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國際領先!中國公司起源太空成功發射兩個世界級探測器

2020-11-30 鳳凰網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上午11時19分,中國第一家小行星採礦公司「起源太空」的兩個世界級探測器——全世界首個寬視場紫外波段天文探測器和全世界首個基於計算光學的星載光譜成像相機,搭載於 「八一03星」上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跟隨長徵六號火箭成功發射入軌。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圖 )

由於搭載了起源太空的兩個世界級探測器,使得「八一03星」成為第一個天地協同觀測多波段監視衛星,將在軌進行紫外天文科學研究與新型對地遙感技術應用,其真實的科研與應用數據成果將同時面向中學生開展系列科普活動。

此次「八一03星」上搭載的紫外天文望遠鏡和計算光譜相機兩大核心載荷,由深圳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導設計,並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聯合研製成功。

克服重重難關,中國公司探索太空資源

在自主研發紫外望遠鏡與計算光譜相機的過程中,起源太空突破重重技術難關,最終成功實現在對近地小天體、流星體等方面進行觀測,並且完善近地小天體分布模型與成分組成數據的同時,為小天體抵近探測多波段成像以及定量光譜分析進行技術驗證。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四個小行星(16 Psyche,Ceres,Steins, Lutetia)在中紫外和遠紫外波段(<240nm)被觀測過,它們在該波段的光譜特徵明顯不同,結合紫外波段和其他波段的觀測數據可以揭示小行星表面的物質組成或太空風化方面的重要線索(例如金屬),也是起源太空未來判斷小行星上礦物資源的重要依據,因此有必要系統地收集小行星在紫外波段的觀測數據。

(小行星16 Psyche、小行星Ceres、小行星Steins、小行星Lutetia)

技術不光用於航天和天文觀測,未來民用場景廣闊

紫外望遠鏡採用像增強器技術,顯著提升了紫外波段探測效率,大大降低了紫外波段探測的成本。既是一款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的產品,同時具有通用化、標準化和模塊化的特點。大視場紫外波段有助於觀測瞬變天文現象,在發現和理解恆星晚期演化爆發、緻密天體吸積和併合過程、宇宙暗能量性質等重要天體物理問題方面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此次發射的紫外望遠鏡實拍圖片)

計算光譜相機首次實現上天應用,基於壓縮感知理論的新型面陣光譜探測技術,成像過程中獲取景物光譜圖像的壓縮數據,依據壓縮數據及特定算法重構求解出原始光譜數據立方體,是一種快照式面陣光譜成像技術,在礦物勘探、農林資源調查、地球環境監控、災害檢測以及精準農業等方面有重大應用前景。

(此次發射的計算光譜相機實拍圖片)

起源太空躋身世界太空資源探索行業第一梯隊公司

目前,起源太空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致力於太空資源探索、開發與利用的公司,相關探測技術全球領先。此前,已成功發射紫外探測器驗證星和龍蝦眼」X波段探測衛星,聯合研發的新型紫外相機已經成功發射入軌,多項技術在國際上屬首次在太空中驗證。

相關焦點

  • 起源太空發射新型紫外探測器進入太空,相關技術國內首次在軌驗證
    在探索太空資源的道路上,這家中國公司——起源太空又邁出堅實一步新型紫外相機首次在軌驗證日前,由起源太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起源太空作為中國第一家「小行星採礦」公司,已經建成全球最完善的太空資源資料庫,本次發射紫外相機的主要目標是開展小天體與大氣層撞擊事件的實時監測,從而進一步補充太空資源資料庫。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為何要上天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經過60多年的沉澱,中國的航天產業終於也在慢慢抬頭,迎來仰望星空的歲月。從2007年嫦娥一號開啟中國歷史上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到2010年嫦娥二號全球首次成功捕捉到小行星圖塔蒂斯照片,到2013年嫦娥3號成功在月球正面登陸,到2019年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第1次登陸月球背面,中國的探月嫦娥計劃不知不覺已經進行了16年時間。
  • 與美國差距縮小,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意義為何重大?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面向萬億美元太空資源市場,「起源太空」11月發射全球第一個太空...
    起源太空認為,如果能引領行業第一個實現在軌採礦驗證,就能迎來真正的行業曙光。今年11月,起源太空即將發射NEO-01太空採礦機器人,對飛行器軌道機動、模擬小天體捕獲控制、智能飛行器識別與控制等多個功能進行驗證和展示。這將是國際上第一個商業公司製作的太空採礦機器人,對太空資源開採行業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這次天問一號的總重量達到了5噸,火星軌道飛行器重量3175公斤,都需要「胖五」把它們送上太空。
  • 26個月等一回,中國和美國7月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爭先探索太空
    火星這次探索火星任務是中國準備在太空領域高歌猛進的最新跡象。近幾十年來,太空探索一直是美國在領先。中國的首次火星探索任務「天問一號」將於本周發射,具體日期尚未公布。這次火星之旅為期七個月,它將在紅色星球上運行兩到三個月,然後部署一個探測器,在火星表面進行科學實驗。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中國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成功,嫦娥四...
    中國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成功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其中有多項原則直接照搬於《外空條約》和相關條約。 SpaceX、休斯和衛訊競爭FCC寬帶補貼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休斯網絡系統公司和衛訊公司將有資格爭取從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農村數字機遇基金」(RDOF)發放的補貼。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指責俄在太空測試反衛星武器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美國:火星探測,還是要被領先了嗎?
    在中國時間23日12點41分左右,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搭載下,發射成功!此次的「天問一號」,是我們中國第一次發射出去的探測器,所以要實現探測火星,難度係數相對來說還是非常的高,但我們中國已經在火星探測方面跨越了一大步!
  • 火星探測器發射在即,俄羅斯也沒消停,進步號飛船將再次領先美國
    根據計劃在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如今長徵5號運載火箭已經轉運至發射塔。在中國將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時候,俄羅斯也沒有消停,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進步號貨運飛船將在莫斯科時間7月23日17點26分發射升空,隨後在20點47分左右將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對接,這次進步號宇宙飛船將再次領先美國,因為進步號採取的是3小時高速運行的模式,此前進步號進行過6小時的快速補充的模式。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巴西《聖保羅州報》網站寫道,中國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40多年來首次從月球表面帶走物質,這項任務可以增進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的認識,「是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近日,歐洲航天局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為嫦娥五號太空之旅點讚,並在官網發表介紹文章。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外媒看中國)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竟成為21世紀太空競賽的開端?
    據澳大利亞ABC新聞網8月6日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7月30日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眾所周知NASA數十年都在探索這一顆紅色星球!但是到明年三月左右美國火星探測器到達時,另一個來自中國的探測器將準備著陸。我國軍方這次的太空計劃就一個任務實現三個小目標,火星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
  • 「嫦娥」翩然落月 「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多國航天機構:這是一次非常複雜的任務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總經理謝爾蓋·薩維裡耶夫12月1日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祝賀中國同行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多國航天機構:這是一次非常複雜的任務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總經理謝爾蓋·薩維裡耶夫12月1日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祝賀中國同行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對於中國航天計劃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多國媒體: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美聯社美聯社12月2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登陸月球,將帶巖石回地球》的報導。
  • 外媒看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太空探索裡程碑 全球探月新起點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外媒報導稱,這是中國太空探索裡程碑,同時也對全球探月工程意義重大。
  • 「天問一號」發射 中國太空實力提升
    「天問一號」的發射引發了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在發射前及發射後,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The Verge網站、美國太空網、《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德國之聲》、英國愛爾蘭廣播電視臺等在內的媒體都進行了跟蹤報導。這些媒體指出,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