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體內4900毫升的血液細胞,都有著什麼樣的生命

2020-12-04 健康導師一念心

【導語:正常人的血液總量約佔體重的8%,也就是說60Kg體重的人約有4.9升,即4900毫升血液。男性和女性沒有明顯的差異。體內4900毫升的血液細胞,都有著什麼樣的生命?】

我們體內的細胞,有著不一樣的另類生命,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到生物學,量子力學,以及3D列印等等,可是它總是跳不出這個板塊,我們祖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講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那麼這個板塊是什麼?

中醫講的人身,處處皆有神,現代醫學講人的身體,是細胞構成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它自己的生命歷程,我們都知道每一個細胞的生命轉換規律,大約二十一天,那么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生物學,那麼因為它們的轉發規律有了化學,因為所有身體的組織結構都是由物質,來形成和完成的,那麼就有了物理學,因為有了物理的原因,所有支配的條件,都是由我們的心聲來支配的,於是就有了心理學,當我們在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過程中,認識和了解了所有這些條件,它們都是一種自然的產物,那麼這個自然的產物包羅萬象,卻又有一種整個自然演變的過程,那麼這個過程按牛頓的定律就叫做,萬有引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以後,整個這個萬有引力,從我們現代來講,我們的認識來講,回過頭來再去看,我們老祖宗五千年的文化。

道家,講的是陰陽大道,佛家講的是,一切皆緣,緣分,是構成萬有引力的主要組成部分,那麼同樣世界一切萬事萬物的構成,全部都是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下完成,人體也不例外,我們在認識和了解我們自身的基礎上,我們了解我們的細胞,那麼就要了解我們自己,我們了解我們自己,就要了解我們自身的條件。

那麼我們了解自身的條件,就必須要了解兩個,最大的因素,一個叫身;一個叫心。

身是有形的產物,心是無形的象徵,一個是產物一個是象徵,那麼身體是有形象,而我們的心神卻沒有,現象也沒有形象,沒有形狀相貌,但它又確實存在,於是在存在和不存在的過程中有了唯心,和唯物,不管是唯心主義也好,不管是唯物論的也好,他們所闡述的理論,不外乎就是兩個,還是陰陽和虛實,可是它們的這些轉化過程,全部應用在自然規律上,和人體組織結構上,就是這兩個身心,所有的一切按照佛家的理論,就叫做眾緣合合。

按照我們現在的講法,就是各種因緣條件的組合,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形狀,相貌和音容相貌,同時也為各種不同的訴求和需求,以及各種不同的心理活動,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性格特質,人就是這麼產生的,在產生的過程中,既然我們有了物質的能量變化過程,那麼我們認識細胞,了解細胞的時候,就不能單純的稱之為物質,也不能單純地稱之為精神,我們只能稱之為,跟我們有直接系的另一種生命個體,生命個體也叫另一種生命,那麼我們怎麼去研究它,我們怎麼去了解它,這是解開人類未來走向 21 世紀,或者更長的生命科學的一個最大的謎題,我們要學習養生,學習健康。

那麼首先要保證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細胞,清潔度,我們講的常重常輕,就是指的是細胞的清潔度,因為細胞,是構成我們生命組織結構的原動力,和它的主要源泉,那麼既然它非常的重要,那我們要想淨化自己的身體,那我們就要從淨化細胞開始,但是想要淨化細胞,那我們必須要知道細胞是活動的,流動的又是固定不變的,可是它們的這個中間形成了我們身體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去調整它,我們未來做養生,祛疾病,總長壽,安健康,那麼你就要從細胞入手,可是最對大家來講,這是一個陌生的主題,很難於直接涉獵在裡面,因為這是科學家做的,生物學家做的,醫生做的,不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做的,可是我告訴大家我們照樣能做,比如怎麼樣讓細胞清潔,那我要問一個問題,你不上火可以嗎?你不煩躁可以嗎?好了,你不糾結可以嗎?你少吃點肉可以嗎?讓你的心神,去平衡和穩定可以嗎?只要你能做到這些,你的身體細胞就是清淨的,清淨的細胞能給我們帶來健康和諧,汙濁的細胞只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紛爭。為什麼,因為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空間是有限的,細胞它也是有空間,和它自己的 活動範圍,當它的空間和活動範圍受限的時候,它將會紛起而抗爭,那麼紛起而抗爭的過程就是條件反射,對身體來講,那麼這些身體的條件反射。

促成的反應就叫生理機能,一個叫生理機能,一個叫心理活動。

那麼人簡單講就是有脾氣,立馬就有脾氣,發脾氣了,發火了,或者是糾結了痛苦了,折騰了,所有的這些都來自於細胞和空氣的流動,都來自於我們身體內在淨化的過程,我們要想讓自己的身體好,那我們自己就要時刻的保證,保證我們的身體永遠處於最佳狀態,我們要想讓自己的身體好,那麼永遠就要去觀察一下,嘗試一下看看,我的細胞是,清淨的還是渾濁的,比如三高人群,不用想這些人一定是燥火,那麼很簡單燥火代表了什麼呢,燥火代表了炎熱,熱就是耗的意思,津液耗幹了,水分耗幹了,身體耗幹了,火氣大了,那麼這個時候自然的的,在身體裡面的血液就會粘稠和淤堵,身體粘稠和淤堵了以後,它的周流循環的速度將會減慢,那周流循環的速度簡化以後,我們凝血因子將會在身體細胞裡面產生,它的最大功能。

所以時間移長以後,我們的血液和小板裡面就會有很多的瑕疵,或者是很多的沉澱物,垃圾,那麼這些沉澱物和垃圾是一般情況下,很難溶解和化解的,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血管壁,上面就會附著一層厚厚的垃圾和塵垢,這個垃圾和塵垢,就是導致血液黏稠和三高的主要的致病因素,那麼可是我們再看,真正導致這個三高的,最關鍵的是燥火。我們的細胞沒有了潤養,我們的心態沒有調整好,我們的身體出問題了。

還有呢,因為長期的消極,長期的在冷水裡面,長期的恢復了精神的壓力,那麼結果導致了我們身體裡面,有很多的很強的陰冷寒冷之氣,那麼陰寒之氣,長期在身體裡面聚集的過程,就會給我們導致身體的內在炎症,那麼這些炎症很多的時候就是骨刺,骨質疏鬆,那麼同樣甚至於,各種不同的大概機率。

所有的這些症狀都是,細胞功能紊亂造成的,而細胞功能紊亂造成的,充其量我們找到的過程就是這四個字,寒,熱,溫,涼,寒就是凝,熱就是耗,溫就是蟲,涼就是毒,那麼各位想想看,凝、耗、蟲、毒,我們的身體裡面怎麼能不出炎症呢,怎麼能夠讓氣血暢通呢,甚至怎麼會好呢!

所以出現這一系列的疾病,都是因為細胞的功能,失去它原有的功能作用價值和潤養,那麼在同時我們的情緒,身體氣血的直接的形式和影響下,導致了我們身體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障礙,問題,症狀,現象和疾病,我們怎麼去調整它,怎麼樣去做到細胞清淨,怎麼樣做到清靜快樂,那麼我剛才講到的:

一定要有一個好心情,沒有好心情什麼都沒用;

第二個要尊老愛幼;

第三個團結友愛;

第四個要富有愛心;

第五個要積極向上。

還要開心快樂,所以這些是我們淨化細胞,調整細胞的最大源動力,那我們怎麼做得到,那就要看大家能否在這個中間去做一個調整。

(本文由一念心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人體中的血液從哪來?獻血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嗎?
    那事實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人體中的血液從哪兒來,對我們又有什麼作用……今天,知力君就帶你一起來看看血液的秘密!人體血液中60%是血漿,40%是血細胞。血細胞血液約佔體重的8%左右,一個體重80千克的人,約有6400毫升的血液。
  • 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號為「獻血,讓世界更健康」。對安全血液的需求十分普遍。安全血液對疾病治療和緊急幹預都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那些患有可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也利於開展複雜的醫學操作和外科手術。
  • 自治區血液中心開展「世界獻血者日」活動 60人成功獻血15300毫升
    「這是我第一次獻血,前兩天因為沒休息好被工作人員勸返,這幾天飲食休息都作了調整,今天來打算獻血200毫升,並且捐獻造血幹細胞、加入中華骨髓庫,希望用自己的『熱血』為社會作出一點貢獻。」拉薩市民阿旺曲培告訴記者。一旁的市民何寶倩女士聽到後不禁感慨:「我之前一直沒有勇氣進來獻血,也擔心會對身體有壞處。
  • 探訪「生命銀行」:儲存人體細胞以備不時之需
    圖為:儲存人體細胞的液氮罐,罐內溫度為零下196℃  一名新媽媽最近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生了孩子,在雙方父母的強烈要求下,花了15800元儲存了寶寶的臍帶血,以給孩子備份生命。  上月20日,她剖腹產下兒子,在臍帶剪斷後的5分鐘內,醫生及時採取了100毫升臍帶血,送到湖北省人體細胞保存庫進行細胞分離,再將分離好的細胞放入凍存保護機,使用降溫儀按照一分鐘降一度的速度將溫度降低至零下80℃,待細胞處於休眠狀態後放進零下196℃的液氮罐中保存。
  • 水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最重要的成分,水平衡對減肥有著重大意義
    閱讀完本文,你將會了解到以下幾個內容:水的構成及其作用人體內的水環境水平衡的重要性水的構成及其作用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除了氧氣以外參與最多的基本成分就是水,同時它與人體內部的礦物質平衡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對於所有人來說,水至關重要,體內的水平衡對生命活動有著重大意義。
  • 你還在糾結捐獻200毫升還是400毫升麼?
    獻血的那些事兒01 對於獻血者來說通常,根據人體的血液分布及容量,人體血液總量佔體重的8%,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成年人約有4000毫升血液,一次獻血400毫升,只佔總血容量的10%,獻血後能很快恢復,對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不會產生影響;對於符合條件的獻血者來說,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人體開始造血時,血液容量大概為60毫升,長大成人後約3500-4000毫升,近日,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一起去深入了解血液容量飆升史。18周歲成人血液容量大概佔體重的7-8%左右,一個體重50kg的成人血液容量大概為大瓶裝可樂2桶。(血液容量大概為3500ml-4000ml左右)以忽略不計到2聽可樂,血液容量的飈升史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生命的奇蹟,感嘆生命力量的同時要感謝給予生命的媽媽。是媽媽,給了我們熱血湧動,是媽媽,讓我們感受生命的意義。
  • 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科學的解釋來了,知道了這些也就不害怕了
    之前網上有流傳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癌細胞」,也就是說每個人可能都會得癌症。這個說法真的是太嚇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每個人體內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發生了基因突變的異常細胞,這些異常細胞都會有發展成癌細胞的潛質。」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7-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5-10%,一般失血600毫升以下都可以不輸血。人體內的血液有20-25%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貯存人體血液總量的20%。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貯血庫"會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循環。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
  • 人體每個細胞都需要它!
    甚至最近有消息稱,一些老人因為害怕體內膽固醇太高,術後都不吃雞蛋和肉,導致傷口遲遲不能癒合。那麼,膽固醇在人體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真的越低越好嗎?人體每個細胞都需要它首先,我們要明確,膽固醇不是有害物質,而是構建人體細胞的一種「建築材料」,每個細胞都需要它。
  • 人體中的血液是從哪來的? 血液都是紅色的嗎?
    人體中的血液是從哪來的? 血液都是紅色的嗎?時間:2018-03-31 12:54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中的血液是從哪來的? 血液都是紅色的嗎? 提起血液,很多人第一反應以為都是紅色的,但你認為血液只有紅色那就大錯特錯了。
  • 人體是一部複雜機器,幾秒鐘更換二千萬細胞,每天產生1升口水
    跟其它的動物相比,人體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臺「生命機器」,由數以億計的各類細胞組成,形成一個龐大整體,如果從微觀角度來研究人體,你會發現人體簡直就是一個「超級工廠」,比任何工廠都要高效得多。有研究顯示,短短幾秒鐘內就更換掉2000萬個細胞,如果人壽命有78.5歲,那麼總時間為2477300000秒,一生要更換細胞數量將是一個天文數量,所以人體內部是一個繁忙的世界,每天24小時都在運轉著。
  •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動脈和靜脈之中的一種紅色的液體——血液組成血液的各種成分構成了人體高度發達的防禦和運輸系統賦予並保衛著我們的生命
  • 來看人體細胞的有趣知識
    一個成人的人體細胞約有40萬億~60萬億個,細胞的平均直徑在5—200微米之間。除成熟的紅血球和血小板外,所有細胞都至少有一個細胞核,是調節細胞生命活動、控制分裂、分化,遺傳,變異的控制中心。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宇宙人體細胞最初由1個成熟受精卵細胞開始,分裂為2個細胞,繼而以「2」的倍數分裂,直至數百萬億的細胞,發育成人的健康機體。 很符合老子在道德經中對宇宙觀念的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加拿大血液服務部資深科學家Mark Scott對ErythroMer的微小程度進行了關注,其每個顆粒大約是正常血紅細胞大小的一半。Scott表示,這會加大其從血液滲漏到周圍組織中的風險。當有人大量失血並休克時,其血管只會變得更「容易洩漏」,Scott表示。「這都是你真正要關注的事情,」Scott表示,他也就職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血液研究中心。
  • 一袋血液的生命歷程
    雖然有點小緊張,不過體檢醫師黃海雲的細心解釋打消了她的顧慮,「放心吧,獻血不會影響健康的,我們獻血超過6000毫升的同事都有好幾位了」。車上的護士在她手指上抽取了5毫升血液,先做了血液初步檢測。「這是個初步篩查,檢測內容有轉氨酶、血色素、B肝等4項,十分鐘結果就可以出來了。」 坐在獻血椅上,採血護士一邊和小胡聊天,一邊看著混勻器上顯示的血液重量。
  • 每天喝2000毫升的水,是幫助排出體內垃圾,還是在增加身體負擔?
    所以,每天喝2000毫升水,是一件好事,還是在給身體增加負擔。每天堅持喝2000毫升水,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垃圾嗎?人體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分都是水,身體每天都會進行新陳代謝,把不好的物質更換掉,被血液運輸到指定的地方,隨著水一起排出體外。所以,水對於人們來說,既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也是排出體內垃圾的重要媒介,要是沒有水體內垃圾就不能排出去,也會形成有害物質傷害身體健康。
  • 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每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單位?
    在這個水平上所有一般的結構都能簡化成一個共同的憤怒,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用他自己設計的有好幾個鏡片的符合現為淨,發現了軟木一種樹皮使用一些非常微小的房間構成的像是極細的海綿。他把這些孔雀稱為:細胞。其他顯微鏡學家在活的組織裡也發現了類似的小房,可是其中充滿了液體在以後的150年裡生物學家們逐漸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且每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單位。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 潮科技
    即溶型人造血粉末:即將進行人體血液替代品試驗 位於聖路易斯的Allan博士的實驗室裡的一幕——在將血紅細胞注入試管的同時,人們用微小的工具來測量兔子主動脈的反應,計算主動脈的收縮強度。Allan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確保在給兔子注入由其研發的人造血液後,兔子主動脈的反映情況與注射前一致。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新鮮血液只能保存42天,在不冷凍的情況下僅能保存數個小時。對於諸如戰場或者偏遠的地區來說,血液替代品至關重要。這些地方不易獲得血液,使用血液替代品能暫時讓傷者在被送往醫院前暫時維繫生命。但是,在研製血液替代品的道路上,來自學界以及生物製藥業的研究人員飽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