血事業發展規劃內容是什麼?
    (三)完善採供血服務體系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明確職責、提高效能,城鄉兼顧、健全體系」的思路,科學評估當地採供血發展狀況,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採供血服務體系,確保採供血服務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相適應,與醫療服務體系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促進。加強採供血機構標準化建設,切實保障採供血事業發展的經費需要。1、血液中心。
  • ...為患者健康「護航」——記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任...
    走進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淨化中心大廳,一位身穿白色大褂的醫生在患者間穿梭著。不斷向患者解答各種問題,叮囑各項注意事項。「你來了,那你先上病床躺好,今天感覺怎麼樣?」「現在開始量血壓,你先準備好。」隨後,拿起針頭,尋找血管位置,敏捷快速地扎針,觀看治療儀器的每一個數據。
  • 無償獻血後,採的血都去哪了?
    流動獻血車上,當血液從身體裡一點一點流出,注滿儲血袋時,21歲的肖琳問道。  可工作人員的答案卻讓肖琳很失望:「出於對獻血者和用血者隱私保密的考慮,我們不能告訴你。」  肖琳的疑問也是很多無償獻血者心中共同的擔憂——獻血後,採的血到底去哪兒了?會不會被拿去牟利?經市血液中心允許後,記者見證了一袋血的「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