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講「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看似毫無道理,但卻人人遵守

2021-01-08 歷史最美的美人

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有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在中國的古代,雖然說農民在社會中的地位比較低,但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較有意義的俗語,在農民間傳播。很多古話甚至一直流傳至今,這些古話都反映出了古人的大智慧。

第一句話「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在農曆日期含七的日子,不能將父親下葬,例如初七、十七、二十七這幾天,而母親同理,就是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天。

這句話從意義上講,很難考究出它包含了什麼道理。在古代,是非常重視父母的地位的,古代人孝敬父母的程度要比現代人都高得多,往往父母的每一句話,子女都必須遵守,這就是古代為什麼有這麼多封建婚姻的道理。所以古人們把父母的葬禮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前都會請算命先生幫忙「看個好日子」,時間長了就得出了這個結論「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雖然看似屬於封建迷信,但是畢竟是父母的大事,人人都心甘情願的遵守。

第二句俗語:「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冬天不坐石頭,夏天不坐木頭,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有很深的感觸。在農村,家家戶戶晚上吃過飯以後,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大家都會出來串門,鄰居們都喜歡在村口找棵大樹、或者找塊石頭坐下聊天,有時候在地裡幹農活的時候,累了就在地裡找地方坐。所以日積月累之後,大家發現冬天不能坐石頭,因為冬天的石頭特別涼,坐了以後對身體很不好。夏天不能坐木頭,因為夏天往往都很溼熱,所以木頭中藏有很多的溼氣,坐上去之後會導致身體患病。

第三句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這句話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流傳的最廣,不僅適用於農村,在城市中也很適用。在你貧窮的時候,不要想著去靠走親戚尋求幫助,往往在這種時候,有些人會怕你向他借錢,反而離你遠去。在富裕的時候,不要總想著要衣錦還鄉,在這種時候,出現在你身邊祝福你的人,很多都不是出自真心,大都覬覦你的財富,所以你很難分辨出誰是真心的幫助你。

喜歡小編的也可以關注一下小編,每天都能看到最新資訊,精彩不容錯過哦,謝謝!

相關焦點

  •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但這個葬禮也不是隨便就辦的,也有一些禁忌和講究,老一輩的人還說過,「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有何說法呢?我們來看一下。 字面意思就是在說,農曆當中帶「七」的日子不能去下葬去世的父親,分別有初七、十七以及二十七,說是這有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有啥含義?為何要這樣說?現代生活的緊湊,讓人們除了抓緊時間去掙夠生活的本錢之外,再也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就更不要說那些從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就更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認認真真地感受,一句短小的話裡,是用多少人多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真的有道理嗎?
    古往今來,人們在面對死者時都會抱著尊重,尊敬的態度,死者為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下面要說的就是關於喪葬方面的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句話,我以前也沒有聽過,還是多方了解,才明白了其中含有的一些信息。百善孝為先,中國人最注重的就是孝道,當人們在某些能力和性格上含有缺陷時,沒有人會多說什麼,但是當子女不注重孝道時,那麼就會被人所恥。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比如農村俗語: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  ,是何意?有根據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是說父母去世之後,下葬他們的時間。  那麼這句話中的七和八,又指的是什麼日子呢?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如今我們是用公曆來過日子,但農村人還是喜歡用農曆。  對於一些農村人來說,只有農曆上的節日才值得慶祝。
  • 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習俗背後,是對先人的尊重
    文一縷秋天的風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常常給我們講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如今家鄉的一切都已經變化了模樣,從前的一切不在,就連當初在我們耳邊說著俗語的長輩們,如今,也只是活在了記憶裡,如今記憶裡,只有長輩們在兒時嘮叨的俗語,如今還深深的烙印在腦海,那時候,長輩們牽著我們的手,走在夕陽的餘輝下,總是喜歡說起各種俗語以及有關的故事。而我們也都是津津樂道地聽著。
  •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說的是什麼,背後有什麼寓意?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說的是什麼,背後有什麼寓意?文/松松談歷史隨著現代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很多現代人都已經不相信所謂的俗語了。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到城市裡來打工,做生意等養活自己和家人,所以留在農村的人也越來越少。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句話說的是什麼
    農民自給自足1.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句話看字面意思不難以理解,但是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農村的鄉間小路2.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這句話是說,人在窮的時候,就不要走親訪友了。富親戚會看不起你,而且會覺得你有什麼企圖才會來走親戚,就算你是為了維護親情,親戚也不見得會待見你。
  • 風水師孫立忠釋解喪葬民俗「七不出.八不葬」
    在東北以及很多地區流傳著「七不出,八不埋」(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的民俗說法。就是指農曆逢七或八。這個民俗到底是據何而來呢?真正知道的寥寥無幾,今我獨家為您釋解!「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根據「諧音」的寓意而定的,就和我們過年做菜必須有魚一樣,寓意著年年有餘。
  • 董永《賣身葬父》,被世代傳頌,今《賣身救父》咋不靈光了呢?
    01、古有董永《賣身葬父》被世代傳頌我們熟知的《天仙配》,原是對極其孝敬的董永的獎勵。董永家裡很貧窮,父親死後沒有錢入葬,就變賣自身借錢安葬父親。去財主家做工抵債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動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夫婦一同到了財主家。主人要求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以抵債。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任務。
  • 俗語: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啥意思?地空和「天空」有何講究
    古時候,蓋房子和挖墳下葬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著特別多的講究,人們根據這些講究演變成了能夠口口相傳的俗語,也就是說俗語來源於生活,俗語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講的是什麼?天空啥意思?有哪些講究?
  • 送終、入殮、堂祭,閒話信陽傳統葬俗
    哭喪棒的材質比較講究,如果是父喪用竹,母喪則用桐,取父節在外、母節在內之意,哭喪棒上用白紙條纏繞。孝子要身系草繩或纏黑紗,穿草鞋或白面布鞋,有的地方赤腳不穿鞋。光山新縣等地,男性死了,孝鞋口左邊披臉子,女性死了則為右邊,父母雙亡則為雙邊。接著給死者沐浴,前身七次,後身八次,有的前後各擦三次,接著穿上壽衣後入驗。
  • 風水師傅必收藏的36種葬法,楊曾祖傳三十六葬決
    若葬且用亥未時為有豬羊供養虎也,注意不可用寅時。四十二朝鵝兒 3.一葬飛鵝飲水,飛鳳朝陽,白鶴不池。但凡飛鳥之地縣用寅卯二時,鳥雀齊聲可得令,倘用夜時宿無聲。雖有大地不成,子孫福輕用日時辰,有鳥能鳴,夜時群鳥宿在深林內眼見大地也不成,而不宜放炮。 4.一葬金雞或上谷籮或上架或鳴雞,一概用子醜寅時為得令。餘時無氣。墳面不宜安石碑。
  • 明朝崇禎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儀為何沒有葬在清西陵?
    這句話要敲黑板劃重點,因為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有了後來崇禎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依然能夠葬入十三陵裡的最主要因素。1644年,當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的時候,崇禎本來有機會轉移的,但是他沒有,死也要死在朱家的皇宮裡。於是乎,煤山自縊而亡,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啦,崇禎是以一個皇帝的身份死掉的。一個皇帝死了,那跟戰亂時候的普通百姓可不一樣,隨便找個亂葬崗一扔就完事。
  • 方興未艾的「太空葬」
    能賺錢的好生意人人想做,這種私人空間運輸公司竟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辦起來。1987年已正式註冊並實現了計劃的,是一家設在休斯敦的「太空服務公司」。該公司的經理唐納德·斯萊頓原是「阿波羅」號飛船的太空人。他在1975年7月15日與另兩人同乘「阿波羅」號飛船上天。當時他已51歲,在空間逗留了15天17小時,並完成了與蘇聯「聯盟」19號飛船的對接聯合飛行。
  • 太空葬?月球葬?SpaceX火箭真能裝
    說的直白點,就是太空葬。美國舊金山一家名叫Elysium Space極樂空間的創業公司,剛剛推出一項新服務,為客戶提供太空葬。這種價格在美國屬於低價葬(平均葬禮費用9000美元),在中國國內同樣屬於低價。我在中國民政部《殯葬綠皮書: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4~2015)》查到,北京平均安葬費27644元。即使不在首都,看看自己周邊的行情,你我心裡也是有數的。
  • 老人們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地空」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從選址到動工日期都會找人看一看,如果說房子是給活人住的,那麼給去世的人蓋房子就叫「打墓」,當然都是要選日子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六十仙命葬二十四山吉兇
    葬辰戌山,主長房破財損子,人丁傷敗,六畜不旺,出黃腫病人。葬癸丁山,么房之人謀事不成少年亡。葬子午山,主中房官非敗財,賭博嫖娼,男遭牢獄枷鎖,家喪人亡,女子風流敗俗。 宜葬甲庚乙辛醜未六山。葬甲庚山,子孫發達富貴雙全。葬乙辛山,先發小房,次發中房,後發長房。葬醜未房房均發,主生貴人,富貴長久。
  • 古人講「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輩說俗語,今天我也要和大家說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最開始我也不明白,直到後來聽完老輩講,我才知道其中的意思。說到俗語,追溯一下它的歷史,最早可以從西漢提起。在《史記·滑稽列傳》曾記載:「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
  • 為求好風水寧背不孝罵名:宋人如何「尋龍點穴」久喪不葬
    雖然夫妻合葬墓以目前考古發掘來說相當常見,但有「過仙橋」設計的並不多。中國的喪葬風俗,到宋代時有了許多轉變,其中一個特色就是久喪不葬。 久喪不葬的紀錄,最早見於秦代,《漢書.張陳王周傳》載:「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秦國滅韓國時,張良(公元前251-前186年)家裡還有300多人,雖然弟弟過世了,不過張良卻選擇將所有家產拿出來請刺客刺殺秦王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待到諸事完成後才要安葬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