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家長就要警惕了

2021-01-13 兩口育兒

很多的父母並不是很了解阿斯伯格症候群,但是相信很多的父母都聽過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狀很類似於自閉症的症狀,孩子可能會有社會交流困難的問題,行動也會比較遲緩,還可能會伴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

阿斯伯格的症狀比自閉症的症狀要輕一點,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在成長早期的症狀會特別的類似於自閉症,因此想要在早期就將他們區分來,還是有困難的。

又因為阿斯伯格的症狀相對於自閉症的要輕一些,所以患上阿斯伯格的孩子很容易在前期就給忽視掉,要是父母不及早的幹預進來的話,這對孩子以後人生的不利影響是很大的。

那麼,患上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有這種問題的孩子平時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是會有困難的,會表現得有些不合群。雖然患上這種綜合症的孩子會有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想法,並且有時候還會積極地加入別的小朋友的遊戲中。

但是,往往他們的注意力不能夠較久的停留在這個遊戲上,很快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游離出去,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等他們反應過來再加入到遊戲中,很可能就已經融入不了集體的遊戲中。

還有就是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的興趣一般比較狹窄,他們往往會對某些領域特別的感興趣,像是數學、植物、車子等等。這樣的話,也有很多的人會認為阿斯伯格的小孩以後可能會是某些領域的天才。雖然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智商很正常甚至還有處於偏上水平的,但是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明顯會差很多,他們也不會根據別人感興趣的事物來和別人交談。

阿斯伯格的孩子會和別人有交流的困難,也會逃避別人的眼神交流,不想和別人的眼神對視,或者是對視的時間很短,會在和別人眼神交流時產生一定的恐懼感。

而且阿斯伯格的孩子也很難和別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或者是互動,也就是說他一般不能夠很好的參與到別人談論的話題中,因為很多時候他們並不能夠理解別人正在談論的他們所感興趣的事物。

阿斯伯格的孩子還可能會有很固執的行為,像是每天上學要沿著自己固定的路線,每次定時定點睡覺上廁所等。很多時候孩子還會有自言自語的動作,父母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要是發現孩子有了和年紀不太相符的一些行為,就要儘量的弄明白孩子行為背後的一些原因。

對於阿斯伯格的孩子,因為社交的困難,以及學習上面對的一些問題,可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很多的傷害。對於這個父母平時要增加和孩子情感互動的時間,多調動孩子的積極情緒。

早治療,早幹預,讓孩子儘早的得到專業的治療,父母在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支持和理解,孩子以後的人生才能夠更加的生動精彩。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家長千萬要警惕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原標題: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7歲男童歡歡每天看電視只看新聞聯播,會跟別人滔滔不絕地講美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但是講話時的思維比較混亂。經過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那麼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呢?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好發人群在剛出生到六歲的嬰幼兒時期,大多數為男童。他們的臨床症狀表現在社會交往以及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動作和行為刻板,如果不及時治療發現很有可能由此引發的並發疾病有抑鬱症和多動症。這種精神疾病需要長時間持續治療才能痊癒,持續時間長久。就診常見檢查為阿斯伯格診斷量表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篩查問卷或者兒童阿斯伯格症候群測試等等。一般使用藥品包含利培酮和舍曲林。
  • 一文讀懂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視覺中國 資料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之間是什麼關係?孤獨症,又稱自閉症,與阿斯伯格症候群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臨床核心症狀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中,智商大於等於70分的孤獨症,稱之為高功能孤獨症。
  • 「我行我素」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一種容易被誤診的孤獨症
    多動症的孩子怕老師,老師一瞪眼能管一會兒;如果老師瞪眼也沒用,自閉症的可能性很大。」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解釋,在自閉症患兒中,有一部分孩子語言發育正常、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是不顧及老師的存在隨性而為,這類孩子往往都是孤獨譜系障礙中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 家長們注意啦!自閉症和阿斯伯格是不一樣的,牢記以下幾點!
    由於70%的自閉症孩子伴隨智力障礙,很多家長、老師等普通人都能很早識別出孩子的特別。不過呢,當你了解得越多,你就會發現,你不了解的也越多。很多人用這70%的自閉譜系的情況來對比其他自閉症患兒,對另外30%的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就當他們沒問題,徹底忽略了,還對別人振振有詞地講,你家(或我家)孩子沒毛病!
  • 8歲男孩天才病被退學幾年換了11所學校 阿斯伯格症候群有哪些表現
    這個孩子的情況屬於高功能自閉症的一個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程醫生表示,有研究認為,很多世界名家也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因此,這種病還有另一個名字,天才病。天才病的名字雖然好聽,但無法掩蓋疾病本身的殘酷。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會有如下表現:人際交往困難。
  • 高功能、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
    很多家長都難以區分自閉症的這幾種類型,高功能自閉症、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他們同屬於自閉症譜系。那麼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呢?我們用概念圖來給大家更直觀的解答,藍色代表智力、智商,也就是孩子對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對事物規律的認識理解,簡單地說,就是聰不聰明。
  • 阿斯伯格孩子的世界有誰懂 智商高卻難融入社會
    家有阿斯伯格兒女天天讀小學1年級,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語言能力的測試得分有130多。天天很小時候起就非常喜歡各種關於恐龍的知識,他跟別人聊天時話題也總是離不開恐龍的故事。上小學以後,天天卻不知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在教室裡經常無故的四處走動,也無法跟其他的小朋友正常相處。校方考慮到班級其餘孩子的學習,給天天的家長提出了勸退的意見。
  • 別妄想孩子成名家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有研究表明,很多世界名家如牛頓、愛因斯坦、梵谷等均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天才病』的說法,我非常不願意聽到,這是一種誤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徐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家長和社會誤認為孩子擁有獨特天賦時,會耽誤早期的培養和引導。  社交溝通缺陷是核心問題  談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徐秀表示,這是自閉症譜系障礙(簡稱自閉症)中的一種亞型。
  •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最終診斷結果顯示,亮亮患有自閉症,而且是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說起阿斯伯格症候群,很多人聯想到「天才病」一詞。有研究表明,很多世界名家如牛頓、愛因斯坦、梵谷等均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天才病』的說法,我非常不願意聽到,這是一種誤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徐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家長和社會誤認為孩子擁有獨特天賦時,會耽誤早期的培養和引導。
  •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 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8歲的小男孩亮亮(化名)因,才上小學二年級的他就已經被3所幼兒園、8所小學勒令退學,而且每次都是同學家長聯名要求,理由是「不適宜行為」。
  • 孩子社交能力弱,卻能和父母進行優質溝通?多半是阿斯伯格症候群
    而當親戚在詢問孩子是否是因為不喜歡老師或者是同學,才會出現這種狀況時,她又會顯得非常的灑脫,將話題轉移到別處,似乎不想要將真實的想法告訴給媽媽聽。而這種社交能力比較薄弱,但卻能和父母或者親近的人進行優質溝通,總是試圖掩蓋自己內心想法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阿斯伯格綜合症。
  •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遺傳性
    為什麼這些大腦區域的發展與眾不同?遺傳因素是一個解釋。漢斯·阿斯伯格醫生最先注意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的父母(尤其是父親)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的一些症狀,他由此提出,這個病症可能是遺傳性的。後續的研究證實,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某些家族成員中也具有驚人的相似特徵。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主要表現是沒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障礙和智能障礙,這種疾病其他的臨床表現是和孤獨症相似的,也是會有社會交往能力差以及交友少等症狀出現的。02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會有哪些症狀?(一)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 嗨,孤獨的朋友,你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嗎?
    2009年,連續有三部關於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影片問世--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瑪麗和馬克思》是其中之一--這預示著公眾對這種神秘「疾病」的關注正在升溫。一方面,對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診斷數字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這些「疾病」會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心靈的秘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他人,認識自己。
  • 天氣冷暖交替 家長需警惕「蒙被症候群」
    華龍網1月9日23時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陳哚朵)今(9)日,國家衛計委通過官方平臺發布提醒,目前正值流感高發期,門診中因孩子感冒發燒而被家長捂得密密實實,導致高熱、抽搐的「蒙被症候群」時有發生,家長需警惕。  「蒙被症候群」多發生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
  • 阿斯伯格綜合症你了解多少?
    阿斯伯格症候群它具有孤獨症核心的症狀,就是社會交往能力的受損和一些興趣行為表現刻板的、重複的、局限的行為動作表現。在這個共同特點基礎上,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相對來講言語發育能力和認知功能還算保持比較比較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狀態,所以現在其也屬於高功能孤獨症一種類型。
  • 一萬名新生兒會有7名患者,不要再說這是「天才病」了!
    『天才病』的說法並不被專家接受,當家長和社會誤認為孩子擁有獨特天賦時,會耽誤早期的培養和引導。截止目前,罹患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概率為0.07%,即平均每一萬名新生兒會有7名是患者,這個數據已經給很多家長敲響警鐘了!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的一個重要亞型。該障礙於1944年由奧地利醫生Hans Asperger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