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
歡迎大家來到阿斯伯格星球,我是領航員禾老師。
我們現在所處的星係為孤獨症譜系障礙星系,這個星系包含了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症候群等星球。
因為阿斯伯格星球與相隔不遠的高功能自閉障礙星球高度相似,在鑑別診斷時容易讓人困擾,所以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星系劃分中取消了阿斯伯格星球的名字。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繼續了解阿斯伯格星球,雖然在星系中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但這個星球上還有很多居民,值得我們去認識,以此進一步了解孤獨症譜系障礙。
接下來我們就簡稱它為阿斯星。
以前有這麼一句話來區分阿斯星和自閉症星球:「自閉症兒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阿斯伯格兒童是以獨特的方式生活在我們的世界。」
這是因為阿斯星的孩子和自閉症星球中的所有孩子一樣,有社交困難的問題。但自閉症星球的孩子迴避交流,而阿斯星的孩子願意交流,只不過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特方式進行交流。
進入學齡期,阿斯星兒童會表現出融入社會和交朋友的願望,然而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溝通,不懂得了解別人的需要和願望,不會在社交中有正確的反應。
結果,常被看作「怪人」,得不到接受和理解。
阿斯星孩子的特別之處還在於:語言發展正常,但在使用上還是有些與眾不同。
他們說話有些機械性,表達時的音量、語調、變化和速度都是單一和刻板的;很少使用口語或俗語,顯得過於文縐縐。
同時這些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進入高年級後,使用的語言變得更複雜,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因為缺乏談話技巧,他們傾向於把話題轉向於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如他們的特殊愛好,並且不容許別人插話或換話題,使談話變得極其以自我為中心。
幽默感是阿斯星人一直想要獲取的能源。居民們往往因為缺乏幽默感而不理解別人的笑話或雙關語,導致談話難以順利進行。
同學:「不知道誰寫的字,我家狗狗寫的都比這個好看。」
阿斯人:「你家狗狗會寫字?」
阿斯星人思維方式和行為較刻板,常常對周圍的某些事物或常規很固執,堅持用同一種方法去做,不容許有任何改變,並不斷地重複下去。
所幸阿斯星人的智力在正常範圍或高於正常,興趣多數與一些特殊的才能有關。他們讓人好奇之處在於,學齡前或學齡期就會表現出對科學知識、生物、歷史、地理等方面不同尋常的興趣並沉迷其中。
有時也可以說出非常豐富的知識,例如:地圖、天氣、天文、各種型號的機械、各種牌子的汽車,還有列車時間表、飛機航班等。
他們的興趣也許一到兩年就會改變,但也有可能持續到成年,把愛好變成終生的職業。
因此有人會把阿斯人稱為天才,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
在星系研究所中有個非常有趣的爭論:愛因斯坦和牛頓是阿斯星人嗎?
劍橋大學孤獨症研究中心的西蒙·巴倫-柯恩和牛津大學的依安·詹姆斯認為愛因斯坦和牛頓都是阿斯星人:
他們都有社會交往和人際交流方面的困難;
他們都對各自特定領域的知識有強烈的興趣;
他們在投入地工作時,都能沉迷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牛頓很少說話,對朋友冷淡,還亂發脾氣。開講座的時候,大廳裡即使空無一人,他也會一個勁地講下去。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在4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孩提時代十分孤獨,到了7歲還有強迫性的重複話語。他在自己的講座中常常語無倫次。
關於愛因斯坦的刻板行為,有一個聳人聽聞的傳說: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時,從研究所回寓所的路上會數沿途欄杆的數目。一旦發現計數與往日有異,就要回到起點重新數一遍。
另外,動作笨拙是阿斯星人普遍的特徵,在做一些複雜動作(如:騎自行車、接球、攀爬等)時,與同齡兒相比顯得笨手笨腳。
以上就是阿斯伯格星球的概況,接下來你們可以在星球內自由活動。請注意安全,並在傍晚17點30分回到原地集合。
希望大家會喜歡阿斯伯格星球。
文章原創,嚴禁抄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