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登Nature,95後天才少年什麼來頭?背後的科技英才班如何?

2020-12-05 老葉新高考

近日,24歲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校友曹原,因再次在《自然》雜誌一次性連發2篇論文而備受關注,被網友稱為「海嘯級後浪」。

2年前,22歲的曹原因在《自然》一天連發2篇有關石墨烯的文章而轟動學術界。

2018年,《自然》發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學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

人們不禁要問,這位95後天才少年是什麼來頭?

今天百加就來和各位家長和考生介紹一下這位「別人家的孩子」和他背後的中科大科技英才班

曹原在中國科大少年班就讀期間,被選入「嚴濟慈物理英才班」。類似這樣的科技英才班中國科大已建有16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英才班」情況一覽表

自2009年創辦以來,該精英班已經培養了一大批類似曹原的優秀學子。100%自主選擇專業,至少3次轉專業機會,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專業選擇空間。

因為有多次自由轉專業的機會,本科生們擔心「選錯專業入錯行」的後顧之憂不存在了,他們也就有了大膽嘗試的勇氣。

多年的人才培養成效數據跟蹤分析顯示,在中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前10%的優秀畢業生中,有一半來自轉專業的學生;該校物理學院成績前5%的學生中,由非物理專業轉入的同學也佔近四成;中國科大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中,約四分之一為重新選擇專業的學生。

科技英才班是怎樣的存在?

1、從屬性上看——英才班屬於教學班,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在一起。

2、從管理關係看——科大現有16個英才班(幾乎每個學院都有),學生基本上不跨學院,但有一些本是00班、少創班的孩子經過考核後進入各英才班的。

3、從加入渠道看——英才班來源渠道有三,一是高考報考科大時以「理科試驗班(科技英才班)」為專業志願的考生(錄取分數通常比較高),一是新生入學全校考試時成績出色經選拔進入的;也有一部分是籤約進入的。

4、從淘汰機制看——英才班是淘汰機制,成績跟不上的,有可能被淘汰回原學院。

5、從辦學歷史看——科技英才班是科大從2009年開始建設的,都由在科大任教的著名科學家命名,比如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盧嘉錫化學英才班、貝時璋生物英才班等等。每個英才班大概招收20到30人左右。

6、從普通角度看——英才班適合專業志向明確的孩子。科大給予了最好的培養力量,量身定做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包括配備最好的師資力量,由院士、千人、傑青、長江學者做他們的導師等等。

7、從畢業去向看——英才班的去向都非常好。以2014年畢業的嚴濟慈物理實驗班為例,這個班總共四十名同學,百分之百都全部深造了。出國深造的佔了一大部分,包括其中31名同學都進入了全世界TOP100的名校,其他9位同學進入了中科院或者是其它國內著名高校繼續深造。

8、從辦學目的看——科技英才班是科大「全院辦校、所繫結合」辦學思想的典型體現,英才班集中了科大和中國科學院研究院所的優質資源,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致力於培養未來15-20年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高層次拔尖人才。

9、從培養模式看——英才班按照「兩段式、長周期、三結合」的嶄新方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

學生前三年主要在學校完成基礎課教育,研究院所將選派院士、研究員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

同時,英才班學生將利用暑期深入研究院所進行專題討論和科研實習。第四年將按學生的興趣和志願推薦到國外高校或相應的研究所參加科研活動,完成畢業論文。

在校期間,學院還將選派有豐富經驗的教授作為學生的學業導師,具體指導學生選課和參加相應的科研活動。按照本、碩、博長周期培養的方式,英才班學生符合學校有關免試研究生條件的可優先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也可按本人意願選擇出國或就業。

以曹原為例,在進入其畢業論文指導老師、中國科大教授曾長淦的實驗室後,曹原在研究選題以及結果分析上得到了後者的充分指導。另一方面,曾長淦放手讓曹原發揮理論功底好和編程能力強的優勢,自主動手編程做計算。兩人定期討論研究進展,明確下一步工作思路。這使得曹原有機會在本科階段就參與完整的科研訓練,並在《物理評論B》這樣的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了文章。

2014年,曹原(右一)在中國科大教授曾長淦(左二)實驗室裡和同學們合影

在科技英才班的培養理念裡,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同樣十分重要。這些綜合素質,被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的主管教授袁軍華稱為「隱形能力」

在這樣的理念推動下,中國科大創建了科技英才班獨有的文體活動傳統,推動英才班學生每人學一門藝術、掌握一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技能。從2018年開始,英才班每年舉辦秋季短程馬拉松、春季越野跑活動。

科技英才班如何招生?

本科即可深度參與到科研中去,並且教師、硬體資源配置都是學校甚至國內頂尖,這樣的班級受到了諸多學子的青睞。

同時,其嚴苛的考核制度以及動態淘汰機制,也保證了班級學生的質量,也在督促著學生不斷進取。

這樣大神聚集、前景亮眼的班級是如何招生的呢?

2019年,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中有9所招生,大一新生即可申報,部分英才班有申請門檻限制,考核方式為面試,以下是具體遴選要求。

百加提示

英才班是科大「精品辦學、英才教育」辦學理念的體現,集科大的優秀資源、先進的培養模式、優秀的學子集體於一體。

當然,對個體的學子而言,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興趣謹慎報考,畢竟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內容綜合整理自中國科學報、中科大官網

(我是新高考研究者葉駿翔,百加教育創始人,關注新高考、高校綜合評價以及高中生生涯規劃。隨時歡迎交流。)

作者:葉駿翔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這個95後成都籍學霸,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
    這個95後成都籍學霸,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格外受關注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科學期刊之一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
  • 京領日報|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自然》雜誌
    學術科研95後「天才少年」曹原強勢歸來,一天兩登《自然》雜誌當地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中國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轟動全網,網友:看看人家這發量
    這兩天,一位「95後」的中國天才少年刷屏了。據觀察者網報導,在當地時間5月6日上線的全球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中,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石墨烯研究新突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梁啓超《少年中國說》最近又出了一個讓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情,我國「天才少年」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不是後浪是巨浪!95後博士生一天兩登《Nature》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而早在2018年3月5日,《自然》就在網站連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重磅石墨烯論文。
  • 90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硬核少年認識一下!
    14歲時,他以高考669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學院,併入選 「嚴濟慈物理英才班」。中科大少年班創立於1978年,最早由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提出。1975年5月,李政道在回國訪問時發現,中國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科技人才嚴重斷檔,於是通過周總理向毛主席建議:「從全國選拔很少數,約十三四歲左右的、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到大學去培訓」,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40年的時間裡,少年班總共畢業1070名學生,其中不乏多位享譽世界的科學家。
  • 我國年輕95後博士生一天兩登世界四大名刊之一《自然》
    近日,我國年輕95後博士生曹原一天兩登世界四大名刊之一《自然》成風雲人物,真乃祖國棟梁之才!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用了三年的時間讀完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課程,2010年,年僅14歲的曹原以高考總分為理科669分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 巨浪少年登上Nature雜誌,中國到底還有多少強大學生!
    今日,一名95後的天才少年因為一天兩登Nature雜誌而瞬速讓在各大社交網絡引發一股新浪潮。距了解,這名天才少年是來自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的曹原。他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天才曹原,兩登《自然》震動科學界,拒絕美國說我是中國人要回國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5月初,一則消息引起了海內外科學界不小的「轟動」,中國天才少年、95後博士生一天內連發兩篇論文,並兩次登上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震動科學界。一時間「曹原」這個名字,再次被海外內各大媒體和學術界所關注,他中國的「後浪」代表人物——曹原。
  • 頂尖期刊上連發兩篇論文,「95後」天才少年再次刷屏!開掛的人生...
    5月7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科學期刊之一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這位「95後天才少年」再次讓人們見識「後浪」的力量!在第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
  • 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95後天才少年手握4篇Nature論文
    而在5月6日,來自中國的一位95後天才少年分別以第一作者以及合作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在《自然》期刊上連發兩篇論文,他就是中科大少年班天才——曹原,一位95後博士。相信經常關注石墨烯技術的朋友,對於曹原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早在兩年前,曹原憑藉對石墨烯超導的研究就已經登上了「《自然》2018年度十大人物榜單榜首」。
  • 海嘯級「後浪」!深圳走出的「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兩登《自然》雜誌
    一次「連下兩城」這位從深圳走出的「95後天才少年」再度令世界震動很多網友紛紛感嘆自己連新聞都看不明白了......但是這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這位天才少年的認可和讚美,紛紛稱讚其「年少有為」「真後浪」:好奇天才是怎樣煉成的?
  • 天才!96年的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老怪眼中的小怪物   中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與少年班校友會向曹原祝賀他的成果。曹原表示「能做出這個級別的成果我也很激動,以後一定會再接再厲。我很感激母校以及少年班對我的教育和指導,熱烈祝賀中國科大少年班成立40年!」。曹原還說「說一下我對師弟師妹的建議吧,如果有志向做實驗方向的我建議在本科期間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 來說口才:頂尖期刊連發兩篇論文,95後天才少年是怎麼煉成的?
    最近,一位95後少年登上了微博熱搜小來看了他的「光輝事跡」後不得不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這位名叫曹原的95後少年是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而他登上熱搜的原因是:他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科學期刊之一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這位「95後天才少年」再次讓人們見識「後浪」的力量!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原始稿源:中國科學報當地時間5月6日上線的Nature雜誌,因中國的一位「天才少年」而格外受關注。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博士生曹原連發兩篇Nature,均為一作,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後浪
    當地時間 5 月 6 日,中科大 2010 級少年班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95 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導 Pablo Jarillo-Herrero 連發兩篇 Nature 文章,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天才少年成石墨烯領域頂尖科學家,外國人高薪誘惑他:我要回中國
    自古英雄出少年。倫敦當地時間5月6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曹原背靠背連發兩篇《自然》,向世人公布了關於石墨烯領域研究的新突破。這位來自中國天府之國的95後再次以滔天巨浪席捲了整個物理界,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 震動世界的95後天才曹原,曾讀3人天才兒童班,在校長辦公室上課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在《自然》連發2篇論文,由此可以說明,中國的曹原很牛!他是震驚世界的人物!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兩年前,2018年3月6日,《自然》連刊兩文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第一作者也是中國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曹原。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甚至來不及排版,文章還配以第三篇文章作為評述前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曹原還和導師分享了其中一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天才少年:95後曹原,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又連發2篇論文!
    近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Nature》作為國際頂級期刊,很多大學教授一生都難發一篇論文,而作為95後的曹原不僅發表了,而且一發就是2篇,真是太牛了,國家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