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患者健康「護航」——記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任...

2021-01-17 畢節試驗區網

走進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淨化中心大廳,一位身穿白色大褂的醫生在患者間穿梭著。不斷向患者解答各種問題,叮囑各項注意事項。

「你來了,那你先上病床躺好,今天感覺怎麼樣?」

「現在開始量血壓,你先準備好。」

隨後,拿起針頭,尋找血管位置,敏捷快速地扎針,觀看治療儀器的每一個數據。

「老師,27床現在怎麼做?」這邊還未忙完,一位醫護人員便過來問道。正在忙碌中的汪萍在熟練地結束了一系列動作之後,叮囑幾句,隨後走向下一位患者。

踏上醫學路 只想患者少受苦

初遇汪萍,她正忙著,不但忙著給患者治療,還要抽時間給科室內的其它醫護人員講解醫護知識。從她憔悴的面容上可以看出,她一定是很久沒有休息好了,面容十分憔悴,黑眼圈清晰可見。待她忙完後,記者才得與之交談。

「幹我們這行,加班是常事,睡好覺是奢侈。」汪萍笑著說,最近工作較忙,每天需要負責大量前來進行治療的患者,隨時注意幾十臺透析機器的動態,大多數時間都要在科室中走動和解答患者問題。中午不能休息,晚上還要隨時準備接診需要緊急治療的患者,作息時間無法保證,長此以往自然形成了一幅睡不好的面孔。「即便辛苦,我還是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走上從醫的道路。」

對於選擇從醫,汪萍稱,在中學時代,最好就業的當屬師範類專業。但那時的自己對於大學後選擇什麼專業,走進哪所大學並沒有概念,更多的是順其自然。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這種順其自然的想法。

汪萍稱,高中時,看到身邊的人患病,心裡很不是滋味。當時他們的病對於現在來說只是小問題,隨便治療一下就可以康復了。但是那時的醫療條件有限,患者需要承受更多的病痛。看到這些,心中難免觸動,便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身邊的人少受病痛的折磨。「當時並沒有多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可以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幫助那些生病的人們少受點痛苦。」

也正是這個簡單的想法,17歲的汪萍從織金老家走進了貴陽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專業。

經過5年的醫學專業學習,汪萍從對醫學的無知到了解、熟知。畢業後,汪萍來到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一幹就是23年。如今的汪萍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奉獻著。

即便苦和累 患者健康放首位

汪萍介紹,初來醫院時,被分配在內科工作,當時醫院還沒有設立血液淨化科室。2000年,汪萍到中山醫科大學進修腎內科和血液淨化專業知識,回來後,才從內科進入血透室。隨即,醫院成立了專業血液淨化科室。

汪萍感嘆道,這10多年的時間裡,她可謂是和科室一起成長。在建設之初,科室只有一臺專業血液透析儀器,也只有一位專業醫師。之後的時間裡,不斷引進新的醫療設備,看著不斷壯大的科室,在高興之餘,汪萍也犯愁了,設備增加了,可專業醫師短缺,這意味著,她的工作量將會不斷增大。

「雖然工作量大,經常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剛睡下後就有可能被電話吵醒趕回醫院,但是我也收穫很多,有經歷,也有感動。」汪萍說, 2011年的一天,她加班回家後,原本以為可以好好睡上一覺了。可沒想到半夜三點還是被醫院的電話吵醒了,說是有患者需要接診。當時正在下大雨,半夜的街上也沒有過往車輛,無奈的她只得冒著大雨步行去醫院。「原本半夜被吵醒,又淋著雨來,心裡有些不暢快,但看到患者的情況時,心裡所有的抱怨都沒了,一心想著如何控制病情,救治患者上了。」經過連夜的治療後,患者病情慢慢穩定了下來,這時汪萍的心也算放了下來。那一刻,汪萍突然發現醫生也是一種很高大的職業,雖然辛苦但付出能收穫患者的康復。

汪萍說,現在的很多年輕醫生,本來家中孩子就很小,需要人照顧,本身身體也有不適,需要休息,但只要有患者需要,他們就會第一時間站在崗位上,將患者安危擺放在第一位。這雖然是醫生的職業使命,但是也在證明著醫者的精神,而自己就是被這種精神感動著,推動著往前走。

「我還記得我們科室有一位患者是老師,病情十分嚴重,經過了幾次的治療後,剛有好轉的她就堅持回到了講臺之上。」作為了解其病情的醫生,對她的行為很驚訝,因為對於她的病情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才能支撐起她繼續工作,那之後,我一直記得她的名字,而她的工作態度也一直在感動著我。每個人都在付出,自己的付出也只是一部分。

勤於鑽研業務 謀劃未來求發展

汪萍說,不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動人的故事,但是他們對身體健康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卻可以在他們身上譜寫成為一曲動人的歌。也是他們對健康、生命的不斷追求,不斷堅定自己從醫的信心,讓自己的心胸更加開闊明亮。

對於未來,汪萍說,科室在發展,自己也要進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滿足醫院醫療服務的需要,也才能讓自己在工作能為更多的患者服務。現在,通過努力,她發表了專業論文5篇。在工作中,她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事無巨細,身當在前」,對待患者時要從患者的角度出發,以其為中心,讓患者感受醫院醫護人員對他們的關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在對抗疾病的戰場上贏得勝利。

此外,汪萍也希望能夠在看到科室的不斷壯大和發展,不斷開展新的技術,更多地滿足患者的需求。「從一臺儀器,到現在的四十五臺,我見證了科室的發展,以後,我還想繼續看到科室越來越好,引進更多的專業醫生,幫助更多的患者,哪怕工作辛苦,但是我想我願意。」汪萍說。

相關焦點

  • 上海健康醫學院血液淨化培訓中心揭牌並開班
    3月6日上午,我國血液淨化領域首個由行業協會、醫學院和實業界合作,培養高質量血液淨化專業人才的培訓中心在上海健康醫學院揭牌並開班。旨在建立血液淨化專業人才培訓體系,提高血液淨化人才培訓質量,緩解血液淨化人才不足,為全國血液淨化醫療機構、特別是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人才支持。
  • 巨星血液淨化中心在鄭州開業 助力大眾健康生活
    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血液垃圾」造成的。1月14日上午,巨星血液淨化中心剪彩儀式在鄭州舉行,它將以全新的大健康理念,通過清理「血液垃圾」,從源頭上杜絕重大疾病,治病且治未病。年末歲尾,這也是河南老百姓收到的巨大的「健康彩蛋」。【現場】以醫療的謹慎為根本,助力健康,讓生命更精彩福音盛事,大咖雲集。
  • 仁心醫術 普濟蒼生——記蘇北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劉昌華
    劉昌華坦言,日常他就在這辦公,接待病患家屬,「病患和家屬都已經熟悉了我在這辦公,誰有什麼問題直接找我就是。」「能在門診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讓患者住院;能用一種藥解決問題,就決不用兩種;能用便宜的藥,就決不用貴的。」這是劉昌華帶領的腎內科多年來所奉行的行醫理念。劉昌華現為蘇北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 這位身材勻稱、穩重謙和的中年醫生對工作的熱愛、執著已到了「痴迷」的地步。
  • 江西省人民醫院舉行首例血液淨化護理遠程查房
    6月10日下午15時,在江西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江西省人民醫院與永豐縣中醫院血液淨化醫護團隊首次在空中相會,雙方共計40餘名醫護人員在線,籌備已久的一場遠程護理查房「首秀」即將開始。這是我院血液淨化室首次專門就基層醫院提出的臨床護理問題開展遠程查房,話題圍繞著一名人工血管維持性透析患者的血管護理展開。
  • 【大咖健康課】血液淨化,不再只滿足生存的「溫飽問題」
    張曉良主任說,現在已經改進的雙重血漿置換技術,分離出來的血漿會再通過膜孔更小的血漿成分分離器,將致病性大分子物質相對選擇性清除,以白蛋白為主的健康成分與血細胞一同回輸體內,不再需要「海量」健康血漿。緊急救人性命的同時,節約了資源,也為患者節省了費用。
  • 上海規模最大透析中心啟用 擁有多種血液淨化技術
    原標題:全市規模最大透析中心啟用  我國尿毒症透析患者人數已超60萬人,對普通患者來說,透析難、不便捷,仍是日常遇到的最大麻煩,而今情況正有所好轉。前天,全市規模最大、設備全新的透析中心在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揭牌成立,「未來區域內尿毒症患者透析難現象將有望得到緩解。」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院長趙錚民說。
  • ...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綦江區人民醫院成功出倉
    7月26日,綦江區「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該項技術是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重慶(渝)貴州(黔)邊界區縣醫院首例,也是綦江區人民醫院實施「健康扶貧」計劃中的一次重大實踐。
  • 用醫術和仁心託起生命希望——記市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副...
    ……這是市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翟紅豔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她以放療為武器,在與癌症的鬥爭中不斷取得勝利。 術業專攻力求精益求精 「翟主任是我最敬佩的大夫之一,我帶著妻子在這裡已經做過30多次放療,她是我見過的最敬業和最愛學習的『雙料』放療專家……」7月3日,記者在市人民醫院腫瘤放療中心採訪時,患者家屬崔先生稱讚道。 「LA醫師」「LA物理師」正是崔先生口中的「雙料」。
  • 智慧健康暖甘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啟動
    12月11日,智慧健康暖甘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啟動儀式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舉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攜手甘南州人民醫院共同啟動網際網路分院,這標誌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公益「實踐範本」正式落戶甘南。在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西安交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將使甘南人民享受到「家門口」的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優質醫療服務。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祝蔭主任掛職宜春市人民醫院副院長...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鍾芬報導:近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祝蔭主任醫師、教授作為「省衛生人才服務團」成員,赴宜春市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在參加完簡短的歡迎儀式後,中午1點,祝蔭教授放棄中午休息時間,與範惠珍院長一同參與了消化內科學科建設與規劃研討會。
  • ...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開展首例經右側頸外靜脈置入血液透析長期導管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曹牡華、陳雪旻報導:近日,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在科主任邱國萍指導下,由王滿庭主治醫師主刀操作,成功開展了九江市首例超聲引導下DSA介入下經右側頸外靜脈置入血液透析長期導管。該項新技術的開展,標誌著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在尿毒症血管通路建立及併發症的處理上走在了全市領先地位。
  • 新泰市人民醫院承辦泰山心血管沙龍
    心內三科主任張鳳斌任大會執行主席,所有進入會場人員查驗健康碼,詢問外出史及接觸史。醫院張鴻雁副院長在開幕式中致辭,新泰市人民醫院有幸承辦此次論壇,並將進一步推動醫院的學科建設與發展,醫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狠抓醫院管理、加強學術交流,強化學科建設,截至2020年11月16日醫院急症PCI例數較去年同比增高,2020年11月16日成功認證為山東省泰安市第一家中國標準版胸痛中心,通過胸痛中心的高效運行,進一步突出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與急危重診療中心的關鍵地位,切實維護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亞學科齊頭並進,只願為患者保駕護航
    如今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有很多耀眼的「頭銜」:煙臺市重點學科、煙臺市神經內科質控制中心主任單位、煙臺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煙臺市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及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成員、獲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國家腦血管病新藥臨床評價網絡基地、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重大項目合作中心、清華大學品馳神經調控技術煙臺程控中心等等。
  • 患者性命相託,必須全力以赴——記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
    「患者性命相託,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作為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外一科、甲狀腺外科主任,姜立新是團隊帶頭人,更是圈內公認的外科領軍人物:他既是青島大學醫學部外科學系副主任,又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科(普通外科)主任;他既是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病分會常務委員,也是煙臺市普通外科學科(技術)帶頭人……在一眾頭銜下,他還是最喜歡人家叫他:姜醫生。
  • 人民大會堂受表彰!貴州25名先進個人和10個先進集體代表進京(附名單)
    在鄧進看來,這次表彰充分顯示了黨和人民對廣大醫務工作者在這場抗疫鬥爭中所做貢獻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我們一定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關懷,接下來還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作出新貢獻。」國家和人民同樣不會忘記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付出,踏踏實實奉獻的各行各業工作者們,在表彰的名單上,我們同樣看到了一個個疫情期間在省內為全省人民的安全健康保駕護航的名字。
  •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精準...
    惠州三院一定可以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同步做好醫、教、研工作,通過科研帶動臨床業務邁上更新的臺階,力爭打造惠州地區一流的精準醫學中心和臨床轉化創新中心,為轄區群眾健康保駕護航,為「健康惠州」貢獻力量!柯尊富教授指出,精準醫學是當今醫療模式的革命性變革,惠州三院中心實驗室率先在惠州成立第一家精準醫學檢測中心,該中心的成立將為區域老百姓帶來疾病診療的新模式,廣大民眾讓市民不出惠州就能享受前沿基因組學技術帶來的精準醫學健康管理服務,為助力地區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平臺支撐。
  •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為雲南省惠滇醫院曲靖分院,始建於1938年6月10日。經過75年的建設發展,醫院重點學科與學科重點及專科專病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國家大型綜合醫院初步建成,已成為曲靖市的醫療中心和龍頭單位。
  •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輸血科開展Rh血型系統抗原分型檢測
    為保障臨床輸血更加安全,減少溶血性輸血反應,減少交叉配血的困難,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輸血科於開展了Rh血型抗原分型檢測試驗。據悉,Rh血型系統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僅次於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非常複雜,所包含的抗原數量最多,共54個,但臨床上最重要、最常見的僅有5個抗原,即D、C、c、E、e。
  • 龍華醫院血管外科牽頭首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臨床試驗
    央廣網上海8月3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陳豪)近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牽頭主持的透析人工血管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這標誌著第一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超聲引導下的繡花活,為透析患者打開生命通道
    術者李九勝主任、張建中主任緊張專注的神情,時而望著超聲顯示屏,時而繼續著手術操作,從下午5:00——7:00,經過兩個小時的細緻操作,完成了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血管球囊擴張成形術並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