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曾經有熱帶雨林,科學家挖出9千萬年前植物

2020-12-03 十輪網

雖然自人類發現以來,南極洲就像荒地一樣,常年被冰雪覆蓋,但最新研究顯示,南極的確曾經有過一塊雨林,相關數據將有助於氣候變遷研究的發展。

在大約9千萬年前,還處在白堊紀中期時,南極陸地上曾經有過森林。據研究人員探勘,在南極冰層下發現了保存相當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且種類高達65種,也發現了首例開花植物存在的證據。雖然此前就有猜測,南極有過熱帶雨林,此前也已出土了不少恐龍化石,顯示出生物活動,但這可能是最直接的證明。

該研究在2017年就展開,在派恩島以及鄰近的思韋茨冰川挖掘土壤沉積物,且從CT掃描中發現了相當豐富的植物樣本,這也可能是位於地球最南端的沼澤雨林痕跡,且顯示出當時南極的氣候比預期的還要溫暖許多。雖然科學家早已知曉恐龍時代比現在熱很多,當時的熱帶地區,海面溫度可能高達華氏95度,約攝氏35度,且海平面也比現在高近558英尺。然而南極陸地的狀況一直都還不是很清楚。

南極能有多熱?

如今終於有了比較確切的答案。調查結果顯示,古代南極西部的海岸並沒有被冰雪覆蓋,白天的平均溫度約為華氏53度,約攝氏12度,而夏季最熱更可高達攝氏20~25度。儘管這聽起來感覺不熱,但對現在的南極來講仍是相當不可思議的溫度,目前該地區溫度為零下40多度。

雖然有地殼變動,但當時南極位置與今日並未相差太遠,反而是與現在的大洋洲有所相連。英國諾桑比亞大學的古生態學家Ulrich Salzmann指出,這些大量的植物樣本表明,當時的南極洲海岸覆蓋著的森林與紐西蘭類似,且儘管在南極有長達4個月的永夜,但植物仍能頑強的在此活下去。

研究人員以基於所挖掘出來的土壤樣本中所包含的生物和地球化學數據,開始模擬南極的古代氣候。據分析,當時二氧化碳的濃度可能比學界預期的還要高,可能達1,120~1,680 ppm,才有辦法在南極維持高溫,此研究結果在今年4月初已發布在《自然》期刊上。而科學家下一步的研究目標則是,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令南極降溫到現在的程度。

(首圖來源:Flickr/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CC BY 2.0)

相關焦點

  • 南極曾有熱帶雨林!科學家發現9000萬年前植物化石,種類達65種!
    當我們想到南極時,我們會想到一個冰封的大陸,是一個被冰雪覆蓋的世界。不過有研究表明,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南極曾經也是溫暖的熱帶雨林,充滿了生命。此外科學家在南極的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相當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且種類高達65種,也發現了首例開花植物存在的證據。
  • 南極大陸發現熱帶雨林,南極氣溫特別熱?可能沒有想的那麼熱
    一,南極大陸發現熱帶雨林來自英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團隊在南極洲發現了白堊紀的熱帶雨林土壤。土壤中有保存下來的根、花粉和孢子等樣本。該熱帶雨林所在的白堊紀中期距今約有9000萬年,是恐龍制霸地球的鼎盛時期。有科研團隊在南極洲也發現了很多恐龍化石以及煤炭。
  • 新發現:9千萬年前,南極是大片雨林和植被,沒有冰蓋,很暖和
    之前已經有各種研究指出南極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大片雨林,溫度適宜,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比今天還高。比如,美國NASA的研究認為「南極洲沿岸在過去1500萬年到2000萬年前的夏季溫度,約較現今高11度」,一個德國研究團隊也曾發現「南極洲並不是一直像現在這樣冰天雪地,5000多萬年前,其邊緣地帶曾被亞熱帶雨林覆蓋」,如今,一個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早在9千萬年前,南極就已經有一大片雨林,那裡沒有大冰蓋,比今天的德國還暖和,空氣中充滿了比現在還多的二氧化碳。
  • 9000萬年前,南極附近竟有一片溫帶雨林
    能夠發現保存了如此多完好細節的古老森林本就已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揭示了一個比之前以為的要溫暖得多的南極世界。○ 在8.3千萬年前到9.2千萬年前,在距離南極900公裡以內的一片溫帶雨林。
  • 科學家揭開了南極的秘密歷史,南極是年前南極的真實面目
    不久前「綠雪」出現在南極中,這是藻類的大規模擴散,這表明南極的溫度正在上升,綠色植物開始繁殖。科學家在南極建立的站點研究了南極,他們發現南極並不總是那麼冷,白堊紀,南極是春暖花開氣候適宜的地區。這就是為什麼南極下面有那麼多生物。科學家在南極採集了許多個樣品,發現樣品中含有綠色植物。
  • Nature:在恐龍活躍的時代,南極很溫暖,是一片熱帶雨林
    研究小組在距南極900公裡的森林裡發現了白堊紀的土壤,對土壤裡的植物根須、花粉和孢子進行分析後發現,9000萬年前的世界比現在要溫暖得多,那時候的南極遍布熱帶森林。研究人員發現,9000萬年前的南極竟然有熱帶雨林的跡象,這表明當時的氣候異常溫暖。
  • 在南極冰層下發現的9000萬年前的熱帶雨林遺蹟
    蘿拉·蓋傑爾 - 副編輯 兩天前古雨林的化石遺蹟剛剛在南極洲西部出土。這是南極西部的溫帶雨林的一個例子,大約9000萬年前,恐龍還在地球上行走。研究人員說,這種酷熱的氣候讓一片熱帶雨林在南極洲生根發芽--就像今天在紐西蘭看到的那樣。熱帶雨林的遺骸是在冰層下發現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從附近的海床上收集到了沉積物核心。是於2017年在南極洲西部,位於松島冰川處採到的樣本。研究團隊一看到核心,就知道他們有一些不尋常的東西。
  • 冰雪覆蓋厚厚的南極冰層下,都有什麼秘密,南極曾經是綠洲嗎?
    人類踏上南極大陸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們已經知道南極洲是一個覆蓋著冰雪的廣闊大陸。現在,人們想知道的是,厚厚的冰下隱藏著多少秘密?南極冰層下的微生物幾年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生物科學副教授布魯諾·克裡斯蒂娜花了大量時間研究南極洲。他在古代冰芯和冰川下發現了一些有生命的微生物,這證明南極冰蓋下有大量液態水。這一發現改變了生物學家認為南極沒有生命的傳統觀點。
  • 科學家南極發現神奇化石,9年研究確定,竟然是史前滄龍的軟蛋
    2011年智利的一個科學團隊在西摩島(Seymour Island)西側發現了一顆足球大小的化石,但是整體呈現的是橢球形,這要區別於一般的恐龍蛋,表面褶皺狀,長度在28釐米,寬度在18釐米。從整體的形狀上來看,科學家推測這個化石就是一個「蛋」,但是很難確定是哪種動物產下的。
  • 南極地下存在巨大空洞,裡面究竟有什麼?科學家發現它仍在變大
    在地球的兩極地區,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冰川不斷融化,在2020年的2,考察隊發現南極氣溫第一次突破20度。要知道南極出現這種氣溫是一種很反常的事情,畢竟南極氣溫都是非常低的,而高溫導致這裡的生物很難適應,甚至達到快要滅絕的情況。不過科學家表示,南極其實在很早以前並不是如今的這番模樣,而是一個熱帶雨林,這一說法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
  • 冰雪覆蓋厚厚的南極冰層下,都有什麼秘密呢,南極曾經是綠洲嗎?
    人類踏上南極大陸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們已經知道南極洲是一個覆蓋著冰雪的廣闊大陸。現在,人們想知道的是,厚厚的冰下隱藏著多少秘密?他在古代冰芯和冰川下發現了一些有生命的微生物,這證明南極冰蓋下有大量液態水。這一發現改變了生物學家認為南極沒有生命的傳統觀點。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南極冰蓋下發現了150多個湖泊,其中大部分被冰川覆蓋了至少1500萬年。事實上,南極冰下水系相當大,面積幾乎與美國相當,堪稱世界上最大水域。那裡很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南極大陸有幾個「湖區」,成礦作用非常活躍。
  • 南極的溫帶雨林?科學家在9000萬年前的土壤中,發現了秘密!
    南極的溫帶雨林?科學家在9000萬年前的土壤中,發現了秘密!全球變暖已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這也是人類目前面臨的嚴峻考驗,全球變暖的形成是由於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而主要的溫室氣體是由人類在工業活動當中大量產生的,在2020年1月南極大陸的溫度首次突破了20攝氏度,刷爆了各大新聞的頭條。在全球變暖之後也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它對地球造成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前幾年的臭氧層空洞。
  • 年平均氣溫12℃,極寒南極曾經是一片綠洲,時間在9000萬年前
    近日,來自英國諾桑比亞大學的烏爾裡希·薩爾茲曼教授稱,在9000萬年前,處在白堊紀中期的南極被定義為「溫帶沼澤低地雨林」,因為這裡存在一大片原始森林。當然,那個時候的南極氣候也是異常溫暖,海平面比現在升高了167米,熱帶地區海表溫度高達20攝氏度,。
  • 哥倫比亞出土6千萬年前史前巨蟒化石
    9月28日信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哥倫比亞北部出土的蛇類骨架化石推測,55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巨蛇可能是研究者已知蛇類中最長的物種。研究人員將這條巨蛇命名為Titanoboa cerrejonensis。Titanoboa cerrejonensis巨蟒在近6000萬年前也從地球上消失。
  • 史前文明的遺蹟:千萬年前的南極地圖之謎
    地圖上有土耳其海軍上將皮裡·賴斯的籤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據查,賴斯確有其人,他是著名海盜馬爾·賴斯的侄子。一生以大海為生的人,擁有一張航海圖本來算不了什麼,但他這張海圖卻與眾不同。這張地圖上準確地畫著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北美和南美的地理位置也準確無誤,特別是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委內瑞拉灣的合恩角等地也標註得十分精確。
  • 南極挖出巨型海洋生物化石,是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南極挖出了一種具有蛇狀頭部、長頸、類似於海牛的巨型海洋生物化石。研究人員估計,必須花費約數十年的時間,才能重新建構出這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生物。甚至有人相信,這個重達15噸的巨型恐龍,就是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 九千萬年前南極茂密雨林,因為板塊漂移?德科學家發現改寫教科書
    南極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無邊的冰原和憨態可掬的企鵝,當然科學書上告訴我們南極在很久以前也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雨林世界,而且這個時代就在不是特別遠的恐龍時代!但這是如何認定的,又有哪些翔實的證據,似乎還缺少一些佐證,但德國科學家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 「時空之門」現身南極,人類有望穿越回過去,科學家:千萬別進入
    「時空之門」現身南極,人類有望穿越回過去,科學家:千萬別進入對於南極,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它意為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的,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也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由於95%以上的面積都被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整個南極大陸看上去都是白色的,十分美麗,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南極的這些特殊性,一直以來都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前往探索,希望能發現一些有研究價值的東西,以造福全人類。在科學家們不斷地對南極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南極也確實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曾經現身南極的「時空之門」。
  • 南極,恐龍曾經的故鄉--中國數字科技館
    1986年,科學家在南極洲找到了南極甲龍的化石,這塊如今看來生存環境極其殘酷的極地竟然也出現了恐龍的足跡,這著實讓科學家興奮不已。在此之後,古生物學家又陸續在南極地區發現了其他多種恐龍化石,其中既有植食性恐龍,也有肉食性恐龍。由此,恐龍的蹤跡就覆蓋了地球上的所有大洲。
  • 曾經的雨林,如今的冰天雪地,究竟經歷了什麼讓它有如此大的變化
    研究人員對南極的土壤樣本進行了梳理,發現有證據表明,將近9000萬年前,南極洲西部有一片浩瀚的雨林,首次窺見了地球最南端地區的史前氣候。研究人員認為,南極土壤樣本中發現的古植物遺骸證實,9000萬年前,地球最南端的大陸上有一片廣闊而溫暖的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