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血液的生命歷程

2020-11-25 湖南在線

在永州,為了保障臨床用血的需要,平均每天需要80名以上的愛心市民參加無償獻血。可你是否知道,他們的血液獻出來後要經過怎樣的歷程才能輸到患者的體內?患者輸的血是否能保證安全?無償獻出的血液為何用往臨床時變成了「有償」?日前,筆者探訪永州市中心血站,揭開血液「旅程」的神秘面紗。

8分鐘「住」進血袋

9月1日上午,停放在藍山縣的獻血車來了個80後女孩小胡,這是她第一次獻血。雖然有點小緊張,不過體檢醫師黃海雲的細心解釋打消了她的顧慮,「放心吧,獻血不會影響健康的,我們獻血超過6000毫升的同事都有好幾位了」。車上的護士在她手指上抽取了5毫升血液,先做了血液初步檢測。「這是個初步篩查,檢測內容有轉氨酶、血色素、B肝等4項,十分鐘結果就可以出來了。」

坐在獻血椅上,採血護士一邊和小胡聊天,一邊看著混勻器上顯示的血液重量。「血袋在混勻器上晃動著,就能讓血袋裡面的營養液和抗凝劑與血液充分混合,能給血液適當的營養,也能防止血液凝固。」8分鐘後,400毫升帶著小胡體溫和愛心的血液採集完畢。「手指按壓針眼,保持10分鐘。」就在小胡休息的時候,車上的工作人員已經把小胡的相關信息都錄入了電腦。

用專用的熱合機將血袋密封好,同時把血袋上存有血液的軟管熱合成4段「血辮」。這些小辮子中的一根由中心血站長期保存,其他的各有用途。護士在血袋和每個小辮子上分別貼上統一的13位條形碼。這個條形碼將完整地記錄這袋血的生命歷程:採集地、檢驗、出庫時間、最後使用者……全程都可以追溯。最後把血袋放進冰箱。大冰箱的溫度器顯示此時的溫度是4.1℃。

離心機幫血液分「家」

14時,中心血站的血液運輸車開到藍山,把當天上午採的血運回單位。小胡獻的這袋血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在這裡,它將經歷「分家」、「體檢」、「暫住」等環節。

16時53分,這袋血運抵中心血站,第一站是待檢庫。工作人員拿起掃碼器,對著這袋血上的條形碼一掃,「嘀」的一聲宣告這袋血已經來到中心血站。17時49分,它離開待檢庫,來到位於二樓的成分科。在這裡,它將經歷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歷程——分家。

「分家」之前,還得先「洗澡」。成分科工作人員對每袋血進行過濾,去除血液中的雜質,這樣,輸注血液的患者發生輸血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全血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所有成分混合在一起。為了能更有針對性地滿足臨床需要,這袋血在成分科必須要經歷第一次分離。它和其他5袋血一起住進了離心機。蓋上蓋子,將離心機內的溫度設定在2—6℃,讓離心機以每分鐘3800轉的高速運轉。1分鐘後打開蓋子時,這袋血已經分成了三層。最下面深色的是紅細胞,中間薄薄的一層白膜是血小板和白細胞,上面淡黃色的是血漿。

離心室外面,工作人員正在手工操作,幫著經過離心分層後的血液「分家」。血漿和紅細胞分別被注入不同的袋子。分家之後,這袋血住進了兩個袋子。它們必須要分開住了:紅細胞保存條件為2℃至6℃;血漿則要放入速凍櫃中,在零下50℃的環境中速凍半小時後,再存入零下22℃的冰櫃中保存;如果分離出血小板,它可是個活躍分子,需要在20℃至24℃的條件中不停地來回震蕩,而且必須在5天內輸入到患者的體內,否則就會失去活性。因此血小板住的柜子從上到下都是左右晃動的搖擺板。

18時25分,這袋血已經分好家,分別住進了新房子,它們見到了新鄰居,正在等待體檢結果。

七項指標兩次檢測保障血液安全

就在這袋全血「分家」的同時,與每袋血同源的血液樣本正在檢驗科接受「體檢」,以確保安全性。記者在血液檢驗實驗室看到,操作臺上兩排儀器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有序地進行著血液檢測。據了解,這裡的儀器設備全部是進口的,實現了全自動化,一臺儀器的費用就要上百萬元。血液標本在檢驗科要作七項檢查,分別是B肝表面抗原、C肝抗體、愛滋病抗體、梅毒抗體、ABO血型、RH陰性血型和轉氨酶。據檢驗科主任林鳳華介紹,為保證每一袋輸注到病人身上的血液都是安全的,每一份標本需由兩組檢測人員分別用兩種不同檢測試劑和不同的檢測設備進行檢驗,就只要任何一次檢測結果不合格,血液就會做報廢處理。

22時45分,檢驗科將檢驗報告發出,小胡的這袋血合格了。

準備到患者體內去

小胡的這袋血分成了紅細胞和血漿兩份,同時貼上合格標籤,整個過程用了兩天時間。

貼上合格標籤後,這袋血在中心血站內再次搬家。它們將從待檢庫轉移到合格血液庫。為了避免把不合格血液誤發放到臨床,待檢血液和合格血液實行了嚴格的物理隔離。

合格血液存放庫裡分別擺放著血漿、血小板和紅細胞的儲存冰箱。每個柜子上都標有所存血液製品的血型。血庫的電腦系統分別與中心血站、中心儲血點的資料庫和醫院的需求信息相連,醫院的「訂血」信息實時顯示,中心血站和各中心儲血點的庫存信息在這裡也可以查到。

去年9月2日一早,各大醫院的「訂血」信息都來了。8時43分,這袋血分離出的紅細胞出庫了,它的目的地是市中心醫院。

它們將住到患者的體內,在那裡重生。

在患者身體裡流淌

這袋血的紅細胞部分來到市中心醫院後,迎接它的是再一次非常嚴格地檢查。輸血科裡,工作人員把它和其他血袋一起擺放在低溫操作臺上。每天從中心血站送來的血液都要按照血型分類,按照日期排序。工作人員先從外觀上檢查

血液是否有滲漏、溶血和凝塊等現象;然後,取下樣本辮,復檢血型,確認核對之後,這袋血被掃碼,存入醫院血庫中「待發出」。

血庫裡面有專用冰箱,所有的血袋都按照血型分別住進不同的冰箱。樣本辮的血液通過機器檢測進行血型的復驗後,這袋血才能通過計算機系統正式入庫。

這袋血漿在9月2日9時25分抵達醫院,10時50分復檢後正式入庫。

後記:

為了血液的「安全新鮮」……

每袋血都代表著一份沉甸甸的愛心,甚至在有患者需要時,就代表著鮮活的生命。為了不浪費愛心,保證血液的「新鮮」,血液住的血袋都是特製的「會喘氣的袋子」,一個採集全血袋子的成本大約要幾十元;同時,血液從採集離體後的那一刻起,就始終「住」在事宜的保存溫度中,即使運輸路途中也是如此。為了血液的安全,在採集血液之前,要做等項快速檢測,採集回站後,要做B肝、梅毒等7個項目的篩查,平均試劑成本費就要150元左右。除此之外,儀器費用、耗材損耗,血液的分離等,費用還要繼續累加。 實際上,中心血站向用血患者收取的血液費用,正是用於這些方面的成本費用。

同時,為了鼓勵廣大市民參與無償獻血,《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中,對無償獻血者免費用血進行了明確規定:獻血者本人獻血量累積900毫升以上(含本數,下同)的,本人報銷終生無限量臨床用血費用;獻血量累積600毫升以上不滿900毫升的,本人報銷獻血量三倍臨床用血的費用,獻血量累積在600毫升以下的,報銷獻血量二倍臨床用血費用。此外,獻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還可以共計報銷獻血量等量臨床用血的費用。

相關焦點

  • 從一個身體到另一個身體 探秘一袋血的生命之旅
    小小的一袋血液,是一個個被熱切期盼的生的希望,昨日,記者走進市中心血站,跟隨工作人員見證一袋血液的旅程。  早晨7點10分,上班族起床洗漱的時間,市中心血站供血服務科的李晨曉已經在採血車上開始進行當天的準備工作——前往武義縣婦幼保健院採血。
  • 血液DNA測序揭示多發性骨髓瘤進化歷程
    從遺傳學角度對該疾病的演化歷程進行分析有助於深入理解該疾病,並最終找到更多有效的治療方法。如今,根據來自Dana-Farber研究所的Jens Lohr博士的說法,他們已經成功地證明了通過對患者血液中游離的DNA(cfDNA)進行測序能夠追蹤疾病的演化歷程。
  • 系列報導之十三 用熱血染紅生命——記省血液中心體採科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她們用生命和熱血,奏響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凱歌。她們就是青海省血液中心年輕的體採團隊。春節前10天,1499人,53萬毫升血液。這些數字是體採科34名員工,每日長達10小時的工作時長一針一袋採集回來的。大年初三一早,機採組微信群收到加班信息,待班人員立即回應到崗。在疫情的籠罩下獻血者的招募更加艱難,但是想想在醫院等待血液的病患和家屬,在共產黨員樊密娟的帶領下進行電話一對一的招募,雖然電話那頭有許多埋怨、責備、不理解,但是工作人員不氣餒,耐心解釋、打消疑慮,所有工作還是迅速展開。
  • 一袋捐獻血的「重生之旅」:7項試劑測試須全通過
    記者朋友圈一位名叫「小丫頭片子」的微友問:「萬一血液裡有病怎麼辦?畢竟現在傳染病很多。」市民在血站獻血。  昨日,記者帶著網友們的提問,去追尋一袋血液的重生之旅。  準備獻血者必須身體合格  「先填獻血登記表,如果條件符合,就在下面籤個字。」值班的保醫生對獻血者說。
  • 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AB血型愛心人士暫緩獻血公告
    為救7歲男童, 網友組團擼袖獻血9月7日,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AB血型愛心人士暫緩獻血公告↓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急需AB型血漿搶救的消息發布後,無數愛心人士關心著孩子的安危,許多獻血者連夜趕到獻血點無償獻血
  • 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號為「獻血,讓世界更健康」。對安全血液的需求十分普遍。安全血液對疾病治療和緊急幹預都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那些患有可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也利於開展複雜的醫學操作和外科手術。
  • 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輸血不當也能奪人性命?
    在很多對醫學不甚了解的百姓心中,輸血這種通過將獻出的血液輸送給患者來挽救生命的療法,無疑是新時代的「靈丹妙藥」,以至於醫生們經常能夠遇到一些明明患者病情不需要進行輸血(或血製品治療),但家屬仍然強烈要求輸血的情況。
  • 生命導賞員帶你穿越生命歷程
    ■小朋友在觀看「穿時空 感知生命」畫展。
  • 不凡的變革者:海爾盈康一生如何點亮生命燈火
    破局:從「電器」到「網器」「我在這裡」——這是一袋血漿的「告白」,在每一個生命的危急時刻,這句話帶給人們的,往往是生的希望。一袋血漿的背後,是盈康一生率先突破的供血新模式。在這種新模式下,血站採血後,藉助無線射頻、智慧晶片等技術,每一袋血都擁有一個物聯網RFID標籤,放入車載專用血液冷藏箱內,每一袋血即聯網上雲,它的所有身份信息,包括血液、溫度、位置等,通過掃碼加入「智慧血液網」。這袋血在哪裡,都可以實現追溯和監測。
  • 科學家的藝術館|恆星的生命歷程
    恆星的生命歷程恆星依據質量大小,其生命的長度和演化的最終結果也不盡相同。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通常越短暫,主要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核心的壓力也越高,造成燃燒氫的速度也越快。這樣的熱核聚變反應在帶來數十億年的光明燦爛的生命之後,恆星的生命燃料就要幾乎耗盡了。此時它開始膨脹,星體外層被不斷推離,而內核變得又小又熾熱,恆星的生命便正式步入短暫而動蕩的「中年」——紅巨星。恆星會變得越來越紅、越來越巨大,如同紅色巨人。它們都而自內而外顯示出緩慢的亮度波動,如同巨人的呼吸。
  • 虹膜識別、物聯網管理: 這不是「新物種」而是血液冰箱 「網際網路+...
    物聯網技術讓每一袋血液擁有自己的標籤,實現臨床用血全流程可追溯,血液能前移到手術室、ICU,甚至跟隨急救車現場急救。在青島一家醫院,物聯網管理血液半年節約7萬毫升血,夠做350臺小手術。在青大附院,記者看到了「新物種」——物聯網血液冰箱。一方面血液保障不及時,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合理用血情況,這是我國的用血現狀。傳統的臨床用血,需要經過輸血科配血、取血、送血等過程,耗時約20分鐘,為緊急用血帶來挑戰。在某些手術中,需要提前配備血液,如手術順利,備血未被全部使用,出庫的血液因冷鏈斷裂等不能送回,就會導致血液浪費。
  • 人造血液成功誕生!不受任何血型限制!
    目前研究的人造血都是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比較常見的是人造紅細胞和血小板——此次報導的這種人造血就是。它用一種叫做脂質體的細胞膜成分,製成非常微小的「袋子」,然後分別往裡面填入止血和運輸氧的成分。「人造血可以通過『基因改造』,用基因敲除的方法,敲掉血液細胞表面的抗原,使得輸血可以不用再配型。」
  • 生命無意義——弗洛伊德說:生命的整個歷程都是在追溯死亡
    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一書中說,生命體中具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兩種作用力,這被稱為本能生命的二元論。並用大量篇幅論述,試圖說明生命體「死亡本能」存在的可能性。他說生命的目標必定是事物古老而原始的狀態(無生命的無機物狀態),一切生物毫無例外地由於內部原因(自然衰老)而歸於死亡,那麼,我們將不得不承認,「一切生命的目標乃是趨向死亡」。我們的世界在最早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生命體的,地球上只有無機物。
  •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歷程
    初二生物(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 相同的選擇,各異的心路歷程——生命歷程理論下的離職媒體人職業...
    為了分析離職媒體人職業認同、職業選擇是如何與個體獨特的生命事件、社會歷史情境關聯互動,本研究借鑑生命歷程理論的分析框架,來探討重大社會變遷、生活事件對個體生命發展的影響,同時關注個體生命過程中的角色轉變等。
  • 每個人體內4900毫升的血液細胞,都有著什麼樣的生命
    【導語:正常人的血液總量約佔體重的8%,也就是說60Kg體重的人約有4.9升,即4900毫升血液。男性和女性沒有明顯的差異。體內4900毫升的血液細胞,都有著什麼樣的生命?】中醫講的人身,處處皆有神,現代醫學講人的身體,是細胞構成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它自己的生命歷程,我們都知道每一個細胞的生命轉換規律,大約二十一天,那么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生物學,那麼因為它們的轉發規律有了化學,因為所有身體的組織結構都是由物質,來形成和完成的,那麼就有了物理學,因為有了物理的原因,所有支配的條件,都是由我們的心聲來支配的,於是就有了心理學,當我們在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過程中
  • 探索生命演化的歷程,才是最迷人的事
    貫穿所有生命歷程或者聯繫所有生物物種的最基本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探索生命演化的歷程,才是最迷人的事!D叔一家和鄰家小寶洛凡像是被生命旅程選中的人,總是在一些機緣巧合中穿越回地質演化史的某個階段,在一段段奇妙的探險之旅中獲取生肖秘鑰,啟動幻本,平安的回到現代。
  • 拿生命做保健?!「血液淨化」養生保健項目調查
    拿生命做保健?!「血液淨化」項目調查你願意把自己的血液全部抽出來,進行一次徹底消毒後再注射回你的身體裡,從而讓你精神煥發嗎?目前,這種被稱為「吸血鬼」療法的治療方式正在傳播。記者調查發現,血液淨化存在極高風險,醫療機構須經過衛生部門審批才能實施,美容院、保健會所等機構並不具備這種資質。醫學專家表示,血液淨化原理等同於血液透析,會帶來多種健康危害,嚴重可能造成死亡。
  • 歷史連載——地球生命演化歷程(3)
    生命體演化到原核細胞形態時,已經與非生命物質徹底劃清了界限。雖然演化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嚴格遵循有機化學的基本規律,但這種建立在海量隨機偶然基礎上的最終必然,我們哪怕能夠明了其中的作用機制,但以現有的科技能力,卻仍然無法真正還原細胞生命形成的完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