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你真分的清楚麼

2020-12-01 騰訊網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阿斯伯格綜合症與多動症也是容易被混淆的,中山大學的醫學博士靜進醫生說:「從大量門診資料來看,阿斯們被誤診為多動症的情況甚多。」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清兩者的異同,靜進醫生從社會行為、語言、學習和運動等各個方面出發,給出了他的分析與思考——

問題由來

最近在學術會議上總有基層兒科/兒保醫生問起我:阿斯伯格症候群(簡稱AS、阿斯們)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也叫多動症,簡稱ADHD)如何鑑別,如何給出準確診斷,因為用多動症量表評定,兩者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巧的是,很多就診關聯問題孩子的家長,也不停地詢問這兩者的區別在哪裡;從大量門診資料來看,阿斯們被誤診為ADHD的甚多,當然其漏診率也很高,或兩者共患、並存於同一孩子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常出現兩者的混淆和彼此誤診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這兩種病的結局和矯治方法也有所不同,誤診和不當處置有可能繼發很多負面情況。

阿斯們的特點

目前,AS雖然被劃歸在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範圍裡,但就其本質或特點而言,仍與典型孤獨症存在著很多差別,確有部分專家擔心,取消AS診斷可能防止輕度邊緣狀態的人士被評估為孤獨症,對此暫不展開討論和說明,這也可能是未來學界無休止的話題和爭論點。

大抵來看,AS孩子早期發育和正常孩子基本沒啥區別,語言、運動、基本生活能力的發育如同正常兒童;

但父母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些許跡象,孩子可能會有語言稍顯落後、運動發育協調不良、幼年較難帶養、睡眠問題、特殊偏好、視觸聽覺敏感、「早慧」、好動、話多(話癆)、與陌生人自來熟、重複提問、興趣點上異常專注等等。

但這些表現不具有特異性,意即有些正常孩子或其他發育落後的孩子也可表現出這類特點。

再則,嬰幼兒期AS在共享注意、跟隨視線、共情和母子依戀方式等方面存在細微異常,這在ADHD則極少見。因此AS很難在5、6歲之前被發現和診斷出來。

有些父母會因AS孩子的「早慧」陷於興奮,盲目開發孩子的各種早教,使得這些孩子在記憶、識字、數字、繪畫、英語、象棋、音樂等方面展現出「超凡脫俗」的表現,但其可持續性和生活實用性方面則大有問題,甚至可能導致AS孩子在認知上的「異化」發展,這點上值得父母引起注意;

阿斯們與ADHD的區別

如下是個人經驗的匯集,兩者差別大抵如此,但有個體差異:

社交:

AS具有持續的社交困難,ADHD可有限交少數朋友(好與頑劣孩子或差生為伍),AS孩子有交友願望,但缺乏交友技巧,用不當方式招惹對方,對幽默譏諷理解困難,不會開玩笑,容易遭譏笑和排斥,顯得孤立;

而ADHD傾向霸道和攻擊,他人退避三舍,不敢招惹,但能理解幽默和譏諷,懂得開玩笑,有一定的朋友圈。

語言:

兩者早期語言發育基本正常,但AS話多、詞彙豐富、滔滔不絕、講個人感興趣話題,不在乎對方是否在聽,交流上語用學困難,語調和韻律單調,溝通靈活性不如ADHD;

而ADHD語言能力欠佳、話不算多,但語用學方面好於AS,朋友間語言溝通較好。

社會行為:

AS行為偏幼稚,自幼與陌生人自來熟,但理解和遵守規則困難,過分堅持是非或對錯觀,規則變化更易引起憤怒和違拗,社交策略缺乏彈性,發表意見過於執白,不會「玩心眼」,有時顯得傲慢無禮,不大懂得遮羞或掩飾,極少發展為品行障礙;

ADHD雖然行為衝動,但可根據情景有限控制情緒與行為,能察言觀色師長臉色,懂得「見機行事」,較AS更會「玩心眼」,不大會顯示傲慢,懂得遮羞和掩飾,後期容易發展為品行障礙。

調查顯示,AS未來就業率和適應職場要比ADHD差。

多動和注意力:

兩者均可自幼不分場合好動,但AS對感興趣的事物可持續注意和關注,甚可痴迷,其多動偏於漫無目的,課堂上可安靜看自己的書或「發呆」,也容易課堂上擅自離席,但較少幹擾他人,不會搞「惡作劇」;

ADHD任何場合都難於安靜下來,注意力始終短暫,尤其容易「人來瘋」、上串下跳、興奮不已,多動興奮有一定誘因和行為目的,課堂上較少離席,但喜歡「惡搞」和騷擾他人。

學習和運動:

AS可能偏科,成績不乏優秀者,也可能厭惡和不願上某些課程,如討厭寫字或是上體育課,運動協調性欠佳、運動動作彆扭和笨拙,但較少丟三落四,對感興趣的課程記憶佳;

ADHD則普遍多科成績不佳,也無偏科傾向,丟三落四,課程記憶普遍偏低,喜歡上體育課,運動協調可,有些具有運動天賦。

情緒:

兩者普遍存在情緒問題,AS傾向焦慮和內向性自我攻擊,如焦慮抑鬱和自傷,情緒突然爆發時難於安撫,述情困難,其情緒障礙比ADHD偏嚴重且持續時間長;

ADHD傾向違拗和外向性攻擊,如罵人、打人、暴跳如雷、違拗對抗,但較AS容易平撫或安撫,可述情。

非言語交流:

AS非言語交流能力普遍欠缺,察言觀色能力不佳,解讀非言語信息能力不足;ADHD較AS上述方面要好些。

特殊才能:

AS可能具備某些方面的才能,自幼可能顯得「早慧」,說大人話,痴迷於某些知識,而ADHD極少表現此方面的特點。標準化智力測驗上,兩者的智力結構迥然不同。

刻板重複行為:

AS普遍有重複刻板行為,興趣相對狹窄,重複提問同一問題,容易合併強迫行為,而ADHD則不大會有此症狀。

當然,並不是所有AS和ADHD都可依此區分,但至少八九不離十吧;為此,專業醫生豐富臨床觀察的經驗、仔細詢問孩子發育史就顯得特別重要,草草看門診總會容易誤判或做出不當的處置,要引以為戒。另外,我們早期研發的《阿斯伯格篩查量表》具有很好辨別AS的效度,我一般會對可疑AS兒童做此量表的評定,加上慎密的觀察與諮詢,做出的診斷還算靠譜。

相關焦點

  •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原標題: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7歲男童歡歡每天看電視只看新聞聯播,會跟別人滔滔不絕地講美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但是講話時的思維比較混亂。經過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那麼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呢?
  • VR技術可治療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
    (原標題:VR技術可治療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
  •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遺傳性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遺傳性,是很多研究人員探索的方向。專家研究發現,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的大腦和普通人的不同。
  •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家長千萬要警惕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症候群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 高功能、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
    很多家長都難以區分自閉症的這幾種類型,高功能自閉症、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他們同屬於自閉症譜系。那麼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呢?我們用概念圖來給大家更直觀的解答,藍色代表智力、智商,也就是孩子對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對事物規律的認識理解,簡單地說,就是聰不聰明。
  • 嗨,孤獨的朋友,你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嗎?
    2009年,連續有三部關於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影片問世--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瑪麗和馬克思》是其中之一--這預示著公眾對這種神秘「疾病」的關注正在升溫。一方面,對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診斷數字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這些「疾病」會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心靈的秘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他人,認識自己。
  • 一文讀懂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視覺中國 資料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之間是什麼關係?孤獨症,又稱自閉症,與阿斯伯格症候群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臨床核心症狀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中,智商大於等於70分的孤獨症,稱之為高功能孤獨症。
  •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 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
    亮亮五官端正,身體發育良好,人也很活潑,臉上常掛著笑容,數學經常考滿分,語文也都在90分以上。誰能想到,這樣看起來完美的孩子實際上問題多多。 亮亮從小不喜歡看人的眼睛,有時在媽媽再三要求下會瞟對方一眼;從小不會撒嬌,不會求助,講話晚,行動比一般孩子略笨拙一些;大一些了喜歡談論青蛙,動不動扯到青蛙,不管人家愛不愛聽,他都能侃侃而談講個半天。
  • 「我行我素」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一種容易被誤診的孤獨症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解釋,在自閉症患兒中,有一部分孩子語言發育正常、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是不顧及老師的存在隨性而為,這類孩子往往都是孤獨譜系障礙中的阿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又被稱為孤獨症,在孤獨譜系障礙中,有1/4-1/2智力正常,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這類孩子說話偏晚,語言發展速度慢;還有一類智力正常,幾乎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被稱為阿斯伯格症候群,也被人們稱為「天才病」。但崔永華強調,不是每個阿斯伯格症候群都是天才,只有15%的患者具有超常智力,如牛頓、愛因斯坦、美國總統傑弗遜、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等。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好發人群在剛出生到六歲的嬰幼兒時期,大多數為男童。他們的臨床症狀表現在社會交往以及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動作和行為刻板,如果不及時治療發現很有可能由此引發的並發疾病有抑鬱症和多動症。這種精神疾病需要長時間持續治療才能痊癒,持續時間長久。就診常見檢查為阿斯伯格診斷量表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篩查問卷或者兒童阿斯伯格症候群測試等等。一般使用藥品包含利培酮和舍曲林。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01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具體概念,了解相關知識,幫助更好的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阿斯伯格症候群這種疾病是屬於孤獨症的一種譜系的,這種疾病是廣泛發生於嬰幼兒期的一種發育障礙疾病。一旦患上這種疾病主要表現是沒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障礙和智能障礙,這種疾病其他的臨床表現是和孤獨症相似的,也是會有社會交往能力差以及交友少等症狀出現的。02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會有哪些症狀?(一)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
  • 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家長就要警惕了
    很多的父母並不是很了解阿斯伯格症候群,但是相信很多的父母都聽過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狀很類似於自閉症的症狀,孩子可能會有社會交流困難的問題,行動也會比較遲緩,還可能會伴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阿斯伯格的症狀比自閉症的症狀要輕一點,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在成長早期的症狀會特別的類似於自閉症,因此想要在早期就將他們區分來,還是有困難的。又因為阿斯伯格的症狀相對於自閉症的要輕一些,所以患上阿斯伯格的孩子很容易在前期就給忽視掉,要是父母不及早的幹預進來的話,這對孩子以後人生的不利影響是很大的。那麼,患上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 自閉症和阿斯伯格是不一樣的,牢記以下幾點!
    不過呢,當你了解得越多,你就會發現,你不了解的也越多。很多人用這70%的自閉譜系的情況來對比其他自閉症患兒,對另外30%的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就當他們沒問題,徹底忽略了,還對別人振振有詞地講,你家(或我家)孩子沒毛病!
  • 阿斯伯格孩子的世界有誰懂 智商高卻難融入社會
    這則新聞為很多人增添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生澀的阿斯伯格,遠沒有歡歡奇特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網絡上的評論此起彼伏,其中甚至還不乏挖苦諷刺的言論。很快,一些理性的聲音開始向人們普及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相關知識,並直言牛頓、愛因斯坦、貝多芬等歷史名人都是歡歡的同類。一時間,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天才病」的論斷,為更多的人熟知。
  • 7歲男童患阿斯伯格症候群 滿口美俄關係令人吃驚
    餘姚市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科近日收治了一個小「患者」歡歡,醫生黃素吃驚,成人也未必能懂的美國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一個7歲男孩竟然信手拈來!  「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對俄制裁期延長一年。就俄羅斯自身來說,其國內政治一直不甚穩定。尤其是遭遇歐美經濟制裁之後……」一席話,聽得黃素目瞪口呆。
  • 阿斯伯格綜合症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阿斯伯格綜合症? 這是一種廣泛的神經發育障礙的一種類型,也是屬於孤獨症一種類型。以前將其和一般的孤獨症當作兩種疾病來對待,近年來這個概念叫孤獨症譜系障礙,像一般的孤獨症,以前的孤獨症和阿斯伯格綜合症都是孤獨症譜系障礙裡面的一種具體表現情況。
  • 8歲男孩天才病被退學幾年換了11所學校 阿斯伯格症候群有哪些表現
    亮亮五官端正,身體發育良好,人也很活潑,臉上常掛著笑容,數學經常考滿分,語文也都在90分以上。誰能想到,這樣看起來完美的孩子實際上問題多多。亮亮的小問題包括:從小不喜歡看人的眼睛,有時在媽媽再三要求下會瞟對方一眼;從小不會撒嬌,不會求助,講話晚,行動比一般孩子略笨拙一些;大一些了喜歡談論青蛙,動不動扯到青蛙,不管人家愛不愛聽,他都能侃侃而談講個半天。
  •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最終診斷結果顯示,亮亮患有自閉症,而且是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說起阿斯伯格症候群,很多人聯想到「天才病」一詞。有研究表明,很多世界名家如牛頓、愛因斯坦、梵谷等均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天才病』的說法,我非常不願意聽到,這是一種誤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徐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家長和社會誤認為孩子擁有獨特天賦時,會耽誤早期的培養和引導。
  • 阿斯伯格星球一日遊
    我們現在所處的星係為孤獨症譜系障礙星系,這個星系包含了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症候群等星球以前有這麼一句話來區分阿斯星和自閉症星球:「自閉症兒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阿斯伯格兒童是以獨特的方式生活在我們的世界結果,常被看作「怪人」,得不到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