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有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在中國的古代,雖然說農民在社會中的地位比較低,但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較有意義的俗語,在農民間傳播。很多古話甚至一直流傳至今,這些古話都反映出了古人的大智慧。
第一句話「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在農曆日期含七的日子,不能將父親下葬,例如初七、十七、二十七這幾天,而母親同理,就是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天。
這句話從意義上講,很難考究出它包含了什麼道理。在古代,是非常重視父母的地位的,古代人孝敬父母的程度要比現代人都高得多,往往父母的每一句話,子女都必須遵守,這就是古代為什麼有這麼多封建婚姻的道理。所以古人們把父母的葬禮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前都會請算命先生幫忙「看個好日子」,時間長了就得出了這個結論「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雖然看似屬於封建迷信,但是畢竟是父母的大事,人人都心甘情願的遵守。
第二句俗語:「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冬天不坐石頭,夏天不坐木頭,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有很深的感觸。在農村,家家戶戶晚上吃過飯以後,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大家都會出來串門,鄰居們都喜歡在村口找棵大樹、或者找塊石頭坐下聊天,有時候在地裡幹農活的時候,累了就在地裡找地方坐。所以日積月累之後,大家發現冬天不能坐石頭,因為冬天的石頭特別涼,坐了以後對身體很不好。夏天不能坐木頭,因為夏天往往都很溼熱,所以木頭中藏有很多的溼氣,坐上去之後會導致身體患病。
第三句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這句話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流傳的最廣,不僅適用於農村,在城市中也很適用。在你貧窮的時候,不要想著去靠走親戚尋求幫助,往往在這種時候,有些人會怕你向他借錢,反而離你遠去。在富裕的時候,不要總想著要衣錦還鄉,在這種時候,出現在你身邊祝福你的人,很多都不是出自真心,大都覬覦你的財富,所以你很難分辨出誰是真心的幫助你。
喜歡小編的也可以關注一下小編,每天都能看到最新資訊,精彩不容錯過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