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2021-02-25 哈薩克消息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15 十二月 2020 21:23:

哈通社/東京/12月15日 ——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

據報導,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如果確認是小行星樣本,將成為繼第一代「隼鳥」之後的又一壯舉。「龍宮」表面黑如煤炭,有望發現生命不可或缺的有機物。

此外獲悉,著陸後不久進行的簡易分析中從密封艙檢出的氣體可能也是來自「龍宮」的巖石。據悉很可能是產生了具有揮發性的氣體,將與黑色沙粒狀物質一同接受詳細調查。

JAXA公開了拍攝到黑色沙粒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由金屬條密封的容器內混入地表塵土等物質的可能性不大,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含有較多可以看到的物質,或許能說是源於『龍宮』」。

「隼鳥2號」2019年在「龍宮」著陸2次。當時觀測到巖石及塵土飛散的情景,據分析採集取得了成功。相關人士稱,密封艙內裝有0.1克以上巖石碎片的可能性較大。

樣本容器被收納在「隼鳥2號」向地球釋放的密封艙內,其內部有3個獨立空間存放樣本,黑色沙粒是在容器底部發現。

關鍵詞: 日本, 科技, 科學, 科研, 航天, 國際,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隼鳥2號」2019年在「龍宮」著陸2次。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密封艙內景象 有黑色沙粒狀物質
    當地時間12月1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公布探測器「隼鳥2號」的密封艙內景象。日本航空航天局14日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或為0.1克「龍宮」巖石碎片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15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公開了位於「隼鳥2號」密封艙內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 圖像顯示,樣本容器內有黑色沙粒。JAXA對此表示,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來源:新華社時間:2020-12-21 08:47:5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隼鳥2號」帶回超0.1克小行星沙粒 日研究機構:數量很多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12月1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5日在線召開記者會,宣布在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確認了直徑數毫米肉眼可見的大量黑色沙粒。該機構稱包括此前在密封艙內檢出的氣體在內,上述樣本確實在小行星「龍宮」採集,從地球外帶回樣本的取樣返回已獲成功。 據分析,僅迄今確認的部分就已遠超0.1克的目標。JAXA團隊在記者會上介紹稱「裝入的數量很多」。第一代「隼鳥」2005年採集的小行星「絲川」樣本為肉眼不可見的微粒子,至今僅找到約1500粒。
  • 「隼鳥2號」帶回超0.1克小行星沙粒 日研究機構:數量很多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12月1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5日在線召開記者會,宣布在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確認了直徑數毫米肉眼可見的大量黑色沙粒。該機構稱包括此前在密封艙內檢出的氣體在內,上述樣本確實在小行星「龍宮」採集,從地球外帶回樣本的取樣返回已獲成功。據分析,僅迄今確認的部分就已遠超0.1克的目標。JAXA團隊在記者會上介紹稱「裝入的數量很多」。第一代「隼鳥」2005年採集的小行星「絲川」樣本為肉眼不可見的微粒子,至今僅找到約1500粒。被收納在密封艙的樣本容器有用於採集沙石等的3個獨立空間。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JAXA介紹稱,新確認的樣本可能是地下物質,估計因為硬質巖石被擊碎,所以尺寸較大。雖然混入了與「隼鳥2號」機體使用的鋁箔相似的銀色物質,但JAXA稱「對樣本分析沒有影響」。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日本時間5日下午2點半左右(北京時間5日下午1點半)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樣本的密封艙。這段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裡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顆粒較粗大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
  • 日本隼鳥號可能帶來首份月球外天體物質樣本
    這是6月13日在澳大利亞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帶用魚眼鏡頭拍攝的日本「隼鳥」號探測器的密封艙下降的圖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13日夜進入大氣層,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帶,時隔7年後回歸地球。
  • 日本隼鳥2回收箱中發現黑色「沙狀」小行星塵埃
    Ryugu的黑色沙塵。在一周前,隼鳥2號探測器釋放了其返回艙,返回艙降落於澳大利亞沙漠。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局(JAXA)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金屬盒內有一小塊物質——這是無人駕駛探測器進行的前所未有的六年任務的結果。JAXA官員說,在返回艙的外殼中發現了灰塵樣本,預計打開內部容器時會發現更多的樣本。
  • 日探測器「隼鳥2號」將在22萬公裡高度釋放密封艙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巖屑送回地球 樣本宛如黑色木炭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巖屑送回地球 樣本宛如黑色木炭(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羅翊宬):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將小行星「龍宮」(Ryugu)上採集到的巖屑裝上密封艙後送回地球,發現在某個艙室內採集到的石頭長達5毫米至1公分,且質地比預期堅硬,當地媒體形容這些樣本宛如黑色木炭。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年底返回,投放樣本後繼續探測下顆小行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近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在返回地球時,將在距離地球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將在澳沙漠著陸
    中新網12月5日電 綜合報導,12月5日,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6日凌晨2時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
  • 日本科學家進入隼鳥2號小行星返回艙,小行星的土壤被帶回地球
    ,他們發現了來自遙遠的小行星琉璃谷的黑色沙塵。  這一發現發生在「隼鳥2號」探測器將太空艙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之後。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了一張照片,上面有一小塊烏黑的物質沉積在金屬盒內,這是對無人探測器為期6年的空前任務的初步觀察。  原子能機構官員說,這些灰塵是在太空艙的外殼中發現的,當他們打開內部容器時,預計會發現更多的實質性樣本,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任務。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帶著巖石樣本回歸地球
    據日本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回歸地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據報導,計劃負責人、JAXA教授津田雄一表示:「看到了漫長旅途的終點。期待迎來展示龍宮巖石碎片的那一天。」「隼鳥2號」目前距離地球9200萬公裡。9月將接近至3700萬公裡,開始為釋放密封艙調整軌道。
  • 隼鳥2號探測器即將抵達目標,而它的前輩有著傳奇般的探測歷程
    2010年11月16日,日本宣布在隼鳥號的回收艙內發現了1500個物質微粒,這些微粒大部分來自於絲川小行星的巖石。   2010年6月13日,探測器釋放密封艙,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並成功回收。   多災多難,百折不撓,「隼鳥」由此也博得「不死鳥」的尊稱。   隼鳥號項目負責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教授川口純一郎說,在確保成功釋放密封艙的前提下,希望隼鳥號能在進入大氣層燒毀之前最後「看」一眼地球。
  • 日本宣布獲取小行星「龍宮」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發布公報宣布,確認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