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行

2021-01-13 中國法院網

2018-09-20 14:15:17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傅高峰

  二零一八年九月,經嶽陽中院組織,我有幸與七十餘名嶽陽法院人一道,乘復興號自洞庭之畔跨越兩千八百餘裡來到首都,參加了北大法學院舉辦為期一周的業務培訓。

  閒暇之餘,徜徉北大,百年學府,實至名歸。

  九月序數初秋——盛夏餘熱已盡,秋風颯爽而來。晚風拂面,走走停停,見銀杏葉微微泛黃,白果纍纍;海棠果搖搖墜落,粉甜馨香;白楊枝高葉闊,迎風而譁譁作響;柿子綴滿枝頭,隨風如點點青燈。偶有松鼠竄於白松之間,樹色如玉,鼠色如燭。又有長尾灰雀、黃鼠竄於月季、刺黴、洋芋、玉蘭之間,等等等等。生物無分貴賤,多樣相處融洽,不一而足。

  北大多樓,老、舊、新樓風格不一。老樓古樸典雅,窗稜鏤刻,廊腰縵回,簷牙高啄;舊樓規整無華,灰牆灰瓦,藤蔓纏繞,平添新意;新樓形態各異,高聳林立,設計新穎、設施齊全。也有新樓圍老樓而建,登高俯瞰,如父母春暉掩映寸草之心,又如青壯之年反哺父母之恩。老舊新樓錯落有序,相互掩映,相得益彰。

  漫步於未名湖畔,靜坐觀湖。但見湖水如玉,水草如墨。湖面偶有野鴨遊鳧,鯇魚成群,泛起圈圈漣漪。湖岸均用亂石堆砌,參差不齊,毫無章法可循,但為許多觀湖之人提供了天然座椅。湖岸垂柳繁茂,樹影水中,柳葉像一串銀色小魚。未名湖三字碑藏於一隅,不徒步走完,難以發現。博雅塔與未名湖幾步之遙,原為解決師生用水,而仿通州舍利佛塔而建,取捐獻者譯名而為博雅。遠遠望去,湖、塔相映成趣,湖中有塔,塔隨湖轉,博雅塔與未名湖成就北大地標建築。

  時日倉促,未敢駐留,匆匆一瞥,卻感觸頗深——北大校園風光與其他大學並無多大差異,但所見所聽無不將最高學府自由與包容的精義根植基地——花草樹木不分名貴卑賤、共生共長、生機盎然;亭臺樓閣時代印記鐫刻,相得益彰、和諧融洽;未名湖博雅塔不施粉黛,淡然恬靜、端莊典雅——北大隻給你一方土地、一個平臺、給你自由與包容的養料,你就盡力去汲取和風甘露、去經受雪雨風霜、去翱翔、去潛遊——你可以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可以縱橫捭闔、功成名就,可以深居簡出、特立獨行,也可以平凡默默、形影相弔。

  如此而已!

  身在北大,平生幸也!

  作者單位: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2020南通市長北大行活動舉行
    昨日,「江海明珠、通攬英才——2020南通市長北大行」活動在京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率隊與北大高層交流會晤,並在南通發展環境及人才政策推介會上致辭,進一步推動我市與北京大學在人才交流、產學研投等方面合作,誠邀更多「北大人」來通創新創業,推動城市能級和綜合實力加快提升。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出席相關活動。
  • 「青鳥計劃·北大清華學子濰坊行」活動舉行
    11月7日至8日,「青鳥計劃·北大清華學子濰坊行」活動舉行,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優秀學子組成的參觀團到我市參觀交流。團省委副書記劉少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範福生參加活動。11月7日上午,在高新區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舉行的座談會上,範福生首先對北大清華學子來到濰坊表示歡迎。
  • 路北區舉辦企業高素質人才北大行活動
    智領路北 創新發展路北區舉辦企業高素質人才北大行活動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魏偉)為深入推進「四個一百」專項行動,近日,由路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路北區委組織部聯合舉辦的「智領路北·創新發展」路北區企業高素質人才北大行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路北區21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參加學習
  • 浙江小學生北大行 夢想教育從小開始
    這是北苑小學「北小學子北大勵志研學營」的第二站,15位三年級至五年級的小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於6月16日抵達北京開啟了為期5天的研學之旅,以此探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恢宏壯觀的教育史詩,在走訪中感受高等學府的文化歷史積澱,在遊歷中體會知識力量和人生哲理。
  • 北大青鳥是什麼學校?
    在如今這個360行,行行轉IT的時代,IT網際網路已經被所有人認可和應用,每一件小事情都有可能運用到IT技術,所以IT行業一直是受人追捧的行業。很多人也在說,IT行業早就已經不行了,現在算不上大時代了。
  • 2018諾獎得主穆魯教授北大行:最好的尚未來臨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教授在北大進行題為《ELI極端光學研究及未來發展:高能量單周期雷射科學》的主題講座。 (北京大學 胡朝志攝)中國網北京10月12日訊(記者 唐靖初)10月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北大學子畢業後留在北大,後在IT屆大展拳腳,他有什麼秘訣?
    1983年,初育國考入北大計算機系,畢業後,初育國留在北大做學術研究。1992年底,在其系主任楊芙清老師的帶領下成立了一個公司,希望可以將一些科技成果轉化成為生產力。同時,這些家長認為「小青鳥」的職業教育不僅可以讓孩子得到來自北大的高等教育,而且畢業後能馬上工作。 繼「小青鳥」之後,北大青鳥正式成立,這標誌著一個「遊擊隊」向「正規軍」的過渡。而此時的初育國重新選擇回到北大招生辦工作,他希望能夠從這些北大的新生力量中發現將來為北大青鳥創造奇蹟的骨幹。
  • 別把北大當「憨大」
    總結一下對「校長直薦制」的種種批判,大致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催生腐敗,某些校長可能徇私枉法,將成績糟糕的關係戶送進北大;二是有礙公正,不合格的學生因權錢交易進了北大,那麼真正的高分者進北大的機率則大為減少;三是質疑審核,憑什麼是這33所高中的校長獲得了推薦資格,憑什麼農村普通中學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  這樣的熱鬧或許正中北大發布這項政策的下懷。
  •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從發案至今已經近4年時間了,從今年4月21日抓獲吳謝宇至今,已經20餘天了。如今該案依然是社會上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人們之所以以超乎尋常的心態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籠罩在該案上的謎團太多了,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身上的光環太多了,標籤太多了。吳謝宇從初中到中學到大學不僅是一位學霸,在中學還擔任班長,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怕吃虧,善於團結同學,同時也是一位陽光健康快樂的孩子。
  • 北大英文校名漫談
    從中古英語到現代英語,發音規則與羅曼語族各語言分道揚鑣、漸行漸遠,字母「e」在很多單詞中的讀音由[ɛ]、[e]變為[i],從而解釋了今天的「Pe」為何讀作/pi:/。這樣,在多種語言演進過程的共同作用下,「pe」和「bei」、「king」和「jing」面目全非,也難怪常有今人不識「Peking」。
  • 北大與你,平分秋色
    北大與你,平分秋色 2020-10-29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落戶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7年12月13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在淄博揭牌成立。
  • 政治舞臺上的北大畢業生
    作為一個群體,北大畢業生在中國政治舞臺上的未來值得關注。    截至2007年5月底,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擁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讀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級以上官員共有57人。    其中新近升任陝西省省長的袁純清、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春華、陝西省省委書記趙樂際、河北省省長郭庚茂等15人為正省部級官員。
  • 北大西洋露脊鯨全世界只剩356條
    據CBC新聞記者Emma Davie今天10月29日報導, 全世界北大西洋露脊鯨現在只剩356條, 比去年減少了53條.露脊鯨的數量是科學家們通過飛機和船隻上的特製攝像機抓拍到他們在每條鯨魚身體上的獨特記號來統計的.
  • 北大青鳥地理位置,北京北大青鳥怎麼樣?
    導讀:很多同學在諮詢北大青鳥的時候,大多不太清楚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只知道北大青鳥是學習IT技術的地方,更加不清楚去哪裡學習才能夠學到更好的技術,獲得更好的就業!(一)北大青鳥地理位置說起北大青鳥,就不得不提及一個不論是地理位置、教學、就業、管理、環境等多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學校—北大青鳥佳音學校。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北大校園內蔡元培先生雕  一提到北大的破格招生,人們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羅家倫、朱自清這些名字,他們無一不是怪才、偏才,卻被北大大膽錄用——  一、下列之文,試加以標點符號自入萊蕪谷夾路連山百餘裡水隍多行石澗中出藥草饒松柏林藿綿蒙崖壁相望或傾岑阻徑或回巖絕谷清風鳴條山壑俱響凌高降深兼惴慄之懼危蹊斷徑過懸度之難未出谷十餘裡有別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餘高九尺許廣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處薪爨煙墨猶存谷中林木緻密行人鮮有能至矣
  • 楊炳章:從北大到哈佛(圖)
    ◎行而不思、思而不決、決而不行,如此周而復始,在原地繞圈子———這便是庸夫俗子的人生三部曲。  ◎中國有句古話,「睚眥必怒,含飯必報」。前一句話是要不得,後一句則是忘不得。過了幾周就從北大得到非正式消息。趙寶煦是管轄北大四所的黨總支書記,又是我中學班主任陳司寇的丈夫,他見到我姐姐、經濟系的楊勳時說,「楊炳章考得成績很好,錄取應該不成問題,只要政治上不出大事。」正式錄取通知也很快下來,直接寄到壽光縣中學。我接到通知的歡樂心情,很有點「範進中舉」的味道。
  • 京居悟懷:走進北大紅樓
    我依然向前走著,終於來到沙灘的「北大紅樓」。站在車水馬龍的五四大街上,匆匆走過的行人,大多沒有被這座建築所吸引。的確,這裡已經不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了。久經風吹雨淋的這座「北大紅樓」(建於1916年——1918年),早已失去往昔的風採。帶給我的第一感覺是「灰頭土臉」的,特別是在如今高樓林立的北京城裡,它真可謂其貌不揚。
  • 年增長率2%,NOAA:保護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有可能提升數量
    在以前,由於海洋環境的影響,大多數的北大西洋露脊鯨都因為漁具的纏繞和與船隻的碰撞造成死亡,科學一再擔心它會因此而滅絕,沒想到經過努力,人類已經得到了回報的消息。根據NOAA科學數據顯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幾乎可以增長2倍,達到了我們所期待的水平。
  • 我與北大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的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京師大學堂分科設立「中國文學門」,迄今整110年。在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慶之際,我們刊發6位北大中文學人的口述文章,聽他們回顧其與北大、與北大中文系的結緣經過,講述人生與治學中的點滴感悟,闡釋對如何繼承與發展北大中文傳統、如何繁榮國家語言文學專業的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