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手機塑膠外殼或超七成

2021-01-21 大唐007

5G時代即將到來,手機外殼材料從塑膠到金屬又到非金屬材質的輪迴,塑膠因為成本低,受到中低端市場的青睞。3D玻璃量還是一般,還是主要應用在高端旗艦機型後蓋,前蓋滲透率還未爆發,有部分旗艦機型還會有2.5D/3D兩個版本,比如華為P20為2.5D玻璃後蓋,P20 Pro為3D玻璃後蓋。

1. 手機後蓋去金屬化加速,塑膠外殼佔有率或達70%

今年原本在中低端市場佔絕對優勢的的金屬更多的被塑膠給取代了,五金CNC廠加速倒閉。業內人士預測,2019年塑膠外殼手機市場佔有率可能達到70%,市場潛力巨大。

同時,複合板材良率也在不斷提高,有企業稱直通率可達到60%,淋塗加硬生產線緊俏;華為暢享9plus更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手機,千元智能機採用複合板材!標誌著複合板材手機後蓋工藝基本成熟,接下來各個廠家將挑戰更高的良率,更低的成本。

2. IMT工藝再被接受,OPPO千元新機型加入

今年上半年熱門的工藝除了複合板材,還有IMT工藝。傳統IMT工藝06年國內就有此叫法,其實與日寫的IMR工藝類同,當時的工藝相當於IML工藝去掉顏色的載體PET層,把顏色層留在塑膠件上,當時產品弧度做不大(2D), 顏值不夠豐富(基本上只有絲印、彩色層,金屬色都很少),新IMT工藝結合目前最流行的3D光學紋理+PVD的裝飾工法,與傳統相比顏值更高,弧度更大。IMT工藝的詳細介紹:IMT工藝--近期應用在手機後蓋比較火的一種工藝

模內裝飾(IMT)技術是模內鑲件注塑(IML)技術及模內轉印(IMR)技術的綜合併延伸而成的新工藝。其技術應用了IMR技術的膜片與油墨的分離技術,併兼顧IML技術的單體成形及注塑製造方式,其多層保護膜能有效保護主體裝飾層的質量。

(圖 IMT製品層次結構)

IMT工藝優點:產品厚度可薄至到0.70mm/變形穩定、/無剝落風險

通過工藝的延伸,如噴塗UV,能更好的實現產品表面的功能性要求,如防指紋、耐磨、光澤度,並可通過3D紋理印刷層並應用磁控濺鍍技術,實現3D光學紋理效果。

(圖 IMT 3D光學紋理效果)

目前IMT技術是智慧型手機背蓋的熱門解決方案,通達表示IMT項目非常成功,提供了玻璃背板之外的方案,18年會有更多IMT方案推出來配合中低端市場。IMT工藝的出現將替代目前行業中的噴油,UV罩光,電鍍,真空彩鍍,絲印,移印與轉印等工藝,將會帶動產品外觀行業跨越性的創新,實現了三維立體,色彩漸變,R角等不規則產品外觀裝飾效果,同時給外觀工藝設計行業提供了更好的創新與平臺實現。新IMT工藝結合目前最流行的3D光學紋理+PVD的裝飾工法,與傳統相比顏值更高,弧度更大,當前IMT工藝,由新工藝的3D光學紋理+PVD基礎上變成了雙層+3D光學紋理+PVD。

(圖: 左圖塑料IMT的漸變效果(攝於裕鼎納米),右圖華為P20 PRO 3D玻璃後蓋漸變效果)

發展趨勢:OPPO A79 採用IMT工藝已經在熱賣,目前IMT遇到的難題是直通率還需提高。在5G時代,IMT工藝有可能會變得非常熱門,據小編了解國內多個廠家如通達、兆奕、聯懋、裕鼎納米、比亞迪、景豐、環力等都在布局,並有些企業開始量產。IMT技術未來能夠跟電子技術進行融合演變為IME技術,增加電路層並貼裝電子元器件,賦予膜片電子功能及多樣的視覺、觸覺、感官效果,應用於未來汽車的智能表面。

今年發布的採用IMT工藝的機型除了華為暢享8外,還有OPPO旗下首款千元屏幕指紋手機OPPO K1。

3. PC仿玻璃注塑與複合板材共存

注塑透明PC背蓋作為一種更低成本、高效的製品形態,具備更好的衝擊強度及耐用性,正引起越來越多傳統塑膠廠的關注,有望成為2019年主流的手機背蓋方案。經了解,三景、碩貝德、通達、聯懋、比亞迪、東方亮彩、捷榮、秀強、勁勝、欣旺達、惠科等多個廠家正在加速布局注塑透明PC手機背蓋。三菱化學、Sabic等原材料廠家也在驗證PC注塑手機背蓋專用料,可以滿足高硬度、低應力無彩虹紋等要求。

(圖三菱化學展出注塑成型PC後蓋樣板)

PC仿玻璃注塑工藝優點:相較而言,PC仿玻璃注塑工藝更容易上量,且效率高,可以做到仿2.5D/3D玻璃外殼效果,通過噴塗(可以不用鍍膜)和貼膜的工藝進行裝飾。OPPO realme就是PC注塑仿2.5D玻璃外殼的試水之作。

發展趨勢:2018年複合板作為仿玻璃手機背蓋方案已經大量應用,但目前產能受限、產品易變形、投資風險大、工藝提升和降本的空間都不大。而玻璃、陶瓷成本太貴又易碎,規模化生產和良品率使其更適用於高端機型。在玻璃及3D複合板成本短時間內難以下降的情況下,塑膠注塑手機後蓋作為一種高效、低成本的替代方案應運而生,並迅速崛起。

近期重點關注的PC注塑工藝,供應鏈都在積極的準備;注塑方式設備投資風險小,且不少模廠有成熟的團隊。3D複合板材的產能不足,特別是空氣高壓成型以及硬化工段。模廠的積極參與,終端項目在進行,因此PC注塑仿玻璃工藝將在未來兩年內與複合板材共存。

而目前就有vivo Y97和OPPO realme等機型擁有PC注塑仿玻璃和複合板材兩個版本。

vivo Y97塑料機身材質採用塑料顆粒PC1414T以及複合板材,其中星夜黑、極光藍採用3D注塑PC,夢幻粉為3D複合板材。

圖 OPPO realme(複合板材、PC仿玻璃注塑工藝)

4. 漸變色噴塗工藝受到關注

智慧型手機發展到現在,除了不斷開發新功能,「顏值」也稱為手機設計的重點,從vivo X20的夢幻粉、OPPO R15的星雲色,到華為P20的極光色,再到OPPO FindX的流光漸變色,漸變色似乎稱為了近兩年國產品牌新機型標配。

圖 今年發布的部分漸變色手機(來源:飛揚髮髻)

漸變色主要有以下幾種工藝:PVD鍍膜,色帶轉印,陽極氧化(由於金屬後蓋逐漸消失,主要應用於中框),噴塗,絲印,彩印,染色工藝,3D列印及鐳射紋理。目前以PVD鍍膜、印刷、噴塗等為主流。關於PVD鍍膜的更多信息,可以閱覽華為、OPPO手機玻璃漸變色工藝的秘密(添加超連結)

漸變色噴塗是利用兩種以上的顏色塗料的噴塗設備,通過改造設備結構,能夠讓一種顏色緩緩過渡到另一種顏色,形成新的裝飾效果。具有設備操作比較簡單,效率較高,易量產,良率高等特點,因而備受關注。

5. 玻璃蝕刻受到關注

AG蝕刻(anti-glare),中文為防炫光,是將玻璃表面進行單面或雙面特殊處理後達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從而提高畫面的可視角度,降低環境光的幹擾,減少屏幕反光,抗炫光,手感好,外觀好看。

前不久華為mate20系列發布上就著重強調了一個工藝——微米級黃光蝕刻工藝。

對於玻璃表面的紋理設計,目前的工藝有AG蝕刻、雷射蝕刻銀漿線路、直接噴墨印刷做成紋理,技術應用較成熟的為AG蝕刻,以藍思、伯恩、比亞迪為首的企業提供的玻璃蓋板表面裝飾以AG蝕刻為主。

玻璃化學蝕刻就是利用氫氟酸對玻璃表面的腐蝕,使平滑的表面形成無光澤的毛面,使得表面產生漫反射作用。華為Mate20系列蓋板採用獨家首創的微米級黃光蝕刻工藝,經過48道工序的多層光學結構和微米濾光晶體。

6、IMR技術

模內轉印工藝是模內裝飾的一種,由日本寫真印刷(Nissha Printing)從1980年代開始開發,從2006年起,和HP合作推出彩殼筆記本計算機,IMR工藝成為筆記本電腦外殼處理的主流工藝,並大量應用在手機終端。

IMR工藝製程的原理:

將油墨印刷於一PE薄膜上其亦可以蒸著方式將金屬材質蒸著於PE薄膜上,成為整卷型式於成型機臺加定位系統,將薄膜的印刷位置與模腔內欲印位置對位後,與塑料成型,成型後成型品與油墨結合但與薄膜分離繼續下一模的成型動作,成型後的成品經由UV照射後表面產生完成硬化。IMR工藝可以實現不同的裝飾效果(皮、布、竹、石等),優勢在於更換薄膜,即可表現不同效果的圖案。小米4上應用的IMR後蓋,小米將其稱為「光柵紋後蓋」。

(圖 小米4「光柵格後蓋」)

除了光柵紋理效果,小米4配備木質、竹質、大理石、皮革等多種材質效果的後殼配件,用戶可以手動更換。

(圖 小米4布紋後蓋)

發展趨勢:IMR產品開發最重要是包覆轉印成功條件,高度、轉角半徑及拔模斜度都有限制,所以之前採用IMR工藝的產品只能做成四個角都是圓的,我們叫做圓弧機,完全沒有側牆高度。2015年從技術論壇了解到,戴爾新推出的Insprion New 17又重新採用了IMR,突破了之前無法實現的側牆高度,並且R角為12甚至更低(Nissha的標準是R20)。目前亞光、高光都已大量出貨,且在整個C鍵也使用了柔軟觸感的Soft touch皮革IMR,耐磨標準比油漆的更高。

(圖戴爾Insprion New 17,來源百度)

7、IML技術

模內鑲件注塑(IML)技術的顯著特點是:表面是一層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間是印刷圖案層,背面是塑膠層,由於油墨夾在中間,可使產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摩擦,並可長期保持顏色的鮮明不易退色。IML技術製作流程:

(圖 IML技術製作流程)

IML技術產品效果:

1. 印刷外觀效果的多樣化:通過轉印軟觸感與彩色、電鍍等印刷技術結合,實現多樣化各種外觀

(圖 IML外觀效果)

2. 超薄IML的研發,最薄可達到0.80mm,變形度小於0.5mm;6寸電池蓋變形度小於1.0mm;局部減膠厚度可做到0.6mm。

發展趨勢:在IML技術的現有設備及工藝流程上,改進演化為更適應未來用戶需求及技術要求的IMT工藝,並由此重新激活傳統塑膠成型廠的發展空間。


內容來源;艾邦



相關焦點

  • 5G時代塑膠外殼重生,這五種工藝必須知道
    5G時代即將到來,手機外殼材料從塑膠到金屬又到非金屬材質的輪迴,塑膠因為成本低,受到中低端市場的青睞。
  • 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我們下面就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說明注塑在手機外殼的應用。 圖 2018橡塑展上,阿博格展臺注塑成型的LSR手機保護殼 (三)注塑在手機外殼中的應用 1.手機注塑塑膠外殼的進化之路 首先,塑膠後蓋需要注塑是毋庸置疑的;5G時代,塑膠材質對信號不產生影響是促使其在手機終端背蓋
  • 手機塑料外殼也將成為主流?一文看懂塑料IML、IMR、IMT工藝
    塑料材質的手機外殼因為成本低、對手機信號幾乎無幹擾,曾經一度成為主流,但後來逐步被金屬所替代。然而,近兩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批以華為、vivo為代表的塑料材質外殼的手機,那麼塑料手機外殼會重回市場成為行業主流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吧!
  • 揭秘手機金屬外殼加工工藝
    自iPhone5以全鎂鋁合金開啟金屬風潮之後以來,眾多手機生產商開始了不同程度的採用金屬外觀件。一塊金屬鑄件,需要經歷多少工序,才能變成我們手中精美的手機外殼?
  • 三星旗艦機用塑膠後蓋引熱議,塑料能否走進高端手機市場?
    有人說這是打破傳統的一次壯舉,讓塑膠材料在光學設計及表面處理技術的打造下,達到高端機應有的質感;也有人評價,這是三星的試水之作,塑膠就是塑膠,用慣了玻璃或陶瓷蓋板的難以接受。那麼這款手機能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呢,讓我們拭目以待。目前手機用到的塑膠外殼主要分這幾類:透明PC、複合材料蓋板(PC/PMMA)。
  • 【視頻】手機金屬外殼噴漆前處理-皮膜處理介紹
    一款手機採用相同的外殼材料為什麼可以擁有不同的顏色效果?這主要歸功於陽極氧化、表面噴漆等表面裝飾技術。陽極氧化和噴漆都是將顏料附著在金屬表面,但直接將顏料塗在金屬表面往往效果不好,必須要進行金屬表面前處理,才能著色完美。今天,我們就以東明化工鎂合金產品處理工藝為例講講皮膜處理。
  • 塑膠材料
    這種東西我們把它稱之為塑膠。2、塑膠材料的分類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塑膠材料分成為二大類:    A、熱可硬性塑膠(thermosets plastics):例如:尿素樹脂(urea resins)、環氧樹脂(epoxy resins) 它不可以回收再次利用,注射模具比較少用這種材料。
  • 塑膠底塗處理劑增強塑膠噴橡膠漆附著力
    玩具、3C電子產品外殼等噴漆施工方法中,噴塗橡膠漆是比較常見的表面處理方式。橡膠漆也稱之為手感漆,其表面可以呈現細膩、平滑的觸感體驗。但是在塑料表面噴橡膠漆的噴油加工時,掉漆問題的出現,導致不良率問題,因此炅盛塑膠底塗處理劑被普遍用於增強附著力解決掉漆問題。
  • 沙井一塑膠廠直排工業廢氣
    15日上午,近20名寶安區沙井街道和一社區村民,聚集在深圳市鑫聚聯達塑膠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聚聯達)正門,希望該公司可以停止直排廢氣。據村民反映,該公司長期排放未經過濾處理的工業廢氣,味道酸臭刺鼻,令人作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 5G手機天線布局和製造技術問答
    但5G手機天線眾多,會導致金屬中框分段太多而有損美觀,不如在塑膠上「雕刻」金屬圖案做天線。這種雕刻有兩種模式: 其一,是真雕刻金屬做天線(LMA),其二是雕刻塑膠(LSA),再把雕刻塑膠圖案金屬化。雕刻塑膠再金屬化是主流,因為雷射鐳射圖案精細、金屬化後附著力強、產能高、良率高。
  • 2018年這款PC/PMMA塑膠複合材料在仿2.5D/3D玻璃的道路上火得一塌...
    5G即將到來,說起手機外殼材料大家首先會想到玻璃,陶瓷,但是2018年這款PC/PMMA塑膠複合材料在仿2.5D/3D玻璃的道路上火得一塌糊塗!!包括住友,科思創,sabic,四川龍華等企業都有涉及。 所謂的PC/PMMA複合板就是將PC和PMMA通過共擠的方法製得的複合板材,但要區別於塑料合金和高壓複合板,板材的結構類似於複合共擠薄。
  • 第五屆手機金屬與3D玻璃外殼技術應用論壇(6月3日·深圳)
    原標題:第五屆手機金屬與3D玻璃外殼技術應用論壇(6月3日·深圳) 第五屆手機金屬與3D玻璃外殼技術應用論壇 (6月3日·深圳龍崗中海凱驪酒店)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金屬外殼始終存在無線信號屏蔽的問題,隨著無線充電和5G 等新型傳輸方式的推廣,手機上將搭載更多種類的天線,提供給單個天線的設計面積將會更小。金屬機身滲透率將開始下滑,3D玻璃因其舒適的手感、完美貼合柔性屏等優勢成為絕佳的替代材料。
  • 塑膠跑道:什麼樣的塑膠跑道才最健康?
    這意味著不管是通過政府採購,還是學校自行採購,都應該嚴把塑膠跑道材質關、施工關和驗收關。善跑體育作為多年的塑膠跑道施工經驗,淺談什麼樣的塑膠跑道才最健康?塑膠跑道我國目前有什麼相應的塑膠跑道執行標準?我國對於建造跑道的標準為《合成材料跑道面層標準》(GB14833-2011)。
  • 中國超七成手機支持北鬥導航系統!唯獨iPhone不支持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手機導航必須開啟「GPS」功能,GPS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導航的代名詞,但實際上GPS只是全球導航中的一種,它是美國在1973年開始研製,耗費200億美元,在1994全面投入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也分為軍用和民用,當然兩者精度是完全不同的。但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也嶄露頭角,早期只能軍用,而現在也已經進入民用領域。
  • 通達集團(00698.HK)完成5G塑膠天線振子研發 致力抓緊5G市場發展機遇
    格隆匯獲悉,通達集團(00698.HK)1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通達集團已就應用於5G主流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天線(Massive MIMO)完成對雷射直接成型(LDS)、塑膠電鍍(POP)的基站天線單機應用的研發。
  • 機械行業:表面處理行業,專業化分工是趨勢,非金屬後蓋漸成主流
    支撐評級的要點  智慧型手機在消費電子產品中佔主導地位,表面處理是產業鏈中重要一環。2016年全球科技產品消費額達7,400億美元,其中58%來自智慧型手機;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14.7億部,其中中國佔比32%,達4.7億部。
  • 疑似iPhone12Pro/Max真機外殼/手機外殼曝光
    源@Jioriku還曝光介紹了iPhone12ProMax手機殼諜照,並將其與iPhone11ProMax進行了比較。從圖片上看,iPhone12ProMax的尺寸為6.7英寸,後置攝像頭模塊略大於iPhone11ProMax,體積和厚度也大於後者。
  • 手機外殼什麼材質最好?看完終於明白了
    智慧型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普及最廣泛的數碼產品之一,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手機的發展史僅有短短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手機殼如何買!看完這篇文章再也不用擔心手機套怎麼使用了!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機基本都已經普及到了每一個人手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為自己的愛機配上手機保護殼和手機貼膜,關於手機保護套的技巧與選擇也介紹過不少,選擇不同材質的手機防護用具都有不同的優勢,所以今天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手機外殼防護材料都有哪些!1、TPU這是目前的最主流的材質,擁有橡膠的高彈性及塑料的高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