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最全的生物膜法概述 帶你看懂生物膜!

2020-11-23 中國水網

第一章 生物膜法綜述

生物膜法又稱固定膜法。是與活性汙泥法並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土壤自淨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汙染物。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汙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厭氧層、好氧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氧層的好氧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氧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衝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

廢水中微生物沿固體(可稱載體)表面生長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統稱。因微生物群體沿固體表面生長成黏膜狀,故名。廢水和生物膜接觸時,汙染物從水中轉移到膜上,從而得到處理。其基本機理見水的生物處理法。

生物膜法的典型流程中的生物器可以是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曝氣生物濾池或厭氧生物濾池。前三種用於需氧生物處理過程,後一種用於厭氧過程。最早出現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間歇砂濾池和接觸濾池(滿盛碎塊的水池)。它們的運行都是間歇的,過濾-休閒或充水-接觸-放水-休閒,構成一個工作周期。它們是汙水灌溉的發展,是以土壤自淨現象為基礎的。接著就出現了連續運行的生物濾池。新型塑料問世後,又有了新的發展。

第二章 生物膜法生物濾池

生物膜法中最常用的一種生物器。使用的生物載體是小塊料(如碎石塊、塑料填料)或塑料型塊,堆放或疊放成濾床,故常稱濾料。與水處理中的一般濾池不同,生物濾池的濾床暴露在空氣中,廢水灑到濾床上。布水器有多種形式,有固定式的,有移動式的。迴轉式布水器使用最廣。它以兩根或多根對稱布置的水平穿孔管為主體,能繞池心旋轉。穿孔管貼近濾床表面,水從孔中流出。布水器的工作是連續的,但對局部床面的施水是間歇的,這承繼了汙水灌溉間歇灌水的概念。濾床的下面有用磚或特製陶塊、混凝土塊鋪成的集水層。再下面是池底。集水層和池外相通,既排水又通風。工作時,廢水沿載體表面從上向下流過濾床,和生長在載體表面上的大量微生物和附著水密切接觸進行物質交換。汙染物進入生物膜,代謝產物進入水流。出水並帶有剝落的生物膜碎屑,需用沉澱池分離。生物膜所需要的溶解氧直接或通過水流從空氣中取得。在普通生物濾池中,生物黏膜層較厚,貼近載體的部分常處在無氧狀態。

濾床的深度和濾率、濾料有關。碎石濾床的深度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多採用1.8~2米左右。深度如果提高,濾床表層容易堵塞積水。濾率在1~4左右,如果提高床面也容易積水。首先突破的是濾率的提高。水力負荷率(即濾率)提高到8~10以上時,水流的衝刷作用使生物膜不致堵塞濾床,而且有機物負荷率,可從0.2左右提高到1以上。為了滿足水力負荷率的要求,來水常用回流稀釋。為了穩定處理效率,可採用兩級串聯。這種流程革新、負荷率提高、構造不變的生物濾池稱高負荷率生物濾池。繼而發現,濾床深度從2米左右提高到8米以上時,通風改善,即使水力負荷率提高,濾床也不再堵塞,濾池工作良好,同時有機物負荷率也可以提高到1左右。因為這種濾池的平面直徑一般為池高的1/6~1/8左右,外形像塔,故稱塔式濾池。自塑料型塊問世後,通風、堵塞等不再成為問題,濾床深度和濾率可根據需要進行設計。

第三章 生物膜法生物轉盤

是隨著塑料的普及而出現的。數十片、近百片塑料或玻璃鋼圓盤用軸貫串,平放在一個斷面呈半圓形的條形槽的槽面上。盤徑一般不超過4米,槽徑約大幾釐米。有電動機和減速裝置轉動盤軸,轉速1.5~3轉/分左右,決定於盤徑,盤的周邊線速度在15米/分左右。

廢水從槽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盤軸高出水面,盤面約40%浸在水中,約60%暴露在空氣中。盤軸轉動時,盤面交替與廢水和空氣接觸。盤面為微生物生長形成的膜狀物所覆蓋,生物膜交替地與廢水和空氣充分接觸,不斷地取得汙染物和氧氣,淨化廢水。膜和盤面之間因轉動而產生切應力,隨著膜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程度,膜從盤面脫落,隨水流走。

同生物濾池相比,生物轉盤法中廢水和生物膜的接觸時間比較長。而且有一定的可控性。水槽常分段,轉盤常分組,既可防止短流,又有助於負荷率和出水水質的提高,因負荷率是逐級下降的。生物轉盤如果產生臭味,可以加蓋。生物轉盤一般用於水量不大時。

第四章 生物膜法曝氣生物濾池

設置了塑料型塊的曝氣池。按其過程也稱生物接觸氧化法。它的工作類似活性汙泥法中的曝氣池,但是不要回流汙泥,曝氣方法也不能沿用,一般採用全池氣泡曝氣,池中生物量遠高於活性汙泥法,故曝氣時間可以縮短。運行較穩定,不會出現汙泥膨脹問題。也有採用粒料(如砂子、活性炭)的。這時水流向上,濾床膨脹、不會堵塞。因為表面積高,生物量多,接觸又充分,曝氣時間可縮短,處理效率可提高,尚處在研究階段。

第五章 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濾池

構造和曝氣生物濾池雷同,只是不要曝氣系統。因生物量高,和汙泥消化池相比,處理時間可以大大縮短(汙泥消化池的停留時間一般在10天以上),處理城市汙水等濃度較低的廢水時有可能採用。

第六章 生物膜運行過程

生物膜法生物膜的形成

前提條件:起支撐作用的載體物——填料或稱濾料

營養物質——有機物、N、P以及其它

接種微生物

生物膜的形成過程:含有營養物質和接種微生物的汙水在填料的表面流動,一定時間後,微生物會附著在填料表面而增殖和生長,形成一層薄的生物膜。

編輯:王媛媛

相關焦點

  • 收藏!生物膜法的培養與馴化的注意事項!
    掛膜也就是生物膜處理系統膜狀汙泥的培養和馴化過程。生物膜法剛開始投運時需要有一個掛膜階段,有兩方面目的:其一是使微生物生長繁殖直至填料表面布滿生物膜,其中微生物的數量能滿足汙水處理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使微生物逐漸適應所處理汙水的水質,即對微生物進行馴化。掛膜過程中回流沉澱池出水和池底沉泥,可促進膜的早日完成。
  • 工業廢水之生物膜法處理汙水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汙泥法平行發展的一種汙水處理技術方法,實質是使細菌類微生物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類的微型動物附著在濾料或某些載體上,並在其上形成膜狀生物汙泥,即生物膜。生物膜法是土壤自淨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汙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
  • 生物膜系統與「囊泡運輸」「紅細胞」微網
    )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細菌、藍藻等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膜,但它們沒有生物膜系統B.細胞膜、液泡膜等生物膜所含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組成的C.線粒體內膜摺疊形成的嵴和葉綠體的類囊體都為酶提供了更多的附著位點D.核膜呈雙層磷酸分子結構,能更好地保護核內DNA複製不受細胞質的影響解析 生物膜系統由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組成
  • 生物膜法的主要影響因素
    影響生物膜法的因素很多,例如水質、溫度、pH值、溶解氧、營養平衡、有毒有害物質濃度等,這些因素也是影響活性汙泥法等的因素,前面已講過,下面介紹一下生物膜法所特有的影響因素。  1.水力負荷  水力負荷對生物膜法的處理效果以及生物膜厚度和傳質改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
  • 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本文主要列舉了現階段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得出不同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響因素和如何控制條件以實現穩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以及對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進行展望。
  • 什麼是生物膜?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物膜法是一種高效的廢水處理方法,具有汙泥量少,不會引起汙泥膨脹,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的變動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上並形成生物膜,當汙水流經載體表面時,汙水中的有機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
  • 杏璞李存玉博士帶你讀懂杏璞霜產品升級新技術——生物膜剝離術
    利用草本植物的葉、莖、花瓣、果實,提取精華素製成的天然配方護膚產品是中國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草本護膚品中添加更多的天然成分、不用防腐劑、沒有或者只含有最少量的化學成分,現已成為護膚行業發展潮流趨勢。傳統植物提取有效成分的主要工藝技術有溶劑提取法,由於中草藥及草本植物成分複雜多樣,富含有效成分提取物的同時,還含有蛋白、離子、微生物等無效大分子成分,在製作成品時必須去除,採用傳統技術提取液,提純濃縮,生產周期長,增加了染菌的機會,同時有效成分受熱破壞,含量降低,多數成品雜質含量高,致使產品有效成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汙水處理中生物膜的分類你知道嗎?
    汙水處理生物濾池法生物濾池法的基本流程是由初沉池、生物濾池和二沉池三部分組成的。主要成分包括:1、塔式生物濾池。比傳統的生物濾池的負荷更高,層次更分明、堵塞可能性更小,佔地面積面積小等優點。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此方法的特點:微生物濃度高、食物鏈長,對進水的流量和濃度變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移動床生物膜的結構緊密,因此具有佔地面積小,能源消耗低的特點,很明顯的降低了投資運行維護費用,由於這些優點該技術被廣泛的應用。
  • 給排水知識:生物膜法和活性汙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汙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生物膜法和活性汙泥法是以生化處理的不同反應器形式,從外觀上看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載體,生物汙泥是懸浮的,而後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們處理廢水、淨化水質的機理是一樣的。
  • 細菌生物膜是否「堅不可摧」
    「只要條件適宜,任何細菌均可形成生物膜,而至今尚無藥物能有效防治此類感染。」近日,由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2011年國際微生物生物膜學術研討會」召開,大會執行主席、微生物學家施文元接受了《科學時報》採訪。 在自然條件下,細菌以浮遊和生物膜兩種生長狀態存在。
  •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難點】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五、說教學方法1.教法通過講授、討論、問答等多種教學手段,建立誘導探究的課堂模式,使發現過程中的幾個著名的實驗變成一種探究式的實驗,引導學生體驗科學家發現真理、探索真理的全過程,進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學方法,理解科學內容。
  • 你知道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嗎?
    你知道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嗎?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城市排水系統由化糞池、排水管網、泵站、汙水處理廠等設施組成,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其中排水管網集汙廢水、雨水的收集、輸送等功能於一體,對城市的未來發展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生物膜在汙水處理膜技術中有哪些優勢?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供氧十分充足,使膜的更新速度變快,提高了生物膜的活性,增強其抗衝擊能力,減少汙染,降低機械的耗損,但是生物接觸氧化法的濾料要經常的管理,避免發生堵塞。  生物濾池法  生物濾池法的基本流程是由初沉池、生物濾池和二沉池三部分組成的。主要成分包括:  1、塔式生物濾池。
  • 生物膜法汙水處理工藝之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
    01、塔式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種構築物。池型似塔狀,塔內分層布設輕質塑料載體,汙水由上往下噴淋,與填料上生物膜和自下向上流動的空氣充分接觸,使水得到淨化。《室外排水設計規範》對於塔式生物濾池有以下幾點規定。
  • 汙水管道生物膜大揭秘
    汙水管道生物膜結構物質結構:一般而言,汙水管道生物膜的厚度在1mm左右。汙水管道生物膜由無機物(水、無機鹽)和有機物(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組成。有機物中主要為胞外聚合物,以蛋白質為主,而微生物僅佔有機物總量15%,每克乾重生物膜含約108-1012個微生物。
  • 淺談幾種生物膜技術 | 包括工藝特點、原理及優勢
    引言:生物膜法是汙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技術之一,在汙水處理工藝中在幾十年的不斷研究和進步下,如今已經有多種生物膜反應器應用於汙水處理中。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幾種生物膜汙水處理工藝。1.2汙泥膨脹床(EGSB)2O世紀8O年代後,又出現了新的顆粒汙泥反應器,其中以汙泥膨脹床(EGSB)和內循環反應器(Ic)最具有代表性
  • 劉賢偉課題組揭秘生物膜形成的過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賢偉課題組近期在生物膜形成機制解析方面取得進展,實現了單個微生物細胞界面粘附強度的成像分析。該技術不僅可用於解析生物膜的形成過程,也可以快速篩選生物填料和抗生物汙染膜材料,對於研發新型水汙染控制技術以及生物汙染防治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 生物轉盤、人工溼地、人工快滲和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工藝解析
    現就以上4種工藝在實際運行過程進行對比,同時針對鄉鎮汙水處理工程的現狀和特點,提出合適的工藝路線和運營模式,從而可以保證鄉鎮汙水處理廠全覆蓋工程順利實施,更能保證鄉鎮汙水廠的後期運營。工藝簡介生物轉盤工藝生物轉盤工藝是生物膜法汙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汙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等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汙泥---生物膜。生物轉盤由轉動軸、轉盤、廢水處理槽和驅動裝置等組成。
  • 甘油磷脂、鞘磷脂與生物膜
    甘油磷脂中最常見的是卵磷脂和腦磷脂,在動物的心、腦、腎、肝、骨髓以及蛋黃和大豆中含量豐富。卵磷脂最早是從蛋黃中分離出來的,故名。其分子中與磷脂酸相連的是膽鹼,所以又稱為磷脂醯膽鹼。卵磷脂通過構成脂蛋白參與脂類運輸,可以控制肝臟脂肪代謝,防止脂肪肝的形成。腦磷脂是磷脂醯乙醇胺,最初是從腦和神經組織中提取出來,與凝血有關。此外,還有心磷脂、磷脂醯絲氨酸等多種。
  • 生物膜是如何形成的?填料掛膜好壞有哪些影響因素?
    生物膜是如何形成的?填料掛膜好壞有哪些影響因素?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物膜法是一種高效的廢水處理方法,具有汙泥量少,不會引起汙泥膨脹,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的變動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上並形成生物膜,當汙水流經載體表面時,汙水中的有機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膜內微生物在有氧存在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和機體合成代謝,同時分解的代謝產物從生物膜擴散到水相和空氣中,從而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降解。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區別不僅僅是微生物的懸浮與附著之分,更重要的是擴散過程在生物膜處理系統中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