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9千萬年前,南極是大片雨林和植被,沒有冰蓋,很暖和

2020-12-05 德味兒

之前已經有各種研究指出南極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大片雨林,溫度適宜,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比今天還高。比如,美國NASA的研究認為「南極洲沿岸在過去1500萬年到2000萬年前的夏季溫度,約較現今高11度」,一個德國研究團隊也曾發現「南極洲並不是一直像現在這樣冰天雪地,5000多萬年前,其邊緣地帶曾被亞熱帶雨林覆蓋」,如今,一個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早在9千萬年前,南極就已經有一大片雨林,那裡沒有大冰蓋,比今天的德國還暖和,空氣中充滿了比現在還多的二氧化碳。

來自AWI(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團隊研究了南極科考船Polarstern在2017年從南極阿蒙森湖底部提取的鑽芯,該鑽芯中部分巖層沉積成於9400至8360萬年前的中白堊紀時期。結果,在這個年代的巖層中,他們發現了花粉和樹根化石。高解析度CT圖像結果顯示,該鑽芯內有保存非常完整的樹根化石,貫穿了長達3米的鑽芯巖層。此外該巖層內還發現了大量的維管植物和的花粉與孢子化石,某些被子植物甚至在澳大利亞,紐西蘭都屬於最古老的被子植物。

該結果顯示,大約在9000萬年前,南極有一個物種豐富,茂密的植被。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諾森比亞大學的Ulrich Salzmann說:「許多植物化石表明,在9300萬至8300萬年前的南極西部沿海地區形成了沼澤,生長了溫帶雨林,裡面有許多針葉樹和樹蕨。」「在這片雨林中,高聳的羅漢松科、南洋杉和樹蕨形成了上樹冠層;其他蕨類植物和銀樹科形成了灌木叢;底層的沼澤和淺水池內則是泥炭蘚和藍藻。」

同時這些證據還表明,在白堊紀中期,即使是南極溫度也很高,通過對植物和花粉化石的化學分析發現,當時那裡的年平均氣溫大約是13度,比今天的德國還高2度,夏季平均溫度甚至高達19度,平均水溫甚至上升到20度。 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了《Nature》期刊上(下圖)。

這一切,都明確指向了一個結果,那時候全球的溫室效應比現在還嚴重,空氣中充滿了大量二氧化碳,因為,無論何時,南極該地區都有長達四個月的極夜,也就是4個月內沒有陽光照射,所以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南極這個地區出現這樣的雨林,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當時南極地區必須沒有任何大的冰蓋、整個南極洲都必須被茂密的植被覆蓋、大氣的CO2值一定要很高。」

以前,研究者們曾認為當時南極的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ppm。但是,在這次研究的模型測試中發現,要達到當時的南極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在1120至1680 ppm之間,只有這樣,才能在四個月的極夜裡,讓溫室效應足以保持氣候溫和,雨林得以生存。

相關焦點

  • 南極發現遠古溫帶雨林,全球氣候變暖,這片雨林能否重生?
    常年的低溫使得這些地方幾乎寸草不生,然而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片冰雪之地曾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溫帶雨林。鳥語花香,恐龍奔走,是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家園。科學家稱,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70多米,整個表面溫度在35攝氏度左右。這樣的適宜氣候使得南極洲大部分地區被植被覆蓋,根本沒有永久的冰蓋。
  • 9000萬年前,南極附近竟有一片溫帶雨林
    但最近,一個來自英國和德國的研究團隊,在距南極點約900公裡的位置,發現了白堊紀時期的森林土壤。能夠發現保存了如此多完好細節的古老森林本就已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揭示了一個比之前以為的要溫暖得多的南極世界。○ 在8.3千萬年前到9.2千萬年前,在距離南極900公裡以內的一片溫帶雨林。
  • 南極大陸發現9000萬年前溫帶雨林!這種景象會重新到來嗎?
    近日,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9000萬年前的雨林痕跡,這一發現立即引發全球矚目。南極洲的曾經似乎物產豐富、植被茂密,海平面也比今天高出百十米。這種景象會重新到來嗎?據《Nature》雜誌報導,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從南極洲西部地區松島冰川附近的Amundsen Sea的海床中提取了土壤沉積物樣本。
  • 九千萬年前南極茂密雨林,因為板塊漂移?德科學家發現改寫教科書
    南極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無邊的冰原和憨態可掬的企鵝,當然科學書上告訴我們南極在很久以前也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雨林世界,而且這個時代就在不是特別遠的恐龍時代!但這是如何認定的,又有哪些翔實的證據,似乎還缺少一些佐證,但德國科學家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 9000萬年前的南極長滿了溫帶雨林
    ,而且還生長著大片的雨林,類似於今天紐西蘭的溫帶雨林生態系統。就在不久前,這些猜測真的就被來自南極冰面以下的證據證實了。 2017年,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西南極的派恩島冰川(Pine Island Glacier)附近海底採集的沉積物巖芯中發現了茂密植被的痕跡。沉積物的巖芯是由破冰船RV Polarstern採集,使用了先進的海底鑽機,巖芯來自海平面以下27米,整個巖芯的長度大約有3米長。
  • 科學家最新發現,南極洲冰蓋下方存在遠古溫帶雨林
    德國著名的赫爾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專業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DOI:10.1038/s41586-020-2148-5)表示,他們找到了南極洲一段獨特的氣候歷史時期。研究人員從2017年南極西部阿蒙森海獲得的鑽芯中發現了森林沉積物。
  • 南極的溫帶雨林?科學家在9000萬年前的土壤中,發現了秘密!
    南極的溫帶雨林?科學家在9000萬年前的土壤中,發現了秘密!全球變暖已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這也是人類目前面臨的嚴峻考驗,全球變暖的形成是由於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而主要的溫室氣體是由人類在工業活動當中大量產生的,在2020年1月南極大陸的溫度首次突破了20攝氏度,刷爆了各大新聞的頭條。在全球變暖之後也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它對地球造成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前幾年的臭氧層空洞。
  • 恐龍時代的溫室效應,南極出現了溫帶雨林
    德國的地質學家Johann Klages在發表於《自然》雜誌裡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沉積層,驚奇的的發現在9000萬年前,當恐龍在朝鮮半島南海岸漫遊時,南極洲正被溫帶雨林覆蓋,而不是冰天雪地。白堊紀是地球歷史上最熱的時期之一,熱帶海的表面溫度達到35度,海平面比今天高170m,但是當時的具體氣候和環境是什麼樣子的,還是一個未知的謎團。研究人員發現的3m長的鑽孔巖心是保存完好的森林土壤,其中包含了許多花粉和帶有緊密纏結根系的孢子。
  • 南極曾經有熱帶雨林,科學家挖出9千萬年前植物
    雖然自人類發現以來,南極洲就像荒地一樣,常年被冰雪覆蓋,但最新研究顯示,南極的確曾經有過一塊雨林,相關數據將有助於氣候變遷研究的發展。在大約9千萬年前,還處在白堊紀中期時,南極陸地上曾經有過森林。據研究人員探勘,在南極冰層下發現了保存相當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且種類高達65種,也發現了首例開花植物存在的證據。雖然此前就有猜測,南極有過熱帶雨林,此前也已出土了不少恐龍化石,顯示出生物活動,但這可能是最直接的證明。
  • 研究發現過去4萬年中北半球海平面變化一直在影響南極冰蓋
    研究發現過去4萬年中北半球海平面變化一直在影響南極冰蓋  Winnie Lee • 2020-11-26 18:27:09 來源:前瞻網
  • 南極冰蓋下發現半透明魚
    原標題:南極冰蓋下發現半透明魚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記者錢錚)南極大陸厚達數百米的冰蓋下一片黑暗。但科考人員鑽透南極惠蘭斯湖上方的冰蓋後,發現冰下湖水中生活著微生物、甲殼類動物和幾種稀有魚類,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魚身體半透明,能清晰地看到其內臟。
  • 新研究稱南極冰蓋消融與北極的冰蓋變化有關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南極的冰蓋消融與北極的冰蓋變化有關。它們可能相隔數萬公裡,但南北極的冰蓋覆蓋率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密切。科學家們挖掘了地質記錄,模擬了地球兩端冰蓋的歷史變化,並首次展示了過去4萬年中,其中一個冰蓋的融化是如何影響另一個冰層的。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二○二○年度報告顯示: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
  • 科學家新發現:2050年,海平面上升將淹沒越南和印度大片地區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人數是之前估計的三倍,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受影響部分地區將被淹沒。 據每日郵報10月30日報導,科學家發現,到2050年,每年至少會有一次洪水,居住在各國沿海地區的3億人將受影響,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先前估計的數字是8千萬。
  • 南極地下存在巨大空洞,裡面有什麼?科學家發現它在變大
    不過科學家在南極進行探測的時候卻表示,南極洲在很早以前,環境並不像現在這樣如此嚴寒,而是一片茂密的雨林,並且在南極洲東部冰蓋下埋藏著高達300米的深谷和液態湖泊這一說法顛覆了我們對南極的認知,那麼科學家又是找到了什麼證據呢?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採集了南極土壤樣本,並在南極西海岸外的阿蒙森海海底深處鑽出的沉積物,根據樣本的研究發現,南極在9000萬年以前擁有著茂密的雨林,環境十分溫和,據研究顯示,在白堊紀時期,南極西部被河流、植被覆蓋,降水量充沛,平均溫度在12℃。
  • 噩耗: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讓人類走投無路,但雨林會長得更好!
    班戈大學的聯合主要作者西蒙·威爾考克博士於2020年3月份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由於全球變暖,亞馬遜雨林地區生態惡化,生態臨界點正在快速到來,未來五十年內可能稀樹草原化!筆者看到這篇論文時,心裡是拔涼拔涼的,這亞馬遜雨林真要變成亞馬遜大草原嗎?
  • 南極大陸突現溫帶雨林!全球矚目:地球穿越回了9000萬年前?
    文/行走天涯南極大陸突現溫帶雨林!全球矚目:地球穿越回了9000萬年前?南極和北極地區就像是地球上的溫度計一樣。時刻監視著地球上的一舉一動,因此很多科學家也非常的關注南極和北極。一旦南極地區氣溫顯著上升,就意味著全球氣溫肯定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美國最權威的自然雜誌報導,研究小組進入到南極洲西部地區的松島冰川時,就從土壤中提取了一部分的沉積物,並帶回到了研究中心,研究的數據成果讓科學家們非常的震驚。這是因為ct結果顯示南極大陸竟然出現了具備開花可能性的植物花粉和孢子!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21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南極冰蓋變化」專題顯示,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並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專題報告還顯示,2005年以來,南極冰架年均崩解面積3411.4平方公裡,年均崩解質量為7711億噸。
  • 曾經的雨林,如今的冰天雪地,究竟經歷了什麼讓它有如此大的變化
    研究人員對南極的土壤樣本進行了梳理,發現有證據表明,將近9000萬年前,南極洲西部有一片浩瀚的雨林,首次窺見了地球最南端地區的史前氣候。研究人員認為,南極土壤樣本中發現的古植物遺骸證實,9000萬年前,地球最南端的大陸上有一片廣闊而溫暖的雨林。
  • 北極冰蓋融化後的世界是怎樣的?
    隨著格陵蘭島的冰蓋完全融化,世界海平面將上升7米,世界各地數百個沿海城市,包括中國的上海和廣州,很可能被海水淹沒。 這些人是移民到中西部甚至你的家鄉。 當北極冰蓋融化時,它釋放出4000億噸甲烷,當釋放時,它會使地球變暖23倍於二氧化碳,地球的溫度迅速上升,在四五年內融化南極冰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