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紅外線體溫計會導致眼部灼傷、視力下降、易發白內障
傳聞用紅外線體溫計量體溫,會導致眼部灼傷、視力下降、易發白內障。
闢謠: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公共場所檢測體溫、篩選出潛在的患者就成為防疫工作的關鍵一環。紅外線體溫計因為可以非接觸式地測量體溫,避免了接觸式體溫計可能造成傳染的隱患,而且測量速度快,不會造成擁堵、妨礙交通,所以被廣泛採用。
但是現在有傳言說紅外線體溫計會導致眼部灼傷、視力下降、易發白內障,讓群眾無端驚恐,這絕對是謠言!其實只要稍微了解一下紅外線體溫計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這種說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紅外線體溫計採用的是被動測量法,檢測的是人體發出的紅外線(主要是發自人體沒有被遮擋的部位,如臉和手,等等),體溫計本身並不會主動發出紅外線,更不能導致眼部灼傷、視力下降、易發白內障。
任何物體都會發出輻射(也就是電磁波,我們平時看到的光就是輻射、電磁波),而且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功率就越大,輻射波長就越短。太陽又亮又暖和,就是因為太陽表面的溫度高達五、六千度,太陽發出的輻射波長在可見光波段。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7度,比太陽溫度低多了,所以人體發出的輻射波長在紅外波段(處於紅光以外),所以人眼是看不見的,但是採用特殊材料製成的探測器件(通常是半導體器件),就可以測量。如果你發燒了,體溫就會比正常值高一些,探測器輸出的結果也就大一些,這就是紅外線體溫計的原理。
常見的紅外線體溫計有兩種:一種是手持式的,大概像一支筆那麼大,採用的單個紅外探測元件,測量精度稍微差一些,用時也稍微長一些,一次只能測量一個人;另一種是鏡頭式的,與電腦相連,釆用的是陣列式的探測器,它有些像監視攝像頭,但是收集的不是可見光,而是紅外線,這種體溫計測量精度高一些,用時短一些,一次能夠測量好幾個人,被測者不用停留,直接走過去就行了。無論是哪種紅外線體溫計,都不需要提供光照,因為人本身就是光源,額外光照反而會影響測量的精度。
紅外線體溫計通過測量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的強度,來確定其溫度,根本不可能導致眼部灼傷、視力下降、易發白內障。大家在經過體溫檢測點的時候,主動配合檢查、放心大膽地走過去就行了,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闢謠專家:姬揚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研究員
覆核專家:劉劍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