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嗎?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你知道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嗎?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城市排水系統由化糞池、排水管網、泵站、汙水處理廠等設施組成,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其中排水管網集汙廢水、雨水的收集、輸送等功能於一體,對城市的未來發展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地上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而地下排水管網卻往往被忽略。截至2015年末,全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達53.96萬km,服務城鎮人口達77  116萬人,而相應的檢測維修工作則十分薄弱。隨著管齡逐漸增長,老舊管網缺乏日常養護,易出現腐蝕、破裂、錯位等問題,繼而導致汙水滲漏、地下水入滲,危及水環境質量、引發城市內澇。

汙水在城市排水管道中的長時間輸送以及管道中相對封閉的狀態,造成了管道中廢氣的積累,其危害性不亞於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其中H2S與CH4的危害性最為突出。汙水中的硫酸鹽被硫酸鹽還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轉化成H2S,腐蝕管道結構、增加修復成本。管道中的厭氧環境亦適於產甲烷菌(methanogenic archaea,  MA)的生長,研究表明,管道中液相甲烷濃度高達20~25  mg˙L−1,其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相當於處理等量汙水所消耗的能源,且極易引發下水道爆炸事故;產甲烷過程中利用了大量溶解性COD(soluble COD,  sCOD), 增大了後續汙水處理廠生物脫氮的難度。

本研究概述了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重點闡述與分析了管道內SRB和MA的代謝機理及相互關係,總結了管道廢氣控制技術對SRB、MA的不同抑制效果,從而為城市排水管網運行維護提供理論支撐。

1 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分布特徵

城市排水管道中的汙水以生活汙水為主,含有豐富的碳、氮、磷等營養物質,且管道內部為密閉空間,為厭氧菌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實際管道生物膜中的細菌以擬桿菌綱、β-變形菌綱、δ-變形菌綱為主,古菌則以甲烷鬃毛狀菌科、甲烷球菌科為主。SRB還原硫酸鹽所產生的H2S是管道腐蝕的主要原因,同時,研究表明,汙水在管道輸送途中削減了大量sCOD,其中72%的削減量來自於產甲烷過程。因此,SRB和MA是管道中的2種關鍵菌群,實際管道中液相CH4、H2S濃度可達30  mg˙L−1、12 mg˙L−1 。目前,國內排水管道的材質多為混凝土,管道內壁粗糙不平、比表面積較大,雖然水泥的水化過程產生了較高的鹼度,但H2S的積累逐漸降低了液相pH,同時腐蝕管道表面,使微生物能夠不斷侵入管壁內部,進一步加劇管道結構破損(見圖1)。

圖1 管道內部橫截面

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分布與汙水處理中顆粒汙泥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相似,SRB、MA存在分層分布的現象。由於MA的附著性較高、對厭氧環境要求更嚴格,MA主要分布在生物膜內部,SRB則通常生長在表面。汙水中的硫酸鹽進入生物膜後迅速被SRB還原利用,研究表明,管道底泥表面的硫酸鹽濃度約為45  mg˙L−1,而在1 cm處僅為3 mg˙L−1,限制了SRB向內部增殖。而sCOD難以被完全消耗、能夠向深層繼續滲透,因此MA在內層佔據優勢。

管道生物膜的厚度約為700 μm,SRB主要分布在0~300 μm的外層,MA則主要分布在250  μm以下的內層。從豐度來看,SRB在總微生物中所佔比例從生物膜表面的20%逐漸下降到400 μm處的3%,MA佔比則從生物膜表面的3%增加到700  μm處的75%。管道底泥一般厚度達數釐米,底泥的最上層(0~2 cm)是硫化物還原的主要場所,產甲烷的主要場所更深,範圍約佔2.5~3.5  cm。SRB與MA兩者的相對豐度也隨深度而變化,SRB的相對比例從底泥表面的35%逐漸降至1 cm處的4%,2 cm以下SRB的存在可忽略不計。

2 排水管道中生物膜主要菌群的代謝機理

控制管道中H2S、CH4的根本途徑是深入了解SRB、MA的菌群結構和特徵,從代謝層面上抑制這2類菌群的生長繁殖。

2.1 SRB分類及代謝機理

SRB能夠利用氫、乙酸、高級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部分胺基酸、糖、多種苯環取代基的酸類及長鏈溶解性烷烴等作為電子供體,除硫酸鹽外,富馬酸、二甲基亞碸、磺酸鹽等也可作為某些SRB的最終電子受體,最終產生H2S、乙酸、CO2等代謝終產物。

硫酸鹽的還原途徑如圖2所示,SO42−/SO32−本身氧化還原電位過低,SO42−須被激活成強氧化劑APS,之後再還原為S2−。汙水中的有機碳源被降解時所產生的ATP和高能電子在這一途徑中被利用。某些SRB還可以利用硝酸鹽作為唯一氮源,進行同化代謝。

圖2 硫酸鹽還原途徑

據不完全統計,已知的SRB共有40個屬137個種,分屬細菌界和古菌界(見表1),其中大多數屬於δ-變形菌綱。管道中SRB的菌群結構與廢水處理中有所不同:ITO等發現,在管道生物膜中,Desulfobulbus是SRB的優勢菌屬,佔總SRB數量的23%,該菌屬以利用丙酸為主;而廢水處理中最主要的SRB為Desulfovibrio和Desulfotomaculum,Desulfovibrio是典型的氫營養型SRB。

表1 SRB菌群分類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汙水管道生物膜大揭秘
    汙水管道生物膜結構物質結構:一般而言,汙水管道生物膜的厚度在1mm左右。汙水管道生物膜由無機物(水、無機鹽)和有機物(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組成。有機物中主要為胞外聚合物,以蛋白質為主,而微生物僅佔有機物總量15%,每克乾重生物膜含約108-1012個微生物。
  • 昆明動物所揭示溫泉菌群空間分布的特徵參數
    兩項研究均基於Sharpe(2014)等所收集的全球160多組溫泉菌群宏基因測序數據。  該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菌群空間分布異質性隨群落中平均物種大小變化的關係符合冪法則模型,而該冪法則模型的關鍵參數(b)是一常數,並不受溫泉環境因子(例如溫度、pH)的影響。因此,利用這一常數,就可以估計某一溫泉中菌群分布空間異質性的高低。
  • 汙水處理中生物膜的分類你知道嗎?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此方法的特點:微生物濃度高、食物鏈長,對進水的流量和濃度變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移動床生物膜的結構緊密,因此具有佔地面積小,能源消耗低的特點,很明顯的降低了投資運行維護費用,由於這些優點該技術被廣泛的應用。
  • 腸道菌群——你所不知道的人體「第二基因組」
    你知道剛剛過去的5月29日是什麼日子嗎?1958年,世界腸道健康組織(WGO)創始人Henry Cohen博士提出,5月29日這一天將永久的成為「世界腸道健康日。2005年5月29日,WGO的研究人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胃腸道學者齊聚一堂,舉行了第一次腸道健康研討會。
  • 北京生科院揭示人體口腔菌群的穩定性和動態變化規律
    洗牙是臨床常見的牙菌斑清理手段,恰好為跟蹤口腔生物膜附著情況和菌群重建過程提供了便利。團隊通過追蹤人體口腔菌群的聚集,觀察到它們在受到破壞後微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會隨時間發生動態變化;並發現在強烈幹擾後的整個跟蹤周期中唾液菌群多樣性和結構一直保持穩定,而牙菌斑菌群最為混亂的時期是生物膜解離後7小時至3天。
  •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晉中市環城西路(匯通路-修文)改造工程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圖設計。2、建設部頒發的現行設計規範、施工規範、驗收標準及有關文件。3、從現場調查、採集、諮詢所獲取的資料。4、集團公司積累的成熟技術、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來從事同類工程的工法和施工經驗。
  • 教你兩招清洗排水管道的方
    下面雅潔管業教你幾種處理排水管的小方法。清除PE排水管堵塞淤積的方法一般是採用排水管清洗劑,或用醋和小蘇打進行清洗,非常的簡單方便。▏排水管清洗劑清洗現在再超市中經常到各種各樣的清洗劑,不得不誇一下我們的科技還是很發達的,到處都能買到所需的清洗劑,當然我們的pe排水管等各種管材的清洗劑也是很容易買到的。
  • 微酸性電解水含漱可改變口腔內菌群結構,幫助保持口腔健康
    臨床常用的氯己定含漱液,雖然能有效抑制菌斑生物膜,但長期使用則會影響味覺,並存在增加色素沉積及引發潰瘍的風險。01研究對象與方法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曹程等於2019年4月-2019年7月選取了院內就診的10名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 反滲透設備中生物膜的特性及鑑定方法
    (1)反滲透設備中生物膜的特徵。微生物黏膜是微生物在水中快速繁殖代謝而形成的一種膠黏物質,其黏附能力很強,一般方法難以清除,在水流衝刷時具有保護微生物的作用。在RO-EDI系統中,生物薄膜的厚度與膜面流速、水溫、黏度以及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其厚度一為10~50微米,是單個細菌大小的數倍到數十倍,從電鏡下看,膜層成黏連狀,有的甚至為網狀結構,一般流速的衝刷根本損壞不了膜層,即使高流速下的湍流剪切作用,生物黏膜仍然存在。生物黏膜耐酸鹼,不怕化學清洗,一般消毒也不能徹底清除,氯化殺菌只能殺死細菌,並不能殺死其芽孢和孢子。
  • 掌控細胞悄悄話 攻破細菌生物膜(圖)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託馬斯·伍德和阿魯爾·傑亞拉曼等人。他們利用細菌之間發送和接收的特殊信號來引發生物膜的形成與分解。他們把一段取自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基因插入到埃希氏菌(E. coli bacteria)中,使這些埃希氏菌能持續不斷地發出一種化學信號。正常情況下,埃希氏菌是不能製造這種信號的。
  • 教招考試中生物膜系統相關知識
    一、生物膜系統相關知識點總結1.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細胞中,許多細胞器都有膜,如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A.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都具有雙層膜,所以它們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因為生物膜有流動性,所以組成膜的各種化學成分在膜中是均勻分布的C.所有生物膜的結構由外到內依次由糖被、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組成D.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緊密聯繫,是使細胞成為有機整體的必要條件2.下列細胞器中,不屬於細胞內膜系統的是( )。
  • 排水管道施工方案應注意哪些事項?家裝排水管道施工要點了解一下
    家裝排水管道一般會安裝在廚房、浴室、衛生間等,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家裝排水管道施工要點。一、排水管道施工方案需遵循以下幾點:1、根據總體規劃、道路和建築的布置、地形高程、汙雨水去向等因素,按照管線最短、埋深最小、儘量自流排出的原則。
  • 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進展
    2 生物膜法原理及特點2.1 生物膜法原理生物膜反應器內的載體上分布著微生物,微生物與進入反應器的汙水接觸後因為微生物固定在反應器內,它不會和廢水一起流出去,從而可以達到汙泥的停留時間(SRT)與水力的停留時間(HRT)實現分離的情況。這種情況並不能在活性汙泥法中實現。
  • 工業廢水之生物膜法處理汙水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汙泥法平行發展的一種汙水處理技術方法,實質是使細菌類微生物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類的微型動物附著在濾料或某些載體上,並在其上形成膜狀生物汙泥,即生物膜。生物膜法是土壤自淨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汙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
  • 什麼是二次排水?衛生間需要做二次排水嗎?等漏水你就知道了!
    愛上洗澡相信也有很多業主在衛生間裝修的時候,都聽過「二次排水」這個詞,究竟什麼是二次排水?二次排水到底有多麼重要?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麼今天的話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二次排水。下沉式衛生間的裝修方法,通常有架空和回填兩種,不管是架空還是回填,如果衛生間地面漏水,那麼下沉層就會有積水,這裡就引申到了二次排水的問題,如果做了二次排水,那麼這些積水就可以通過二次排水的排水孔排出;那如果沒有做二次排水的話,那麼積水就會一直存在,好尷尬呀。
  • 南昌排水tpep防腐管道廠家產品溫度和管徑影響
    南昌排水tpep防腐管道廠家產品溫度和管徑影響 ,「ls8rrqa8p」   南昌排水tpep防腐管道廠家產品溫度和管徑影響    裝在螺旋鋼管的一個方向的吸氣口是很難將煙塵很好回收。我們營造綠色防腐視覺「解決水危機的出路一是源二是節流。
  • 安順市排水用溝槽連接塗塑螺旋鋼管特徵和用途
    安順市排水用溝槽連接塗塑螺旋鋼管特徵和用途 ,「ft4g5p2y」   安順市排水用溝槽連接塗塑螺旋鋼管特徵和用途    塗環氧塗塑複合管的連接方法和安裝要求連接形式帶有螺紋、法蘭、溝槽連接的塗覆鋼管,其連接形式應符合的規定。
  • 德州市破解「倒虹吸」排水管道清淤難題
    德州晚報訊(記者 鄭乃春 通訊員 耿光偉 王磊)近日,市城管執法局市政設施管理處排水管理所成立專題攻關小組,使用新購置的高壓疏通車、強力吸汙車在天衢路與新湖大街交叉口的倒虹吸管道進行清淤
  • 你造嗎? 醫院汙水處理中有個適用的二級處理法
    現代汙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級處理一級處理為物理處理法,主要去除汙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汙染物質。經過一級處理後的汙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二級處理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汙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汙染物質(即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汙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 腸道菌群是咋回事?營養師帶你了解,腸道菌群的5大生理作用?
    腸道菌群,最近這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腸道菌群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那腸道菌群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作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認識腸道菌群:說起「細菌、真菌」,很多人都知道,它們都是一種微生物,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